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毕业论文】后现代主义哲学结课论文

更新时间:2023-06-09 18: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后现代主义哲学结课论文福柯《词与物》读后感

姓名:陈建豪

1

专业:财务管理

学号:M01114024

目录:

一、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和解读

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及其理论

四、《词与物》的解读

五、《词与物》读后感

摘要:

在物欲横飞的时代,我们需要放慢自己的步伐,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跨专业进修后现代主义哲学使我受益匪浅,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思潮也令人深思。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词与物》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出现。读完此书,虽然很多方面都不懂,但是也深有感触。

关键词:

2

后现代主义哲学,福柯,《词与物》,适合、仿效、类推、交感,词语和事物关系

虽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是我们不能只局限在自己专业的知识领域内。哲学,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学科,可以在我们迷茫时指明道路,在我们求知时给予启迪。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创新的理论在哲学的历史河流中熠熠生辉,在本学期修完后现代主义哲学一课后,很有必要对后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审视研究,福柯,作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代表人物,值得我们去学习,他的著作《词与物》也值得我们去感悟。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以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历史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哲学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它的产生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从经济政治上看,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逻辑上积蓄着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情绪。作为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源头的后结构主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产生的。同时,在原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中产阶层,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倾向多元论、相对主义、自由主义。他们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社会基础。其次,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以后,出现了两个容易使人的认识产生偏差的新问题:一是利用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可以“虚拟实在”。从感知的真实程度来说,好像虚拟实在与客观实在之间没有差别了。在这种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认识中,隐含着对真实世界的怀疑与否定。二是知识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这突出表现在:一方面,知识变得越来越仅仅是信息,它不再强调自身与实在的关系;另一方面,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和利用越来越脱离其传统的定义,而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交换过程。这两个方面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

3

即知识只是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蕴含着对真理性与客观性的怀疑与否定。

上述两点,共同构成后现代主义哲学陷入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推崇主观性、相对性的重要的认识论根源。形成以宣扬不确定性、易逝性、无深度性、零散化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哲学起初是以彻底否定现代哲学的面貌出现的,人们称其为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以后在回应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过程中,又逐渐产生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激进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有: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科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以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以美国哲学家蒯因、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它们的理论来源尽管有所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各异,但却有着共同的理论前提、理论倾向、基本观点、思想实质。这就是它们从否定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前提出发,拒斥“形而上学”(本体论),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宣扬所谓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碎片性、零散化,最终陷入了以推崇主观性和相对性为特征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后现代主义对于西方传统哲学批判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哲学批判和论战中最全面、最激烈的。具体表现在:一、用“分延”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二、从横向思维转向纵向思维。三、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四、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五、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伦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六、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七、用“精神分裂分析”取代“精神分析”。八、用微观政治学取代宏观政治学。

福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福柯的主要工作总是围绕几个共同的组成部分和题目,他最主要的题目是权力和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的社会学),以及这个关系在不同的历史环境

4

中的表现。他将历史分化为一系列“认识”,福柯将这个认识定义为一个文化内一定形式的权力分布。

对福柯来说,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当然它们是权力的一个元素。对福柯来说,权力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可以掌握的位置,而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能量流”。福柯说,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因为这样的话你可以有权威地说出别人是什么样的和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福柯不将权力看做一种形式,而将它看做使用社会机构来表现一种真理而来将自己的目的施加于社会的不同的方式。比如福柯在研究监狱的历史的时候他不只看看守的物理权力是怎样的,他还研究他们是怎样从社会上得到这个权利的——监狱是怎样设计的,来使囚犯认识到他们到底是谁,来让他们铭记住一定的行动规范。他还研究了“罪犯”的发展,研究了罪犯的定义的变化,由此推导出权力的变换。对福柯来说,“真理”(其实是在某一历史环境中被当作真理的事物)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福柯认为,依靠一个真理系统建立的权力可以通过讨论、知识、历史等来被质疑,通过强调身体,贬低思考,或通过艺术创造也可以对这样的权力挑战。福柯的书往往写得非常紧凑,充满了历史典故,尤其是小故事,来加强他的理论的论证。福柯的批评者说他往往在引用历史典故时不够小心,他常常错误地引用一个典故或甚至自己创造典故。福柯提出了“人的死亡”或“人的消失”来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

《词与物》是福柯的代表作,它主要的论点在于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知识形构规则,而现代知识型的特征则是以“人”做为研究的中心。既然“人”的概念并非先验的存在,而是晚近知识型形塑的结果,那么它也就会被抹去,如同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这本书的问世使福柯成为一位知名的法国知识分子,但也因为“人之死”的结论而饱受批评。这部著作力图构建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它“旨在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人的探索从何时开始,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何时出现。”《词与物》主要概括为这几个方面:一、一种人文科学考古学。福柯强调他在这本书里作的是一种考古学研究,但这绝不是通常意义上作为研究古代文物的考古学。二、这是古典认识型的诞生。书中考察了第一个认识型的中断,即从文艺复兴时代的认识型到古典时代认识型的转变。三、现代认识型的诞生。在《语词与事物》一书的第二编,福柯首先考察了现代认识型的诞生。普通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p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