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红电离平衡常数测定实验预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18 07: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化学实验报告 2012年3月11日

课程名称:基础化学实验 指导教师: 成绩: 专业班级: 同组人姓名: 实验名称:甲基红电离平衡常数测定 实验者姓名: 学号: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1. 实验目的(要求)

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 了解指示剂变色反应原理

学习使用721型(或VIS-7220型)分光光度计及pHS-3C酸度计

2. 实验原理(概要)

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是一种弱酸,在一定pH值条件下,可发生电离,在乙醇水溶液中点力度很小。甲基红(HMR)醌式分子显红色,电离后的偶氮式阴离子( MRˉ )显黄色。

甲基红的电离平衡常数Ka为:

?cHMR/cI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遵守下列关系式:A??log??lc

I0A为吸光度,I/I0为透光率,?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被测溶液厚度,c为浓度。令k??l ? A?Kc 即被测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TIT溶质=溶液=溶液

T溶剂I溶剂a. 若两种溶质的特征波长相差较大,被测溶质的吸收光谱图不重叠

b. 若两种被测溶质的吸收光谱图重叠,而且遵守朗伯-比尔定律,则用线性组合

的关系式可求出两种被测组分的浓度。

Ka??(cH?c?)(cMR?/c?)cHMR/c? pK??logK?a?a

pK?pH?log?acMR?/c??

cA=BBK?A?2?K?A?112K?1K?2?K?2K?1BABA cB=K?A2A?1?K?AA?21K?1K?2?K?2K?1BABA

3. 实验操作过程概述:

1溶液制备。

甲基红标准液:80mg甲基红晶体分次以600mL乙醇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A液:10mL甲基红标准液+10HCl加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HMR醌式分子溶液,红色)

B液:10mL甲基红标准液+25mLNaAc溶液加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甲基红偶氮式阴离子溶液,黄色)

2吸收光谱图的标绘

(1)调节VIS-7220型分光光度计

(2)测定溶液A和溶液B的吸收光谱图

1

化学实验报告 2012年3月11日

3验证朗伯-比尔定律

AABBK?KKK?2,?1,?2:取6个干燥的锥形瓶(50mL),分别编号。摇匀各瓶溶液。在1,测定

波长?,?2下测定6个锥形瓶中各溶液的吸光度A。若在处HMR及MR的溶液均符合朗伯-比

1?尔定律,则以溶液A,B及上述6种溶液的吸光度与甲基红的浓度,可以作HMR和MR分别在波

AABBK?KKK???1,1,2,2:。 长?,?下的4条A-c直线。它们的斜率分别为

1?2锥形瓶编号 1 2 溶液A体积,mL 7.50 5.00 HCl体积,mL 2.50 5.00 溶液B体积,mL -- -- NaAc体积,mL -- -- 4. 测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与pH值 (1) 配制混合溶液a,b

13 2.50 7.50 -- -- 4 -- -- 7.50 2.50 5 -- -- 5.00 5.00 6 -- -- 2.50 7.50 (2) 在波长?,?2下分别测定a,b两个混合溶液的吸光度

A?1,A?2

(3) 用pHS-3C型酸度计的操作方法,分别测定两个混合溶液a,b的PH值

第二部分:实验过程记录

1. 实验所用仪器及主要试剂(仪器名称﹑型号及编号,试剂等级,装置图)

仪器:721型(或VIS-7220型)分光光度计、pHS-3C酸度计、容量瓶(100mL、1000mL)、移液管(10mL)、吸量管(10mL)、量筒(10mL、25 mL、100 mL)、锥形瓶(50mL)。

药品:HCL溶液(0.01molL?1、0.1molL?1)、NaAc溶液(0.01 molL?1、0.04molL?1)HAc溶液(0.02molL?1)、甲基红晶体、乙醇(95%)。

2. 实验过程记录(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及现象)

2

化学实验报告 2012年3月11日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

1.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及实验最终结果)

3

化学实验报告 2012年3月11日

2. 思考题及建议

批阅教师:——————————

批阅日期:——————————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l5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