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筑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谭永良

更新时间:2023-09-04 15: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前建筑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弱点问题及对策

■谭永良

重点提示:

新形势下,工会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更存在工会组织、工会干部、工会会员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工作领域、工作绩效等方面的问题,成为阻碍工会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突破瓶颈的关键是推进工会工作的不断创新,出路在于改进工作方法、跟上时代步伐。

关键问题:工会工作 难点弱点 方法对策

我公司改制重组工作正在按照法律程序有序进行,企业改制工作,将对盘活企业闲置资产,进一步理顺企业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和隶属关系,优化资产、人员、组织机构,有效合理配置资源,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实施企业专业化经营,做专、做精、做强、做优主业,放开搞活辅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施企业改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涉及到今后企业如何步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调整,涉及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按照建设公司工会的要求,笔者从工会应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开展工会工作这一主题,对当前公司工会工作的难点、弱点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现将个人观点综述如下:

一、当前工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难点与弱点同在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为企业工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机遇。党和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工会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大职工在社会变革、企业改制中,更加需要工会组织发挥协调、维护职能。但也应当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由于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重大变化,面对职工思想观念、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内在需求的多样化,我公司工会工作遇到了大量新情况和新问题,工会工作的领域更加广泛,工作对象日趋多元,履行职能难度增加,协调关系更为艰巨,维权任务更为繁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工会组织难以适应形势发展和需要

1、工会组织目前面临的形势:简而言之,改革开放大环境,市场经济新体制,经济形式新特征,劳动关系新特点,职工队伍新变动。有人把工会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总结为六难:即工会组建难,会员发展难,源头参与难,依法维权难,经费收缴难,活动开展难。

2、建筑企业工会组织的现状:当前工会组织的现状,有人形象地总结为:会员跑了,经费少了,干部老了,作用小了,职工恼了,方法老了(个别说法有点偏面)。现实工作中,工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对社会的影响力、对职工的吸引力、对自身发展的原动力等问题。

(二)、工会干部的思维观念比较陈旧

在工会干部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工会工作发展进步的消极观念。如我公司工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跟好的企业工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而有些干部却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小绩即骄”的思想观念;有些基层工会干部甚至说出“工会无权论”、“工会工作难搞论”、“工会工作应付论”,表现为不愿作、不会作、不敢作工会工作,因而消极、等待、埋怨,甚至牢骚满腹,怨天忧人,不思进取。

(三)、工会工作重心存在严重偏移。

在工作中有些工会工作重心不是下移而是上移。所谓重心上移,就是工会干部把主要心思放在对上负责、对党组织负责上,而轻视对下负责、对广大职工群众负责,,所谓重心下移,就是工会干部要把主要心思放在对下负责,对职工负责上。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坚持对上负责、对党组织负责的根本目的,是架起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本身并没有错,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把对上负责、对党组织负责与对下负责、对广大职工群众负责隔裂开了:对上负责多,对下负责少;对党组织负责多,对职工群众关心少;贯彻执行党的指示积极性高,帮助职工解决困难热情低,导致职工群众疏远工会,不信任工会。

(四)、工会工作的视野不开阔。

多年来,工会系统形成一些不利于工作发展的思维定势:一是过于注重自身上下贯通、内部循环、自我封闭,不善于借助社会力量并融入社会全局体系中运作;二是孤芳自赏,就工会谈工会,只看重自身系统要求,不善于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和利益,致使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反差大;三是以点盖面,陷入维权误区,一味地强调维护,用维护统揽工会一切工作,不注重在维护中寻找平衡点,造成工作就维护而维护。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工会在开展工作中陷入了就工会谈工会的圈子等。

(五)、工会组织的活动领域欠宽广。

当前,工会组织的传统活动领域是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目前这些单位仍然是工会组织的重点活动领域和坚强阵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业化的加快,我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城镇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

加,大量农民脱离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三产业,大量职工离开国有、集体企业进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队伍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集中反映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重大变化。目前企业工会的触角萎缩,出现许多工作上的盲区、盲点、薄弱点。

(六)、机关工会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我公司机关工会的现状:点多、线长工作不集中,共9个分会,主要分散在咸阳、勉县两地,其中,咸阳5个分会、勉县4个(中学、小学、医院、幼儿园),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人材济济,又是公司的指挥中心,但在开展活动上工作难度确很大,在开展工作上虽然和基层公司工会有相同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都认为跟基层公司工会没有可比性,往往是需要单枪匹马去游说、去汇报,去争取重视,把本来应该得到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变成一种恩赐,这是制约工会发展和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 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突破瓶颈的方法及对策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本人认为出路在于工会组织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脉搏,关键在于推进工会工作的不断创新。下面就如何“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突破瓶颈,开拓创新,促进工会工作科学发展”谈一下个人的看法与对策。

(一)、创新工会组织的工作机制

1、创新工会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在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和处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会有效参与机制、职工法律援助机制、困难职工社会援助机制等。新形势下,职工维权帮扶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只有不断推进维权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才能切实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创新工会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社会重要支柱的工会组织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政策和法律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强,它要求企业工会组织必须在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这是工会组织履行代表广大职工参与企业事务管理职责的基本保证。搞好工会宏观、源头参与工作,必须从工会内部和外部同时用力。在工会内部,一要把做好源头参与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干部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做好源头参与工作的责任意识;二要通过建立和发展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议制度、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和提案递交及督办力度等途径,拓展工会工作的活动空间;三是根据工会源头参

与工作内容的需要,约请专家学者、职工代表、劳动模范,帮助设计工会宏观、源头参与的实施方案,协助做好公司的具体工作的落实。

3、创新工会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工会工作激励约束机制,是提高工会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富有竞争和活力的工会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如工会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工会工作评先创优奖励制度、工会干部不作为行为追究制等,从而使工会干部的绩效考评与提拔使用紧密挂钩。(此外要积极探索实行工会工作者职业化的可能性,增强他们的维权勇气和敬业精神。)

4、创新工会组织体制。一是努力健全工会组织。增强工会主席的责任感、使命感,增进会员对工会工作的关切,增强其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团结意识。二是创新工会组建模式,根据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工会组织形式、入会方式和会籍管理办法。

(二)、改进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传统观念支配下,工会形成一些常规化的工作模式:在贯彻上级精神上,不注意本单位实际和工作性质特点,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均以开会的形式往下贯彻,效果不理想;在开展工作上,缺乏工会组织自己设计、自我创造、广泛参与的特点,热衷于大一统、命令式的活动,满足于口号叫响、布置了事,不注意对工作过程中的分析,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用习惯性的考核检查来评价工作实绩,没能形成让职工评判工会,让工会接受监督的工作评价体系,等等。为适应新体制形势的发展要求,工会要主动跳出就工会干工会,改变单纯以会议、活动、检查来开展工作的运行模式,大胆探索符合时代要求、适宜职工群众参与、党委接受认可,更加自主、开放、灵活的工作方式方法。

1、在今后一段时期,工会工作重点要突出。本着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对工作进行系统整合,真正做到强化有力、收缩有度,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使工会工作在创新中得到长足发展。对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安全、职业培训等重点工作,要一抓到底,力求有质的突破;对一般性工作,要统筹兼顾,讲求实效,注重工作过程的检验,不搞“雨过地皮湿”的花架子。在涉及工会工作全局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中,要力争抓出成效。要围绕公司党委想的、职工需要办的、工会组织能做到的事情来考虑,选择一些亮点,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比如“送温暖工程”、“关爱劳模行动”、“职工技能比武”、“开展职工喜欢参与的文体活动”“建设职工之家”、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及帮扶工作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要

继续抓好。当前,我们应该在公司改制重组和协调企业与职工利益矛盾、保障职工合理劳动报酬、安全生产等方面寻找新“亮点”,创出新业绩。

2、工作方法要改进。工会要根据形势变化,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适宜职工群众参与、党委认可,更加自主开放灵活的工作方法。一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即调研到一线、决策到一线、帮扶到一线、维权到一线,把工作重心真正放到基层,放在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上,形成上级工会帮助指导下级工会、为下级工会服务,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行“分类工作法”,即把工会工作按主办的、监督的、协办的进行分类,认真梳理,抓重点、破难点、攻弱点,抓好载体,树立品牌,突出特点,体现亮点。三是推行“典型工作法”,即善于总结基层工会的实践经验,搞好典型示范,实行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四是推行“借力工作法”,即紧紧依靠两级党委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依靠职工群众的密切配合和广泛参与,借助公司的合力,推进工会工作向前发展。五是推行“激励工作法”,即建立工作量化考核与激励机制,把工作实绩与工会干部奖惩挂钩,营造想干事、肯干事、多干事、快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

3、活动方式要转变。工会要适应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实际,根据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开展工作,把职工的要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在活动方式上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在内容上向突出履行维护职能转变;二是在形式上向多样化转变;三是在参与上向职工自愿转变;四是在活动重点上向基层转变。通过转变促使工会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职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活动载体要创新。工会作为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必须在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的同时,积极做好平等协商、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争议处理等工作,加大全过程参与劳动关系的力度,突出和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在宏观层面,要加强工会源头维护和源头参与的力度,建立各种层次的协商机制,在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微观层面,要积极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会工作重点及形势越来越多的富于我们新的使命。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突破工会工作的瓶颈,把工会组织发展好,把职工利益维护好,把和谐社会建设好。

2010年10月

当前建筑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弱点问题及对策

单位:九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安装工程公司

谭永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j7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