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计算题考试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7-26 05:2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4)

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

1.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质量为500g,一根细线使木块与容器底部相连,让木块浸没在水中,此时水深30cm,已知容器底面积为200cm2(厚度不计),容器的质

量为1.5kg,求:

(1)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2)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

(3)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图是小强同学研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离水面距离h的关系实验装置,其

中A是实心均匀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A,使其缓慢浸入水中(水未溢出)

如图甲所示,从物体A下表面恰好接触到水面开始记录数据,得到F与h的关系图象如图

乙所示。(水的密度 水=1.0×103kg/m3)

(1)物体A的重力;

(2)物体A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

(3)物体A的密度。

3.如图,放在水平桌而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漂浮在容器内水面上的正方体木块上而放一小铁块,木块上表面刚好和水面齐平.已知容器底面积为4×10-2m2,木块边

长为10cm.小铁块重4N,求:(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木块受到的浮力.

(3)木块的密度

(4)若轻轻拿走铁块,当木块在水面上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4.小英同学得到两个外形相同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A和B,先将它们的中心点用轻质细线L1连接起来,再用另一条相同长度的细线L2将B的中心点与容器底部相连接。最开始容器中注满了水,A、B的状态如图甲所示,之后从容器底部的阀门缓慢匀速地将水放完,随着水的放出,两条细线所受拉力发生了变化,小英同学由两条细线所受拉力F随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变化关系,绘制出了从开始放水到AB恰好接触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乙)。(g 取 1 0N/kg)求:

(1)物块A的底面积。

(2)当物块A、B刚接触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请通过计算G B、L2等信息,补充完成图乙中缺少的部分函数图像。

5.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乙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

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3

5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

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

6.如图是建造楼房时常用的混凝土泵车,它使用柴油提供动力,能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抽到高处进行浇灌,该车满载时总重为2.5×105N,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它装有四只支腿,支腿和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m2,该车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可以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求:(g=10N/kg,ρ混凝土=4.3×103kg/m3,q柴油=4.3×107J/kg)

(1)该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

(2)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克服混凝土重力所做的功;

(3)该车将60m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消耗柴油2kg,则泵车的效率为多少?7.电梯为居民出入带来很大的便利,小明家住6楼,每层楼高3m,放学后,乘电梯回家:

(1)电梯在20s内将小明送到家,在此过程中,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N,电梯对小明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3)如图是一种电梯的结构示意图。A为电梯厢,B为动滑轮,绕过滑轮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楼房顶层,另一端通过电动机提供拉力,C为配重。在电动机拉力作用下电梯厢能在电梯井中沿竖直通道上下运行。某次运行中,电梯将总质量为180k g的小明一家人送回家时,电动机拉力F为6000N。(不计钢丝绳、滑轮重及摩擦)在此过程中,电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8.工程队为了打捞沉在河底的物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物体的质量为

3.9×103kg,体积为1.5m3,所用的拉力F的大小是2.0×104N,物体在20s内匀速上升了

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ρ水=1.0×103kg/m3)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变化情况。

9.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有关,气体压强越大水的沸点越高。下面给出了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技术员利用这一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锅炉水温控制装置。图中OC为一可绕O点旋转的杠杆(质量不计),在横杆上的B点下方连接着阀门S (阀门自身重力不计),阀门的底面积为6cm2,OB长度为20cm,横杆上A点处挂着重物G,OA长度为60cm。对水加热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增大。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阀门S被顶开,使锅炉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开始沸腾。当重物G挂在不同位置时,锅炉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可达到的最大值不同,从而控制锅炉内的水的最高温度。

压强(帕) 1.0×105 1.4×105 2.0×105 2.7×105

沸点(℃)100110120130

(1)当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120℃沸腾时,锅炉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大气压为1.0×105Pa时,将G挂在A位置,锅炉内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20℃,求此时阀门底部受到的气体向上的压力和上部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差值是多少?(计算时可认为阀门上、下底面积相等)

(3)当外界大气压强为1.0×105Pa时,要使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110℃时沸腾,应将G挂在离O点多远处?

10.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漂浮在水面上,现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拉动A,使A向下运动。已知A的体积为1m3,密度为0.5×103kg/m3。动滑轮重为1×103N,电动机工作时拉绳子的功率为1.2×103W且保持不变,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

(1)A的重力;

(2)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A向下运动的最小速度;

(4)A向下运动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静止时,左端下沉,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状态”或“不平衡状态”)。实验开始时应先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然后在C点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N。

1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衛,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

(2)如图甲,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衛,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个。

(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新向右候斜时。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3.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

(一)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

()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__________(小明/小华)的方案,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用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二)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

()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比较石块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_____,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当在A 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 处挂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4)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 点,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a ,若在A 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 ,则F a ___F b (填“大于、小于、等于”)。

15.将质量为0.8kg 的木块放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如图所示,木块漂浮时有4/5的体积浸没,此时液体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0cm ,已知木块密度为0.8×103kg/m 3,g 取10N/kg ,求:

(1)木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2)液体的密度;

(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

1.(1)5N ;(2)250Pa ;(3)3500Pa

【详解】

(1)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33-33110kg/m 10N/kg 10m =10N F gV ρ==???浮水排

10N 0.5kg 10N/kg=5N F F G =-=-?浮拉

(2)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

-43310N 5N =510m 1.010kg/m 10N/kg

F V g ρ?-?==???水 -43

-42510m =0.025m 20010m V h S ???==?

-331.010kg/m 10N/kg 0.025m=250Pa p g h ρ?=?=???水

(3)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423-3320010m 0.3m (0.1m)=510m V sh V =-=??-?水物

33-331.010kg/m 10N/kg 510m =50N G gV ρ==????水水

-421.5kg 10N/kg 50N 0.5kg 10N/kg =3500Pa 20010m

G G G p S ++?++?==?容水物

答:(1)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5N ;

(2)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变化的压强为250Pa ;

(3)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500Pa 。

2.(1)4N (2)2N (3)2.0×103kg/m 3

【详解】

(1)由图乙可知当h=0时,得物体A 的重力为

=4N G F =拉

答:物体A 的重力为4N

(2)由题图乙可知当h≥8cm 后,物体完全浸没,此时拉力为2N ,所以物体A 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

==4N-2N=2N F G F -浮拉

答:物体A 完全浸没时所受浮力为2N 。

(3)依题意得

4N A A A G m g gV ρ=== -----①

===2N A F gV gV ρρ浮水水排 ----②

联立①②得

33=2.010kg/m A ρ?

答:物体A 的密度为332.010kg /m ? 。

3.(1)1×103Pa (2)10N (3)0.6×103kg/m 3(4)100Pa .

【详解】

(1).已知木块边长为10cm ,木块上表面刚好和水面齐平,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 =ρgh =1.0×103kg/m 3×10N/kg×0.1m=1×103Pa ;

(2).木块的体积:V =(0.1m )3=0.001m 3,

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了浮力:

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0.001m 3=10N ;

(3).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和铁块的总重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所以木块的重:

G =F 浮-G 铁=10N-4N=6N ,

木块的质量:

m =6N 10N/kg G g ==0.6kg , 木块的密度:

ρ=30.6kg 0.001m

m V ==0.6×103kg/m 3; (4).铁块拿走,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减小,减小的量等于铁块的重力,所以木块受到浮力减小量为:

ΔF 浮=ρ水g ΔV 排=1.0×103kg/m 3×10N/kg×ΔV 排=4N ,

ΔV 排=4×10-4m 3,

水下降的高度为;

Δh =43

-22410m 410m

V S -??=?排=10-2m ,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量:

Δp =ρ水g Δh=1.0×103kg/m 3×10N/kg×10-2m=100Pa .

答:(1).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1×103Pa ;

(2).木块受到的浮力10N ;

(3).木块的密度0.6×103kg/m 3;

(4).若轻轻拿走铁块,当木块在水面上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100Pa .

4.(1).22410m -?;(2).4.5×103Pa ;(3).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由图乙知道,a 图像对应的是B 物体的F-h 变化关系,b 图像对应的是A 物体的F-h 变化关系;

容器中注满水时,水面距离容器底部的深度h =100cm ,此时AB 都浸没在水中,当h =80cm 时,水面降到与A 的上表面相平,当h =65cm 时,A 受到的L 2的作用力变为0,此过程中L I 始终绷紧,A 受到重力G A 、L 1的拉力F 1和浮力F 浮,且

1A G F F +=浮

所以,此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1==60N L F F ??浮拉

又因为=F gS h ρ??浮 ,所以物块A 的底面积是:

()2233110k 60N =410m g/m 10N/kg 8065cm

F S g h ρ-???==???-浮水 (2).根据题意知道,当AB 恰好接触时,L 1的拉力为零,由图乙知道,此时水的深度是:

h ″=45cm ,

由p =ρ水 gh 知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333110kg/m 10N/kg 45cm=4.Pa 510p gh ρ==????水 ;

(3).由于正方体物块A 的底面积是4×10-2m 2,所以 ,两正方体的边长是:22410.2m=2m 0c 0m A B L L L S -=?==== ,

两者全部浸没时,由于两者外形相同,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即==A B F F F 浮浮浮 , 当L 1的拉力是60N 时,A 受到重力G A 、L 1的拉力 F 1和浮力F 浮,且 60N A F G =+浮

此时B 受到重力G B 、L 2的F 2=100N 、L 1的拉力 F 1′=60N 和浮力F 浮,且 21B G F F F '+=+浮,

即2140B B F F G F G N '=+-=+浮

所以,20N A B G G -=

由F 浮=ρ水 V 排 g 知道,此时受到的浮力是:

3322110kg/m 10N/kg 410m 20cm=80N F V g SLg ρρ-===?????浮水排水 故G A =20N ,G B =40N

所以当F 浮′=G B =40N 时L 2的拉力为0,此时水的深度是:

3322

110kg/m 40N 0.110N/k m 10cm g 410m h Sg F ρ-?'??'?====??水浮 所以图乙中函数图像如下图:

5.(1)4N ;(2)0.4×103kg/m 3;(3)6N

【解析】

【详解】

(1)物块A 体积为:

V =(0.1m)3=0.001m 3,

V 排=V -V 露=V -35V =25V =25

×0.001m 3=4×10-4m 3, 物体A 受到的浮力:

F 浮=ρ水gV 排=1×103kg/m 3×10N/kg×4×10-4m 3=4N ;

(2)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没有发生形变,即

F 浮=

G ,

根据F 浮=ρ水gV 排;G =mg ;m=ρ物V ,可得物体A 的密度: ρ物=

V V

排ρ水=25×1×103kg/m 3=0.4×103kg/m 3; (3)物块A 刚好完全浸没水中,则F =F 浮-G

根据F 浮=ρ水gV 排;G =mg ;m=ρ物V ,可得弹簧的弹力: F=(ρ水-ρ物)gV =(1.0×103kg/m 3-0.4×103kg/m 3)×10N/kg×10-3m 3=6N ;

答:(1)物块A 受到的浮力为4N ;

(2)物块A 的密度为0.4×103kg/m 3;

(3)弹簧对木块A 的作用力F 为6N .

6.(1)1.25×10 5 Pa ;(2)2.58×10 7 J ;(3)30%

【解析】

试题分析:(1)该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力:F=G=2.5×105N ; 则该车满载时对路面的压强:p===1.25×105Pa ;

(2)由ρ=m/V 和G=mg 可得,60m 3混凝土的重力:

G′=m′g=ρVg=4.3×103kg/m 3×60m 3×10N/kg=2.58×106N ,

则将60m 3的混凝土输送到10m 高的楼上,克服混凝土重力所做的功:

W=G′h=2.58×106N×10m=2.58×107J ;

(3)完全燃烧2kg 柴油产生的热量:Q 放=mq=2kg×4.3×107J/kg=8.6×107J ; 则泵车的效率:η=×100%=×100%=30%.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7.(1)0.75m/s ;(2)375W ;(3)15%

【详解】

解:(1)一楼到六楼,升高的高度为5个楼高

53m 15m h =?=

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

15m 0.75m/s 20s s v t =

== (2)电梯对小明做功的功率为

500N 15m 375W 20s

W Gh P t t ?=

=== (3)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钢丝绳,则钢丝绳移动的距离为 2215m 30m s h ==?=

拉力做的总功为

56000N 30m 1.810J W Fs ==?=?总

小明一家人总重力为

180kg 10N/kg 1800N G mg ==?=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41800N 15m 2.710J W Gh ==?=?有

则电梯的机械效率为

452.710J 100%=100%=15%1.810J

W W η?=???有

总 答:(1)电梯上升的平均速度是0.75m/s 。

(2)电梯对小明做功的功率为375W 。

(3)在此过程中,电梯的机械效率是15%。

8.(1) 1.5?104N ;(2)4.8?104J ;(3)60%;变大

【详解】

(1)由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 33341.010kg 10N /m 1.5m 10/kg 1.5N F gV ρ==??=??浮水排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本身重力、水对它的浮力、滑轮组对它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则 滑轮组对它的拉力为

3443.910kg 10N/kg 1.510N 2.410N F G F mg F ??=-=-?=?-=浮浮拉物 物体在20s 内匀速上升了2m ,则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

442N .4102 4.81J m 0W F h ==??=?有拉

(3)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则拉力做的总功

442.010N 22m 8J 10W Fs =???=?=总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44.810100%100%J 860J

0%1W W η??=?=?=有总 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F gV ρ=浮液排可知受到的浮力减小,即物体受到的阻力减小,额外功减小,所以 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答:(1)物体受到的浮力是1.5?104N ;

(2)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是4.8?104J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物体从接触水面到刚好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变

大。

9.(1)2.0×105Pa (2)60N (3)24cm

【详解】

(1)查表可知,当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120℃沸腾时,锅内气压为p 内=2.0×105Pa ;

(2)锅炉内外的压强差为:

Δp =p 内-p 外=2.0×

105Pa-1.0×105Pa=1.0×105Pa 阀门的面积:S =6cm 2=6×

10-4m 2 阀门底部受到的气体压力和上部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差值为:

ΔF =ΔpS =1.0×105Pa×

6×10-4m 2 =60N ; (3)因为F B =ΔF =60N

F B ×OB =

G ×OA

60N×20cm=G ×60cm

G =20N ;

锅炉内的水温度达到110℃时,锅内气压为p '内=1.4×

10 5Pa 。 压强差为

Δp '=p '内-p 外=1.4×

105Pa-1.0×105Pa=0.4×105Pa ΔF ''=Δp 'S =0.4×105Pa×

6×10-4m 2=24N F 'B '=ΔF '=24N

F 'B '×OB =

G ×OC

24N×20cm=20N×OC

OC =24cm

应将G 挂在离O 点24cm 处。

答:(1)当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120℃沸腾时,锅炉内气体的压强是2.0×

105Pa ; (2)此时阀门底部受到的气体压力和上部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差值是60N ;

(3)应将G 挂在离O 点24cm 处。

10.(1)5000N ;(2)1×104N ;(3)0.2m/s ;(4)83.3%

【详解】

(1)由m V

ρ=可得,A 的质量 333A A A 0.510kg/m 1m 500kg m V ρ==??=

A 的重力:

A A 500kg 10N/kg 5000N G m g ==?=

(2)A 浸没在水中

3A 1m V V ==排

A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3341.010kg/m 10N/kg 1m 110N F gV ρ==???=?浮水排

(3)由图知,3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当A 完全浸没时绳子对物体A 拉力最大,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

43A 11110N 5000N 110N 2000N 33

F F

G G =+=?+?=浮动(﹣)(﹣) 由P Fv =可得,绳端移动的最小速度

31.210W 0.6m/s 2000N

P v F ?===绳 则A 向下运动的最小速度

A 110.6m/s 0.2m/s 33

v v ==?=绳 (4)当A 完全浸没时绳子对物体A 拉力最大,效率最高,A 向下运动过程中的有用功

W F G h =浮有用(﹣)

总功为

3W Fs Fh ==总

所以最高机械效率为

4110N 5000N 83.3%332000N

W F G h W Fh η?====?有用浮总(﹣)﹣ 【点睛】

重点是重力、浮力、功率、效率的计算,要用到滑轮组拉力与绳子段数的关系,以及效率什么时候最高的知识,求效率时要理解,动滑轮拉物体做的是有用功,动力对动滑轮做的功为总功,然后可得效率。

11.平衡状态 右 力臂大小 6 左 3

【详解】

(1)[1][2][3]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图甲中,杠杆左低右高,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4][5]设杠杆每个格的长度为L ,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 =F B L B ,即

4G ×3L =F B ×2L

解得

F B =6G

需挂6个相同的钩码。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A L A =F B L B ,若A 、B 两点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 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

4G ×2L =8GL

右侧

6G ×1L =6GL

因为

8GL >6GL

所以杠杆左端会下沉。

(3)[6]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C L C =F A L A 得

F C×2L=4G×3L

解得

F C=6G=6×0.5N=3N

12.右便于测力臂 6 变大拉力力臂变小

【详解】

(1)[1][2]没挂钩码时,杠杆的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主要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图甲中,杠杆的左端

4G×3l=12Gl

B处的力臂为2l,杠杆的右端

F2×2l=12Gl

解得

F2=6G

即在B处挂6个同样的钩码。

(3)[4][5]弹簧测力计在杠杆C处时,竖直向上拉也可使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3.小华蜡块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精确测量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见解析所示

【解析】

(一)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

()如图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而蜡块的重力为:

即:蜡块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精确测量,所以,支持小华的方案;(2)该方法测出的是蜡块漂浮时的浮力,而实验最后要利用浸没时的浮力与重力比较得出物体上的条件,所以问题是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

(二)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

(1)还可以利用称重法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利用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通过比较石块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得物体下沉的条件为: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点是测量蜡块的浮力时存在的问题,从从实验目的考虑,题文中的方法虽然计算出了浮力,但此浮力不是实验研究要用的浮力,实验要用的是浸没时的浮力.

14.左便于准确的测量力臂 2 F1L1=F2L2 4 小于

【解析】(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说明右端偏重一些,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像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为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可以从杠杆尺上直接读出,所以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1122F L F L =,将第二次实验数据代入为: 1.0N 0.02m 0.5N 0.01m ?≠?,所以第二次实验数据错误;

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1122F L F L =。

(3)一个钩码重为G ,杠杆尺一格为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343G L nG L ?=?,解得: 4n =,即C 处应挂4个钩码。

(4)拉力竖直向上时,力臂为A 点到支点的距离,当测力计斜拉时,拉力F 的力臂将变小,而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所以杠杆要仍然保持平衡,拉力F 要变大,即F a 小于F b 。

15.(1)8N (2)1.0×103kg/m 3(3)3000Pa

【解析】

【详解】

(1)由于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所以,木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大小是:F 浮=mg =0.8kg×10N/kg=8N ;

(2)又因为F 浮 =ρ液 gV 排,所以, 4

5

g V gV ρρ=液木=G 即液体的密度是:330.855=

=4kg m 4

10/ρρ??液木 =1.0×103kg/m 3; (3)根据题意知道,此时液体液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30cm , 由p gh ρ=液 知道,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

331.010kg/m 10N/kg 0.3m p gh ρ=?=??液=3000P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94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