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性能测定

更新时间:2023-12-21 01: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风机性能测定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1条之规定,主要通风机每5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测定。我公司主要通风机已投入使用24年,我公司与淮南矿院联合在1989年5月4日对矿井主要通风机进行了井下停产状态下的性能测定; 2007年11月我公司与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限公司联合对其性能进行了单角度测定。为了全面掌握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性能,拟于2011年2月13日,我公司与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限公司联合对其性能进行了全面测定,为此,制定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为保证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工作的正常进行,公司成立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领导小组(指挥部设在公司综合调度室):

组 长:赵春景

副组长: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李总 ; 仓矿公司李树联 刘起余

成 员:李阳、王树田、 杜全流、孟凡江、孙继维、袁少臣、张东升、刘 涛、周春利、李景宽、毕占方、郭术武、马占龙、马杰

指挥部总指挥对矿井主要通风机的性能测定全面负责;副总指挥李树联负责性能测定过程中的井上下机电系统管理;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李总负责主要通风机具体测定工作;安全副总刘起余负责主要通风机测定时的井下安全工作。

指挥部电话:8或47241,风井电话47362 一、 性能测定方案的确定:

针对主要通风机及风峒的布置情况,经我公司与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

1

限公司共同研究决定:采用带负荷短路法。即:在矿井不停风的前提下,利用备用扩散器进风,备用通风机闸板控制风量,测定通风机的工况点。在扩散器安装风表群测量主要通风机的风量,在叶片前预留孔处安装皮托管测量主要通风机静压。

二、 通风机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1、通风机性能测定需要的仪器、仪表必须在性能测定前准备齐全,并且要全部到有关部门进行校核,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体由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限公司负责提供。

2、通风机性能测定:测定主要通风机不同叶片安装角度下的性能。 3、测定内容:本次测定中直接测量下列数据:通风机静压和风量,电动机输入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大气参数(压力、干、湿温度),风机转数等。 4、工况调节,(仅供参考):

东台测量:东台通风机正常运行,东台闸板处于全开状态,西台闸板处于全闭状态,检查各种仪器和仪表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无问题时读取各种数据汇报指挥部,测定正式开始:

(1)将西台闸板由全闭状态向外拉动1.3米,测定第一个工况点;向里推进0.5米测定第二个工况点;向里推进0.8米处至全闭测定第三个工况点;

(2)将东台闸板由全开状态向里推进0.3米处,测定第四个工况点;向里推进0.3米测定第五个工况点;向里推进0.3米处测定第六个工况点;向里推进0.3米测定第七个工况点;工况调节结束;由指挥部根据测定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点测定,增加工况调节点,可以考虑在风井下井口的接物网上贴附风障增阻的方式调节工况点。

2

(3)将东台闸板全部打开至全开状态,测定结束。

本次性能测定分别测定东台通风机叶片角度时的风量-----风压、风量---输入功率、风量------静压效率等性能特性曲线。

三、测定

具体测定方案和测定工作由唐山冀东矿业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提供并实行。 四、测定时间

2011年2月13日8:00准时开始,每台准备及测定时间约4个小时,预计结束时间16:00。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测量准备工作要求:

1、各项准备工作要按时完成,要严密组织,精心施工。

2、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必须保证皮托管的安装质量,即皮托管的全压端要正对风流方向,安装要牢固,不能有任何松动和滑动。

3、皮托管安装前要在其外部做好记号,以显示其在通风机内的径向安装位置。

4、通风机和电动机各部件处于完好状态下才能进行试验。 5、清除风峒、通风机、扩散器内的碎石、积水等杂物。 (二)、性能测定要求:

1、电动机的负荷和各部件的温升,尤其在性能曲线的驼峰点附近时更应注意,如发现超负荷或其他异常情况,要立即汇报现场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人工调节闸板时,发现闸板有明显变形或异响,要停止一切操作,向领

3

导汇报,待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

3、闸板每次调节量要准确,通风机性能曲线绘制时,发现工况点偏差过远,要分析原因,进行补测。

4、观察各种仪器的读数时,如果发现仪表读数出现忽上忽下、不显示、不变化,要查明原因,如:仪器本身故障、线路连接故障、测量主体变动等,分清情况解决问题。

如果水注计读数不稳,要观察皮托管安装是否牢固、胶管是否畅通、管路是否漏气。

5、每一工况点参数要做到同时测定,同时读数。数值变动较大时要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6、测定东台通风机时,西台通风机的闸要抱紧,防止风流带动通风机运转。西台测定时方式相同。

7、东台风机测试时,必须保证西台风机能正常备用。西台风机测试时,也必须保证东台风机能正常备用。

8、测定完成待风流稳定后通知井下人员进入工作区域恢复正常工作。 (三)性能测试期间井下采取的安全措施:

1、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期间矿井必须停止生产,除局部通风机和水泵等必须运转的电器设备外,其他电器设备必须停止运转,电门开关打零位。

2、井下作业人员除看护局部通风机和水泵人员外,必须在当班点班区长的统一指挥下按规定的测试时间提前30min撤至全风压进风大巷中并汇报综合调度室。看护局部通风机和水泵人员必须在全风压风流中现场看护,待主要通风机测定结束后撤离。看护局部通风机人员由机电维护和瓦斯检查员组成。

4

3、各单位提前由机电人员检查检修好局部通风机“4、3、2、1”的有关规定,使其处于完好状态并杜绝电器失爆。

4、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完毕后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由瓦斯检查员带领,并首先检查瓦斯和风量。瓦斯超限时先按措施处理瓦斯,待处理瓦斯完毕后方可进入。若风量达不到作业规程的要求时禁止进入,查明情况汇报综合调度室。

5、井下工作人员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作业。 6、井下禁止烧焊作业及其它明火作业。

7、防火检查员重点检查2218停采面CO及瓦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8、综合调度室监测值班员加强监测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期间全矿井瓦斯变化情况,发现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的地点必须汇报性能测定指挥部。 9、生产单位制定本单位关于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期间撤人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完毕后人员进入工作面处理瓦斯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报综合调度室。

10、测定前一班综合调度室负责检查维修井下通讯系统并保证信号畅通无阻。测定前一班生产单位要将掘进工作面内的电话撤至新鲜风流中。

11、井下1228火区及其他防火重点地点要加强性能测定前后的观测、检查。 12、1185采面、2218停采面、1420采面要备足风障,以备及时处理上隅角积存的瓦斯。

13、各区域恢复正常生产后由点班区长汇报综合调度室。

14、若测试过程中出现两台主要通风机均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由测试指挥部指挥,按灾害预防处理计划的要求组织撤人。

15、参加主要通风机测试人员和井上、下盯岗人员不得请假或脱岗。 (四)恢复正常通风的操作顺序和排放瓦斯措施:

5

1、恢复正常通风的工作,由公司性能测定指挥部组长下达命令,瓦斯员(或救护队员)现场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对断电设备安排人工送电。

2、其顺序由进风向回风逐段恢复。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指定人员开启局部通风机。其他地点在反风演习结束风流恢复正常后,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方可恢复送电。

3、排放瓦斯工作按《排放瓦斯措施》执行,严禁一条回风路线送电、排放同时进行,在此期间严禁烧焊作业。附件1: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六、性能测定组织安排:

此次性能测定的所有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现场领导。所有参加性能测定的人员要熟悉本测试方案和各自操作仪器的使用方法。

附件1: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6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在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期间有可能发生瓦斯积存,为确保安全特制定有关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一)排放瓦斯前操作准备

1.参加排放人员携带好处理瓦斯必备的仪器设备,如瓦斯检定器、瓦斯便携式报警仪、一氧化碳检定器检定管等。

2、瓦斯排放工作按由进风向回风顺序进行。

3.救护人员巡视排放瓦斯现场,检查回风侧人员是否撤出,截人地点是否到位,断电范围的电源是否断电

4.排放风流与全风压汇合处悬挂好瓦斯便携式报警仪。

5.只有排放巷道内的瓦斯浓度不大于3%时方可排放瓦斯。浓度高于3%时,如果瓦斯直接进入回风系统不影响其他采掘工作面或地点,排放瓦斯措施经矿总工审批后执行。

(二).排放操作程序:

1.救护队员首先佩机检查瓦斯,了解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2.连接风筒,首先将风筒连接到排放巷道前,并用绳子勒紧最前端的风筒(绳子一端固定在风筒上,即将绳子环绕风筒一周,另一端由排放人员手控拉紧程度;三通的另一通路也用绳子环绕风筒一周,绳子的另一端有排放人员控制,开始的时候绳子要全部放开,短路风流,然后随着排放巷道内的瓦斯浓度的降低,逐渐勒紧三通),用以控制风筒出风口的风量。

3.在风筒的异侧挂好瓦斯便携式报警仪。

4.开启风机,先点开,然后正常启动。排放人员用绳子的松紧控制风筒

7

出风量。当风筒异侧的瓦斯便携式报警仪浓度显示1%以下,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在1.5%以下时,方可继续延接风筒。

(四)注意事项

1.截人时,要拉绳挂牌,防止人员进入排放瓦斯的回风巷道。截人完毕后,派人确认截人是否到位,只有确认截人到位,方可启动排放计划。

2.综合调度室负责停送电指挥。

3.排放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排放瓦斯巷道内。

4.排放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

5.排放瓦斯必须执行“小处理”和“分段排放法”,严禁“一风吹”和“大处理”。

6.只有排放瓦斯巷道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恢复局部通风机正常供风。

7.在处理瓦斯过程中,救护队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8.排放瓦斯过程中,操作时严禁出现火花。

9.排放时,现场所使用矿灯、各种检测仪器要保证防爆完好。

10.排放时,要有通风区技术干部及救护队队长现场监督措施的落实,严禁措施不落实或违章排放。

11.排放结束,经救护队员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让其他人员进入。 12.排放结束后,排放瓦斯的回风巷道只有经过救护队和通风区的检查和确认后,方可恢复各停电地点的电源,没有经过确认,严禁复电。

8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ya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