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综地理(九)(解析版)

更新时间:2023-11-26 03: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绝密 ★ 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九)

本试题卷共26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省会城市首位度”是指省会城市与该省最大非省会城市GDP(或人口总量)之比。下图为“2015年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对比图”。读图,回答1~3题。

1.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A.广州

B.贵阳

C.哈尔滨

D.兰州

2.省会城市与最大非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小的省份是 A.江苏

B.山东

C.广东

D.浙江

3.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 A.省内人口分布更均匀

第页

B.省内城市间经济发展更均衡

1

C.生产要素在省内分布更合理 D.省会城市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解析】第1题,图中对角线上的点表示人口首位度与经济首位度相同,距对角线越远的点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的差异越大,从图中可直接读出兰州距对角线最远,差异最大,D正确。第2题,由材料“省会城市首位度是指省会城市与该省最大非省会城市GDP(或人口总量)之比”可知,经济首位度数值越接近于1,两者的差距越小,从图中可读出广州和福州经济首位度数值最接近于1,差距最小的省份是广东和福建,C正确。第3题,图中中西部地区经济首位度数值更高,说明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更重要,省内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生产要素在省内分布不合理,D正确;中西部地区人口首位度大于1的较多,说明省内人口分布不均匀。 【答案】1.D 2.C 3.D

四川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400 m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一般在9~11月,是我国芒果成熟期最晚的地区,该地区的芒果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佳。下图为攀枝花地理位置图。读图,完成4~6题。

4.导致攀枝花芒果晚熟的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气候干旱 ④管理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攀枝花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干热,光热充足 C.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 6.攀枝花芒果种植区易发生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水土流失

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D.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

【解析】第4题,水果的成熟时间和区域的热量条件关系密切。攀枝花市纬度位置偏高,且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使芒果生长期较长,导致成熟期晚,A正确。第5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芒果含糖量更高,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谷地,夏季高大山脉对西南季风阻挡作用强,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且下沉气流增温效应强,河谷干热,故A正确。日较差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

第页

2

与攀枝花芒果“含糖量高”矛盾,B错误。受季风影响,本地降水量大但季节分配不均匀,C错误。本地区山高谷深,且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不是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第6题,本地区地势起伏大且降水丰沛,易出现水土流失,D正确。 【答案】4.A 5.A 6.D

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是一年中最大值,2月时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值。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在70°E~80°E明显向低纬凸出是由于海水运动受到海底山脉阻挡绕行将海冰带到较低纬度,据此完成7~9题。

7.由图可知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 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走向一致

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 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

8.据研究,由于盛行风的影响,融冰初期会在沿岸地区出现无冰水域,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风的 A.方向

B.大小

C.源地

D.性质

9.9月时受海底山脉阻挡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潮汐

B.波浪

C.南极环流

D.西风漂流

【解析】第7题,图示为南极地区,9月海冰范围最大,不表示气温最低,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南半球海洋约是8月份气温最低,A错。由于海水的涌动的力量影响,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B对。图示可见,海冰外缘线与海岸走向不完全一致,C错。海上有浮冰存在,海冰范围大于海冰覆盖面积,D错。第8题,据研究,由于盛行风的影响,融冰初期会在沿岸地区出现无冰水域,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风的方向,南极大陆盛行离岸风,将海冰吹走,A对。风的大小、源地、性质不是冰被吹走的主要原因,B、C、D错。第9题,9月时,图示海冰范围内向低纬凸出部分盛行西风,受海底山脉阻挡的海水运动形式是西风漂流,D对。潮汐、波浪影响主要在沿

第页

3

海地区,A、B错。南极环流位于南极大陆周围,C错。 【答案】7.B 8.A 9.D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地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通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18℃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度,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是 A.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C.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D.高山灌木林

11.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 A.透光率较低 C.草地退化严重

B.大气降水较多 D.大气温度较低

【解析】第10题,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分布区的典型植被是高山草甸,C对。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海拔较低,在针叶林下面,A错。高寒荒漠海拔较高,温度低,降水少,不适宜,B错。高山灌木林比高山草甸海拔低,D错。第11题,垫状点地梅具有很强的喜光性,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地4500~4750米处盖度低,可能原因是透光率较低,A对。降水少会导致植物死亡,大气降水较多不是盖度小的原因,B错。材料不能判断草地退化严重,C错。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D错。 【答案】10.C 11.A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第页 4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6分) (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6分)

(3)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6分) (4)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6分)

【解析】(1)地形特点的描述主要包括: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的高低状况;主要地貌类

型;沿海地区海岸线的曲直状况。据图可知,匈牙利境内大半范围为匈牙利大平原,中部为山脉和巴兰尼亚丘陵,所以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根据多瑙河的流向,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可知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低。

(2)据图和图例可知,巴拉顿湖周边为断块山,所以该湖泊的形成应以内力作用角度分析,

即地壳断裂下陷雨水汇集而成的湖泊。

(3)河流的水位特征应从流速、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应结合所

在区域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据图可知,甲河段流经山区,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域面积小,流量小,且纬度高,结冰期较长;乙河段流经平原,河流流速慢,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汇水量大,流量大,且纬度低,结冰期短。

(4)据图可知,匈牙利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的首都(布达佩斯)和城市(杰

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中。

【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

第页

5

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 (2)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3)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 (4)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

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

3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专家曾断言,乌江流域因为处在喀斯特地貌区而不适合修建水库,但是在流域内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近些年来,贵州省政府大力开发乌江流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1)分析乌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指出乌江流域的开发对河中鱼类生存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3)分析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水库的不利条件。(6分)

(4)针对乌江流域的现实情况,请您为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解析】水能丰富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降水多,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流域

开发,可能导致河流水质恶化,影响鱼类洄游生存等。喀斯特地貌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技术要求高。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1)水能丰富主要从水量、落差两方面分析。乌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河流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面积大,汇水面积广,河流流量大。地处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

(2)乌江流域的开发,流域内工农业生产活动增加,排放污水增多,污染河流,导致河

第页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9n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