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史纲 蒋承勇 笔记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6 17: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希腊文学 公元前12C--前8C 氏族公社向奴隶制社会过渡 称“英雄时代”或“河马时代” 公元前8C--前6C 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 大移民时代 文学成就 神话和史诗 神话: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史诗:荷马史诗; 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 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源于民谣,琴歌、笛歌、讽刺诗;琴歌分后者是品达 寓言:伊索寓言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6C--前4C 奴隶主民主制度发展 古典时期 公元前4C末--前2C 希腊化时期; 希腊被马其顿征 戏剧、散文、文艺理论 散文指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词苏格拉底,柏拉图 成就不大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作家米南德《恨世者》《萨默斯女子》田园诗忒奥克利托斯 阿那克里翁体 伊索寓言对后世影德国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 独唱体和合唱体,前者代表是萨福,阿那克里翁,响很大,如拉封丹,补充:宇宙本是一片混沌(卡俄斯),他生出了大地女神该亚(地母),于是有了大地,后来她生了天神乌拉诺斯,乌拉诺斯和该亚生了12个提坦巨神(六男六女),这些巨神结合生出了日月星辰等。乌拉诺斯仇恨自己的子女,于是将他们关在地牢里,提坦巨神中最年幼的克洛诺斯和该亚联合打败了乌拉诺斯,做了天神,然后和提坦女神瑞亚结合生了三男三女。克洛诺斯怕被自己的孩子推翻,要吃掉他们,瑞亚将宙斯藏起来,后来宙斯推翻了克洛诺斯,宙斯称为第三代天神。居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匹斯山上。最著名的有十二大神,赫拉天后,婚姻女神,是宙斯的姐姐;波塞冬和哈冥斯是宙斯的兄弟,是海神和冥神;墨忒耳是农业之身,宙斯姐姐;其它是宙斯的子女,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特米斯,爱神和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瑞斯;火神和工匠神和赫淮斯特斯;众神使者赫尔墨斯。 古罗马文学 形成于前3世纪中叶

喜剧 普劳图斯,根据新喜剧改变,讽刺上层人物贪婪、腐败等,民主倾向《孪生兄弟》《一坛黄金》 泰伦提乌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 《婆母》《两兄弟》 悲剧 塞内加,揭露暴君和专制,具有紧张、恐怖的风格,有别于古希腊悲剧严肃、悲壮、崇高的风格 诗歌 维吉尔,牧歌,田园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贺拉斯,抒情诗人、讽刺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歌集》《诗艺》 奥维德, 长篇叙事诗《变形记》 散文 西塞罗,塔西佗,普罗塔克,琉善,散文家,西塞罗:演说辞和书信,西塞罗句法 小说 阿普列尤斯《金驴记》古罗马文学中最重要、最完整的一部长篇小说。 古希腊戏剧

悲剧--春祭中的酒神颂歌,由装扮成半人半羊的歌队表演,讲述狄俄尼索斯在尘世的苦难和教人种植葡萄的故事;喜剧--狂欢舞和滑稽表演,又称狂欢歌舞剧

悲剧风格上严肃、悲壮、崇高,一般用三联剧,公元前五世纪是繁荣时期 埃斯库罗斯 流传下7部,除波斯人外,俄瑞斯特斯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普罗米修斯三部曲,被傅的,解放了的,偷火的普罗米修斯;悲剧之父,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对话部分,使演员对话称为主体,用布景、道具等,用三联剧,恩格斯称“具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索福克勒斯 7部剧作,俄狄浦斯王,他重视人的个性和自由意志,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突破了三部曲的结构形式,采用了终局式结构,通过回顾、发现、突破三个过程,被称为戏剧艺术的荷马,将演员从2个增加到3个,注重戏剧冲突 欧里庇得斯 美狄亚,善用写实手法,贴近生活,不重视结构布局,注重心理描写,通过人物内心冲突塑造人物性格 喜剧在悲剧之后 阿里斯托芬:《鸟》《阿卡奈人》

中世纪文学:

简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开始,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为终结;封建时代 5-11c初期,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2-15c中期,封建制度全盛时期;16-17c中叶晚期,解体,资本主义开始 一般指前两个,14-17一般划分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宗教: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初的罗马帝国,1054年,分裂为东西,东部称东正教,西部称公教,天主教。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等级制度;收纳什一税;禁欲主义和出世主义;人生来有罪,人活着是为了死后灵魂进天堂;原罪意识和救赎;神取代人,灵取代肉,既是人性的压抑也是升华,是失落也是追寻 文学特点:各类文学都打上了基督教思想的烙印,古典主义也有些许存在;艺术形式成熟一步,以诗歌为主,史诗、长篇叙事、抒情诗等;表现手法更丰富多样,写实、寓意、象征、梦幻、哲理、浪漫抒情;不断深化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如但丁的《新生》 教会文学 (僧侣文学,即官方文学) 英雄史诗和民谣 以圣经为出发点和逻辑归宿;文字主要为拉丁文、希腊文、斯拉夫文理论基础是圣经,博爱主义,旧约,希伯来人古代典籍的汇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律法、言语格言、情歌;新约,基督教初期产生的关于耶稣极其使徒们的传说、言行录和书信;体裁种类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圣者言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14C英国穷教士郎格兰《农夫彼尔斯的幻想》,反应进步思想,以梦幻故事和寓意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英雄史诗:两类,一类时代早属于民族大迁徙时期,即封建制度确立以前各民族部落的生活,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贝奥武夫》芬兰人的《卡列瓦拉》冰岛的《埃达》和《萨迦》;另一类即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爱国主义,法国《罗兰之歌》(1080?)西班牙《熙德》1140德国《尼伯龙根之歌》1200古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 民谣:西欧和北欧,14C,英国罗宾汉 骑士文学 骑士封建主下层,效忠宗教不奉行禁欲主义,渲染男女情爱,现实享乐 “忠君、护教、行侠” 世俗的贵族阶级文学 骑士文学体裁: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抒情诗(普罗旺斯)作者封建主和骑士,少数下层,内容“典雅的爱情”《破晓歌》;北方传奇较长,除妖驱魔,以获贵妇人青睐,亚瑟和圆桌骑士,分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特里斯丹和依瑟》13C《奥卡森和尼科莱特》 城市文学 反映市民思想感情为主的世俗文学;和上面两类不同,它取材于日常现实生活,主要是对僧侣市民文学,12C岁工商业中心城市兴起 和封建主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揭露;新体裁: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作者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 列那狐故事,玫瑰传奇13C法国独具风格的寓言诗 13C后,市民抒情诗:法国的吕特勃夫和维庸 14C,城市喜剧,中世纪杂耍和宗教奇迹剧和神秘剧基础发展,主要由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笑剧法国《巴特兰律师》 但丁(1265-1321)意大利民族文学奠基人“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语。《新生》1292,抒发了对贝阿特丽彩的纯洁热烈的爱情,她的早亡的悲哀,对纯洁爱情的歌颂反映了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愿望,自然清新的风格,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披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飨宴》1304-1307用通俗语言向读者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强调理性的重要,否定等级制度和特权思想;《论俗语》1304-1305论证了意大利人民语言的优越,批判只推崇拉丁文、轻视人民语言的偏见;《帝制论》1309拉丁文写成反对教皇干政,而又美化王权;《神曲》1321,全长14223,地狱炼狱天堂;人类在理性(维吉尔)的指引下,经历各种苦难的考验,在道德上得以净化,再经过信仰(贝阿特丽彩)的引导,走出迷茫,达到理想的境界;3部分,33歌/部分,每部分4720.4755.4758行;梦幻股市和象征寓意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

文艺复兴:14C-17C初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打着古典文化的旗号,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借古典文化反封建、反教会,借亡灵以解放现实中的人自己。本质特征人的苏醒、人的发现,主要内容:以人为本,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进行大胆的打击;抨击蒙昧主义,推崇理性知识,讴歌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巨人式人物;否定禁欲主义,追求现实享乐,蔑视天国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感情;批判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渴望结束宗教纷争、地方割据,建立统一强盛的民族国家。本质上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把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个人主义的思想本质。倡导艺术模仿自然,把文学作为反映自然的镜子,遵循写实主义 14C初-15C中,意大利和英国,肯定人的情感与欲望、追求个性解放、赞美人的自然本性; 15C下-16C上,法国,人自身力量、人的理性和智慧,巨人式形象 16C下-17C初,西班牙和英国,人自身的矛盾,灵与肉,理智与情感,自然律令与道德律令统一 意彼特拉克(1304-1374)第一个近代人《歌集》献给情人劳拉,十四行诗体,意大利语,贴近现实,描大写细腻、真实;第一部展现世俗生活的欢乐和痛苦,把爱情描绘成有血有肉的情感的佳作;抒情诗称利 为一种抒发个人感情体验的重要文学形式 薄伽丘(1313-1375)《十日谈》(1348-1353)高尚和粗俗的爱情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抨击了宗教禁欲主义;框架结构,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础,开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阿里奥斯托(1474-1553)长篇传奇叙事诗《疯狂的罗兰》(1516-1562); 塔索1544-1595长篇叙事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 法拉伯雷(1495-1553)《巨人传》前两部写巨人国王卡冈杜亚和儿子庞大固埃的出生教育和文治武功;国 后三部写庞大固埃和朋友巴汝奇探讨婚姻问题,以及为寻找神瓶而游历各地的见闻;理想社会“德廉美修道院” 继承了中世纪列那狐故事等民间文学的夸张、幽默、讽刺的传统,以粗俗的形式,表达严肃、崇高的思想主题,寓崇高与粗鄙;开创了长篇小说的新形式 “七星诗社”法国具有贵族倾向的人文主义作家,主张革新诗歌,创造民间文学,但是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主要由龙沙(法近代第一个抒情诗人)《致爱伦娜十四行诗》1578 蒙田(1533-1592)《随笔集》不仅高唱人的赞歌,而且转向人自身的局限性,揭示人对于宇宙之渺小、信仰失落的丑恶,人与人的陌生、隔阂与孤独,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西西班牙16C中西班牙流浪汉小说 《小癞子》 班洛卜德·维伽(1562-1635),“西班牙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1619 牙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1605,1615;西班牙比欧洲其它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更多封建成分,资本主不发达,塞万提斯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除了过时的其实理想 英乔叟1340-1400爱情故事长诗《特洛勒斯与克丽西达》长诗《坎特伯雷故事集》 国 16C初托马斯·莫尔,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乌托邦》1516 斯宾塞1552-1599《仙后》,九行诗节,前八行五音部,最后六音部,ababbcbcc,斯宾塞体 培根 《随笔集》,英国随笔式散文或议论文体的创始人 戏剧:大学才子派,约翰·李利,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克里斯托弗·马洛;莎士比亚 马洛:《帖木儿》《马耳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本·琼生:社会讽刺喜剧《炼金术》1610《巴托罗密缪市集》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17C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进行搏斗的时代

17C初,人文主义思潮,莎士比亚、塞万提斯;17C30s,巴洛克文学;17C下半期,古典主义

巴洛克文学:内容上偏向于写信念的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思想(生的苦闷,灵与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人生如梦的感慨,爱即是死的神秘玄思),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奇特的比喻,夸张的意象,冷僻的典故,强烈的对比,修辞手段),所以又称为夸饰主义。意大利的马里诺和西班牙的贡戈拉代表了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也是代表。

英国 1660前是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其后是古典主义 弥尔顿(1608-1674)《为英国人民声辩》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班扬(1628-1688)天路历程;德莱顿(1631-1700)英国批评的创始人 德国 法国 17C德国因为毁灭性的30年战争使民生凋敝,文化落后,文学创作少 格里美尓豪森《痴儿西木传》自叙体的流浪汉小说,巴洛克意味,夸张、浪漫、梦幻 上半叶,巴洛克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贵族沙龙文学,即客厅文学,倾向于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中虚构悲欢离合的言情故事和历史故事,风格矫揉造作;人文主义文学是市民的写实文学 下半叶,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法国兴起,高乃依、拉辛、拉封丹、布瓦洛、莫里哀 勒内·笛卡尔1596-1650,二元论哲学,强调理性,理性是先天的、永恒的,知识的唯一源泉,用理性代替信仰,以理性支配意志,以意志支配感情 莫里哀1622-1673,1659-1663古典主义喜剧时期《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不够成熟;1664-1668创作成熟期和黄金时代《达尔杜弗》《唐璜》《恨世者》《吝啬鬼》;1668-1673《司卡班的诡计》,大多为讽刺喜剧,典型性格 古典主义文学 1. 拥护王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2 崇尚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布瓦洛:首先须爱理性,愿您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3 模仿 古代,要求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强调三一律 高乃依1606-1684,《熙德》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名剧,取材于西班牙(史学史家们常常将它与法国的《罗兰之歌》(1080)、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1200)并列,统称为中古欧洲的三大英雄史诗。 拉辛1639-1699,与高乃依和莫里哀合称十七世纪最伟大的三位法国剧作家。《安德罗马克》 拉封丹1621-1695寓言诗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 布瓦洛1636-1711,诗体理论著作《诗的艺术》“理性”是一切的准绳,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摹仿自然”的原则。所谓“自然”,即“人的自然”或“自然人性”,即经过理性净化了的自然。具体来说,“摹仿自然”就是要“研究宫廷”“认识城市”。布瓦洛崇尚理性和自然,认为“只有真才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文艺作品方面,他认为文艺创作要以古人为榜样,因为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体现了普遍理性与自然人性,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悲剧是“高雅”的体裁,要用崇高,悲壮的诗体来表现宫廷生活;喜剧是“卑俗”的体裁,需用日常的语言来表现下层社会生活。作品要遵守严格的“三一律”。人物性格应定型化和类型化

18世纪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在欧洲发生的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反封建的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无神论和人道主义,后者核心是自由平等;基础:牛顿,培根的唯物主义哲学和知识就是力量口号,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及社会契约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的认识论、自然权利说;启蒙主义理性与古典主义者不同:以理性为原则,要求人们思考并否定现存的一切制度的合理性;把理性和人的天性联系,按人的天性建立未来社会,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 特1 政论性和哲理性:在作品中插入一定的争论成分,用散文语言,宣扬启蒙思想,社会和哲学问题 3 形式上的创新:哲理小说;正剧:狄德罗和莱辛 英笛福、Richardson、斯威夫特、菲尔丁 散文滑稽史诗 国 感伤主义:斯特恩《感伤的旅行》1768 法早起兴起于18C20S。较保守,孟德斯鸠和伏尔泰 理论巨著,被伏尔泰称“理性和自由的法典”;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法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悲剧《中国孤儿》,哲理小说《札第格》天真汉、老实人 点 2 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典型的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现实社会;普通人形象,现实主义 国 孟德斯鸠,主要成就在政论和建立资产阶级法治理论上《论法的精神》启蒙运动中第一部政治、法学50S,50-70狄德罗共同编撰欧洲第一部’百科全书”,艺术上彻底摒弃了古典主义的陈规, 狄德罗1713-1784,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各 卢梭1712-1778,不宣扬文明的益处,号召人们回归自然;以情感为行为指南,论文《论科学和艺术》否认艺术和科学有助于人类道德的净化;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宣称社会教育和私有财产摧毁了自然人并导致纷争和苦难;《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和返朴自然;主张以暴力反对专制政体,人民可以凭天赋人权夺回自由,这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础;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 博马舍1732-1799,启蒙戏剧家,费加罗三部曲这三部分别是:《塞维亚的理发师》(1772)、《费加罗的婚礼》(1778)、《有罪的母亲》(1792) 德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文学第一位代表,《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拉奥孔》通过分析古典雕刻与表现美的结论。《汉堡剧评》批判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并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为基础,创立了市民剧理论。市民剧包含着悲剧和喜剧的双重因素,是摹仿人的相互掺杂的悲喜情感而产生的。莱辛认为悲剧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怜悯与恐惧,净化观众的情感,达到适中的程度;喜剧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笑培养“发现可笑的事物的本领”。在戏剧表演风格上,他主张将诗的表现激情与画的美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戏剧的使命在于描写自然,体现真实的合目的性,产生教育作用,提高观众的道德水平。 70S高潮,狂飙突进,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①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解放②崇尚“天才”,认为“天才”体现了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完美人的形象。③“自然”在狂飙突进运动的词汇中是一个特定的概念④如果说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则狂飙突进更强调感情 席勒1759-1805《阴谋与爱情》(1784年)、《欢乐颂》(1785年)诗剧《唐·卡洛斯》(1787年)《论人的美育教育》《论纯朴诗与热情诗》《强盗》1780早期的,晚期的有《华伦斯坦三部曲》《威廉·退尔》 歌德1749-1832《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小说),始于1807年《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小说)1774年第2版1787年《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六音部诗行写成的牧歌),1798年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共同特点:1.现实主义不仅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有强烈的批判性同时还深刻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2,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3. 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4 以叙事文学为主,长篇小说 法司汤达:1827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红与黑》1839《巴马修道院》文艺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传统,立志当“人类灵魂的观察者”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1829-1848)分类整理法: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高老头;外省生活场景,欧也妮葛朗台;巴黎生活场景,贝姨;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人物再现法,460多个人物重复;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史;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人被异化的历史悲剧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异国题材,《嘉尔曼》 福楼拜,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代表;都德:1868《小东西》 19C中后巴黎公社文学真实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者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诗歌数量和成就最多最大。为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奠定基础鲍狄埃是代表《国际歌》1871 英较多表现劳资矛盾,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浓 浮士德1.走出书斋,投身生活。2追求个人幸福的阶段。3为宫廷服务的阶段。4追求古典艺术的阶段。5在改造自然中找到真理。 国 诗歌的表现手法的差异,论证造型艺术与诗的界限,即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界限,得出画更适合于国 亚》;注重人的心灵世界的真实表现,将人物心理冲突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上展开,内倾性的现实主义国 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后期: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x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