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态物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更新时间:2024-01-26 03: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凝聚态物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凝聚态物理专业(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0205 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简介

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微观结构、运动状态、物理性质及其相互

关系的科学。该学科具有涵盖领域广、发展迅速等特点,既有理论上的探索及创新,又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同时,凝聚态物理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还在向相邻的学科渗透,有力的促进了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

1、在本学科上掌握较坚实的凝聚态物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与所从事研究方向有关的研究手段、实验和分析技能。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初步具备从事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4、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 涉及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太阳能电池用光转换材料;LED照明用荧光材料 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新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表面等离激元在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有机电致蓝光材料的设计、制备及 其光电性能研究;低带隙有机光伏给体材料及空穴传输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1 稀土发光材料 2 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3 微纳光电子器件 光子晶体带隙特性和散射特性研究;光子晶体太阳能电池和LED反射器的设计与制备;光子晶体滤波器和隔离器设计;光子晶体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新型能源薄膜材料的制备与计算设计 4 低维功能材料 低维磁性纳米器件的设计和应用 晶体材料位错缺陷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 5 材料设计与模拟计算 基于第一性原理和蒙特卡罗方法的材料性能模拟与计算 低维量子系统的光学和电学特性研究 磁制冷材料和磁电耦合材料的设计、精细制备工艺技术与性能优化研究 6 磁电功能材料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批准,其学习年

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五、培养环节

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由各学位点统一组织安排。开题报

告在第三个学期初公开进行,中期考核在第四个学期末公开进行,毕业答辩在第六个学期末公开进行。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五人,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组成,鼓励邀请系外或校外专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三人,必须有系外或校外具有教授职称的专家参加。

六、学分要求

毕业答辩前总学分≥32

1. 学位课学分≥27。其中包括公共学位课9学分,基础理论课(工程数学课)≥4,

专业学位课≥6;

2. 必修环节5学分(包括选题报告、文献检索、教学实践与科研技能训练、学术活动)。

七、科研成果要求

1. 严禁抄袭、造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否则不予答辩并追究相关的责任;

2. 毕业答辩前科研成果需满足下面其中的一项:

(1)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学生为第一作者);

(2)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两篇以上(论文必须以太原理工大学的名义发表,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入篇数); 3. 发表论文的内容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与所读专业研究内涵相符。

八、学位论文要求

1. 学位论文所研究内容与所读专业的研究内涵相符;

2. 论文写作符合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3. 按照“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文字重合率检查办法及规定”,学位论文文字重合率百分比小于20%。

九、学位论文评阅(盲审论文除外)要求

1. 论文评阅人应为与论文所属领域相关,并具有教授职称、且具有指导一届硕士研究生经历的校外专家。

2. 如导师本人联系不到校外专家,论文送审交由各学位点统一办理,产生的额外的评审费用由导师承担。

十、毕业答辩

1. 答辩前需达到“学分要求”、“科研成果要求”、“学位论文要求”及“学位论文评阅要求”的各项条件,否则不予答辩;

2. 学位论文答辩以公开方式进行,应提前张贴学位论文答辩通告; 3. 答辩程序执行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程序与要求;

4.答辩委员会成员规定:答辩委员会人数至少3人(指导教师不参加),且至少

有一名校外教授博导。答辩委员会原则上由学风严谨、要求严格,且承担着省级以上纵向项目,或年均横向经费大于20万的教授、副教授组成。

十一、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s070201 s070204 专业学位课 s070205 s070208 s070212 s070202 s070203 s070206 专业课选修课 s070207 s070209 s070210 s070211 s070213

课程名称 高等量子力学 半导体物理学 材料学基础 电介质物理学 固体理论 材料设计导论 纳米材料与技术 薄膜材料与技术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量子统计 计算物理 固体发光 学时 60 60 60 60 6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学分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开课时间 春/02 春/02 春/02 春/02 春/02 秋/03 秋/03 秋/03 秋/03 秋/03 秋/03 秋/03 春/02 授课教师 张万舟 孙钦军 康爱国 黄 平 马 宁 杨 致 王 磊 李秀燕 杨毅彪 李占锋 薛海斌 徐利春 田 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4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