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17 20: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绝密★启用前

语文

班级 姓名 .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共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语。“私”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分的问题。

西方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团体,团体是有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 能模糊。这种格局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方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说他要“带了他的家庭”来看你,指的是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在中国,这句话模糊得很,“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子

侄等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近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对家庭这个概念这样不清不楚呢?因为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推的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凡是拉得上亲成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就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就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在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都得交膳宿费的西方社会,大家承认团体的界限,进入团体得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方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儒家最讲究人伦,“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 “己”,对于这“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 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以“己”作为中心的,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

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 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团体不能抹杀个人。

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 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这和《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条理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内向和外向的路线、正面和反面的说法。这种差序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棱两可了。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也可以说是公的。

在西方社会里,做人民的无法逃于该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把国家 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在我们的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行。

(选自《差序格局》,有删改)

1.下列关于“差序格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由自己向外推出去,一圈一圈,波及和自己有社会关系的那 一群人,它愈推愈薄,关系越来越疏远。 B.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家庭可以小到只包括一家三口,也可以大到旗括所有亲戚,这个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

C.差序格局常常要求一个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表现为

由内向外的推浪形式,把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界定得很淸楚。 D.在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中,要求每个人“克己”“修身”,做到“木立而道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就会是一条通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西方社会,孩子成年了住在家里得给父母交膳宿费,这是团体格局意识的体现,他 们对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分得很清楚。

B.西方社会里,任何个人无法逃于团体之外,他们个人不能把国家弄成为每个分子谋利 益的机构,这是因为有宪法、法律、国会的约束监督。 .

C.与中闻的差序格局相比,西方团体格局的主要问题是权利问题,争的是权利,主张团 体内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

D.朋友说要带全家来看望你,如果这个朋友是西方人,你就能明确知道客人的数目;如果这个朋友是中国人,你就可能不确定会来几个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看起来是社会公德问题,其实是“私” 的问题,说到底,与社会的差序格局密不可分。

B.我们的“家”讲人情冷暖,有钱有势时可以容纳所有亲戚,大家攀关系、讲交情,其乐融 融;一旦“树倒猢狲散”,就让人感到世态炎

凉。

C.中国传统社会也倡导牺牲精神,不过牺牲是为“公”还是“私”不好确定,站在任何一个 阁里,向外看是为私,向内看也可以说是为公。

D.儒家讲求“伦”“推”的前提是先承认\己”,对于“己”,得以礼克服,克己就是修身;君主不同,应该“先治其国,后齐其家,再修其身”。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李祥,字元德,常州无锡人。隆兴元年进士,为钱塘县主簿。时姚宪尹临安,俾摄录参。逻者以巧发为能,每事下有司,必监视锻炼,.......囚服乃已。尝诬告一武臣子谤朝廷,鞫于狱,祥不使逻者入门。既而所告无实,具以白尹,尹惊曰:“上命无实乎?”祥曰:“即坐谴,自甘。”宪具论如祥意,上骇曰:“朕几误矣,卿吾争臣也,,遂赐宪出身为谏大夫,祥调濠州录事参军。安丰守臣冒占民田,讼屡改而不决,监司委祥,卒归之民。未几,其人易守濠,以嫌换司理庐州; 守出改官奏留之,不可。

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大学博士、国子博士、司农寺丞、枢密院编修官兼刑部郎官、大宗正丞、军器少监。言:“忝朝迹八年,在外贤才不胜众,愿更出迭入由臣始。“出提举淮东常平茶盐、淮西运判。两准铁钱不定,祥疏乞官赐钱米销滥恶者,废定城、兴国、汉阳监,更铸绍熙新钱,从之,淮人以安。迁国子司业、宗正少卿、国子祭酒。

韩侘胄恃功,为丞相赵汝愚所抑,日夜谋引其党为台谏,以摈汝愚。汝愚为人疏,不虞其奸。侘胄逐汝愚而难其名,擢其党将作监李沐为正言。沐奏:“汝愚以同姓居相位,将不利于社稷,乞罢其政。”汝愚出浙江亭待罪,遂罢右相。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之日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命如发。汝愚不畏灭族,决策立陛下,风尘不摇,天下复安,社稷之臣也。奈何无念功至意,忽体貌常典,使精忠巨节怫郁黯暗,何以示后世? ”除直龙图阁、湖南运副,言.者劾罢之。于是太学诸生杨宏中、周端朝等六人上书留之,俱得罪。主冲佑观, 再请老,以直龙图阁致仕。嘉泰元年八月卒,谥肃简。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国/ 命如发

B.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 11> 如发

C.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宮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 国/命如发

D.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曰/顷寿皇崩/两宫隔绝/中外汹汹/留正弃印亡去/ 国命如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尹临安”的“尹”即府尹,在这里是担任临安府尹。“摄录参”中“摄”是代理的意思, “除直龙图阁”的“除”表示解除官职。 B.“国子祭酒”是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国子学或国子监主管官的名称,

主要负责传授儒家 思想,主持最重要的礼仪——祭祀活动。 C.“忝”,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如“恭在知交”“忝厲知己”“忝列门墙”“忝为人师”等。 “忝朝迹\,意为对在朝做官感到有愧。

D.“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 政” “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祥办案求实。他曾阻止逻者的监视锻炼,为一个被诬告的武臣子洗刷了罪名,这事受到了皇帝的称赞。

B.李样爱护百姓。有安丰守臣胃占民田,打官司多次修正,未能归还。上级将此案交给李祥办理,最终归田于民。

C.李样治理有方。在治理两淮期间,针对\两淮铁钱比不定”情况,请求更铸绍熙新钱,最终使百姓得以安宁。

D.李祥直言敢谏。丞相赵汝愚被正言李沐所奏而罢相,李祥直言进谏,因此惹得皇帝生气而罢免了他的官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具以白尹,尹惊曰:“上命无实乎? ”祥曰:“即坐谴,自甘。” (2)韩侘胄恃功,为丞相赵汝愚所抑,日夜谋引其党为台谏,以摈汝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张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8.苏诗表现了梨花怎样的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梨花”和“雪”,但在诗中主、宾地位不同,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贺《雁门大守行》一诗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

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的一句是:“ , 。”

(2)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慨叹:“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 ”表现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乙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

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生死一线牵 张弘

①“生死一线牵”是一座峰的名字,之所以被叫做“一线”,顾名思义,通向峰顶的山路非常窄,走在山路上的人就如同走在一根钢线上。虽不及华山之高,但惊险程度绝不亚于华山的“鹞子翻身”和“天梯”。然而,为什么被叫做“生死一线牵”呢?这就要从明清年间说起了。

②据说,明清年间,当地有位富商叫贾伦,白手起家拼得一身财富。在当地大有名气。然而,就在他功成名就之时,意外发生了。他的胞弟勾结外人,里应外合,夺走了他的一生的心血。心灰意冷的贾伦爬上了那座被后人称作“生死一线牵”的峰顶,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处于黄金时段的生命。然而他却不知,他的发妻联合儿子和贾伦的忠实拥护者最终夺回了财富。而家业虽然夺回,君已不在,贾伦的妻子数年后郁郁而终。

③而后,但凡生意失败的人都会选择爬上“生死一线牵\,想以此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④而让人们惊奇得是,很多年过去了,上山寻死的人不计其数,然而死在山上的人却屈指可数。他们均是鸡鸣启程,未死之人皆次日正午

返下,脸上总会有股气势,如同得胜的将军。从山上下来的人个个守口如瓶,对山上面的事情只字不提,只说,山上不可随便靠近,否则会有性命之忧。这样,“生死一线牵”不但惊险无比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普通老百姓也对他敬而远之。

⑤到了清朝末年,“生死一线牵”在当地百姓口中是越传越玄乎,甚至有人说山上有位仙姑,她能够给上山寻死的人指一条明路,这个消息传到了京城里,不少人对这“生死一线 牵”自然是很感兴趣。王家的幺子王仁,对于神神鬼鬼的事情深信不疑,自然对“生死一线 牵”或者说对“山上的仙境”更是上心。他想尽一切办法想套出“生死一线牵”的究竟,多次前去询问当地百姓,然而总是无功而返。王仁思前想后,终于做了个决定,决定亲自爬上“生死 一线牵”一探究竟。

⑥太阳露出半个头,天边刚泛红。王仁拿起登山的简易装备开始了他的“生死之行”客栈掌柜对王仁是百般劝阻,认为他这是在自杀。然而,王仁是铁了心要上山,对老板的劝阻自然是充耳不闻,且大笑着保证全身而退,却听不见掌柜摇头叹息之声。

⑦王仁来到山脚下,那“一线牵”孤峰突起,与周围的地形格格不入。说她是山,倒不如说她是一块屏风,隔在两块平地间,山体陡而窄,真的是“一线牵”。 ⑧从王仁踏上第一块山石的那刻起,他心中想的便是即使是死也得爬上峰顶一睹仙容,所有的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他小心地走在狭窄的山路上,偶尔往山下望去,进入眼帘的便是那令人生提的深涧。王仁不敢有一丝的马虎,使出了浑身解数往上爬,

势必要爬上那峰顶了了心中的疑惑。正午的烈阳射在王仁的脸上,他的脸上折出狂热的欲望。

⑨日以偏西之时,照在王仁脸上的阳光已经不再刺眼,而王仁的眼中却充满了疲惫和失望。原来,峰顶上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仙境,更没有传说中的仙姑,仅有一块石碑,石碑边上长着一丛不知名的美丽的花,花朵散发着浓郁的香味。石碑上记载的正是明清年间贾伦的事迹。原来这块石碑是贾伦的妻子所立,她立这4石碑的目的就是在于唤醒寻死之人已经死去的心。碑文最后写道:虽无金无银,然立悬崖不畏、攀峭壁不慌之勇,定冠绝世间;昔无金无银便铸成大业,今有冠绝世间之勇焉有不重振雄风之理?望君三思,思定后望君守口如瓶之于此山此碑。

⑩草草看完这长篇大论,王仁的心已凉透,原本想着能与那仙人有一面之缘,想到千辛万苦看到的却是那冰冷的碑文。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仁可没那功夫考虑无金无银,看完 碑文的那刻他只想着赶下山去,将山上神秘的面纱揭开,让人们知道山上的传说都是骗人的。 ?然而,在王仁返下山的途中,疲惫和匆忙使他已经不能像来时那么冷静,而急于将 “生死一线牵”的神秘面纱揭开以此来闻名天下的心更使他有了几分焦急。结果,王仁一不小心跌入山崖,使他丧命的仅仅是在他看来途中最安全的那截山道。

(12)两天,三天,很多天过去了,王仁最终没有回到客栈。 (13)生死一线牵”的神秘面纱在人们的传说下越来越厚了。

(选自《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5分) A.“生死一线牵”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富商贾伦在逍遇大变后跑到山上自杀了,后来乂有许多生意失败的人跟着自杀,于是它成了死亡之山。

B.王仁之所以不顾一切要登山,目的在于揭开“生死一线牵”的神秘面纱,让人们知道关于此山的传说都是骗人的,使自己以此来闻名天下。

C.“很多天过去了,王仁最终没有回到客栈”强调了王仁已经死去的结果,照应了前文客栈老板对他登山的劝阻,使得小说结构更严谨。 D.“含着金钥匙出生”这样的定语,暗示王仁不是深受挫折而上山寻死的人,自然对碑文 激励人重振雄风的内容不感兴趣,不能受到启迪。

E.“到了清朝末年,‘生死一线牵’在当地百姓口中是越传越玄乎”,上承“神秘的面纱”,下启人们对此山感兴趣,直接引出了王仁探山的情节。

(2)小说中的王仁有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的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和心情,请分别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太阳露出半个头,天边刚泛红。

②日已偏西之时,照在王仁脸上的阳光已经不再刺眼。

③石碑边上长着一丛不知名的美丽的花,花朵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4)王仁之死是偶然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天殷嘱我重斯文 —记两弹元勋彭桓武

1915年10月6曰,彭桓武出生于吉林长春。16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作为 “清华四杰”之一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跟随周培源教授进行相对论研究。

1938年,彭桓武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马克斯?玻恩,后与波动力学创始人薛定谔一起做研究,在固体理论、介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等前沿研究领域做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他与玻恩等合作进行场论方面的研究,共同获得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格尔一布里斯班奖。 1947年底,彭桓武回到祖国,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950年,他参与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核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担任理论物理组组长、副所长,枳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为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

曾有记者问彭桓武,当年在国外已大有成就,为什么还要回到千疮百孔的中国?他气愤 地说:“你这个问题的提法不对!你应该说为什么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他还作诗言道:“世乱驱人全气节,天殷嘱我重斯文”。

1961年初,全国抽调了一批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北京

第九研究所,后被公认为核武器研制“三根台柱”的彭桓武、王淦昌、郭永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彭桓武作为主管理论部的副所长,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理论研究,加速了原子弹、氢弹理论突破的进程。他 大力倡导“粗估”法则,引导大家抓主要矛盾,化繁为简,缩短研究周期。这一法则成为当年 理论部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突破原子弹原理的“九次计算”攻关,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原 子弹设计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通过大量计算和系列理论研究,攻克一道道难关,我国终于掌握了原子弹爆炸过程的 基本规律,于1963年完成了原子弹装置初步物理设计方案。彭桓武随即迅速组织力量向突 破氢弹理论转移.1,在他的领导下,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发杨学术民主和协同攻关等原子弹突 破的成功经验,也成为突破氢弹原理的利器。彭桓武指挥,邓稼先挂帅,周光召、于敏、黄祖 洽分头带领科研人员进行多路探索,在氢弹原理、材料、结构等方面全面展开研究。十余年 后,“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彭 桓武作为该项目排名第一的获奖者,被公认为最有资格接受本奖项唯一的一枚金质奖章。 但他坚决谢绝:“这是集体的功勋,不应由我一人独享。”提议奖章由九所集体保存,并提笔 写下:“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

彭桓武专心致志地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从早期在量子力学、介子场论等领域的研究到 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再到后来开展交叉学科、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和理论化学物理等研究,毕生不懈地求索创新。

1995年在“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颁奖会上,80岁高龄的彭桓武检讨自己“不够艰苦勤奋”,并保证“获奖后继续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至少三年”。他说到做到,生病住院也不停歇。2005年,90岁高龄的他亲自作学术报告,讲述研究相对论的最新成果。他写诗自勉:“愿宁静而致远,求深新以升腾。惟童心不泯,耄耋期颐,总似年轻。”

功成事毕,彭桓武总是悄然隐退,奖掖后辈,只做“铺路石”,不做“绊脚砖”。“两弹”突破后,他于1972年回到中科院,继续理论研究工作。1978年,他担任第一届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该所刚步入正轨,便递上辞呈把机会留给更 年轻的同志。

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金,他自认为“没用处”,于是建立了一个“彭公纪念赠款”,每年将钱分赠给当年一起为“两弹”事业奋斗的同事或其亲属,在1996年至2004年的9年间先后赠给35人,直到全部赠完。

他的学生、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说:”随着时代的转移和国家的需要,彭桓武不断地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国理论物理工作者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作出的贡献,在科学发展上的成就,无不与彭桓武 教授的努力密切相关。”

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孑然一身地低调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5分) A.彭桓武在英国师从马克斯?玻恩、薛定谔等人,在他们的指导下研究固体理论、介子物 理和量子场论,取得好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B.彭桓武是杰出的科学家,也颇有文学修养,他能诗善对,从“天殷嘱我重斯文”“日新日 新日日新”等句子看,他有着厚重的语言功底。

C.成为核武器研制“三根台柱”后,彭桓武和王淦昌、郭永怀一样被调到了北京第九研究所,担任副所长,主管理论部,参与理论研究。 D.“该所刚步入正轨,便递上辞呈把机会留给更年轻的同志”,这突出地表现了彭桓武对年轻人的爱护,实践了他只做“铺路石”的说法。

E.本文大多数段落都写有具体年份,表明这是依据时间顺序对彭桓武进行记述,这使彭 桓武一生经历明晰可见,其思想、其贡献一目了然。

(2)彭桓武在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上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

(2)文章末尾部分引用了周光召的话,在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方面各有什么作用?(6分)

(3)彭桓武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那些 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这种人为人不齿。

②体验式德育教育注重体验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起 地说教更易于学生接受。

③我们应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 来吓人。 A.道貌岸然 装腔作势 一本正经 B.道貌岸然 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C.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道貌岸然 D.一本正经 道貌岸然 装腔作势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市以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这一核心,以转变奶业生产方式、提髙养殖效益为目标,全面开展了奶源基地建设、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等专项工作。

B.张骞之后开启的汉土与西域的相互贸易,在唐朝达到高潮,纷至沓来的外国商队不但促进了西域庭院植物的栽培,也带来了很多新奇古怪的奢侈品。

C.华夏幸搞俱乐部打布,由乍铁担任球队主教练:他从幕后走到台前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他能否在短时间内凝聚全队的战斗力,关键在于他的能力。

D.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国务院事事故调查组

将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处理,给党和人民一个

负责任的交待。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图腾”信仰是古代大自然信抑及动物信仰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氏族标志的信仰形式,在原始人的信仰中,认为人类都源于某一个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和某种动物有亲缘关系。图腾崇拜和氏族对祖先的信仰很有关系,往往在许多神话、传说中讲述本氏族祖先是某种动物或与该动物近缘,甚至杜撰流传下异物感生生的祖先诞生故事。既定了某种物种后,便形成了对这种“图腾”标记的信仰。A.所以,“图腾”信仰不仅反映对氏族祖先的一种尊崇,更重要的是对某些物象的崇拜

B.所以. “图腾”信仰不能单纯地看作对某些物象的重拜,更重要的反映出对氏族祖先的一种尊崇

C.然而信仰不能单纯地看做对氏族祖先的一种尊崇,更重要的反映出对某些物 物的崇拜

D.然而,“图腾”信仰不仅反映对氏族祖先的一种尊崇,更重要的对某些物象的崇拜

16.在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①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

人, ②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访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

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③ ?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喻、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17.下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标志”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斯提高,,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有品位的生活。有人喜欢“至尊”“华贵”“顶级” “奢华”之类的词眼,把豪宅、名车、身价、权 力、金钱等各种外在的东西看成高贵的符号,作为追逐的目标。

作为中学生,你怎么看待这种现?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语文答案及解析

1 C 2 B 3 D 4 D 5 A 6 D 一、现代文阅读

1. C(张冠李戴,“权利与义务”划分清楚的是团体格局,差序格局中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模糊的。)

2. B(因果倒置,“于是他们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是结果。) 3. D(理解不当,所有人都要先修身) 二、古代诗文阅读 4. D

5. A(“除”表示授予官职。)

6. D(没有根据,“因此惹得皇帝生气而被罢免了官职”与原文不符。)

7.(1)李祥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府尹,府尹吃惊地问:“皇上的命令不属实(没有实

据)吗?”李祥说:“即使因为这件事犯罪被贬谪了,我自己也心甘情愿。”) (“具”“白”“即”“坐”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韩侂胄依仗自己有功劳,因被丞相赵汝愚压制,整天谋划提拔自己的同党做台谏,

来排挤赵汝愚。

(“恃”“为…所”“日夜”“摈” 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8.(1)表现了梨花洁白、繁盛的特点。(2分)

(2)运用比喻的手法,以雪喻梨花,写出梨花之“淡白”;运用

衬托的手法,用柳叶的深青之色衬托梨花的淡白。“花满城”极言梨花繁茂。(3分) (意思对即可,共5分。)

9.(1)苏诗以写梨花为主,借雪喻梨花,表达美景易逝、人生短暂的惆怅之情。(3分)

(2)杜诗以写雪为主,以梨花喻雪,表达孤单寂寞之感和物是人非的感慨。(3分)

(意思对即可,共6分。)

10.(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

(A错在原因不当。此山得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地形,如⑦段有相关描写;二是从贾伦死后,有很多人前去自杀。另外,“跟着自杀,于是它成了死亡之山”也不准确。虽然有很多人跟着自杀,但死掉的很少。B项错在目的,王仁要登山,目的是一探究竟,想见仙姑。“让人们知道关于此山的传说都是骗人的,使自己以此来闻名天下”只是登上山,见了真相后的想法。E项“直接引出了王仁探山的情节”的说法虽然不算错,却也不很准确。因为王仁是听到了许多传说之后才想登山的。故此项给1分。)

11.(2) ①迷信:对神神鬼鬼的事情深信不疑。 ②固执:不听客栈老板的劝告,铁了心要上山。

③勇敢(不畏惧):不畏山高险恶与涧深,使出浑身解数往上爬。 ④虚荣:揭开了“生死一线牵”神秘的面纱,急于下山以闻名天下。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3)①点明王仁出发的时间,同时暗示王仁决心之大,及其所感到的前景之美好。

②写出了日偏西时阳光的特点,同时暗示王仁看到石碑时的失望心理,他的狂热已经消失。

③表现石碑周围的环境,用小花象征了碑文思想之美,及其对人生的启迪。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4)参考答案

示例一:是偶然的。

理由:①虽然“生死一线牵”是险绝之地,但并非必死之地。“死在山上的人屈指可

数”,许多人能上去也能下来。

②王仁年轻有胆量有毅力,克服艰难险阻爬上去了,按理说可以攀上也可以顺利下山。

③王仁摔下去,只是因为“一不小心”,如果他小心一些,就安全了。

示例二:是必然的。

理由:①王仁对客栈掌柜的提醒置若罔闻,且“大笑着保证”安全回来,已预示了

他必然因为狂躁而导致不小心。

②王仁到达目的地时,日已偏西,而他却“只想着赶下山去”,则回程必然摸黑赶路,这是必死之行动。

③王仁下山时,疲惫,匆忙,焦急,不冷静,很难度过险绝之地。

(共8分,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答B给2分,答D给3分,答E给1分。(A项错在说法不准。

他与薛定谔只是共同研究的关系,文中没有说是师生关系,也没有说明他是在他们两个的指导获得博士学位的。C项错在前后颠倒,被称为核武器研制“台柱”是在调进北京第九研究所之后。E项“其思想、其贡献一目了然”的说法正确,但有点夸大。给1分。)

12.(2)①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理论研究和实际

应用,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贡献。

②在北京第九研究所,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理论研究,倡导“粗估”法则,使原子弹设计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③掌握了原子弹爆炸过程的基本规律后,迅速组织力量向突破氢弹理论转移。所研究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3)①在内容上,突出了彭桓武在培养人才、研究科学方面的巨大

贡献,对彭桓武作了恰切评价和高度赞美。

②在结构上,周的话是对彭桓武一生的为人与事业的概括,使全文内容有了总括。

③在表达上,属于侧面描写。引用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话,显得很权威,能增加文容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2.(4)①强烈的爱国精神。他在国外已大有成就时,仍然回到祖国,

并且认为回国不需要理由。

②勤奋的工作精神。他90岁还在做学术报告,80岁时却检讨自己“不够勤奋”。

③可贵的创新精神。他毕业“毕生不懈地求索创新”。 ④淡泊名利、关爱他人的精神。有了成就,他不肯独享奖励;有了钱财,他认为于己无用,于是赠送他人。 (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 B(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多含讥讽。 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14. C (A介词搭配不当。B逻辑顺序不当。D成分残缺。)

15. B(关注前后逻辑关系)

16. ①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创造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③那什么是诗歌呢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7. 该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两点顺势融入年份“2022”,生动自然;最下方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志。(构图要素3分,寓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

18.本题开放度很大,就“高贵”论述即可,可以反思“高贵的内涵”,也可以反对符号下的高贵,或由此思考“怎样做到高贵”“怎样才是高品质有品位”,等。 附译文:

李祥字元德,常州无锡人。隆兴元年考中进士,任钱塘县主簿。当时姚宪担任临安府尹,让他代理录参。皇城司探子把伺机告发作为能事,每有案件下达司法部门,必定监视并罗织罪名,囚禁服刑才罢休。曾经诬告一个武臣的儿子诽谤朝政,在狱中审讯,李祥不让探子进门。后来告发之事查无实据,李祥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府尹,府尹吃惊地问:“皇上的命令没有实据(不属实)吗?”李祥说:“即使因为这件事犯罪被贬谪了,我自己也心甘情愿。”姚宪按照李祥的意思详细上奏,皇上惊骇地说:“我几乎错了,你是我的诤臣。”于是赐

姚宪出身为谏大夫,李祥调任濠州录事参军。安丰守臣侵占民田,官司屡次改动不能判定,监司委托给李祥,最终将田归还给百姓。不久,那人改任濠州太守,因为避嫌换任司理庐州;太守拿出改官的奏折挽留他,不同意。

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太学博士、园子博士、司农寺丞、枢密院缤修官兼刑部郎官、大宗正丞、军器少监。(李祥)说:“愧居朝廷任职八年,在外地的贤才有很多,希望轮换出入从臣开始。”出朝任提举淮东常平茶盐、淮西运判。两淮铁钱的比例不稳定,李祥上疏请求官府赐给钱和米来购销除泛滥流通恶劣的铁钱,废除定城、兴国、汉阳监,重新铸造绍熙新钱,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淮人因此安定。迁任园子司业、宗正少卿、园子祭酒。

韩侂胄依仗自己有功劳,因被丞相赵汝愚压制,整天谋划提拔自己的同党做台谏,来排挤赵汝愚。赵汝愚为人粗疏,没有料到他那么奸诈。韩侂胄驱逐赵汝愚并且败坏他的名誉,提拔他的同党将作监李沐来做正言官。李沐上奏:“赵汝愚与皇上同姓而位于宰相之位,将对国家不利,乞求罢免他的政位。” 赵汝愚出京到浙江亭待罪,于是罢免了他的右相。丞相赵汝愚因为被弹劾贬出朝廷,李祥上疏争辫,说:“不久前寿皇去世,两官消息隔绝,内外议论纷纷,留正弃职离去,国家命运十分危急。赵汝愚不怕灭族的危险,决策拥立陛下,风尘不动,天下重新安定,他是社稷重臣。怎么没有考虑大功的意思,忽视以礼相待的常例,使精诚忠心有崇高节操的人忧愁失望,用什么来示范后世呢?” 授任直龙图阁、湖南运副,谏官弹劾罢免了他。

当时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等六人上书挽留他,都被治罪。主管冲佑观,再次请求退休,以直龙图阁身份退休。嘉泰元年八月去世,谧号肃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r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