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老区铁矿山改扩建规划项目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0 16:0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老区铁矿山改扩建规划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国环评证甲字第1013号]

二〇一一年五月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老区铁矿山改扩建规划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介

1. 总论

1.1 评价工作背景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铁矿石需求量高速增长,而国内铁矿石生产量相对不足,给钢铁企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又是从事铁矿产品生产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期。

鞍钢作为国有大型钢铁公司,目前可以掌控的铁矿资源量约占我国已探明铁矿石储量(680亿吨)的13.04%,占辽宁省探明储量的67%。通过对铁矿床深部及其外围资源潜力的详细分析,初步估计潜在资源量可达170亿吨(不含已探明储量)。但目前鞍钢铁矿石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5.79%,尤其以鞍山及辽阳弓长岭周边的铁矿资源潜力巨大。现有的齐大山铁矿、大孤山铁矿、眼前山铁矿、东鞍山铁矿、鞍千矿业(胡家庙子)铁矿和弓长岭露天铁矿等6座露天开采矿山,和弓长岭井下铁矿山,截止到2009年底累计采出铁矿石12.4亿吨。优良的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为新的市场形势下扩大开采规模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上述7座铁矿山采区大多已有几十年的开采历史,随着露天矿山向深凹开采的进行,矿石产量规模呈下降趋势,在一直没有大的后续建设投入的前提下连续超产多年,也导致各矿山生产参数难以满足矿山正常生产组织要求,设备消耗上升,铁矿石产量不足造成选矿处理能力闲臵,严重影响到矿山总体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多年的超负荷生产,大部分骨干矿山已到了必须扩界和开采过渡时期,目前设计境界内的矿量已严重不足,矿山服务年限已到了相当危急的时刻,急需进行矿山项目的建设。

基于以上原因,从维护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鞍钢集团公司拟对自身矿业发展战略进行进一步规划,满足集团公司对原料的需求,提高老区矿山生产工艺水平和总体经济效益,打造高效稳产的百年矿山。鞍钢集团以鞍

钢政[2010]90号文《关于对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老区铁矿山改扩建规划项目予以核准的请示》及附件“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对矿业公司未来10年的产量进行了规划,对具体增产项目和为前期在建工程的配套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拟在未来5~10年建设的后续矿山项目进行了展望。规划项目实施后到2015年矿山的铁矿石产量为6950万吨/年,铁精矿总产量为2300万吨/年,新增铁精矿750万吨/年;到2020年矿山的铁矿石产量为10100万吨/年,铁精矿总产量为3000万吨/年,在2015年基础上新增铁精矿700万吨/年。

该规划是矿业公司未来10年发展的总体规划,共包括铁矿山改造续建和新建、选矿厂新建扩建、尾矿库改造扩容在内。具体有:对前期实施的项目进行一定的配套工程建设;对正在生产的齐大山铁矿、鞍千矿业铁矿、弓长岭独木采区进行改扩建,延续这些矿山的生产能力;对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的关宝山铁矿采选工程进行建设;对风水沟尾矿库和大孤山球团厂尾矿库进行扩容改造;张家湾铁矿建设、谷首峪铁矿建设、西鞍山铁矿及选厂建设、黑石砬子铁矿及选厂建设等。

经对“项目核准申请报告”评估后,国家发改委《关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老区铁矿山改扩建规划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同意开展该项目的前期工作。按此要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就规划涉及的各子项目委托相关单位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现部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完成或正在编制中。

此次规划申请报告是鞍钢集团在自有矿山领域进行的自主规划,体现了目前专项规划由行业部门或企业先行、政府指导,部门与社会参与的趋势,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政府主导的规划,但由于涉及范围广(跨鞍山、辽阳两市辖区),开采规模及项目数量大,为提高此次项目规划的科学性,更好地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鞍钢集团委托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本规划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规划角度论证规划符合性和开发强度、规模、时序等规划条件,优化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规划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1.2 评价原则与评价重点

1.2.1 评价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优化铁矿石资源开发布局,给出符合区域环境

资源条件和清洁生产水平的准入条件;

2、切实提高矿山装备工艺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发展循环经济;

3、统筹资源利用,全面彻底治污,实现矿山优质高效开发建设,带动鞍山市乃至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通过规划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对矿区总体规划的目标定位、建设规模、总体布局、建设时序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论证矿区总体规划建设规模的合理性;通过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生态适宜性分析,论证矿区总体布局的合理性;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角度对矿区规划的多元产业结构及资源配臵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及工程技术措施,促进矿区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2.1 评价重点

1、突出区域性特点,做好矿山环境质量回顾分析与评价,分析规划实施后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整体性、区域性的环境影响;

2、规定全面的、集中的生态保护措施方案、污染防治措施方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方案,指导下一步规划与建设;

3、在分析论证规划产业定位、环境合理性论证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在矿区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提出原则要求。

1.3 评价范围与时段

1.3.1 评价范围

规划项目评价范围包括规划项目范围(征地范围即新增用地3840hm2)、规划项目实施直接影响的周边区域和可能影响的环境敏感区。

规划项目总体评价范围共约240km2,分为鞍山片区(包括鞍山城区部分)共约200km2和辽阳弓长岭片区40km2。规划项目评价范围具体情况见表1-3-1。

表1-3-1 鞍钢规划项目各环境要素影响评价范围 序号 1 评价内容 评价范围 调查评价范围:项目范围及自项目边缘起向外延8km范围约1484km2; 重点调查与评价范围:项目范围及自项目边缘起向场界周围外延1km的范围约240km2。 生态环境 2 3 4 5 空气环境 声环境 地表水环境 地下水环境 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范围240km2。 评价范围包括各规划项目范围、运输路线及界外100m。共约60km2 在评价范围240km2内的地表水域。 现状调查评价范围240km2内的地下水; 重点调查与评价范围:项目范围及自项目边缘起向场界周围外延可能受影响的范围约80km2。 1.3.2 评价时段

结合本次规划时段确定评价的时段。本次规划环评基准时段为2009年,规划时段划分为: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

1.4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规划区域周围环境特点和建设项目特征,确定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声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保护目标,详见表1-4-1,表1-4-2。

表1-4-1 评价区内主要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序环境保护目标 类别 号 1 2 3 4 5 6 7 8 环境9 空气、10 社会11 环境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樱桃园村 桃山庄村 判甲炉村 陈家台 梨花峪村 王家新村 来家堡子 闫家庄子 前三块石村 黑牛庄村 向阳寺 泉眼沟 三家子 前林子村 石灰窑子村 泉水村 孔姓台 马家庄 后台 区域特征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农村 相对规划项目与方位 齐大山铁矿、齐选厂附近 齐大山铁矿西 齐大山铁矿西 齐大山铁矿西 齐大山铁矿南 齐大山铁矿附近 齐大山铁矿西北 齐大山铁矿西北 齐大山铁矿西北 齐选厂西北 齐选厂西北 风水沟尾矿库北 风水沟尾矿库北 风水沟尾矿库东北 风水沟尾矿库东北 风水沟尾矿库东 风水沟尾矿库南 风水沟尾矿库东南 调军台选厂南 相对位臵环境功能要求 距离(km)0.1 0.1 0.2 2 0.3 1.0 1 1.5 1.2 0.9 2 0.5 1.2 0.8 2 1.5 0.6 1.2 0.1 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功能区。 农业人群、农村民居景观、一般文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da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