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5-24 05: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91页至92页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 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问题解决 当整数不能表示平均分后,所得物体的个数时,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数学思考 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素养。 学习重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学习难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彩色笔,课件 学习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一、创设情境,感知等分

1、 老师这里有4个月饼,想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为什么这样分?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如果给你两个饼还是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能用数字表示你分得的结果吗?

(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因为这是分数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自主探索,产生需要

1、可是现在只有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把手中的圆片当成月饼,分一分。

(这个环节利用学生活动“分东西”引入,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一半,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字来表示,自然产生了对新知识探索欲望)

A、理解平均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将圆片对折,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师:为什么要对折? 生:为了分得同样多。

师:那这个对折的目的就是为了平均分。我们可以说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两份。 (老师将半个涂上颜色,贴在黑板上)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 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分得的结果吗? 生:0.5,二分之一,1/2 师:能说说1/2中的2表示什么? 生:表示平均分成两份。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B、理解“每一份”

师:你能在月饼上找到另一个二分之一吗?(板书1/2)

师带领同学边比划边说: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1/2。

(这个环节用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知二分之一产生的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能够对二分之一的概念进行完整的表述。并明确一个单位1内有两个二分之一)

2、 折一折,找出长方形的1/2。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这个环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新的疑问引发新的思考,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折的纸说一说。使学生明白不同单位1的二分之一也是不同的。

3、如果有4个同学平均分这个月饼,每个同学又分得多少呢?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吗?

生:1/4,画图,折一折,语言描述。

除了圆形可以折出四分之一,正方形能折出四分之一吗? 学生活动,然后展示不同分法。 师:你能看懂谁的图?

(这个环节再次动手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有不同的画法吗?同桌互相交流不同的折法,是想让学生把对分数的理解从直观感知过度到形象思维上来,能以此类推,理解分数产生的意义。同时理解平均分的份数与分母之间的关系。)

4、判断。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 ) ( ) ( ) ( )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比较判断,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三、深入理解、认识分数 (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 1/4、1/8、1/3、1/6??(让学生上来写两个) 我们这样说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小组内交流。 展示作品。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先独立做,再2人小组交流,针对答案不能统一的题目进行大组交流,还是不能统一的,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分层交流,小组长先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然后大组长汇总,交流更深入,而且节约了时间,听、说的效率更高,真正做到了懂了的不讲,教师精讲。)

(这道练习题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又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照顾了全体,也有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做,是这对整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对重点知识画龙点睛,有利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有效提高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2。 1 — 2

读作:二分之一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板书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理解知识和对知识进行记忆提供直观的参考和有利的帮助。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简洁明了,重难点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 。

14

学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

班级____ 姓名____

设问导读

1、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用一个什么样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13、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2表示?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 ) ( ) ( ) ( )

4、如果把这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自我检测

你还能说出哪些分数?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

我把( )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 )的

1 ( )。

折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巩固练习 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并说说理由。

( ) ( ) ( ) ( )

( )

( )

( )

拓展练习 1、

在这副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分数?

2、你们全班有几位小朋友?你占了整个班人数的几分之一?你们整个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每上一节课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这一次也不例外。“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根据字面的意思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因而这堂课我紧扣新课程的理念,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贯穿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使我感受到了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目标在同步进行。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变抽象知识为具体活动。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分数的概念又比较抽象,因此,课的伊始我就从一半引入,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把分数变成学生能看见能摸到的具体事务,在形(圆形、长方形)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明白对折即平均分,对折一次就是平均分成2份,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是其中的一份,也可以说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1/2. 整个教学活动我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中,逐步认识分数1/4,1/8,,1/16??从而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变“学会”为“会学”是新课程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在进行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学,在活动中学,学生交流的机会多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多了,比较的机会多了,发挥的空间更大了,学生更有创造力了。在认识完1/2,1/4后,我让学生动手折出更多的分数,并在组内说一说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折出的分数多,通过活动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折出无数个分数,有的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还有的学生发现对折一次就把圆形平均分成2份,对折折2次就把圆形平均分成4份,对折3次就把圆形平均分成8份??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没有教师生硬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课堂自然就高效了。

3、错误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的起点,评价可以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导师。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就将错失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为了突破难点我首先巧设误区,通过判断让学生了解没有平均,不能用1/2表示,然后,在学生汇报中,又多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mo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