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测试题1(新版)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12-28 12: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

1.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作为一种“绿色消毒剂”,在医疗和家庭生活中广泛应用。下面关于双氧水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氢、氧的质量比是1:1 D.氧的化合价为-2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3.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可分的 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

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A B C D 化学反应事实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 反应温度 催化剂 反应物的种类 5.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A.用手捏气球,可以使气球变瘪。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200ml 。 D.将稀盐酸倒在大理石可以观察到气泡。

6.泉城济南,景色秀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保护环境的倡导不相符的是

①污水排入大明湖 ②随意丢弃方便袋 ③植树种花搞绿化④禁用含磷洗衣粉 ⑤护城河旁烧垃圾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⑤ D、只有③④ 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式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8.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 b A、试管a中的气体是H2

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 : 1

??2H2??O2? 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9.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的石油气装入0.024m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11. 20世纪26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

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1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事实 食盐溶于水不溶于油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解释 微粒间相互作用不同 分子运到加快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3

3

通电13.据报道,前一段时间太湖水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快速繁殖生长,死亡腐烂湖水位下降后,太湖底泥上泛,使水体产生异味。为改善太湖水水质,除去水中的异味,下面所提建议不合理的是 ... A.人工捞藻,投加活性炭 B.加入大量生石灰和明矾

C.增加水量,促进水体流动 D.严格控制各种污染源,确保达标后排放

14.据报道,江西南昌被美国《新闻周刊》评选为2006年“全球十大最有活力的城市”,这将掀起

又一轮南昌投资热。为避免投资办厂引起的环境污染,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对工厂的烟囱加高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对工厂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D.化工厂建在居民区

15.今年,我市旱情比较严重,水资源紧缺。有关部门呼吁,人人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下列节水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洗过菜的水用来浇花 B、推广使用节水龙头 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少喝水,不洗澡

16.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100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干冰中的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阴离子

18.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19.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分子不断地运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 热胀冷缩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20.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21.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式叫“热水浴”。针对这种加热方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架上应该垫上石棉网

(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 (C)如果试管中为饱和的石灰水,加热后试管中出现浑浊

(D)如果试管中盛有硬度较大的硬水,长时间加热不会有任何变化 二、填空

1.(3分)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_____________,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___作用。

三、实验探究

1. (4分)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H2体积分数(%) 点燃时现象 5 10 90 20 80 30 70 40 60 50 50 60 40 70 30 80 20 90 10 空气体积分数(%) 95 不燃不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安静燃安静燃爆 烧 烧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教材“单元探究活动”中提到: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 (3)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主要是甲烷气体燃烧爆炸)。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 以预防瓦斯爆炸事故? 。(答出两条即可)

四、计算题

1. 24.(6分)电解水时,常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现将加有氢氧化钠的水

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也由4.8%变为5%。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电解后剩余水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

1.A 2.C 3.C 4.D 5.C 6.C 7.C 8. C 9.D 10.A

11.D 12.D 13.B 14.C 15.D 16.B 17.D 18.D 19.A 20.C 21.D

二:1、答案:.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颜色变浅(或消失) 吸附 三:

答案:(4分)(1)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约为10%~70%(1分)

(2)此时,氢气的体积分数已超出了爆炸上限,可以安全地点燃。(1分) (3)通风及时检测甲烷浓度避免明火等(答出两条即可。2分) 四:

答案:24.设生成O2的质量为x ⑴2H2O

通电 2H2↑+O2↑

432?1gx x?8g⑵设NaOH的质量为m,电解后剩余水的质量为n

m?100%?4.8%n?9m?100%?5.0% n解得:n?2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wn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