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湘教版

更新时间:2023-04-20 12:4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3.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位居世界第三位,是

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4.在五带中我国领土大多位于北温带。

5.我国所在的纬度位置对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气候差异大,为

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6.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大致跨越的纬度是50度;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的经度约60度。

7.我国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是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

苏里江的汇合处;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

8.我国东西跨越5个时区,时差是4小时。

9.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10.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它们是太平洋的一

部分,而台湾岛东海岸更是直接面向太平洋。

11.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12.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其中重要的有台湾岛、海

南岛、崇明岛。

13.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300万平方千米。

14.我国陆上国界长2万多千米,接壤国家有14个。

15.六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6.我国陆上领国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17.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三级。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澳门、香港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首都是北京。

20.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

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21.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

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

22.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达13.7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国家。

2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4.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以腾冲——黑河为分界线。

25.腾冲——黑河一线以东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占全国的94%;腾冲——黑河一线以

西面积占全国的57%,人口占全国的6%。

26.我国分布人口的疏密表。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8.目前我国人口每年增加1200万,其主要的原因是人口基数大。

29.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东省;最少的是澳门。

30.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行政单位有:河北省(冀)、江苏省(苏)、安徽省(皖)、山

东省(鲁)、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四川省(川)。

31.我国人口密度特别大的地区是平原地区;密度特别小的地区是高原地区。

32.我国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的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

民族人口占8%,称为少数民族。

33.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约1600万。

34.汉族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部。

35.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36.我国十大民族:藏族、满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

汉族。

37.云南省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省。

38.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39.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赛龙舟是汉族的节日。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40.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划分为: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

中间的一列是秦岭和昆仑山,靠南的一列是南岭;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我国中部地区的贺兰山和六盘山,以及横断山区的一些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有: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最东边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它的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等;特殊弧形走向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1.我国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及主要地形类型一览表

6000米。

43.位于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4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5.我国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是因为我国的势西高东低。

46.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对气候与河流有什么影响?

答: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进入大陆内部,形成降水;河流自西向东流,有利于东西航运。

47.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云贵高原(地形崎

岖)、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48.中华五岳:东岳泰山(五岳之首)、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9.泰山位于山东省(鲁);华山位于陕西省(陕);衡山位于湖南省(湘);恒山位于山西

省(晋);嵩山位于河南省(豫)。

50.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5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长江中下游平原(鱼

米之乡)。

52.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54.我国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3,山区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

55.我国气候特征: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多特殊天气;④多旱涝灾害。

56.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57.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是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区;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

58.造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性的原因:①我国地跨众多温度带和干湿地区;②我国地形复

杂,地势高低悬殊。

59.我国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

60.青藏高原夏季温度低的原因是海拔高。

61.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这样划分是根

据≥10℃的积温来划定。

62.我国降水时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降水要少些。

6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小。

64.我国的“雨极”是台湾省的火烧寮。

65.科学家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

和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67.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68.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是独特的高原高山气候;

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69.我国有热带季风气候的省(自治区):台湾省(台)、海南省(琼)、广东省(粤)、云

南省(云)。

70.中国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气候也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

71.季风区指的是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我国夏季风的源地是海洋,冬季风的源地是内陆。

74.我国冬、夏季风影响范围及其特点

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76.回答问题:我国为什么没有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气候类型?

答:地中海气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而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且终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而我

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且仅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

77.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400毫米等降水线类似,经过大兴

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78.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我国最

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它的补己形式是冰雪融化。

79.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东省(鲁)、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六个省(直辖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世界上还有两条著名的运河,分别是: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80.我国有天然湖泊20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81.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面积

最大的内陆湖。

82.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

83.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省(青)、西藏自治区(藏)、云南省(云)、

四川省(川)、重庆市(渝)、湖南省(湘)、湖北省(鄂)、江西省(赣)、安徽省(皖)、江苏省(苏)、上海市(沪)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顺口溜: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后入东海】,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在长江之上的有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和亚马孙河(世界第二长河)。

84.长江经过的底形区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85.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流域面积达180余万平方千米,

年经流量达9513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

86.长江上游的特点是: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中游的特点是:多曲流、多

支流、多湖泊;下游的特点是:江宽水深、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87.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省(青)、四川省(川)、甘肃省(甘)、宁夏回族自

治区(宁)、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山西省(晋)、陕西省(陕)、河南省(豫)、山东省(鲁)9个省(自治区)【顺口溜: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88.黄河经过的地形区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89.黄河上游的特点是: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富水力;中游的特点是:多支流、多

泥沙;下游的特点是:“地上河”。

90.黄河“地上河”成因:泥沙的大量淤积使黄河下游的河床不断抬高。

91.黄河的治理:①在上、中游特别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

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②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

92.黄河的奉献:①塑造了肥沃的华北平原;②提供大量的水能资源;③提供了水源进行

灌溉。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94.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95.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96.自然资源的特点:①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在

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③自然资源由于受到某种成因的制约,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一般是不均匀的;④自然资源夺得状况在不断的变化中。

97.6月25日是世界土地日。

98.我国矿产资源重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99.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

100.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101.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还不到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02.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

10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和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105.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例如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106.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多,土地资源少;北方地区,土地资源多,水资源少。

我国北方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109.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

110.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

11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112.我国水资源供需情况对应地区

113.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114.南水北调工程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解决西北地区用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流向北京市、天津市,解决华北地区用水问题;东线方案由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经京杭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穿过黄河,抵达天津市,解决华北地区用水问题。

115.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上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是目前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116.我国各大水系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水系是长江水系,其次是珠江水系。

117.我国著名水电及对应的河流和省级行政单位

118.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119.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120.我国大陆架渔场几乎占世界已开发的大陆架渔场面积的1/4

121.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其中,舟山渔场最大。

122.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占海洋水产品产量的1/3以上。

123.我国海水养殖品种有海带、紫菜、虾、扇贝、牡蛎、鲍鱼等。

124.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125.我国石油储量达22亿吨,天然气储量达480亿立方米,并且不断有新的油气田被发现。126.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

127.我国已发现各类砂矿床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

128.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

129.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海盐和镁、溴、碘等化学元素。130.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

131.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大部分的盐场都分布在北方?

答:因为北方地区的降水少,海水的浓度更高,含盐量也先对更高。

132.北方以长芦盐场最为著名,南方有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133.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一、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粮食、肉类、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人均超世均。

2、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但基础设施仍较薄弱。

3、农业生产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1、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2、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因地制宜:丘陵—副业、经济林;山地—林业;

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畜牧业;水域—渔业

第二节工业

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我国工业的发展

1、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2、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旧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少数城市,新中国一方面加强了沿

海地区原有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在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三、能源工业的分布

1、最大能源的煤炭工业分布:

(1)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是我国产煤最多的首。

(2)基地:山西的大同、阳泉;河北的开滦、峰峰;河南的平顶山;内蒙古的霍林河;

黑龙江的鸡西、鹤岗;贵州的六盘水、江苏的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

2、第二大能源的石油工业分布:

(1)基地:黑龙江的大庆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和山东交界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陕西和内蒙交界的神府—鄂尔多斯油田

(2)新疆是未来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3、潜力巨大的水能开发地区: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松花江的上游。

四、钢铁工业的分布:钢铁工业大多分布在铁矿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如辽宁的鞍山、四

川的攀枝花、湖北的武汉;上海宝钢有靠近市场和便利的海运等条件。

五、机械工业的分布:

(1)主要门类和标志图案p15

(2)基地: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六、纺织工业的分布:门类有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基地有上海、天津、青岛、石家

庄、郑州、西安、武汉。

七、影响工业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土地、水源等。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产业结构上呈多元化趋势。

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三大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2、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

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3、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居世界首位。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一、重要作用:发展经济的先行官和纽带作用。

三、公路运输:全国所有的县及95%乡镇通车。青藏、川藏、新藏、滇藏、青新公路

四、铁路运输: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四横五纵铁路干线;记P24图和表

1、四横:1)滨洲——滨绥线;2)京包——包兰线;3)陇海——兰新线;4)沪杭——浙

赣——湘黔线——贵昆线;

2、五纵: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

3、主要铁路枢纽:北京、上海、徐州、郑州、株洲、兰州、包头、哈尔滨、九龙、广州等。

五、海洋运输:

(1)有利条件;

(2)运输航线分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沿海航线以夏门为中心,分北方沿海航线(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和南方沿海航线(广州和香港为中心);远洋航线以沿海港口为据点。

六、内河运输: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和京杭运河为航道。

七、管道运输:西气东输工程

八、航空运输:四大航空港:北京、上海、香港、广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wj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