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同步练习(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0 02: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同步练习

1.手机电池不宜放在口袋、钱包或其它容器中,以免硬币、钥匙、回形针等金属物件与其接触,引起手机电池鼓肚和爆炸。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金属物件与电池的撞击力,容易引起电池爆炸B.金属物件硬度较大,容易划破电池

C.金属物件与电池接触时,容易使电池短路D.金属物件容易跟电池发生化学反应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导体两端的电压 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横截面积 D.组成导体的材料 3.如图12-36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将该变阻器与一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上,通电后使滑片P向左移动,小灯泡逐渐变暗,由此判断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应为( )

A.接线柱A、D B.接线柱B、D C.接线柱C、D D.接线柱A、B

4.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正图12-36 确的是( )A.电流为原来的2倍 B.电阻为原来的2倍

B.电流为原来

11 D.电阻为原来的 225.用实验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供选择的导体规格如下

表: 2材 料 编号 长度/m 横截面积/mm ① 镍铬合金 ② ③ ④ ⑤ 锰 铜 ⑥ ⑦ ⑧ 1 1 1.5 1.5 1 1 1.5 1.5 0.5 1 0.5 1 0.5 1 0.5 1 图12-37

关于导体的选择,你认为下列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③ ④ ⑤ ⑥ B.② ③ ⑥ ⑦ C.① ⑤ ⑥ ⑧ D.⑤ ⑥ ⑦ ⑧

6.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12-37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导体a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的电流为0.6A

7.某同学家屋顶上安装了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他设计了一种自动测量容器内水位高低的装置,如图12-38所示。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图12-38 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水位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知道水池内水位的高低。关于这个测量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水量增加,R增大,水位表指针偏转变小 B.水量增加,R减小,水位表指针偏转变大 C.水量减小,R增大,水位表指针偏转变大 D.水量减小,R减小,水位表指针偏转变小

8.如图12-39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大

图12-39 D.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9.一段裸铜丝,对折起来扭成一股,它的电阻将变 ,这是因为:⑴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

10.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做实验时,需要10Ω的电阻一只,但实验室里没有10Ω的电阻,只有一根1.2m长的电阻丝。经过测量,当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的电流是0.2A,在这根电阻丝上截取______cm长的一段,它的电阻就是10Ω。

11.图12-40为小宇同学设计的用电流表A或电压表V的示数反映弹簧所受推力大小的部分电路,其中R和金属片构成滑动变阻器,a、b、c、d是四个接线柱,电流表A或电压表V及一个定值电阻R0未画出。若弹簧

推力 固定的金属板 的电阻不计,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要求弹簧所受推力增

大时,电流表A或电压表V的示数也增大,则a、b之间可移动的金属板 金属弹簧 金属片 应接入___________,c、d之间应接入____________。

图12-40 12.某实验小组用图12-41(a)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

泡的电阻,他们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图(b)所示的U-I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⑴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灯泡的电阻RL=________Ω;⑵随着电压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b)

图12-41

13.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后,某小组同学决定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他们作了如下猜想:

A: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C: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时,通过的电流不变。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2-42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并按设计方案测量了有关数据。

⑴请根据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图12-42

⑵下表是该组同学实验中测量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表中实验序号为 的几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选填“A”“B”或“C”)是正确的。

⑶归纳表中实验序号为1、4、7(或2、5、

实验序号 R/Ω U/V I/A 8,或3、6、9)的数据可得:当电压一定时,

1 1.0 0.20 电流与电阻成 的关系。 2 5 2.0 0.40 ⑷请你尝试将表中每次测量的电压值除3 3.0 0.60 以电流值,你还能发4 1.0 0.10 现: 5 10 2.0 0.20 。 6 3.0 0.30 14.小明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7 1.0 0.05 的阻值(约9Ω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 8 20 2.0 0.10 ⑴按照图12-43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9 3.0 0.15 中的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

图12-43

⑵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 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或

材料甲(或乙) __________________。 -

⑶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

图12-44 ________(填“增大”、“减小”、

“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

15.为了探究甲、乙两种材料的导电能力,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种材料,利用图12-44所示的器材,分别测出了它们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记录

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表

⑴在图12-44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各元件连接起来,组成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

⑵分析数据发现,通过材料甲的电流与其两端I电压的比值都相等,通过材料乙的电流与其两端

U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材料 甲 甲 甲 乙 乙 乙 I/A 0.2 0.4 0.6 0.1 0.2 0.3 U/V 1 2 3 1 2 3 II电压的比值也相等;不同的材料,比值不同,

UU在同样的电压下,通过材料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同学们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

I叫U做这种材料的“电导”,用字母G表示。

①电导越大,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越 。

②甲材料的电导G甲= ,乙材料的电导G乙= (填写数据和单位)。 ③根据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归纳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导的关系是:

④如果从甲、乙两种材料中选择一种做导线,你建议选择材料 。 16.相距很远的甲乙两地间有两条输电线,某一天这两条输电线之间某处突然发生短路故障,请你利用学过的电学知识,给留守在甲地的维修人员设计一个“检测故障发生地”的简单电路,通过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可以计算出故障发生地距甲地的距离(已知每米输电线的电阻为R0,短接点的电阻忽略不计)。

甲 乙

图12-45

⑴在图12-45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连接在甲地的电路图;

⑵写出故障发生地距甲地距离的表达式: 。 17.如图12-46所示,灯泡L上标有“12V”字样,测得灯泡的电阻为10Ω。闭合开关S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请你根据这些条件,通过分析和计算,至少求出3个未知的物理量。

图12-46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C 6.B 7.B 8.D

9.小 长度变小 横截面积增大 10.40 11.电压表V 定值电阻R0 12.5 变大13.(1)如图12-48所示 (2)“1、2、3”(或“4、5、6”、或“7、8、9”) A (3)反比 (4)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等于电阻(或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

图12-48

14.⑴如图12-49所示。 图12-49

⑵把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直

接连入电路 小灯泡开路 ⑶增大 10

15.⑴如图12-50所示。

-1

⑵①强 ②0.2A/V(或0.2Ω)

-1

0.1A/V(或0.1Ω) ③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其电导成正比(或电导材料甲(或— 越大,电流越大) ④甲 乙) U16.⑴如图12-51所示。 ⑵l?

2IR017.⑴灯泡L上标有“12V”字样,开关S合,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为U=12V。

⑵灯泡中的电流IL?

U12V ??1.2A。

RL10Ω图12-51

⑶因为灯泡L和电阻R是并联的,电阻R两端的电压也等于12V。 ⑷电阻R的阻值R?U12V??20Ω。 IR0.6A⑸干路中的电流为I?IL?IR?1.2A?0.6A?1.8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g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