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装工艺

更新时间:2023-12-06 19: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4.3 焊装

本车间主要承担CS11车型车身总成及分总成的焊装、打磨、调整等任务,同时承担白车身总成及分总成的检测、白车身总成储存及焊接设备和夹具的日常维修任务。 4.4.3.1 设计原则

车间布置1条主焊线和1条调整线(分为装配区和打磨区);

主焊线、下部线、侧围、后地板、机舱、顶盖总成线等关键工位采用机器人焊接;

门盖区采用机器人涂胶滚边。 4.4.3.2 生产组织

车身总成和大型分总成按均衡流水方式组织生产,小总成集中轮番生产。 4.4.3.3 设备及夹具

白车身总成及分总成以点焊为主,并有少量弧焊补焊。主焊线、下部线、侧围、后地板、机舱、顶盖总成线等采用机器人焊接方式,其它分总成线为人工中频点焊。四门两盖区采用机器人涂胶,内外板包边选用机器人滚边。

其它工序采用CMT冷金属过度CO2气体保护焊机、固定点焊机、螺柱焊机、涂胶泵等通用设备。

夹具多数为气动夹具。 4.4.3.4 车间运输

设置1条主焊线和下部线。主焊线和下部线均采用辊床滑橇或台车输送方式;车身下部总成和左、右侧围总成上主焊线采用EMS自行小车或FDS输送系统自动搬运;顶盖总成人工输送,机器人抓取上主焊线;前后地板总成、机舱总成上下部线也采用EMS自行小车输送系统自动搬运;侧围、后地板、机舱总成线间采用机器人自动搬运。

其余分总成工位间采用气动平衡吊输送,小总成采用人工搬运。

车身总成从主焊线到调整线采用辊床滑橇输送,调整线采用地板链输送。送往涂装车间的输送方式也为辊床滑橇,并在空中设置白车身存储平台,漆前存储量约60台,白车身送至涂装车间后,空橇返回焊装车间,构成滑橇循环线。

大型冲压件零件用叉车或专用运输车由冲压件库送至各总成焊接工位。

4.4.3.5 质量保证

车身总成和主要分总成采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车身下部线和主焊线各设机器人在线质量检测,焊点质量采用无损检测,配备撕裂间检测焊点质量,车间设置AUDIT评审区。 4.4.3.6 主要工艺说明:

下部线:

UB010 前、后地板总成和发动机舱总成上线工位 UB020 机器人点定工位 UB030 机器人补焊工位 UB040 机器人补焊工位 UB050 机器人补焊工位 UB060 机器人螺柱焊工位 UB070机器人螺柱焊工位 UB080机器人螺柱焊工位 UB090机器人在线检查工位 UB100 下线工位 主焊线:

MB010 车身下部总成上线工位 MB020 左、右侧围总成上线工位 MB030 主拼工位,机器人点定 MB040 机器人补焊工位 MB050 机器人补焊工位 MB060 机器人补焊工位

MB070 小件上线工位,机器人点定 MB080 机器人补焊工位

MB090 顶盖上线工位,机器人点定 MB100 激光焊工位 MB110 激光切割工位 MB120 CO2焊接工位

MB130 机器人在线检查工位 MB140 下线工位

4.4.3.7 车间工艺平面布置

车间主要包括生产区、三坐标测量间、AUDIT评审区、预留发展区和生活间等区域。其中生产区包括主焊线、调整线、机舱总成线、前后地板总成线、左/右侧围线、门盖区等。

厂房为网架结构,长265米,宽172米(包括冲压件库),柱顶标高为8.7米。

全车间钢结构(工艺钢结构、机械化钢结构)采用网架吊点形式,人工分焊区采用钢架立柱形式。

冲压件库为网架结构,长90米,宽64米(跨度及跨数与焊装车间相同),柱顶标高8.7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3p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