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2-27 01: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 (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文末的

“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

是: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

三、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 4、但当涉猎 涉猎 ;

5、见往事耳 见: 。 6、蒙乃使就学 乃: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

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 ) 涉猎(shè ) 孰(shú ) 遂( suì )

三、 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当 当权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推辞 ; 3、治经为博士邪 治 研究 ;4、但当涉猎 涉猎 粗略地阅读 ; 5、见往事耳 见: 了解 。6、蒙乃使就学 乃: 于是,就 ; 7、卿今者才略 才略 才干和谋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擦 ;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D )。

A.{但当涉猎 ( 应当 ) {门当户对 ( 相当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好处 ) {多多益善 ( 更加 ) C.{见往事耳 ( 历史 ) {往事不堪回首 ( 过去的事 ) D.{卿今者才略 ( 您 ) {卿今当涂掌事 ( 您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C )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A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A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C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__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 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孙权劝学》复习 一、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司马光,字君实,陕西夏县人,北宋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名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表现的是他机智勇敢,智勇双全,乐于助人,冷静沉着,聪明的性格特征。 2、题目解说:

(1)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劝学:鼓励学习

(2)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资治通鉴》的编写,为我国提供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它是继《史记》之后的我国又一历史巨著;然而就其编写目的而言,正如题名一样:“鉴于往事,资以治道”,是为使后代统治者吸取前代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所以它着重于政治、军事,而缺少社会经济变动的记载。 3、作品理解:

(1)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结构: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鲁肃叹学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3)写作特点:对话揭示人物性格

4、作品启示(与《伤仲永》一文比较阅读):

(1)内容比较: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写法比较: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5、句子品味:

(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

(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吕蒙以当之无愧的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增长之快之大。 二、文段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这是一部______体史书,主持编撰的是____代___家___。____的意思是帮助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

《资治通鉴》编年 宋 政治家 司马光 资治通鉴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谓 告诉 (5)当涂 当道、当权

(2)若 象 (6)治经 研究儒家经典

(3)益 收获、好处 (7)涉猎 粗略的阅读 (4)遂 于是 (8)见事 认清事物 3、辨析古今异义

(1)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单独;独特的;幼年失去父母的

(2)治(古)研究(今)整治;社会安定;处罚;治疗;消灭 (3)博士(古)指专管经学传授的官员(今)现一般指学位的最高级别

(4)但(古)只是(今)表转折 (5)往事(古)历史(今)以往的事情 4、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两组

(1)A卿今当涂掌事/摩拳擦掌 B蒙辞以军中多务/不辞辛苦

C但当涉猎/门当户对 D见往事耳/往事如烟 (2)A蒙乃始就学/顺利就业 B及鲁肃过寻阳/将功补过

C即更刮目相待/改弦更张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死不救

B推辞(A掌管/手掌;C应当/相称;D历史/以往的事情) A开始进行,从事;C重新;(B到/过错;D认清/看见)

5、解释下列成语 (1)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6、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博士吗?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那个)阿蒙了!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4)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志士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长兄为什么认清这件事情这么晚哪! (6)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7、整体感知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2)吕蒙:吴国名将 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3)鲁肃:吴国谋士 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9、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的语句是哪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0、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蒙乃始就学”前划开。第一层写孙权劝学,第二层写吕蒙治学并学有所成(鲁肃赞学)

11、文中最突出的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对话(语言)描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k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