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培养好习惯

更新时间:2023-08-21 05:52: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纵观小学语文课程及教学发展史,从先前的“教学大纲”到当今的新“课程标准”,均

把“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衡量中国人语文素养的标准,把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核心。

怎样听,怎样说,怎样读,怎样写,当然首先是知识,是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 (方法)。知识是随着技能走的,只有当这些知识, (方法 )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转化为技能,于是听说读写就成了我们的学习能力。

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培养好习惯◇陈玲英

讨论到这里,我们可以毫无犹豫地回答,小学语文课,最为主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应当教儿童学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一

个中心”:教儿童自主学习,并且

初步养成好习惯叶老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学校特设语文课的目 的,最终是为了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自能读书”就是要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自能作文就是要具备自主作文的能力,叶老还强调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既是能力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自主学习,首先要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学过程变为有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目标要精当。一堂语文课应突出主要目标,尽量删减多余的“辅助”目 标,使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更集中,把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并且能从达标的学习进程中感受到能力的长进,达成的喜悦,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热情。 第二,读书指导要精巧。课堂上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自己读书,独立感悟,展开想象,或者生出疑问, 使其从阅读课本中获得的理解、体会、领悟、 积累,激励和快乐成为得到的“最高奖赏”。 教师要精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不讲,

能自 己学会的不讲,讲解以后,大多数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的也不讲。教师提问要“巧”,在关

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口语交流应围绕重点、焦点开展、适当调控。课内笔头练习尽量在课内完成,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书面作业及练习的量,前提是只要能巩固或者会运用即可,不必强求“统一”,但作业规格应坚持标准,以培养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练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分割式的习题,腾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动笔,写日记、随笔, 激活课外的语文学习。 第四,教学评价要精到。精细周到的及时评价,对学生最具有激励性。激励,可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激励是认可、赞许,是指点矫正、机械、冷漠的分刺激,排名鞭策,已经严重损伤了儿童的自主精神。因此,我们应当改弦易辙,运用富有人文关怀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评价,比如:让学生知道学习目标,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认识自己的进步和缺欠,赏识学生的劳动成 果,用明确、具体的赞美语言代替笼统的“表扬”,用诚恳简洁的话语点出需要矫正、注意的方面。

1、听的方面:学会倾听。昕姿端正,集中注意,能听懂别人的话,听出要点;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能分辨真话假话。 2、说的方面:乐于言说。讲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清楚地讲述见闻,感受,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读的方面:喜爱阅读。乐于朗读、背诵、复述。默读文本,读思结合,正确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读书动笔做记号,能写一点感受,多读有益的书报,有所理解、感悟,初步学会略读,抓住主要内容,能根据自 己的需要,在网上阅读搜集有用的资料。 4、写的方面:勤于动笔,写字规范。坚持写日记、读书笔记,习作时先想好内容和表达顺序再动笔,文稿写成后自己边读边修改,努力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培养儿童语文学习的好习惯,首先必须紧紧扣住课标和教材中最基本

、最主要的几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失时机地逐项

键处巧设疑,牵一发动全身,激活儿童的思维。那种繁琐重复的“满堂灌”,支离破碎的“满堂问”,多媒体课件的“满堂灌”都是不可取的。

第三,学习活动要精简。语文课上的听说读写活动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精心选择,恰当组合,动静有致,简约程序。阅读课应坚持指导读书 (朗读、熟读)为主线。师一

落实。起点要低,要求要严,训练要实,方法要活。其次,要耐心指导,及时提醒;再次,要自主性是儿童个体未来发展中发挥长树立“示范”,激励赏识,强化巩固。不要指久效应的个性特征。在儿童健康人格的多元责,好像学生要故意违反规则似的,绝不可坏习惯”的定论,因为学生素质中,基本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是基础。 随意对学生作出“好习惯就是在扬长避短的过程中它无法通过考试考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同心正在成长,同德,关注儿童,尊重主体,循循善诱,给孩形成的。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就是持之以恒, 子多留一点自由支配的时空,使其自主学习语文教师之间,语文教师和其他课程的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 之间要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共同浇铸良好习惯这块“合金”。二、“两个基本点”:教儿童学习听说读 I

写的基本能力,并且初步养成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昆山国际学校江苏】

1 2 O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ny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