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组42号《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共青团河南省委关于进一步

更新时间:2024-03-08 18:5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豫组[2008]42号《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共青团河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团

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发布者:cztwHRSG 发布时间:2008-11-28 11:18:01 阅

读:818次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共青团河南省委

文件

豫组[2008]42号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共青团河

南省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的意见

(2008年11月8日)

共青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努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实现中原崛起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关键所在。现就进一步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团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

1、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把团的各级干部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

仰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实践者。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 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团的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团的事业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团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团的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根本职责,自觉把党的要求贯彻到团的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团的工作更好地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4、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教育活动。 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解放思想教育活动,推动团的工作和各项建设创新发展。要紧紧围绕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按照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要求,清除妨碍工作发展的思想观念,舍弃束缚工作发展的习惯做法,努力形成符合党的要求、青年需求和时代特点的共青团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不断增强共青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二、坚持“四化”方针和民主集中制要求,加强团的领导班子建设

5、坚持高标准选配团的领导干部。将团的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基地,把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热爱团的事业的优秀青年干部选配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团的各级干部,必须是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县以上团的领导班子成员,应为中共党员,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要通过换届和个别调整,使团的各级领导班子保持合理的年

龄梯次结构。新任团市委书记和省属高等院校、 大型企业团委书记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副书记一般不超过32周岁, 书记、副书记在岗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班子中30周岁以下的至少有1人;新任团县(市、区)委书记及相应级别的团委书记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副书记年龄一般不超过28周岁,书记、副书记在岗年龄一般不超过33周岁。换届时, 团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应从严掌握。县以上团的机关,处级干部在岗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科级干部在岗年龄一般不超过33周岁。如因工作调动出现书记、副书记空缺, 应在三个月内配齐。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相应比例,建立各级团的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名单,对团的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锻炼。

6、认真落实团干部协管制度。团干部的管理,以同级党委为主,上级团组织协助管理。团组织协管的范围是下一级团委领导班子的成员。凡通过团代会换届选举的团的领导干部,要严格履行有关程序。选举前,其候选人必须经同级党委和上一级团委审批。选举结果

应及时报同级党委和上一级团委批准,待上一级团委批复后,由同级党委发文公布。个别调整的领导干部, 也应履行规定的程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批。各级党委在任免、调动同级团委书记、副书记时,应事先征求上一级团委意见,然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手续。

7、加强团的委员会建设。按照民主集中制要求,建立健全团的各级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团的各级委员会在团的工作发展中的领导职能。团的重大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必须经过委员会或常委会研究决定。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每年召开全体会议应不少于一次,基层团的委员会每年召开全体会议应不少于两次。县以上团的领导班子要按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规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听取群众意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的下一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应报上一级团委备案。团的各级委员会任期按《团章》规定,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需要提前或延期的,应报同级党组织和上一级团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不超过一年。团

省委委员、候补委员提名人选的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提名人选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常委提名人选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省辖市级团的委员会成员提名人选的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28周岁, 提名人选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常委提名人选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33周岁。 县级团的委员会成员提名人选的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26周岁,提名人选最高年龄一般不超过36周岁;常委提名人选平均年龄一般不超过31周岁。 县级以上委员会和常委会成员提名人选中,一般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团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组成,必须经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团的委员会批准。团的基层组织的选举结果须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 8、健全团的领导班子评价考核机制。各级党委和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团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考核工作,考核中要广泛听取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意见。各级团委要把对下一级团组织的工作考核作为协管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团组织所在的同级

党组织,为党组织考察、使用团干部提供依据。各级党委每年要听取一次至两次团委班子关于团的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研究共青团工作,并对加强班子建设、 促进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发展给予指导,提出要求。 三、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9、保证团组织必要的工作力量。 凡是有团员三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当建立团的组织,设臵团的机构,配备团的干部。在校学生数在5000人以下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配备不得少于2人; 5000人至1万人的学校,不得少于4人;1万人至2.5万人的学校,不得少于7人;2.5万人以上的学校,不得少于10人。国有企业单位青年职工在500人以上的,团委应配备一名至两名专职团干部; 青年职工在1000人以上的,应配备两名至三名专职团干部;青年职工在3000人以上的,由企业党组织按照比例适当增加团干部职数。 10、拓宽选拔配备团干部的渠道。 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选举、 聘任

制等办法,选配团的干部。在团支部中大力推行团干部直选工作,乡镇、街道等基层团委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直选工作的规则和程序。要结合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的调整和设臵,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青年党员、团员担任团的书记或由33周岁以下的党政班子成员兼任。 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干部、大学生志愿者兼任农村基层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

11、认真落实团干部的各项待遇。各级党委在选拔任用各级团委正、副书记时,一般应按同级党委(行政)职能部门正、副职的条件配备,并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团委书记是党员的,应提名为同级地方党委委员候选人,团的县级及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 企事业单位团委(总支、支部)书记,是党员而未进入同级党委的,按照党章规定,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总支、支部)和常委会的会议;基层团组织负责人不是党员的,也应通过适当途径,及时了解党组织的工作意图。各级党委在提名同级人大、政协常委候选人时,应安排符合条件的团的负责人。基层团干部兼职的,

应保证其有一定的工作时间从事团的工作,并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

12、大力加强团干部培训工作。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党的干部培训规划,组织团干部分期分批到同级党校或上级团校进行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理论素质。专职团干部每年参加轮训的比例应不少于本地区专职团干部总数的40%,兼职团干部应不少于本地区兼职团干部总数的20%。 新任团干部一般应经过团校培训。探索依托高校、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及远程教育、 网络教育等方式, 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完善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团干部上下交流、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每年都要安排同职级团的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在安排年轻干部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级党政部门挂职锻炼及援疆援藏工作时,应考虑照顾同职级团的干部。 13、有计划地做好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高度重视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把团干部的转岗特别是团的领导机关中层干部转岗纳入党的干部管理之中,努力形成党委组织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f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