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版业与传媒业

更新时间:2024-01-11 06: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概况: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横跨欧亚大陆。人口1.419亿人(截至2008年6月1日)。民族18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占人口总数的79.8%。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还有天主教、犹太教和佛教。首都是莫斯科。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29886亿卢布(约1343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2925卢布(约9077美元)。

文化教育:俄罗斯教育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近年,由于俄罗斯学龄儿童数量呈下降趋势,俄罗斯普通教育机构也相应有一定的减少。2007年,俄罗斯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07621所,在校学生人数3576.43万,每千人(15岁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职业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俄罗斯是教育大国,著名高校有: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大学、莫斯科石油天然气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矿业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

一、出版业发展历程

前苏联是出版业大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1921年9月12日通过了《莫斯科自由售书法案》。苏联时期,出版业蓬勃发展,有300多家国有出版社,其中中央级出版社54家,平均每年出版图书和小册子8万种左右,约占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总量的1/5,与美国出版种数不相上下,是世界出书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转轨,图书出版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俄罗斯的图书出版开始在自由经济制度下运作,经历着从传统的制式出版逐步向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西方出版模式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图书市场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俄罗斯图书出版业走向私有化。图书市场对私人出版商和书商变得越来越宽松,开始出现了合作企业和合资(国家和私人资本)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的私有化进程,造就了股份公司和贸易合作社,最后形成有私人资本参与的出版集团公司。俄罗斯图书出版业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2002年取消了出版业许可审批制度,这使得挂牌运营出版社的手续大大简化。俄罗斯书业越来越集中于非国家出版机构,已由先前的单一国家所有制,转变为由私有出版社主导。2005年,私有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种类占出版总数的80%。俄罗斯计划仅保留2至3家国有出版印刷机构。

现在,俄罗斯图书出版业的指标不仅大大超过了苏联时期,而且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二、出版管理

俄罗斯新闻业和出版业的国家主管部门是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该部门成立于1999年7月。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实施关于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新闻、电脑网络、图书和期刊出版、印刷、发行的政策,调整音像制品的生产和发行;制定并实施关于广告制作、发行的政策,制定并实施关于传媒技术的发展、运作、标准、认证的规划;编制并管理俄罗斯统一的大众传媒机构名录,统一管理大众传媒机构的经营许可证。

? 体制转轨,法律保障

当代俄罗斯的出版制度成型于20世纪后10年。苏联解体后,政府取消了对图书出版业的补贴和各项优惠政策。国有出版社几乎

全部倒闭,出版业面临体制转轨与震荡。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出版业的法律和法规。

俄罗斯当代出版业的行为准则体现在俄罗斯联邦宪法中,俄罗斯联邦宪法成为俄罗斯当代新型出版体系形成的最重要基础之一。《俄罗斯联邦宪法》第29条明确规定:“保障每个人思想和言论自由”,“任何人都享有以任何合法方式自由地收集、获取、转交、制造和传播信息的权利”。宪法规定每一个俄罗斯公民都拥有获得信息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各类出版物也包括其中。

1991年12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截至2003年,《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经过十多次修订。1994年1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俄罗斯联邦义务上缴文献样本法》。该法要求各类出版社及出版组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数量上缴各类文献样本,并对义务上缴文献样本的种类、义务上缴文献样本的生产者和接受者的范围、文献样本义务上缴的期限和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2002年1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对《俄罗斯联邦义务上缴文献样本法》进行修订与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文献呈缴制度。1995年政府又出台了《国家支持大众传媒和书籍出版法》,俄联邦政府支持出版业的发展,把出版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俄罗斯联邦境内出版发行的各类图书的分类及统计工作由俄罗斯书库负责。该组织成立于1917年,是俄罗斯法定的出版物版本收藏机构,负责书号发放、各类出版物的收藏、保管,图书分类数据制作和统计。俄罗斯各大图书馆均采用该书库的图书分类法和数据。目前,俄罗斯对图书出版的权威统计也主要来自俄罗斯书库。俄罗斯书库的统计工作以《俄罗斯联邦义务上缴文献样本法》要求出版社上缴的图书样本为基础。

俄罗斯于1993年颁布《俄罗斯联邦著作权及邻接权法》,于1995年加入伯尔尼公约。

? 财税支持

俄罗斯出版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在被推向市场之初,俄罗斯出版业突然间失去了国家的保护和政府巨额资金的支持。联邦政府开始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出版和销售课以各种捐税。特别是从2002年1月起,联邦政府给图书出版和销售规定了20%的增值税率,直接导致了整个书业的萧条。前总统普京责成政府认真考虑给出版商降税、免税的方案,以拯救危机中的俄罗斯出版业。到2002年7月1日,增值税率下降到10%,目前税率还在调整中。

2006年,俄罗斯国家杜马对俄罗斯《税收法典》草案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规定对与教育、科学和文化有关的图书免征附加税,同时,还拟对除广告类和色情类图书之外的图书印刷、出版、编辑服务也予以免征附加税。

2006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俄罗斯文化(2006~2010)联邦专项纲要》,这是一项关于图书出版业的重要政策。根据其要求,仅2006年,俄罗斯政府就拨款7500万卢布,资助605种选题的图书出版。

三、出版业现状

从解体后的没落,到新世纪后的慢慢崛起,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来说,图书出版和销售市场仍然潜力巨大。高度发达的图书事业仍是俄罗斯文化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据俄罗斯国家出版代理机构Rospechat的数据,俄罗斯的图书市场总值约为22亿美元,并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2008年,俄罗斯图书市场总值比2007年增长14.2%。另有业内专家预测,俄罗斯图书市场在2010年将达到35亿美元。

1、图书出版

(1)以非国有出版机构为主,出现集团化趋势,出版社“十强”占全国半壁江山。

当前在俄罗斯登记注册的出版社数量在15000家左右,较前苏联时期增加了数十倍。但是比较活跃的出版社只有6000家左右。非国有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种类占总量的80%,发行量占90%,成为俄罗斯出版体系的基础。

在俄罗斯图书市场上,出版企业之间出现大规模的并购扩张,出版资源与渠道越来越垄断。10多家大型出版社——阿斯特(АСТ)、埃克斯摩(ЭКСМО)、奥尔玛(Олма-пресс)、德洛法(Дрофа)、教育(Просвещение)等,已经由于合并小企业而形成大集团。2008年图书出版种数排名前10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占全国图书出版种数的1/4,占全国总印数的2/5,超过往年指标,这表明书业资本的集中化进程在继续推进。

2008年,在前10大出版社中,埃克斯摩的出书品种(10439种)和发行量(99680700册)均居第一位,第二位是阿斯特(出书9884种,发行71417700册)。而2007年出书品种居全国第一位的是阿斯特,发行量第一的是埃克斯摩。前10大出版社都是综合性出版社和出版教育图书的专业出版社。除了以上两个出版集团外,排位前列的出版社还有德洛法、俄罗斯埃格蒙特、教育、凤凰、奥尔玛传媒集团、学院出版中心、里波尔-经典作家、字母-经典作品出版社等。

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以大学出版社主要是地方大学出版社为主的非商业出版社越来越强。在出书品种100强中,大学出版社至少占了30席。

(2)出版种数居世界第三,总印数增长,平均印数在2008年不跌反升。

2008年,俄罗斯出书超过12万种,再创新高,俄罗斯书库登记的图书和小册子为123336种。截止2008年,俄罗斯已连续三年

出书超过10万种。2006年,俄罗斯出版图书102268种,年出书种类首次突破10万大关,俄罗斯进入世界出版强国之列,紧随中国、美国和英国之后,位居第四。2007年,俄罗斯出书108791种,同比增长6.4%,已超过英国,跃居世界出版大国第三位,位居中国和美国之后。2008年,俄罗斯继续保持这一排序。

应当指出的是,各国出版种数的排名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相对的,因为目前国际上对出版种数的统计还未出台统一的标准,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统计以进入发行领域的出版物为主,并未将一些灰色文献完全统计在内。而且,尽管《俄罗斯联邦义务上缴文献样本法》规定出版社必须向俄罗斯书库交纳图书样本,但每年仍有10%-12%的出版物未交纳样本。因此,可以估算,2008年,俄罗斯实际出版图书在14万-14.5万种之间。

俄罗斯出版的图书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普通的图书,另一种是手册形式的图书。2007年,俄罗斯72.9%的图书是以普通图书形式出版的,22.1%以手册形式出版;与2006年相比,以普通形式出版的图书总量下降了10%,而以手册形式的出版总量有大幅度的上升。

俄罗斯图书总印数在2007年结束自2004年以来逐年缩减的态势之后,于2008年再次出现增长势头。近四年的总印数分别为:2005年6.694亿册,2006年6.335亿册,2007年6.657亿册,2008年7.604亿册。2008年,图书平均印数也首次出现增长,达6166册,而2004年为7709册,2005年为7009册,2006年为6192册,2007年为6119册。

众所周知,图书平均印数下滑是全球性问题,因为出版商不但销售纸介质图书,还销售电子图书。而且知识和阅读兴趣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对纸质图书的现实和潜在需求逐渐下降,俄罗斯平均印数在2008年不跌反升的确引人瞩目。

2004-2008年俄罗斯图书和小册子种数、印数统计

年度 图书和小册子种数 图书和小册子总印图书和小册子平均数 种数(种) 同比增减种数(%) 册) 2004 89066 2005 95498 +10.0 +7.2 685.9 669.4 633.5 665.7 760.4 -2.3 -2.4 -5.4 +5.1 +14.2 7709 7001 6192 6119 6166 - -9.2 -11.6 -1.2 +0.8 (百万(%) 印数 同比增减印数(册) 同比增减(%) 2006 102268 +7.1 2007 108791 +6.4 2008 123336 +13.4 2008年出书品种统计显示,精装本品种增长较多(2008年42608种,2007年35779种),但是平装本仍然占主导地位,2008年总印数为4.744亿册,2007年为4.043亿册。另一个趋势是丛书的比重增长较快,2008年占总品种的41.7%,占总印数的58.7%。 1万~5万册的印数级别占据了出版物市场的主导地位,囊括了90%的图书出版种数。很多中小学教科书以及侦探类、爱情类、幻想类流行娱乐图书的印数都在这一范围内。1000~5000册和5000册以上的印数级别平稳。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教科书、词典、手册以及经典出版物和现代严肃类畅销书都囊括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畅销书(印数10万册以上)种数减少、比重下降:2007年畅销书为516种,2006年、2005年分别为524种、562种;2007年畅销书所占印数比重16.6%,2006年、2005年分别为16.9%、19%。 (3)地区分布不平衡。 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全国图书出版中心,俄罗斯80%的出版社集中在莫斯科。莫斯科无论在出版种数或是在总印数上皆瓜分了全国出版的绝大部分版图,2008年,莫斯科的图书出版种数占全国图书品种的60%(2007年为58.2%),总印数占全国的83.8%(2007年为85.1%)。素有俄罗斯“北方首都”之称的圣彼得堡稳居第二位。

这种严重的不平衡,客观上导致了图书发行的困难,造成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图书泛滥,而偏远城市和乡村购书却极其困难的局面。但这两年来非中心区的出版数量已有明显成长,如新西伯利亚区的书籍总数从2004年的1,339种增加到2005年的1,481种,而数量则从1,043,700册增加到2,073,000册。

(4)多语言出版;英语图书占翻译类作品的比重最大;版权引进和输出比例为22_1。

俄罗斯有20多个联邦主体共和国,是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其出版物涉及本民族语言及世界各民族语言超过60种。2008年,在以各种语言出版的图书中,俄语图书有120301种,印数为7.491703亿册,其次为英语、鞑靼语、巴什基尔语和雅库特语图书等。鞑靼族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巴什基尔族和雅库特族也是较大的少数民族。俄罗斯书库登记的2008年出版的汉语图书仅有两种,计2000册。

俄罗斯一直有着大量翻译出版世界各国优秀作品的传统。2008年,在图书版权贸易方面,俄罗斯引进图书14197种,占全国图书出版种数的13%,2007年为12007种,增长明显。其中,从英语翻译成俄语的图书品种为9617种(2007年为8080种),占引进图书的67.7%;从法语和德语翻译成俄语的图书品种分别为1221种(2007年为882种)和927种(2007年为836种)。这三种外语图书是俄罗斯翻译类图书的主角,其品种数占到翻译图书的80%以上。但是,俄罗斯版权输出略有下降,2007年输出726种,而2008年下降到646种,版权引进和输出比例为22_1。其中输出中国59种,发行量为20万册。2007年输出中国51种,发行量为18.96万册。

翻译类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有三类图书,按出版种数排序依次为文学艺术类、大众类、少年儿童类。

俄罗斯积极在国外推广俄语和俄罗斯图书。俄罗斯曾经成功地举办了法兰克福书展、法国图书沙龙、华沙书展、布达佩斯书展、明斯克书展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活动。2006年,俄罗斯在阿塞拜疆和意大利举办了俄罗斯图书节。

(5)图书出版结构与前苏联时期相比发生变化,近期趋向稳定。 俄罗斯将图书分为10个类别,分别是政治、社会与经济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类,农业类,医学、体育类,教育、文化与大众传媒类,语言类,文学艺术类,儿童类和综合类。

俄罗斯图书结构较前苏联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科学、技术、农业等方面的图书锐减,政治经济类、儿童类、文学类、教育类、翻译类图书增长明显。根据2005年的调查,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爱情小说、科幻小说、儿童文学、冒险小说等消遣性阅读书籍在俄罗斯成为最畅销的书种。

最近几年,俄罗斯的各类图书结构并未发生太大变化,发展稳定。从出版种数来看,目前,俄罗斯图书市场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政治、社会与经济类图书占到近30%的市场份额,教育、文化与大众传媒类,文学艺术类和技术类图书所占比例均在14%左右。儿童类的市场份额约为8%。

(6)图书价格逐渐接近欧洲水平。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消了图书统一定价制。借助于图书提价,俄罗斯图书市场每年以15%的速度在扩张。近两三年来,俄罗斯图书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册8-15欧元的欧洲水平。平均书价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工资的增长;纸张和印刷费用增长;作家稿酬提高。

2、发行销售

图书销售是制约俄罗斯书业发展的瓶颈。苏联时期俄罗斯联邦共有书店4500家,苏联解体后在第一次私有化浪潮中,原有的图书发行体系分崩离析。虽然近几年有了长足的改观,新的图书销售网络逐步建立起来,但从整体上看仍不能尽如人意。

地域太大、资金不足是俄罗斯图书发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出版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体现在图书销售市场上。大城市的图书零售系统都已建立起来,而在俄偏远的东部地区,图书零售业的发展滞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下诺夫格勒得市三座城市占据了俄罗斯80%的图书购买力市场。专家估计,莫斯科的图书日销售量占全国日销售量的30%以上。

由于图书流通系统不健全,俄罗斯边远地区的书店一直处于无书可卖的境地,而且书价比莫斯科和彼得堡的书店贵很多。能够做到在边远地区设立图书仓库的只有那些出版商巨头,比如埃克斯摩出版集团和阿斯特出版集团,或者大型图书批发商(如精品图书公司TOP-BOOK)。但是他们在边远地区投放的图书品种并不多,一般是大众消遣类的低价图书。

根据2004年的测算,俄罗斯每6万居民配1家书店,而欧洲(如捷克、德国、匈牙利)为1万居民配1家书店。俄罗斯图书销售网点数量不足,“书店-居民”适配比例明显不平衡。

近几年,由于大出版社和实力雄厚的企业的参与,许多地方买书难的问题有所缓解。目前俄罗斯拥有10家大型的图书批发公司、1000家小型图书批发公司,及4000家左右的书店。还有几十座大型图书超市。图书超市近几年在大城市异军突起,有很强劲的发展势头。网络也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400家左右的图书出版发行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网上书店数量超过了30家。其中最著名的网络书店有:奥逊书店、图书之家书屋、蜂鸟书屋等。据统计,网络书店的成交量为图书总成交量的2%-4%,专家估算到2010年将达10%。

3、图书馆是图书市场的催化剂

图书馆是俄罗斯图书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和体制维护者,有着举足轻重的“催化剂”作用。俄罗斯现在拥有大大小小的图书馆13万个左右。各类公共图书馆遍布全国。其中最为有名的是位于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РГБ)和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РНБ)。在87个联邦主体内,还有300多个地方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不乏盲人图书馆。除此之外还有约5万家市立公共图书馆,他们中的一些分布在各村镇。

俄罗斯大约有3000家各大院校、研究所、职业技术学校及贵族学校校立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与中高等教育直接挂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莫斯科大学图书馆、圣彼得堡大学图书馆、喀山大学图书馆、萨拉托夫大学图书馆、托木斯克大学图书馆以及伊尔库斯克大学图书馆等。在俄罗斯普通教育体系中有大约6万家中小学图书馆。最大的科研学术型图书馆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它仅对旗下各研究所及相关机构开放。

4、读者状况

前苏联曾经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被誉为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但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图书大国地位、俄语的世界地位都有所下降。此外,由于书价飞涨,读者的购买力及阅读率也呈下降趋势。

2008年9月,俄罗斯列瓦达分析中心根据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委托,对俄罗斯国民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份名为《2008俄罗斯阅读:趋势和问题》的报告分析了后苏联时期也就是“改革”年代以来当今俄罗斯大众阅读情况的变化。

调查是从各地区的127个居民点中选取2000个18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的。报告分析指出,与1999年特别是2000年国民较高的阅读需求相比,当今俄罗斯大众阅读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最近15年里,报刊和图书的阅读人群急剧减少。接受调查的成年人中,有

55%不买书,46%根本不看书。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包括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中年人和成年人在内的绝大部分居民转向阅读系列的“快餐”图书,甚至超过半数的人无法叫出近年来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名或作者姓名。

最经常看书的人群为女性(19%),高学历者(25%),大中城市居民(20%,其中莫斯科人居多),高消费人群(20%)。2/3的被调查者(64%)认为,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比,俄罗斯人对图书的兴趣下降了,持有这一观点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各占54%,高消费人群占54%,莫斯科市民占48%。

另一个明显的转变是居民从读书转向看电视(每天3小时~4小时,节假日5小时~6小时)。读书逐渐成了看电视的补充。在杂志当中,封面和内文色彩鲜艳亮丽的女性杂志和与电视有关的杂志(包括介绍电视节目)最受欢迎;而在报纸中,大众周报,主要是地方报纸(资讯类、娱乐类)最受欢迎。

整体而言,俄罗斯最近10年~15年的阅读文化逐渐变得越来越娱乐化、年轻化和女性化。互联网对于阅读率的影响暂时还相当小,因为互联网主要在年轻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大联邦直辖市和大城市居民以及具有较高消费水准的俄罗斯人中比较流行。

近10年来,俄罗斯不藏书或者藏书仅有一二十种的家庭明显增多,占被调查人群的3/5。藏书超过500册的家庭越来越少,从以往的10%下降到目前的6%。

俄罗斯已经到了极度轻视阅读的临界点,俄罗斯正在经历系统性的阅读和文化危机。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11月,为了推动国民阅读和图书推广,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与俄罗斯图书联盟共同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简称《纲要》)。俄罗斯图书联盟宣布2007年为俄罗斯国家阅读年。2007年,该计划正式启动。《纲要》实施以来,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支持并推动各地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

5、数字出版业

2002年,俄罗斯制定电子出版国家标准,着手开发电子出版物市场。最近几年,有声读物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俄罗斯人对电子商务,电子书、数字出版持保守态度。据有关部门统计,电子阅读物目前只占据了俄罗斯2%的销售和阅读市场。由此看来,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可观。

6、印刷业

俄罗斯目前大约拥有5000到7000家印刷企业(在数量上远少于英美等国家),其中只有几百家企业保持着良好的运营状态,而且大多数都位于莫斯科或圣彼得堡附近。私营印刷企业目前占据着全俄罗斯印刷业65%的市场份额。俄罗斯印刷企业每年的营业额大约为30亿美元,印刷进口额为10亿美元(自2004年以来增长了一倍),而且绝大多数进口产品都来自欧洲。俄罗斯印刷业的年耗纸量约为100万吨,年生产各类印刷品共约500亿张。其中,38%为报纸,15%为图书,7%为杂志,40%为其他各类印刷品,如广告、包装纸、不干胶等产品。

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大型出版社如埃克斯摩、阿斯特、奥尔马等都有自己的印刷厂或者有自己股权的印刷厂。现在90%的俄罗斯出版社直接在自己的编辑部内准备样书。

俄罗斯大量报刊出版商将印刷业务交给海外公司。俄罗斯报刊出版商在国外印刷订单总金额稳步上升,2003~2005年3年间的数额分别为4.476亿、5.301亿和5.515亿美元,2006年这一数据超过6亿美元。俄罗斯政府和相关组织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俄罗斯印刷商中介组织多次向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外贸及关税政策领域保护措施跨部门委员会提议,要求取消纸和印刷材料的进口关税。业内相关组织要求政府降低对书报刊生产、发行环节的各种劳动和服务的增值税税率。

四、大众传媒业

在《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中,大众传媒指连续出版物、广播、电视、音像节目、新闻影片节目以及定期传播大众信息的其他形式。传媒业是俄罗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6年该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2005年俄罗斯传媒市场广告额增长了28%,达到50.1亿美元。

截至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大众传媒的注册数量为66931个。其中印刷类大众传媒52641个,电子类大众传媒14290个。但是在这些大众传媒中,有近45%处于休眠状态,他们在俄罗斯大选期间复苏,或者只是偶尔运作。

1、媒体发展历程

前苏联时期,传媒全部归国家所有,由政府统一管理。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社会急剧变革。1990年,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新闻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新闻自由确定下来。随着法律的颁布,完全独立于苏联共产党的媒体纷纷成立,它们从各自的党派政治立场出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1991年底,随着苏联的解体,大的媒体全部更换了领导人,媒体失去了资金支持,私有化进展迅速。政治派别斗争使得金融寡头大量投资传媒,使其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普京政府执政。普京明确反对金融寡头控制舆论,认为他们不应该利用媒体干预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应掌控在政府手中,因此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包括对媒体领导人的任命,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等。特别是针对2002年10月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人质事件中,众媒体对事件完全自由化的报道,使恐怖分子有机可乘,产生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俄罗斯政府紧急修订了《新闻法》,进一步完善法律体制,规范媒体的行为。

目前,俄罗斯传媒业基本形成了以国家传媒为主,社会组织传媒和私有商业传媒(包括外国传媒)为辅的三足鼎立格局。

2、印刷类大众传媒

根据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统计数据,2006年,俄罗斯报刊市场规模为40.6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13.7%,报刊业总收入为3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广告收入为16.4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8.0%。

截至2009年初,在俄罗斯有27425种报纸和周刊,其中有14000多种有稳定的市场营业额。2006年至2008年报纸的注册数量没有太大变化,表明报刊市场已趋于饱和。众多的注册媒体中,具有影响力和发展前景的媒体只有50多家,其中50%的定期出版物高达70%的收入都来自广告。近十年来,俄罗斯报业市场的结构没有很大变化。2008年俄罗斯报纸的总印数为78亿份,与2007年持平。其中27亿份是全国性报纸,26亿份是区域性报纸,25亿份是地方性报纸。据统计,2008年5月至10月,俄罗斯传统日报的受众达到652万人,而传统周报为1400余万人,其中城市居民分别占11.3%和24.2%。

截至2009年初,俄罗斯共注册有20433种杂志,但是能在市场上成功销售的杂志不超过2500种。2008年,俄罗斯杂志市场总收入达到6100亿卢布。杂志的读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截至2008年,固定读者已达到3.62亿人次,当今在俄罗斯阅读杂志的人数占到总人口的62%。此外定期出版的免费网络杂志市场需求增长迅速,搅乱了传统杂志的格局。高信息技术时代和飞速发展的个人电子计算机技术时代的到来,促使杂志刊物向网络和年轻读者群靠拢。

全国性报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主要有:

? 《俄罗斯报》,俄罗斯政府机关报。1990年创刊,在俄罗斯全境及独联体国家发行,目前总发行量超过40万份。该报纸在俄罗斯报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俄罗斯国家的各种法律文件一经在该报刊载即生效。《俄罗斯报》目前在其全国设立38个记者站,同时在俄罗斯全国32个城市刊印发行。

? 《消息报》,私营企业,社会政治类报纸。该报为前苏联报纸,1917年3月创刊。1991年8月23日注册登记,1992年11月3日重组为私有化企业,1998年4月20日重新注册登记。

? 《独立报》,为目前俄罗斯一家大型私营出版企业。该报纸与1990年12月21日创刊,目前发行量为4-5万份。

? 《新闻时代报》,股份制报刊企业,公司控股71%,个人股份为29%。2000年3月出版发行。目前发行量为5.1万份,主要发行地区为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

? 《生意人报》,私营企业。2006年全年发行量69.8万份,据统计,莫斯科市千人读者中拥有量为113.6份。

? 《莫斯科共青团真理报》,为前苏联主要报刊之一,1925年3月13日创刊。在俄罗斯拥有读者880.8万人。

? 《总结》杂志,周刊。创刊于1997年,是目前俄罗斯较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以社会政治性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期刊。该刊物发行范围较为广泛,除莫斯科和周边地区外,在俄罗斯国家各个地区和独联体国家都有发行。此外,还在欧洲、美国以及“汉莎”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等多家航空公司发行。

除上述报刊外,在俄罗斯较有影响的刊物还有《真理报》和《公报》等。

3、国外期刊在俄罗斯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外国期刊开始尝试进入俄罗斯期刊市场。第一本在俄罗斯获得较大成功的外国期刊是1994年5月创刊的俄文版《Cosmopolitan》。2004年,创刊10年的俄文版《Cosmopolitan》杂志成为欧洲销量最大的女性月刊杂志而被载入俄罗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Cosmopolitan》杂志的成功拉开了外国期刊出版集团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序幕。此前的苏联时代,俄罗斯期刊界与西方世界几乎

没有任何交往。在俄罗斯经济积极推进私有化的背景下,面对具有雄厚资本实力和成熟运作经验的外国期刊出版集团,俄罗斯本土期刊只能是节节败退。Burda、Gruner+Jahr、Hachette-Filipacchi、Conde Nast等跨国期刊出版集团纷纷涉足俄罗斯期刊市场。

这一阶段外国期刊在俄罗斯的繁荣,与俄罗斯当时的媒体政策有密切的关系。1992年,俄罗斯颁布新的《大众传媒法》,全面开放传媒市场,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原则上可以自由进入传媒业,这就为外国期刊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外在条件。虽然到90年代末,俄罗斯政府开始收紧对媒体的控制,但外国期刊集团在俄罗斯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现在,俄罗斯读者在各地的报刊亭里都可以买到俄文版的《ELLE》、《Vogue》、《FHM》、《GQ》等多种国际知名杂志。

4、通讯社 主要通讯社有:

? 俄通社-塔斯社,简称俄塔社,俄罗斯政府官方通讯社,为世界五大通讯社之一。其前身是前苏联时期的塔斯社及1992年月1月成立的俄罗斯通讯社,1992年正式更名为俄通社-塔斯社。目前在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设有74个分社,在其他59个国家设有62个分社。

? 俄罗斯新闻社,简称俄新社,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前苏联新闻社,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通讯社。国营性质,系俄罗斯目前两大主要通讯社之一,地位与俄塔社相同,是俄罗斯政府对外宣传的主要通讯社。在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设有40多个分社。

? 国际文传电讯社,也称作文传电讯“国际信息集团”(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group),主要提供政治、社会新闻和调查研究,是俄罗斯目前在IT领域和其他经济部门中唯一掌握金融市场情况的专业化机构。目前,该集团公司可以使用100多种语言,包括俄罗

斯语、哈萨克斯坦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阿塞拜疆语,以及英语、德语等发布各类信息。

5、电台及电视台

根据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统计数据,2006年,俄罗斯电视市场规模为31.6亿美元,广播市场规模3.5亿美元。2005年,电视播出时间共计120536小时,较2004年增加8612小时23分钟。广播受众在16周岁及16周岁以上的居民中所占比例为85%。

主要广播电台有:

?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是俄罗斯国家广播公司主力宣传机构之一。该电台为国有性质,1929年建台,1989年1月1日使用现在名称对外广播,目前可以用32种语言全时段向世界播发信息。

? 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私营,1990年建台,全天使用俄语广播。

? 灯塔广播电台:是历史悠久并较有影响的俄罗斯国家音乐电台,1964年建立。

主要电视新闻机构有:

? 第一频道电视台:国家参股企业,1995年成立,2002年9月由原俄罗斯公共电视台更名,系俄罗斯和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俄语电视台,在俄罗斯的覆盖率可以达到99.8%。

? 俄罗斯电视台:国有性质,1991年5月建立。在本土可以达到85%的覆盖率,在独联体国家和波罗的海地区还拥有5000万电视观众。电影节目占到该电视台总播出时间的35%,为此,该台与50多家大型的电影生产商和销售商有密切合作关系。

? 独立电视台:私营性质,1993年建台,是目前俄罗斯唯一经过俄联邦政府批准的私有企业电视台。独立电视台除了俄罗斯本土之外,还能够覆盖到独联体国家以及西欧、中东、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地区。

? 中心电视台:莫斯科市政府所属,1997年建台,节目覆盖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和部分独联体国家以及欧洲国家。

6、互联网

根据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的统计数据,2006年,俄罗斯互联网市场规模为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6.67%。

2006年年底,俄罗斯网民数量达到2600万人。在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中,平均约33.2%的居民上网,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2006年有43.1%的莫斯科人上网,而2005年这一指标为32.5%。到2008年底,俄罗斯有4300万人使用互联网,比2007年增加550万人。

五、协会及展会 1、出版业协会组织

? 俄罗斯出版商协会(Publishers Association of Russia,PAR):1990年成立,是国际出版商协会的会员。

? 俄罗斯图书联盟(Russian Book Union):2001年成立。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出版业巨头都是其会员。该联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争取国家对大众传媒及图书出版业的支持。

2、书展

? 莫斯科国际图书博览会(Moscow International Book Fair):创办于1977年,是世界十大书展之一,每年9月举办。它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图书展销活动,也是东欧地区主要的国际图书盛会。兼顾版权贸易和图书销售。

? 圣彼得堡国际图书沙龙(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Book Salon):创办于2006年,于每年4月在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举行。主办方是俄罗斯图书联盟和圣彼得堡市政府。

? 莫斯科高素质小说及非小说类书展(International Book Fair for High Quality Fiction and Non-Fiction):创办于1999年,于每年11月底举行。主办方是莫斯科EXPO-PARK展览公司。

六、中俄书业交流

中俄(苏)图书出版交流始于上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及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两国大量翻译出版对方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二战后到1956年是两国出版业交流的顶峰,此后受政治因素影响曾一度搁浅,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恢复。

从1999年到2006年,中国共引进俄罗斯版图书2350种,排在美、英、日、法、德之后位居第6。其中文学类图书占半壁江山,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图书则远远滞后。

俄罗斯引进中国图书存在同样的问题。从2001年到2006年,俄罗斯出版了1274种关于中国的图书,其中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有566种,同样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1274种图书中包括从中文翻译的作品和俄罗斯汉学家的著作,但是前者数量很少。

为了推进中俄两国图书出版领域的进一步交流,2006年3月,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和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共同签订了《2006-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与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合作备忘录》,提出双方将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并按照各自国家的法律,促进两国各方面图书的广泛交流与推广。

俄罗斯是2006年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宾国。在2006年首届中华版权国际合作推进会上,俄罗斯签约引进75种中国图书的版权,这是中俄最大的一笔版权贸易合同,创下中俄版权贸易史之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6s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