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 专题7 语言文字运用

更新时间:2024-05-20 15: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专题限时集训(二十六) 仿用句式

(限时40分钟)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花红柳绿,秋叶飘零,催万物促轮回,大自然拥有神奇的魔力。 材料:

奇特 奇妙 雄奇

显生机竞自由 展辽阔状雄伟 积微渺汇壮阔

瑰丽山河 积土成山 种子发芽 聚水成涓 浩瀚大海 鲜花开放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从示例来看,句子由几个分句组成:连续两个短语,一个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连动句,还有一个是具有完整主谓宾的句子。从句式来看,“大自然拥有……的魔力”是一个固定句式,需要填充的是“魔力”前的定语。从语意上看,第三句的两个动宾短语的内容分别对应第一和第二句,第四句则由此生发对大自然魔力的感慨。于是,从“显生机竞自由”的内容来看,“种子发芽,鲜花开放”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奇特的魔力”。从“展辽阔状雄伟”的内容来看,“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雄奇的魔力”。从“积微渺汇壮阔”的内容来看,“积土成山,聚水成涓”应放置在此句之前,后面对应的应该是“奇妙的魔力”。

【答案】 (示例)①种子发芽,鲜花开放,显生机竞自由,大自然拥有奇特的魔力。②瑰丽山河,浩瀚大海,展辽阔状雄伟,大自然拥有雄奇的魔力。③积土成山,聚水成涓,积微渺汇壮阔,大自然拥有奇妙的魔力。(每句2分)

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这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材料:

慷慨昂扬 光辉灿烂 热烈蓬勃 力透纸背 璀璨耀眼 如火如荼 晚霞 星斗 书法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此题,需要先研究示例,把握住其内容和句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式特点。在句法方面,按照“这……的……,……得……,把……得……”格式。“晚霞”“星斗”“书法”作为三个句子的主语,“力透纸背”“璀璨耀眼”“如火如荼”作为第一处补语,“慷慨昂扬”“光辉灿烂”“热烈蓬勃”作为第二处补语。至于其余的空缺部分,则要按照语境选用适宜的词语,但不得出现病句。

【答案】 ①这布满天空的晚霞,红得如火如荼,把激情抒发得慷慨昂扬。②这遍布苍穹的星斗,闪得璀璨耀眼,把宇宙装点得光辉灿烂。③这遒劲酣畅的书法,写得力透纸背,把灵魂燃烧得热烈蓬勃。(每句2分)

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情谊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高耸,而在于厚重。 材料:

适时 顺畅 适度 雨 桥 风 沟通 援助 批评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此题,需要先把握示例的基本特征。示例以“情谊”为对象,借用比喻修辞,将其比作“一座山”;然后对其特质进行比较性评价,“重要的不在于……,而在于……”仿写时,要将对象“情谊”换为“沟通”“援助”“批评”,继而根据内容,分别将材料中的“雨”“桥”“风”对应为喻体。而材料中的“适时”“顺畅”“适度”,则相应地归到“而在于……”的空缺部分。

【答案】 (示例)①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滂沱,而在于适时。②沟通就像一座桥,重要的不在于雄伟,而在于顺畅。③批评就像一阵风,重要的不在于急骤,而在于适度。(每句2分)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采菊东篱,寄情山水,享清闲喜恬淡,中国文人持有闲适的情怀。 材料:

苦闷 雄壮 感伤

怀愤懑诉愁苦 存慷慨显激昂 寄孤苦抒忧愁 送别友人 怀才不遇 思念家乡 留取丹心 报国无门 矢志报国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从示例来看,句子由几个分句组成:连续两个动词性短语,一个由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连动句,还有一个是具有完整主谓宾的句子。从句式来看,“中国文人持有……的情怀”是一个固定句式,需要填充的是“情怀”前的定语。从语意上看,一、二句是讲述中国文人的具体表现,三、四句是对这些表现原因的总结。于是,从“苦闷的情怀”来看,“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是中国文人苦闷的具体表现,且先有“怀才不遇”,后有“报国无门”;“怀愤懑诉愁苦”是对苦闷情怀的初步概括。从“感伤的情怀”来看,“思念家乡,送别友人”是中国文人感伤的具体表现,且古人以家为重,故先有“思念家乡”,后有“送别友人”;“寄孤苦抒忧愁”是对感伤情怀的初步总结。从“雄壮的情怀”来看,“矢志报国,留取丹心”是中国文人雄壮的具体表现,且古人素有家国情怀,故先“矢志报国”,后有“留取丹心”;“存慷慨显激昂”是对雄壮情怀的初步概括。

【答案】 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怀愤懑诉愁苦,中国文人怀有苦闷的情怀。②思念家乡,送别友人,寄孤苦抒忧愁,中国文人具有感伤的情怀。③矢志报国,留取丹心,存慷慨显激昂,中国文人拥有雄壮的情怀。(每句2分)

5.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有意突破常规,通过逆向思维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反弹”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对立角度确立新论点,阐发新见解。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反弹琵琶”这一思维方法的特点,语言简洁明了。(6分)

(示例)人们常说“近墨者黑”,我说“近墨者未必黑”。池塘里的淤泥够黑了吧?可是,在这淤泥中却能长出亭亭玉立、清香袭人的荷花!

【解析】 从示例看,是先说一句名言,然后从反方向进行否定,最后列举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句式结构上,示例使用“人们常说……我说……可是……”的形式。在仿写时,若选“开卷有益”这句名言,否定后就是“开卷未必有益”。若选“老大徒伤悲”,否定后就是“老大未必徒伤悲”,然后选取相应的事例来论述自己的论点即可,注意举例时,要用疑问句式。

【答案】 人们常说“老大徒伤悲”,我说“老大未必徒伤悲”。年近50岁才揭竿起义的刘邦够“老大”的吧?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却能推翻秦朝、一统天下!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

心境 复习 谦逊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解析】 首先分析例句句式,“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为两个四字词语,“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多字俗语,而内容上,这些词语都是在强调打基础,因此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显然据此仿写,也应该是两个四字词语加上一个多字俗语,阐述某一个道理,道出了某一种做法的真谛。结合材料,“不管风吹浪打”“心如止水”“充耳不闻”显然对应的是“心境”,“温故可以知新”“查缺补漏”“亡羊补牢”对应的是“复习”,“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不耻下问”则对应“谦逊”。

【答案】 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6分) 7.仿照示例,在下面的横线处,续写一句话。(6分)

帆因船只而存在,而船也因有了帆的扬起,才多了动力,少了阻碍。烛因黑暗而存在,而暗也因有了烛的照耀,才多了些希望,少了些迷茫。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第一,内容方面,各个分句之间要有相关性,同时,内容应健康向上,明确“帆”与“船”、“烛”与“暗”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第二,形式方面,句式方面的“……因……,而……也因……,才多了……,少了……”,同时,注意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

【答案】 桥因河流而存在,而河也因有了桥的横跨,才多了份神秘,少了份俗尘(6分,内容3分,结构3分)

8.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在所提供的事物中选择一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的看法。(6分)

(示例) 事物:气球

角度一:你的信念,是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 角度二:吹得越大,越接近毁灭的边缘。 备选的事物:风筝、仙人掌、竹子、筷子

事物: 角度一: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角度二: 【解析】 依据示例,对同一事物,给予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例如,对风筝,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一方面,你要勇敢地飞向更高的天空;一方面,你的命运掌控在别人手中。对仙人掌,一方面,你以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征服沙漠;一方面,你的尖刺使你远离朋友而孤独。对竹子,一方面,你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一方面,你腹中空空,没有真才实学。对筷子,一方面,你懂得相互配合的道理;一方面,你却不能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作答此题时,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答案】 (示例) 事物:风筝

(角度一)你的志向,是勇敢飞向高远的蓝天。 (角度二)飞得再高,命运也被别人掌握。

9.依照下面的示例,把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了感恩之心的世界,就像没有浪花的大海,广阔而不灵动。 没有了感恩之心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没有了感恩之心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要先把握准“示例”的特点。题中,两句都给出了比喻的本体,要求写出比喻的喻体,并且使用拟人手法。

【答案】 (示例)就像没有阳光的山谷 阴郁而无生气(3分)就像没有雄鹰的蓝天 广袤而无朝气(3分)

1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机遇”为话题,写几个比喻句,并形成排比。(6分) (示例)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道万丈深渊。 【答案】 机遇对于英才是一辆便乘车,(2分)对于智者是一条捷径,(2分)对于愚者是一缕过眼烟云。(2分)

1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叶子逃离木讷的树干,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解析】 解答仿写题,既要注意题干要求,更要研究“示例”的特点。本题中,题干要求写两句话,这两句话要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且句式要与“示例”相同。“示例”的特点除了使用拟人手法外,还有:它是个有三个分句的二重复句,其第一层关系是转折关系,第二层是承接关系:被拟人化了的是叶子和树干;“叶子”在“逃离树干”和“得到自由”两个动作后,却产生了不好的结果。仿写的句子应与这种关系相同。构思时,首先要想象出两种具有叶子和树干相似关系的两种事物,然后再根据“示例”的句式仿写。

【答案】 (1)尘埃挣脱仁厚的大地,得到了飘飞的快意,却失去了坚实稳固的根基。(2)鱼儿跳出沉默的池塘,得到了广阔的空间,却失去了任意遨游的家园。

12.仿照下面的诗歌,为这首诗歌再续写一节。(6分)

墨 香 你香醇如酒 我沉醉不归 屈原的傲 文天祥的骨

都在你的浓郁香味中气贯长虹

【答案】 (示例)你潇洒如诗/我深情吟诵/苏轼的豪/辛弃疾的放/都在你的激越韵律中穿越时空

13.仿照下面的示例为你所居住的省份“画像”,从我国的其他省份中(或直辖市、自治区)任选一个写几句话。(不要求句数和字数完全相等)(6分)

山 东 五岳独尊 黄河滋养 还有孔夫子诗书礼义传 成就齐鲁大地山灵水秀圣人魂

【解析】 本题一方面考查了考生的仿句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常识。解题时,首先对所选省份的地理人文景观必须熟悉,另外要仔细分析例句的特点,那就是前三句分别写了山东省的地理名胜和名人,最后一句是对前面三句的总结。

【答案】 河南/六朝古都/龙门石窟/还有杜甫韩愈诗文万古传/成就了中原大地政治宗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教文化的厚重与浩瀚

14.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6分) 中国古典诗词深受俊秀神奇的山水的滋养,其意蕴醉人身心。总想泊舟枫桥,静候寒山寺的钟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才能找到精神的安放之所。

【答案】 (示例一)总想竹杖芒鞋 回望黄沙道中的夕阳 总想攀登蜀道 倾听子规的啼叫

(示例二)总想登上滕王阁 遥望彭蠡之滨的雁阵 总想驻足杨柳岸 仰看天穹中的残月

15.下面是某中学校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

人生不能过于平淡,索然无味的人生必然会错失生命的乐趣。若人生是一片大海,那就期待惊涛骇浪,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若人生是一片草原,那就期待狂风暴雨,荒原边的游牧永远不能造就壮丽的搏击。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嵌入式仿句,要研究例句的特征,关键是最后一句的分析,再注意到标点符号,可知①是对前句的补充式仿写。②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答案】 ①浅湾上的航程永远不能抵达美丽的彼岸 ②若人生是一片高山 那就期待峻岭绝顶 ③山脚下的攀登永远不能领略秀丽的风景(每句2分)

16.荆楚高中语文组正在进行“经典课文与楹联”课题研究,现请你参与该项活动,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从下列篇目中任选一篇,根据课文的内容撰写一副对联。(6分)

课文:《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琵琶行》 示例:《荷塘月色》 水木清华难忘荷塘月色 诗书胜景怎让江南艳歌

课文: 对联: 【解析】 这是一道拟写对联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所写对联要和所选文章内容相符合,注意对联的形式,词性、结构上下联基本一致,要押韵,注意上联三、四声结尾,下联平声结尾。

【答案】 (示例一)《兰亭集序》 仰观宇宙之大,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类之盛,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示例二)《赤壁赋》 扣舷而歌风起云涌 举酒属客月明星稀

(示例三)《游褒禅山记》 观风景前洞平旷游客纷纷难见奇伟 探奇险后穴窈然至者寥寥却有非常(结构3分,内容3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面对生活的苦难,有的人穷困潦倒,无所作为;有的人积蓄力量,一举成功。 【解析】 解答仿写题,首先要弄清示例的句式特点和所用修辞方法,然后要明白题干要求。此题示例用了对比方法,两种“有的人”对比,其句式为:“面对……,有的人……,……;有的人……,……。”

【答案】 面对内心的烦恼,有的人神情沮丧,自甘沉沦;有的人重塑自我,意气焕发。面对友情的失落,有的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有的人自我调节,精神振奋。

18.仿照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连贯,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6分)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此题要抓住三个方面:内容、句式和修辞。内容上,应围绕“歌颂母爱”这一中心写;句式上,运用“……,没有母亲的爱……”的句式;修辞上,使用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答案】 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3分)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3分) 19.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6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解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其次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

【答案】 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内容2分,结构2分,修辞2分)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h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