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重点高中称职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更新时间:2023-03-18 15:01: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重点高中称职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而农村重点高中学校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提高农村重点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很关键的一点在于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农村重点高中教师队伍。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教育专家邵宝祥等在研究中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他们将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成熟阶段。认为35岁以后教师进入称职阶段,又称为高原阶段。原因在于这时的教师已基本上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能驾驭班级、课堂,业务水平、自信心、外部的评价都达到较高水平。但是,相当多的教师由于个人抱负、意志品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以及各种外部条件的制约,使得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这时开始缓慢下来,一部分甚至出现了停滞,成为教书匠,未能冲出高原阶段。也有部分教师,高原现象仅仅是质变前的积累阶段,通过个体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及外部积极因素的作用,就会突破高原现象,获得新的发展。如何促进称职阶段农村重点高中教师成熟起来,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这是教师自己、学校、社会、国家都要思考的。

一、从教师自己的方面来看,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有志于做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马克思说,“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其它人发展的条件”,每一个人的发展其本身都是对人类的一个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自我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和使命,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一定会深切地关注自我的成长。教师专业化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教师迫切需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紧紧抓住机遇,作到:

1、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职业心态。

许多农村教师往往把教师当做一个谋生的职业,缺失激情,安于现状,更难主动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提出:教师“应该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个规划,凸显个人发展主线。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经验型教师),最终成为人师(专家型教师)。

著名的教育专家李镇西深有体会地说:“我的教育不为领导,不为职称,不为荣誉,只为这我的乐趣本身。” 正是这种良好的职业心态成就了他辉煌的教育生涯。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

2、教师的发展要有规划设计。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教师个人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实际而具体的规划。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先决条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有了自身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则会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有了发展的目标和动力,同时也起到了指导和监控作用。读什么书,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做什么研究,有了规划,就会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可以有长期、中期、短期的计划。方法必须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在塑造时代新人的同时,也塑造我们自己。

3、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育哲学

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这话最具真知灼见,因为当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的才是教学的技术技巧。

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由于所处农村平静的环境,对时代变迁的喧嚣感悟相对迟缓,所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需大量读书。《学习的革命》中指出:“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 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读书,则是终身学习最直捷的途径。担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更应该热爱读书、认真读书,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更新理念、丰富知识、增长智慧。如果教师不能把准时代的脉搏,不断地读书,拓展视野,增长学识,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可见,读书是教师专业化成长之本。这是一种更为深刻、更有意义的发展,这是判断“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水岭。

同时,还要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他们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坚持做最好的自己。有人称特级教师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可他反驳说:的确,我是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成长起来的,但我从未希望自己成为苏霍姆林斯基,我只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中年教师比城市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更深,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必须加强学习,否则,就会落伍,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吸纳、更新了教育思想,才能更好地转变自己的角色,融入新课程,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成就。

4、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实践经验教训

叶澜教授说: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反思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

教学反思要找准切入点。根据专家的看法,对于新手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技能反思为切入点;对于适应型教师来说,应以课堂教学策略反思为切入点;对于成熟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理念反思为切入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应以教育研究反思为切入点。农村重点高中称职阶段教师,有了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能够以自身教学理念反思为切入点成熟起来很快,进而进入对教育研究反思,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一、 给教师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

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良好成长环境,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在我看来,教师的良好成长环境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1、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优美校园,而且应该有充盈的人文气息。学校领导应该视野开阔,胸襟宽广,思想解放,理念先进;教师应该个性鲜明,志趣高雅,学识渊博,教艺精湛;学生应该刻苦好学,积极进取。浓郁的人文气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空气。

2、拥有宽松的氛围。

先要给教师“松绑”。教师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不能以刻板的制度去苛求教师,不能以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教师,而应该以更合理、更有效、更加人性化的标准去规范教师的行为;在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使他们在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修身养性、研究学问、提高水平,教好书、育好人。

3、组织有序的培训。

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让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不断学习进修。要着眼于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使之能充实专业知识、提高驾驭课堂水平、提升研究境界、完善自身人格。

4、切实提高农村重点高中称职阶段教师待遇。

目前教师工作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过重,工作时间过长,农村重点高中称职阶段教师的子女正是接受中小学教育的阶段,在享受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如果能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如设立一周七天当中的教师轮休制,建立农村教师子女入读城区学校关助机制等,免除其家庭生活中的后顾之忧,使其有更多的心力更舒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反思、研究之中,从而更快成熟起来。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应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终身过程。 “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让每位称职阶段农村重点高中教师成熟起来,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2009-12-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x3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