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jjx033-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

更新时间:2023-04-10 06: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5年中国第五届经济学年会投稿领域:

区域经济学

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和绩效评价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在世界版图上,大量由产业集群成就的呈明显块状、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的财富创造现象,使人们就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区域发展模式达成了共识。在全球化和跨区域合作过程中,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世界各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和政策工具。近二十年来,我国各种载体的产业集群迅猛发展,然而数量激增,质量参差不齐,致使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全面、可行的指标体系评价和比较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以便找出差距与不足,加强学习与交流,促其健康发展。

产业集群是指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于特定区域内结网而成的学习型组织。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无形资产提高是产业集群的优势。这些优势得益于相似及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地理集聚,彼此间的互补与共生,享益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体效应,从而提高产业及区域的竞争力。存在即意味着合理性。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把企业、政府和地方公共机构组织到一起从事有关于产业提升而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媒介物,为企业和政府合作创造了一种新机制。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加大了对其进行量化研究的难度,识别标准的制定是产业集群定量研究的基础,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对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测度。产业集群组织自身效益及其对区域生产力、收入水平、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影响的测度是本文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

然而关于产业集群的已有研究中,各地有自己的识别标准而未达成统一共识,聚集程度并没有全面体现产业集群的实质,合作程度没有很好的测度方法,创新能力的研究较多却没有体现集群的特色,因而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制约了产业集群间的比较、交流与学习。本文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分别探讨了产业集群识别三个子标准的内涵,整合制定了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继而探讨了其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衡量方法,构筑了整套指标体系,以全面体现这种区域性产业组织形式的价值及影响。本研究将有助于丰富产业集群理论,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定量研究的深入,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理论基础

产业集群是一种位于特定地理区位的中间组织,由众多企业即集群的成员本着共同的产业目标、默识的规则建立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约定的群体。集群成员间在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与竞争,不断创新,建立了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表现为产业价值链的垂直关系,产业与相关企业、支持和服务机构之间的互补关系,从而形成产业的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我们认为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是产业集群识别标准、集聚度、合作程度、创新能力直至评价产业集群绩效的基础。

1、产业集群是基于分工的一种关系合约

关系合约(relational contract)由麦克尼尔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且来源于其“三分法”即古典合同法、新古典合同法和关系法的分类。麦克尼尔(MacNeil)指出,为应对压力和维持现存关系,大多数公司法和集体谈判中逐渐脱离了古典式合同法律系统和新古典式合同法律系统,在一些受限制的领域出现了许多附属内容。在完全合约具有很高的成本或完全不可能时,合同的期限和复杂性的逐步增加导致一个具有更大交易专用性和持久管理特征的调整过程,就形成了关系合约。关系合约的重点不是放在追求合约的完全性上,而是只对双方的关系给予框定,即在拥有共同预期的前提下,交易各主体不是对行为的具体细节达成协议,而是对行动的目标、广泛适用的原则、未预测事件出现时行动的适用准则、在可采取之行动范围边界及谁拥有行动权力,以及解决争议的机制等方面达成协议。产业集群作为关系合约的一种,其成员拥有相似目标市场和共赢利益的预期。由于具有一定程度的资产专用性和地理临近,各成员间通过社会资本、重复交易等形成了关系合约的集合体,并使关系合约得以履行和实施,从而促进了集群的成长和竞争力的提高。

分工理论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存在的基础。是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赋予了分工以相当重要的地位。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也激励了知识的发展。然而,门格尔(1871)也强调了知识对于分工的重要性,即知识引导劳动分工。分工理论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成存在的本质和基石。产业集群中各行为主体业有所精,工有所长。地理上的临近及信任机制作用的发挥,使得任务的重组、关系合约的执行得以便利,加速了知识得到溢出。反过来,知识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每个成员企业的竞争地位依赖于一个、一些或所有其它群体的成员。基于分工,交易(business)是产业集群的核心(Edward Feser,2004)。依托市场的多样性需求,产业集群通过内部成员间以及成员与集群外部的交易,使产业内(间)分工细化与知识的溢出相得益彰,推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2、强调产业关联的投入产出理论反映了产业集群中的经济技术联系

投入产出理论即“投入产出分析法”或―投入产出经济学”,是美国籍名经济学家沃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 ) 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且创立的数量分析方法,其本人亦因这一杰出贡献而荣获了197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里昂惕夫是在重农学派魁奈著名的《经济表》基础上,接受了里昂·瓦尔拉的“全部均衡理论”和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吸收了原苏联中共统计局曾编制的1923/1924年国民经济平衡表的方法,从而将现代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平衡结合起来,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求逆分析也是列昂惕夫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上的一个创造性贡献。投入产出模型在研究产业结构、政策效应、价格模拟等方面具有其他模型无法比拟的优势,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之间产品交易的数量而编制一个棋盘式投入产出表,反映了经济系统各部分(如各部门、行业、产品)之间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投入产出分析有四个基本假定:同质性假定、比例性假定、相加性(无交互作用)假定和消耗相对稳定性假定。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投入产出表中以产品或服务的消耗结构基本相同、生产工艺基本相同、使用用途基本相同即纯部门为产业部门的分类原则,编制投入系数表以确切地反映

产品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

静态的列昂节夫投入产出模型为:x = A x + y, X为产值向量,Y为最终产品向量,A 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达了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产品的消耗情况,同时也反映了生产的技术水平,因而也称为技术系数矩阵。在此模型基础上,列昂惕夫本人及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从实践中在动态性、加入存量、要素隐性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投入产出模型本身,如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投入占用产出表、灰色投入产出理论等等。投入产出分析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展至今虽已较为成熟,我国对其的研究在某些领域上已具国际领先地位。但其应用范围及现实复杂性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和深入。投入产出发展的灰要素理论和非线性动态研究对于产业集群研究的深入是很重要的。

产业集群作为物质生产或服务生产的集合体,基于分工的主导产业企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支持服务机构形成的关系合约,以一定程度的资产专用性成就了彼此间的投入产出经济技术联系,同时也与其所在外部环境保持着生产供给与最终需求、消耗与成果的平衡关系。产业集群包括生产集群和贸易集群,具有共生性、互补性和柔韧性的特征。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多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重在规模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产品或部门间垂直的投入产出联系;其共生性多表现为产品的差异性,重在范围经济,呈现出商品与运输、贮存等流通部门间水平方向的联系;且因企业之间的分工及同一产品的多个生产企业使重新组合任务成为可能而具有柔韧性。无论互补性亦或共生性,或两者兼而有之,都将共享着金融、科研机构、质量管制等部门的服务,也就是说每一个产业集群同时共享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投入产出联系。

投入产出分析法中关于产品或部门间的直接消耗系数在产业集群中不仅充当了要素消耗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产品或部门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程度。虽然,在集群发展的某个时刻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特别是非正式交流所引起的新思想的产生和应用,一时可能不会完全体现在各企业的合作中去,但长时期的交流与信任将会使这些创新思想的发挥通过企业或部门间的合作来实现的,最终归结到柔性生产的经济数量联系中去。

然而,投入产出模型在产业集群研究中的局限是集群中的信息和知识溢出、地方公共品的存在虽然从理论上可以用投入产出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加入存量、灰色要素等表现,但数据的采集、分配与计算是较困难的。也就是说,集群部门间弱的中间联系并不自动地意味着一个弱的集群(Learmonth,2003)。所以在辨认和模型化产业集群特征定性时,投入产出表技术需要与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互为补充来解释产业集群现象,但其仍然能反映产业集群中的基础经济技术联系如产业链和产业结构。产业集群中的投入产出联系是通过企业集聚、合作与创新而得以发展和壮大。

三、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

世界各国(如意大利)或地方用不同的标准识别产业集群,至今未达成共识。已有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是指辨认产业集群的存在与否及其内部的产业联系,其研究结果比较模糊、统计口径和分类标准不统一,从而影响我国产业集群统计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约产业集群的比较、交流与跨区域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大量研究成果探讨了产业集群识别的研究思路、研究技术与方法,对于产业集群的辨认技术有较多研究,有关产业集群边界即成员确定的研究也有一些,对于国(或地方)集群产业分类所采用的标准也有涉及。完整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识别应该是Edward W Hill(2000)所说的包括产业集群的辨认、集群的产业分类和产业集群边界的确定。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包括产业集群的辨认标准、集群的产业分类

标准和产业集群边界的确定标准①。

(一)识别产业集群的研究思路、研究技术与方法

已有研究认为识别产业集群有自上而下的产业法和自下而上的区位法两种途径 (Ron Martin,2003)。前者是运用所选择的数据类型来辨认一个有基础的产业,特别是强调专业化或联系活动的地方化。后者是与某个区域或地方识别集群有关的一种高度定性地、给人印象深刻的方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有不同形式,因而两者有多种结合方式。同时,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又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识别产业集群,且不同层面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宏观层面指在整体经济里产业群体关系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国家(区域)经济的专业化模式;中观层面(分支或产业)指在相似终端产品的生产链的不同阶段中主要关注产业内部和产业间

联系和标准分析,并探寻创新需求;微观(企业)层面是指一个或更多核心企业与周围的专业化供应商(厂商)之间的联系,主要分析企业发展策略、链分析和链管理以及合作创新项目的发展(Hertog,1999)。

国外研究中有关产业集群的辨认技术主要有区位商法、波特案例分析法、投入产出法以及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主成分分析法(或要素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和图论分析法等。区位商法和投入产出法是辨认产业集群普遍采用的工具。通常将波特所使用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用于宏观(国家)层面的分析,将区位商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元聚类分析法和图论分析法用于中观层面的分析,将波特从企业角度的案例分析法用于集群微观层面的分析。同时,根据研究性质不同又将产业集群辨认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我国最新文献中,研究人员王今(2005)认为以区位商为基础的产业主导法属于定性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主成分、多元聚类和图论分析法是定量研究,并分析了前者优势在于通过LQ 系数来判断区域是否存在产业的集聚现象,后者优势为在区域产业有集聚现象存在的前提下识别产业集群的内容(包括集群的数目、组成、内部关系等)。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也就说已有的各种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不是互相独立的、绝对的,应该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和掌握数据的情况将其结合起来,补充使用。王今已对有关主要技术做了详细研究,本文在此做一概括(表一),且在下文中简要介绍。

表一:产业集群的主要识别技术、方法与作用

注①:本文产业集群识别标准的内容与刘恒江和陈继祥(2005)的研究即产业集群的判定标准包括产业集群的辨识标准、分类标准和边界确定标准在涵义上是一致的,只是对于“identify”中文表达的词语不同。请参见文献[13]。

资料来源:在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Forest Sector―Where Are We Now?Esa Viitamo,March 30,2001基础上整理。

(二)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

国外产业集群发展历程较长的一些国家或区域层面已制定了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区(或地方生产体系)的识别标准,且通过实践表明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不易过于严格,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产业集群发展较早的意大利对按照产业集群思路发展的地方生产体系和产业区内企业间的关系、制度的共同制定以及企业数和员工人数作了规定。1999年其在地方生产体系和产业区两层面确定了识别标准(Thematic Report,2003)。2002年威尼托大区通过的第23号法案规定了产业区应同时具有的特征:(1)在某一生产体系中有联系的企业高度集中;(2)是一个能在支持地方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组织机构的总合。同时,将企业体系和地方机构共同制定的开发条约作为产业区确认的重要条件。继而在第三条提出具体标志产业区为:企业数应不少于80家、员工不少于250人。由于意大利1991年制定的产业区(地方生产体系)确定标准过于严格,之后于1993年的工作部法令和1997年的法律都对其进行了修正(顾强,2005)。

在法国,最清晰的例子是Laine(2000)在研究中以给定职业区内具有相似活动的企业层面的数据来辨认地方生产系统,并制定了四个标准:(1)企业数目:至少5家企业有同样活动,且在被辨认的就业区里,其中至少3家至少有5个雇员;(2)就业数目:至少100雇员与同一活动有关;(3)密度标准:每公里厂商的密度必须至少两倍于法国的平均水平;(4)专业化标准:LQ系数必须大于1(Luxembourg,2003)。该标准侧重于企业数量、集聚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与规模。由于该标准要求过于细致,可能不利于辨认潜在或初期的产业集群。

(三)产业集群的辨认

产业集群的辨认就是通常所指的确定产业集群的存在与否及其内部产业、企业间的联系。辨认产业集群也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需要确定集群的主导产业、产业链甚至价值链上的相关产业等内容。现有的各种辨认方法各有所长,现实中是多种方法的结合,以尽可能获得所需的信息。

以确认主导产业为主来辨认产业集群方法有:区位商法、使用国际贸易数额的波特案例分析法以及使用最大化工具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区位商法是指通过区位商系数来判断区域是否存在产业集聚的现象,其通常是定性研究的基础。区位商系数LQ=(E ij/∑i E ij)/(∑j E ij/∑i∑j E ij)的经济含义:一个给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大于1意识着给定区域的产业相对专业化。在大多集群辨认研究里,LQ大于1.12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特别是一个集群占有区域经济20%时就被认为是“亮点”(Luxembourg,2003)。然而因缺乏产业联系的直接信息使其应用受到局限。波特案例分析法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国家研究案例中使用的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法,用以突出国家经济里最

有竞争优势的那些集群(波特,2002),可用来辨认国家或区域层次的主导产业;另一种是侧重于定性地研究企业层面的波特案例分析法,典型地由专业化的区域利益或政策关注所驱动,反映了核心地区的利益、集群对于企业的支持及有效策略的选择(Bergman and Feser,1999)。投入产出分析法简单说就是一个产业的产出组成另一个或多个产业的投入。可通过在最大法filiere模型基础上对参数如要素变量(中间发送矩阵、投入系数矩阵、产出系数矩阵或列昂惕夫逆矩阵等)增加一定的约束条件以辨认集群的主导产业(Alex R.Hoen,2002)。由于最大化法对于集群产业没有严格的划分,因而需要与其它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研究集群的产业及联系。

在区域产业集群存在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多元聚类分析和图论分析等方法,从I/O矩阵反映的产业间联系提取信息识别集群内产业的数目及其关联等。主成成分析法是通过对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进行数据简化处理以生成“主成分”,进而解释生成的因子、强调产业间互补性关联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中每一个“主成分”构成了一个产业集群,同时根据特定的决策准则把每一个特定的产业分配到不同的集群中。多元聚类方法是根据研究变量的特征对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或列昂切夫逆矩阵)等进行分类得到的表示各产业之间密切或相似程度元素的一种方法。其结果常用树状图(dendrogram) 来表示集群内所嵌套的子集群以及不同集群间的联系。由于组内各元素特性的相似性反映了产业间的联系强度,因而常用该方法辨认产业集群内较强的联系,图论法是指在I/O矩阵基础上用图表理论辨认厂商或产业群体间的小集群并绘制与其它网络的联系(Project West-East ID,2002)。该方法识别的产业集群通常不是互相独立的,在现实中用的不多。

然而,在上述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即辨认研究所得到集群的主导产业及相关跨行业的产业活动与现行的产业分类不一致,这是产业分类标准所面对的挑战和不适应性。

(四)集群的产业分类

集群的产业分类是指按产业分类标准确定集群主导产业的名称以区分不同的产业集群,通常表现为确定集群的产业称谓。由于集群内部跨产业或行业的特性,经由辨认研究得到的产业与传统的产业分类体系不一致,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会采用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波特辨认具有国家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时采用了4位国际贸易分类法(SITC)①,对3-5位数标准的产业取其4位数出口比重,经由临界点筛选出的制定产业集群表的原始产业素材(波特,2002)。法国在地方生产系统研究中用基于5位SIC码确定专业化标准LQ系数必须大于1的产业(Luxembourg,2003)。

当前,我国产业集群称谓的不清晰多数是来自于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的2位或3位不同的分类行业标准。在“中国产业集群调查的总体发现”②中,

注①:波特在辨认国家产业集群时,参照《联合同国际贸易统计年鉴》的使用方法.经由3~5位而后确定4位数作为集群产业标准的国际贸易分类法(SITC)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的产业分类体系是一致的。请参见文献[7]。

ISIC是由联合国制定的用于比较各国经济活动的分类标准,也是国际间统计数据对比和交流的工具。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英文缩写为“ISIC”)从诞生至今,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多次修订,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最成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之一。

ISIC3.0版的分类体系仍然为四级,但是它的分类体系作了较大的调整,它选用了字母和4 位十进制阿拉伯数字作为它的分类符号体系。其中大类由1个A到Q的英文字母表示,部门由2 位十进制阿拉伯数字表示,组由3 位十进制阿拉伯数字表示,子组由4位十进制阿拉伯数字表示。请参见文献[21]。

注①:来自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第三辑)—集群:

按照GB/T4754—94列举了中国入围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群”的47个城市。按照“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的行业分类体系,大连市政府的政策定位于“船舶产业集群”,而其他有关地市定位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集群”,致使概念范围扩大,容纳了不属于船舶业的三轮车等行业而无法突出集群的特色。研究人员任宝(2005)认为依据GB/T4754—94采用3位数标准较好。由此,各地方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集群的产业名称,势必影响同类产业集群的比较和异类产业集群的混淆,也不利于产业集群的交流与跨区域和合作。

(五)产业集群的边界

产业集群定义本身侧重于从定性角度考虑组织功能,并没有完整和确切地反映出其边界所在处,边界需要侧重于从定量角度反映集聚成员间的经济技术的联系及范围。由于产生的原因不同,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分为自发型和催生型两种产业集群,催生型产业集群又包括外资推动型、制度外生型等产业集群。催生型产业集群的地理边界一般事先规划好,因而集群的边界容易识别。由于自发型产业集群的产生往往将工作与生活、社会环境融为一体,集群内外环境界限模糊,其边界往往难以识别。在此,我们主要针对自发型产业集群边界的识别进行研究。对产业集群边界的识别有较深入研究的是Porter、Martin等极少数学者。个案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边界识别方法,文献中很少详细说明,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识别标准。已有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内容、性质等如下方面:

1、确定产业集群边界的意义及方法。Porter(2000)认为集群应包括有重要联系或溢出的产业和机构,而不仅仅是宽泛的要素(如制造业、高技术)或个别的产业(如塑料机械、意大利餐馆),所以集群边界应该反映的是经济现实而不一定是政治边界。波特没有给出集群边界的定义,其对集群的定义也缺乏地理上的边界(Martin,2003)。我国研究者李岚(2003)明确指出,跨越产业和机构的各种联系和协同性可以定义为集群边界,而且集群通常以政治为边界,有可能跨越区域的边界甚至国界。从研究方法上讲,国外的民间统计研究认为产业集群边界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统计范围,可按照产业集群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群内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来确定产业集群的边界(刘恒江&陈继祥,2004) 。

2、识别产业集群边界的实质。Porter(1998)认为,集群边界的绘制经常是一个程度之事情,也是涉及对于竞争所需要的最重要联系以及有关产业和机构间相互补充作用的一个创造认识过程。同时,产业集群边界的识别不仅有一个区域倾向即地理上接近、支持合作与竞争、培育竞争力与创新,而且有一个产业倾向即按照生产活动将生产单位分类(Feser and Bergman,2000; Porter,2000)。

3、产业集群边界与产业分类的关系。Porter(1998,2000)认为一个集群经常部分坐落在不同的传统产业或服务类别里,所以集群的边界很少与标准的产业分类体系相一致,标准的产业分类体系不能够获得与竞争有关的许多重要因素和跨产业的联系,而且有意义的集群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不能识别的。进而,Martin(2003)认为集群边界的定义好象是更应该能够准确详细地反映专业经济活动联系的产业再分类。这就对产业分类体系提出了挑战和修改的必要性。

4、产业集群的地理边界。Martin(2003)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地方层面认识集群,一种是(在贸易相互依赖方面)有强烈产业联系的的国家集群,分散在一个国家的几个不同的地方,没有明显的主要集中区位,即波特最初关于竞争的钻石模型所立足的层面;一种是在一个高度空间限制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的临近企业组成的地方群体;两者之间是波特所指的区域集群。也有一些更为具体的研究认为集群的临近特性可以扩展到50米的范围(May et

中国经济的龙脉》(科技部科技攻关资助项目)中的第十一章,即产业集群调查:浮现的龙脉。请参见文献[15]。

al,2001),但是这样的划分显然是武断了(Martin,2003)。曾对世界160位集群专家的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专家认为,集群会延伸到国内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或多个邻近区域,甚至延伸到相邻的国家( Enright,2001)。然而,在都市区域研究中以适宜比较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来决定地理边界也是可取的(Hervé GAY et al,2003),因为早期发展阶段跨越行政边界的产业集群并不多见。

现实中,立足的层面越高,产业集群因经济联系所表现出的跨行政区域边界的现象越明显,如大西洋的加拿大有几个跨省边界的集群(Porter,2000);我国从深圳到东莞、惠州一带形成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走廊,从顺德到中山、南海以及广州部分地区一带形成的电器机械设备制造业也是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沈青,2005)。事实上,关于跨区域集群发展的动机的案例很少(Thematic Report,2003)。

(六)识别标准的制定

根据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与投入产出理论分析和研究产业集群的辨认标准、集群的产业分类标准及其边界确定标准的实质,继而综合三个子标准所反映的内容,从整体上制定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

1、产业集群的辨认标准要体现专业化及产业联系程度。产业集群中的分工不仅表明其成员各有所长,也体现成员数量之多。本着相似需求的目标市场,各成员间分工与合作,通过正式与非正式交流形成关系合约,发挥着集体行动效应,从而呈现主导产业的特性。相对于所在区域或国家而言,集群主导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当然,可以从宏观、中观或微观层面辨认集群的主导产业,不层面所得到的结论却未必都相同。同时,既可以从定性角度,又可以结合不同的量化方法来辨认和表现主导产业及其特征。

2、集群的产业分类标准要确保称谓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产业分类标准是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框架体系下结合各国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只对具体内容做了修改与调整。在确定集群产业的称谓时,标准过宽(如3位数ISIC)会显得集群的内容泛与多,容纳了不应属于集群的行业;标准过窄(如5位数ISIC)会将集群中有关的跨行业部门排除在外。结合已有实践,本文认为应该采用4位数ISIC确定集群的产业分类。当集群的主导产业相同时,内部的相关产业和机构是不会完全相同。由于集群体现的最终产品相同,本文认为这样的集群属于同类。至于集群的产业归属与现行的产业分类体系不一致的问题将在第五部分提出有关建议。

3、产业集群边界的确定标准要反映成员归属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产业集群定义基础上,其边界是指包括那些依赖并服务于相似市场、具有主导产业的众多企业及相关产业企业和支撑服务机构间通过分工合作,按产品的纯部门分类于特定区域内建立了经济技术联系的所有成员。根据产业集群的组成内容和自身的物质与服务生产特性,借鉴罗恩·阿尔什克纳斯(Ron.Ashkenas,1999)等学者对于企业边界的分类研究,将产业集群边界划分为:垂直边界、水平边界、交易边界和地理边界,即垂直边界包括产业价值链中供应商、生产企业、销售商、顾客之间各种活动的分工与合作,上下游产业企业的延伸使得垂直深化;水平边界包括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新兴产业的横向关系,也包括产业与支撑机构和服务机构间反映集群的产业结构水平的横向关系,新兴产业和服务的出现使水平方向得到扩展;交易边界指产业集群内企业向集群外企业甚至国外企业有商品交易关系或业务合作关系的范围;地理边界指在特定地理区位上产业集群中垂直、水平、交易边界内吸纳的所有组成成员。同时,产业集群的成员在关系合约条件下易于进入和退出,致使其边界并非静止,时刻保持着流动性和动态性。

4、制定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制定产业集群识别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考虑到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和已有的实践经验,识别标准的制定不易过分严格。根据

9 产业集群识别的理论架构以及实践的发展,我们整合以上三个子标准的内涵,并按照整体性、具体性、可比性、可行性的要求制定标准如下:

一是以(跨)区域的(同类)产业为识别对象。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对于数据的掌握情况从国家、区域或地方层面采用自上而下的产业法确定集群的产业及其区域,也可以由地方政府(或有关机构)根据本地区的主导产业采用自下而上的区位法来识别集群。产业集群大部分在行政区划范围内,也有极个别的跨越区域。

二是产业由众多类似或相关企业和机构共同构筑。一定地理区域的产业绝大多数是由大量类似或相关的中小企业组成,可以包括大型企业,由大中小企业共同组成,同时还有应当有技术培训、金融、质量监测等支撑的服务集群产业发展的机构。

三是LQ 大于1,且群体中至少存在产业价值链上的2个有关部门。产业的区位商系数体现了区域产业相对于整体经济中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LQ 大于1说明比整体经济中产业的专业化水平高,LQ 越大专业水平就越高。产业集群核心是相关产业的集聚,产业链(或价值链)各环节地理区位聚集将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产业价值链至少有2个有关部门能够表明产业内部已具有关联性。

四是以四位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 – 2002)为依据确定集群的产业名称。我国GB/T4754 – 2002①基本上已实现了与ISIC 的对接,以其四位数标准确定集群产业名称既能清楚表明产业的类型,又容纳了集群中的某些相关产业,且便于国际比较。当然位于标准外的跨产业部门,有待于标准的进一步补充和调整。目前,四位数标准还是比较能够准确表达我国集群的产业类型的。

五是按照纯部门原则划分与集群有关的企业和机构。在确定集群成员时,按照具有相同生产工艺、消耗结构或经济用途的纯部门原则,将生产企业或机构的主要产品进行归类,从而完成对集群有关的企业或机构进行部门划分。在一个企业有多种产品产出的情况下按其主产品所属的产业进行归类。

六是根据部门间投入产出的经济技术联系确定产业集群的成员。围绕着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形成的垂直与水平边界,以纯部门建立起反映产业关系的投入产出联系(表)来判定企业或机构是否是集群成员。成员间可以存在着补性、差异性或同质性。经营多种产品(服务)的企业以其主要产品来确定部门归属。对集群产业有标新立异作用的企业也属于集群成员。

七是跨区域集群成员为各区域集群成员的总和。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既在单个区域表现出集群形态,联片起来也呈现为产业集群。在对集群的产业类别进行相应整合的前提下,跨区域集群的边界就是各区域集群成员的总和。

四、 产业集群的集聚度

现有测定某个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是指集群产业的集中指数(index of concentration ),即计算产业集中的主要区域,常用来计算某区域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产业集中的定量分析有助于理解产业的移动性和产业集聚的变化(王缉慈,2004)。当前,计算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运用区位商系数LQ ②(Location Quotient)判别产业集群存在的可能性。LQ 是指该产

注①:我国于2002 年10月1 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 2002),其采用四位产业分类体系,在GB/T4754-94基础上对于门类作了相应调整,增加了服务行业等新兴行业,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请参见文献[8]。

注①:区位商系数LQ :表示为)//()/(k kj i ij E E E E LQ ,其经济含义是一个给定区域中产业占

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这里E ij 指i 地区产业j 的就业,Ei 指i 地区总就业,

10 业地区就业份额与该产业全国就业的份额的比值。LQ 大于1意味着高于平均集聚。如果产业就业的非集聚数据是可用的,LQ 方法则可以确认在国家、区域、地方(都市)水平的可能存在的集群(Contract no.HPSE,2002)。该方法从点到面、从中观到宏观表明本土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例,既提供了集群存在于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迹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区或集群的联系。

二是基于空间基尼系数G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计算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①。该类计算方法是从面到点、从宏观到中观表明整个产业中本土产业所在的比例。过去常用空间基尼系数G 比较某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及该地区全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情况,以反映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克鲁格曼(1991)、费尔曼(1996)等人就曾用来测算美国制造业的集群程度。系数越高(最大值为1),表明集群值越大,产业在地理上愈加集中。虽然这种方法简便直观,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规模差异,基尼系数大于零并不一定表明有集群现象存在。艾尔森和格莱赛(1997)把产业组织的差异情况考虑进去,用H 消除企业规模过大对于基尼系数失真的影响。徐康宁(2003)对此类方法已有详细介绍。

另外,Getis & Ord (1992,1995)发展的G 指数②是一种简单和直接的量度产业在地理上集聚程度的方法。Feser(2001)曾用该方法探寻跨区域边界集群活动的集聚,而不是象区位商只简单量度单一区域集群产业的集聚。Robert J. Watts, Alan L. Porter(2003)提出三个分组定性测度要素:内聚力、熵、F 测量对集群进行量度。我国的孟卓(2005)用产值为计算方法的专业化系数,即某地区某产品的产值除以全球(全国、全省)该产品的产值与该地区制造业产值除以全球(全国、全省)制造业产值之比;或企业数量计算的专业化系数,即某地区生产某产品的企业数除以全球(全国、全省)该生产产品的企业数与该地区制造业企业数除以全球(全国、全省)制造业企业数。

以上几种方法量度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只能反映集群的产业在区域或跨区域集聚的结果,虽能说明集群内部的组成成分,产业集聚的效果,却不能体现集群中相关产业(互补与共生)联系程度的大小。

产业集群的集聚度

产业集群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产业集群的产业可以包括第一、二或三次产业,而狭义产业集群特指制造业。这里我们考虑的是广义的产业集群,其包括生产集群和贸易集群。这种广义的产业集群具有共生性、互补性和柔韧性。产业集群的互补性多表现为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重在规模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产品或部门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其共生性多表 E kj 国家k 产业j 的总就业,E k 指国家k 的总就业。请参见文献[37]。

注②:空间基尼系数G :表示为∑-=2)(i i i m s G ,其中si 是i 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

业就业人数的比重,m i 是i 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当用∑=2j j z H 消除企业规模过大时对基尼系数失真的影响时,测量产业集群的集群指数为()())1(1122

H m H m G r i i i i ----=∑

∑。请参见文献[41]。 注③:Getis & Ord (1992,1995)发展的G 指数:)1/()(21i ---=∑n Wi nS x

W x w G i i j ij j ,其中

∑-=)1/()(n x x j j ,∑=21ij

j i w S ;x 指集群的总就业,w ij 指邻近地区相对于地区i 的空间就业人数的权数(w ii =1),W i 指权数w ij 的和。x 指一个国家内各区域集群就业的均值。请参见文献[26]。

现为产品的差异性,重在范围经济,呈现出商品与运输、贮存等流通部门的联系,由于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同一产品的多个生产企业使重新组合任务成为可能而具有柔韧性。无论互补性亦或共生性,或两者兼而有之,都将共享着金融、科研机构、质量管制等部门的服务。

已有集聚指数只是说明集群产业的地理区位上的集中度,致使不能解释那些拥有弱的联系而市场竞争力强的集群。在此,我们重新认识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它不仅应该体现集群产业的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程度,也应该反映集群中相关产业的互补联系与企业共生程度,是原因与结果的共同体现。因此,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反映产业在特定区位的专业化程度。二是反映产业关联程度,其中垂直型产业采用生产部门中间产品在总产品的份额,对于共生型产业采用产业结构即(服务产业收入/集群总收入)比重表示,以及两者作用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集聚度可用CAD表示:

CAD={(E ij/E i)/(E kj/E k)+(M+MS+S)/3}/2

其中:E ij指i地区产业j的就业,Ei指i地区总就业,E kj国家k产业j的总就业,E k指国家k的总就业;M=中间品收入/(中间品收入+最终产品收入+出口收入);S=服务收入/产业集群总收入。

CAD是由产业集群的产业集中程度和产业间联系大小共同决定。CAD取值为0~1,其值越大,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越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集群产业的集中度高,说明该产业在该区域的集中程度较高,但产业间单向即互补或共生联系强,而两者未必共同强势;二是产业间的联系强,但产业的集中程度并不高,说明集群较封闭,与外界联系少,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有待于开拓集群外界市场;三是集群产业的集中程度与产业间联系处于中等状态,表明该集群处于发展阶段,在产业链延伸及支撑服务性机构的壮大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另外,该计算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跨边界的产业集群,即每个参数取邻近区域的相应数值之和来表示。

五、产业集群的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内部的合作程度作包括两方面:一是反映水平方面的共生程度,如同类生产活动的平均企业数,服务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服务机构的数量和种类;二是反映垂直联系的合作强度。

《全球竞争力报告2001-2002》(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合作完成)对世界75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状况进行了评价中,我国的创新能力得分排名第43位(《调研报告》,2002),已表明我国集群创新能力是有待提高和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专利和成果数据的使用并不一个很好表达技术传达的信号。集群的创新需要技术平台的建立和相互间的交流。一是反映共性基础平台;二是反映创新的渠道;三是反映创新成果的数量。

…………

(由于交稿时间已到,本部分内容正在充实)

六、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

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是一个创造性、全方位的工作,其目的是加强集群间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事物的缘由,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来源于成员间集聚程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需要反映这三方面的特性以及所对产业和区域的静态和动态影响。产业集群绩效评价指标的指导思想是

11

用建立和谐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来分析产业集群对其所在区域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动的方向与程度以及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程度,从而探寻现象变动的具体原因。

(一)集群绩效评价的已有研究成果

产业集群显示了竞争的微观性和竞争优势的地方性。现已有大量研究文献中产业集群对经济影响的认识多为定性地描述,绩效评价指标缺乏统一设计标准和规范性,没有可比性。已有研究成果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产力提高。产业集群成员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信息成本,拥有较高的机会成本,而使生产力和工资得到提高(Porter,2000)。二是创新能力。专利增长用作为创新绩效的措施。三是新企业产生。四是人力资本的提高。就业增长被用做为经济绩效的措施,五是出口增长。集群是出口增长的趋动力和吸引外资的磁石。六是提高区域或国家的竞争力。七是中间产品对于增长的重要性。通过调查了跨越意大利制造业部门的产业间的动态联系的本质和趋势。产业活动的组成是更有益于经济增长。发现许多溢出发生于投入产出联系里。溢出的重要性不依赖于产业的技术密度(Mario & Sergio,2002)。八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Jensen-Butler,2003)。

(二)绩效评价原则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是由各种既有消耗又有成果的经济活动组成。其经济价值效应主要可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本身所直接产生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其各主要经济指标的良好变化;二是其所产生的相关带动效应、辐射效应与示范效应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具体评价为:经济贡献、经济效益、产业结构、高科技与高技术含量、国际化程度、发展潜力、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同时,也需要体现绩效发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为集聚程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产业集群指标体系的建立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目标层是对谁进行综合评价;准则层包括规模性、集聚性、效益性、创新性、创汇性、发展性等方面的内容;指标层是具体评价时数据收集的依据,共包括多少个指标(《经济研究参考》,1996)。

产业集群的基本原则为指标的设置应实事求是,既评价发展现状,也评价发展速度,并体现阶段性和发展实质,具体表现为:一是体现导向性和规范性。二是完备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标间独立性与全面性的矛盾一是通过单纯采用数学方法加工解决,二是将指标体系构建与后续进行的统计分析两者协调起来。三是以定量指标为主,选择客观性指标。评价指标尽量采用标准的统计和财务数据,对其他需要采集的信息考虑到采集的可能性,使评价工作易于操作。四是动态性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指标体系不应该是静态的,而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过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删除或增添某些指标,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五是体现阶段性。企业中间组织的发达程度是否可成为产业集群的成熟标志之一。

(三)评价指标体系

12

七、结束语

现有的统计数据并不能直接用于反映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的所有指标。虽然个别国家如个别国家如苏格兰已有产业集群的官方统计资料,但我国及决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还是空白,致使其绩效评价的数据及方法存在着以下问题急需解决:一是跨行业的产业集群统计

13

与我国当前的新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02)的行业分类不一致,从而影响了产业集群有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二是指标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由于产业集群的复杂性,单纯的定量分析可能不会完全与现实情况吻合,因而需要辅以定性分析来全面反映产业集群的绩效。四是逐步加强我国产业集群的统计工作,促进产业集群比较研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绩效评价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加强学习与交流,以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建议对现有标准的产业分类体系进行相应的补充和调整:一是扩大产业涵义的范围。生产的行业形成产业,通常认为产业包括了产业链上具有相似经济活动的行业。要将产业集群以一个整体作为统计对象,就需要拓展产业的范围。根据产业集群的实质并借鉴波特的研究思想,在产业链基础上,集群的产业应该是包括价值链上的相关产业以及跨行业的活动。二是在产业下属增设有关的跨产业名目。借鉴基于ISIC的国外分支机构类别(ICFA)将服务业分为主营服务业部门和附营服务业部门(崔晓红,2003)从而实现对产业中有关服务行业进行统计的设计思想,在此将产业分为主营产业和附营产业,在产业子组下增设附营产业的跨行业名目,既能体现集群的主导产业,也包涵了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和跨行业的协作活动。补充后的GB/T4754 —2002仍在ISIC(Rev/3.0)框架下,其也将促进ISIC作进一步地修改,以便于未来国际间产业集群的比较与交流。国际上,ISIC已做了小范围调整升级为r ev/3.1,现行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每五年修改和调整一次,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尽管GB/T4754 —2002是我国自2002年10月开始实行的新标准,但是,为了适应今后产业集群在各区域的快速发展,我们建议应该早日着手补充和调整该标准,以使产业分类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产业集群经济活动的成果。

关键词:产业集群;识别标准;集聚度;绩效评价

内容提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产业集群的绩效评价和比较的定量研究。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是其绩效评价的基础和难点。本文运用关系合约理论、分工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制定了产业集群识别标准,探讨其集聚度、合作程度和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并构筑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此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比较、交流与学习,从而促进我国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和区域及至国家竞争力的提高。

Abstract: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urgently requests to strengthe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and compare of industrial cluster performance, which foundary and difficulties are identifying criterion,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and cooperation , as well as innovation capacity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 paper applies relation contract theory, pision theory of labour and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frame the identifying criterion try to find out the measure methods about its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and cooperation , as well as innovation capacity of industrial cluster , further to construct indicator system about its performance. Thi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compare ,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about industrial cluster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improve the competivity of areas in china.

主要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美]瓦西里·列昂节夫,崔书香译.投入产出经济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7月.

14

[3][美]威廉姆森著,段毅才,王伟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年06月第1版.

[4]董承章主编.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5]程承坪.论企业的边界和规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成熟期指标体系的建立[J].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75期.

[7]崔晓红.服务产业分类标准及国际比较[J].中国统计,2003年08期.

[8]方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J].统计研究,2002年07期.

[9]顾强.关于意大利产业集群的考察报告[A].中国产业集群(第1辑)[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4

月.

[10]何晓群编著.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11]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总第556期,2002年9月26日,第6页

[12]李岚.中国IT集群现况和发展对策[J].开放导报,2003年06期.

[13]刘恒江,陈继祥.国外产业集群统计及我国的发展对策[J].统计研究,2004年10期.

[14]孟卓.//www 1bf61d07e87101f69e3195b1/bbs/forum.

[15]任宝.对于产业集群分类的思考1bf61d07e87101f69e3195b1/bbs/forum,2005.

[16]沈青,曹胜红.产业集群规划,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1bf61d07e87101f69e3195b1,2005.

[17]王殿元,刚希杰等.关于统计指标体系的探讨[J].统计与咨询,1999年01期.

[18]王缉慈.关于中国产业集群研究的若干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2004年S1.

[19]王今.产业集聚的识别理论与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1期.

[20]徐康宁.当代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发展和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3年03期.

[21]袁勤俭.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的演化[J].统计与信息论,2004年01期.

[22]赵玉林,汪芳.高新技术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6期.

[23]Alex R. Hoen . Identifying Linkages with a Cluster-based Methodology[J].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02, 14(2 ).

[24]Chris Jensen-Butler.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and examin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 in Denmark.2003.5(online).

[25]David Learmonth, Alison Munro and J. Kim Swales. Multi-sectoral Cluster Modelling: The Evaluation of Scottish Enterprise Cluster Policy[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3, 11(5).

[26]Edward J Feser,Kyojun Koo al et. Incorporating Spatial Analysis in Applied Industry Cluster Studies. March,2001(online).

[27]Edward Feser. Industrial clusters: learning resources. www. 1bf61d07e87101f69e3195b1, 2004.

[28]Edward M. Bergman and Edward J. Feser. Industrial and Regional Clusters: Concepts and Comparative Applications, Webwork,1999 (online).

[29]Edward W Hill .A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the Driver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1):65~96.

[30]Esa Viitamo.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Forest Sector―Where Are We Now?,March, 30, 2001(online).

[31]Forni, Mario; Paba, Sergio.Spillovers and the growth of local industries[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Jun 2002, V ol. 50 Issue 2, p151, 21p.

[32]Hervé GAY et al. Growth Sectors / Clusters in Dublin, London, Paris and Rhine Ruhr: Synthesis and recommendations, 1bf61d07e87101f69e3195b1/en/projects/networking/gemaca/gemaca_gb.pdf,.2003( online).[33]Industrial Districts: 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Project West-East ID ― ?Industrial Districts‘Re-Location Processes: Identifying Polic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uropean Union Enlargement‖, Contract no.HPSE-CT2001-00098,September, 2002(online).

[34]Michael E. Porter.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5

1998,76(6).

[35]Michael E. Porter. Location,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0,14(1): 15-34.

[36]Lourens Broersma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Innovative Clusters. October,2001( online).

[37]Luxembourg . Innovative Hot Spots in Europe: Policies to promote trans-border clusters of creative activity. Trend Chart Policy Workshop, Background Paper on Methods for Cluster Analysis, May 5-6,2003( online).[38]Pim den Hertog and Jos Leyten. Approaches to cluster analysis and its rationale as a basis of policy. the report constitutes the first deliverable specified in the RISE work programme, Contract number: SOE1-CT98-1115,June1999(online).

[39]Ron Ashkenas. Creating the Boundaryless Organization[J]. Business Horizons ,1999,42(5): 5-10.

[40]Ron Martin, Peter Sunley. Deconstructing Clusters: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1).

[41]Sharma, Shalini, Ph.D.Three essays on the 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2001, 159 pages.

[42]Thematic Report: "Cluster Policies, European Trend Chart on Innovation, Covering Period up to March

2003".http://trendchart.cordis.lu/reports/documents/tr_clusters_03_1.pdf(online).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ra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