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员岗位考试-天气部分

更新时间:2023-12-30 07: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省地气象台短期预报岗位培训教材》

复 习 题 (中国气象局科教司)

第一章 我国天气预报业务现状与展望

复 习 题

一. 选择题:

1. 新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建立的时间是( )。

a. 八十年代初 b. 八十年代中期 c. 八十年代末 d.九十年代初 2 . 到2010年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可用时效是( )。

a. 7天 b. 8天 c. 10天 d.20天 3 .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预报员的经验仍将在( )内发挥重要作用。

a. 中期天气预报 b. 短期、短时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

c. 天气要素预报 d. 临近预报

4 . 你认为常规天气要素预报产品加工的分工应是( )。

a. 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省台、地(市)台、县站五级 b. 国家气象中心、省台、地(市)台、县站四级 c. 国家气象中心、省台、县站三级 d. 国家气象中心、县站两级

5. 下世纪初我国有限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为( )。 a. 二十五公里 b. 十几公里 c. 几公里 d.一公里

二. 填空题:

1. 新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是: 。

2. wmo定义的数值天气预报可用时效是: 。

3. 在天气预报业务中, ,制约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总体效益的发挥。 4. 制作天气预报产品有四道工序,它们

是: ; ; ; 。 5.新的预报流程就是从 获取业务所需的各种信息,输入 ,采用人机交互作业方式, 各种气象信息,制作各种天气预报产品,将生成的各种预报产品输入 系统中的 ,由该系统分发。

1

第二章 VAST卫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复 习 题

一、选择题 1. 当人造卫星离地心的距离约等于( )时,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同。

a. 16000公里 b. 45860公里 c. 35860公里 d. 800公里 2. 亚洲卫星二号(AsiaSat Ⅱ)静止通信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 ( )。 a. 100.5°E b. 105.5°E c. 101.5°E d. 120°E 一、选择题 1. 当人造卫星离地心的距离约等于( )时,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同。

a. 16000公里 b. 45860公里 c. 35860公里 d. 800公里 2. 亚洲卫星二号(AsiaSat Ⅱ)静止通信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 ( )。 a. 100.5°E b. 105.5°E c. 101.5°E d. 120°E 3. PES小站工作正常时,机箱数码显示器应显示( )。 a. 闪烁的横“-” b. 数字“4” c. 闪烁的点“·” d.字母“o” 4. TES小站通话时,其CU板数码显示器应显示( )。

a. 数字“8” b. 数字“7” c. 数字“4” d. 数字“9” 5. 机房中对安全保护地的要求,在设备端测量接地电阻( )。 a. <2Ω b. <4Ω c.<6Ω d.≤1Ω

二、填空题 1. 卫星通信是 微波 通信的一个特例,它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 来转发中转无线电通信信号,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

2. 卫星通信按卫星运动形式可以分为 和低轨道 。 3. 通信卫星所用频段中,Ku频段是指 GHz。 4. PES小站分为天线、室外单元和 部分。

5. TES网络采用每个TES小站均可通过卫星直接通信的 结构。 6. 9210工程计算机局域网采用了 的组网方式

第三章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上 机 操 作 练 习 题

一.使用快捷方式进入MICAPS系统。如果没有快捷方式,自己建立快捷方式。

1.通过文件检索浏览目录c:╲micaps╲surface╲plot,选择一地面填图文件名,例: 97082911.000,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11时的地面填图 。

2.通过文件检索浏览目录c:╲micaps╲high╲plot╲500╲height,选择一500hpa高空填图文件名,例:97082908.000,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08时的500hpa高空填图 。

3.通过文件检索浏览目录c:╲micaps╲combine选择一综合图文件名,此时屏幕显示所选的综合图 。

二.使用工具图标弹出指导预报参数检索窗口,时间标尺假设为97年8月29日20时,预报方法选择“欧洲中心(ECMWF)”。

1.要素选择“变高”,层次选择“500hpa”。时效分别选择“48小时”,“72小时”,“96小

2

时”,“120小时”,“144小时”。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20时500hpa变高,时效分别为“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

2.要素选择“变温”,层次选择“850hpa”。时效分别选择“48小时”,“72小时”,“96 小时”,“120小时”,“144小时”。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20时500hpa变温, 时效分别为“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

3.要素选择“变压”,层次选择“地面”。时效分别选择“48小时”,“72小时”,“96 小时”,“120小时”,“144小时”。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20时海平面变压,时效分别为“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

4.要素选择“高度”,层次选择“500hpa”。时效分别选择”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20时高度场的预报,时效分别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

5.要素选择“海平面气压”,层次选择“地面”。时效分别选择 “120小时”,“144小时”。观察屏幕的变化以及”显示设置”窗口的显示说明。

6.要素选择“温度”,层次选择“地面”。时效分别选择“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此时屏幕显示97年8月29日20 时地面温度分析,时效分别为“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144小时”。

7.在以上1—6的实习过程中应仔细观察相应文件名29日20时的温度分析。用文件名检索方式重复1—6的练习,练习之后比较一下文件名检索方式和参数检索方式的区别。

三.使用工具图标弹出地面参数检索窗口,数据类型选择“地面填图”,时间标尺假设为97年8月29日02时,观察地面填图。改变时间标尺,再观察相应的地面填图。

四.使用工具图标弹出高空参数检索窗口,时间标尺假设为97年8月29日08时。

1.资料类型选择“变高”,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24小时的变高分析。 2. 资料类型选择“变温”,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24小时的变高分析。 3. 资料类型选择“高度场客观分析”,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高度场客观分析。

4. 资料类型选择“高度场分析”,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高度场分析,与3作比较。

5. 资料类型选择“实况填图”,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高度场实况填图。 6. 资料类型选择“温度场客观分析”,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温度场客观分析。

7. 资料类型选择“温度场分析”,逐一选择层次高度,此时屏幕显示相应层次的温度场分析,与6作比较。

8. 资料类型选择“流场客观分析”,层次选择”500hpa”,调出97年8月29日08时500hpa流场客观分析

9. 资料类型选择“全风速客观分析”,层次选择”700hpa”,调出97年8月29日08时700hpa全风速客观分析

10.自行设定时间标尺,显示各层次的温度露点差客观分析。 五.使用工具图标弹出卫星云图检索窗口。

1.云图类型选择“红外”,云图投影选择“(亚洲)兰勃脱投影”,时间假设为97年8月29 日01时,观察屏幕显示结果。再通过文件检索调出文件c:╲micaps╲ code╲lambertm. dat,比较屏幕显示结果。再通过文件检索调出文件c:╲micaps╲ colormap╲ colormap.001 ,c:╲micaps╲ colormap╲colormap.002, c:╲micaps╲ colormap╲ colormap.003, c:╲micaps╲ colormap╲ colormap.004或 c:╲micaps╲ colormap ╲colormap.005选择不同的云图调色板,比较屏幕显示结

3

果。

2. 云图类型选择“可见光”,云图投影选择“麦卡特投影”,时间假设为97年8月29日09时,观察屏幕显示结果。再通过文件检索调出文件c:╲micaps╲ code╲mecatorm. dat,比较屏幕显示结果。亦可选择不同的云图调色板。

3. 云图类型选择“水汽”,云图投影选择“麦卡特投影”,观察97年8月29日08时的水汽图。 4.观察屏幕显示,确定c:╲micaps╲ cloud╲ir目录存放的是红外云图文件,其子目录l,m,b分别存放的是兰勃脱投影,麦卡特投影,极射赤面投影的红外云图文件。可见光,水汽图云图文件分别存放于目录c:╲micaps╲ cloud ╲vis和.c:╲micaps╲ cloud╲vapour。可通过文件检索作练习。 六.使用工具图标弹出综合图检索窗口。 1.综合图选择“北京”,屏幕显示北京地区行政区划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map╲province╲北京。

2. 综合图选择“北部河流”,屏幕显我国北部河流分布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map ╲river21。 3. 综合图选择“站点信息”,屏幕显示我国各地区站点分布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 ╲inform╲stations.dat。

4. 综合图选择“通用地图”,幕显示进入MICAPS系统时缺省的北半球地形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code╲bbqmapxy.dat。

5. 综合图选择“海区地图”,幕显示麦卡特投影底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code╲mecatorm.dat。 6. 综合图选择“中国地形图”,幕显示进入MICAPS系统时缺省的我国地形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combine╲bchina.zht。

7. 综合图选择“预报站点”,屏幕显示我国站点分布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statable ╲stations.12。

8.综合图分别选择“LAMBERT地图”,“L红外卫星云图”,“B红外卫星云图”,“M红外卫星云图“,观察底图以及卫星云图的变化。

9.综合图选择“地面天气图”, 对应文件为c:╲micaps╲conbine╲surface.zht。屏幕显示最近时次的地面天气图,可通过换幅检索观察其他时次的地面天气图。

10. 综合图选择“500hpa天气图”, 对应文件为c:╲micaps╲conbine╲h500.zht。屏幕显示最近时次的500hpa天气图,可通过换幅检索观察其他时次的500hpa天气图。

11. 综合图选择“温度对数压力图”,对应文件为c:╲micaps╲conbine╲tlogp.zht。再使用编辑工具图标查看温度对数压力图。

12. 综合图选择“欧洲数值预报”, 对应文件为c:╲micaps╲conbine╲ecmwf.zht。查看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图。

七.使用工具图表弹出地面参数检索窗口,查看数据类型,如果没有“海平面气压”选择项,MS-DOS方式下修改文件c:╲micaps╲code╲retrsurf.dat,将“DataType数据类型”下的数字加1(例如:数据原来是16,现在改为17),再加上一行文字“海平面气压c:╲micaps╲surface╲p0╲”,保存编辑结果。再使用工具图表弹出地面参数检索窗口,数据类型选择“海平面气压”,时间标尺假设为97年8月29日08时,观察屏幕显示结果。在熟练使用修改文件c:╲micaps╲code╲retrsurf.dat的情况下删除地面参数检索窗口中的选择项“T-LnP图”。

八.现在要查看“05点24小时降水量”,时间假设为1997年8月29日05时,使用工具图表弹出地面参数检索窗口数据类型选择“05点24小时降水量”, 如果文件名不存在,在MS-DOS方式下修改文件c:╲micaps╲code╲retrsurf.dat,将“DataType数据类型”中的文字“05点24小时降水量 c:╲micaps╲surface╲r24-5╲”改为“05点24小时降水量 c:╲micaps╲surface╲r24-5-p╲”,保存编辑结果。再使用工具图表弹出地面参数检索窗口,数据类型选择“05点24

4

小时降水量”,观察屏幕显示结果。 九.时间假设为1997年8月29日08时,屏幕显示500hpa高度场客观分析(c:╲micaps ╲high╲height╲500╲97082908.000),通过菜单项的换幅检索观看屏幕变化以及“显示设置”窗口的变化规律。

十.时间假设为1997年8月29日08时,屏幕显示地面填图分析分析(c:╲micaps ╲surface╲plot╲97082908.000),“显示设置”窗口增加一行提示信息“显示97年8月29日08时地面填图”,图形缺省为“显示”状态,熟练使用“显示设置”窗口中的各种按钮,实现图形的显示,编辑,消隐,删除操作。

十一.调出1997年8月29日08时的地面填图和高空填图。

1.消隐高空填图,选择菜单项“资料设置”的子菜单 “要素选择”,在 “填图选择”窗 口中选择“全部清除”按钮,注意地面填图的变化;再次进入“填图选择”窗口,选 择地面填图要素的 “风向风速”,观察屏幕变化;再次进入“填图选择”填图选择窗 口,选择“全部全部选取”按钮,观察屏幕变化。

2.消隐地面填图,显示高空填图,与1类似,熟练使用“填图选择”窗口的各个按钮和复选框。 十二.调出1997年8月29日08时的地面填图。

1.选择编辑工具条中的“开窗口放大”图标,将北京地区和河北地区的地面填图放大于整个屏幕。

2.再将鼠标指针移到屏幕中央,双击鼠标右键,实现图形缩小的操作。

3.按下工具图标中的放大漫游开关按钮,双击鼠标左键,实现图形的放大操作。双击鼠标左键之前要将鼠标指针定位于要放大的区域的中心点上。

4.按下工具图标中的放大漫游开关按钮,练习使用鼠标左键漫游图形。

5.选择工具条中的“恢复未放大的显示状态”图标,将图形恢复到缩放操作之前的初始状态。 6.选择菜单项“动画”,实现图形的动画显示,并停止图形的动画显示。 十三.选择菜单项“资料设置”的子菜单“制作低图”,弹出“底图设置”窗口,分别选择 投影方式:Lambert,Mecator,BBQ,比较 不同的地图投影。

十四.通过文件检索方式显示传真图(c:╲micaps╲fax╲j02.Bin),双击鼠标右键缩小传真图,再将传真图开窗放大到屏幕中央,按下编辑工具图标中的“旋转传真图”图标。综合使用以上操作将传真图正面显示在屏幕中央。

十五.调出欧洲中心500hpa高度的24小时预报图,将图形设置为“修改”状态。

1.修改其中一条等值线,第一点与最后一点均与该线重合,单击鼠标右键,观察该线的变化。 2. 修改另一条等值线,第一点与该线重合,最后一点均与该线不重合,单击鼠标右键,观察该线的变化。

3.画一条新线,并给这条新线标上对应得数值。 4.删除刚画好的新线。

5.在图上标上高,低中心,并画槽线。

6. 在刚画好的槽线前画一条闭合线,给该线标一个数值,并在该闭合线内标一个“中雨”符号。

7.在刚画好的槽线后画一条闭合线,并在该闭合线内标一个“五到六级”的风符号。 8.在刚画好的槽线前标注“WARM”,在槽后标注“COLD”。 9.保存编辑结果,文件名为“TEST”。

十六.调出欧洲中心500hpa高度的24小时预报图。

1.将图形设置为“显示”状态。在图上标高,低中心,并画槽线,选择菜单项“资料设置”的子菜单“清透明板”,观察屏幕变化。

2.将图形设置为“修改”状态。在图上标高,低中心,并画槽线,选择菜单项“资料设置”的

5

子菜单“清透明板”,观察屏幕变化。与1作比较,说明菜单项“资料设置”的子菜单“清透明板”的含义。

十七.调出1997年8月29日08时的海平面气压场分析图.选择编辑工具图标中的“加屏幕信息”图标,将“显示设置”窗口的说明文字“97年8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改为“97年08月29日08时地面气压分析”。

十八.调出1997年8月29日08时的海平面气压场分析图.反复选择菜单项“资料设置”的子菜单“单要素隐现”,观察屏幕变化。

十九.屏幕显示某一时次的地面填图,按下编辑工具条中的“地面时序图”图标,鼠标左键单击不同站点,显示不同站点的地面填图时间序列图,观察温,压,湿曲线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填图要素,观察地面填图时间序列图中要素的变化。

二十.调出某一时次的海平面气压,按下编辑工具条中的“时序图”图标,鼠标左键单击不同站点,显示不同站点的海平面气压时间序列图。

二十一.利用综合图检索出温度对数压力图,显示不同站点的温度对数压力图。再用换幅检索改变时次,观察变化。

二十二.调入温度对数压力图数据,按下编辑工具条中的“空间剖面图”图标,用鼠标左键选择剖面图的起点和终点,鼠标右键确认,此时剖面图上将显示各站在各层的填图,可改变填图要素。 二十三.调入网格点空间数据,按下编辑工具条中的“垂直剖面图”图标,用鼠标左键选择剖面图的起点和终点,鼠标右键确认,观察屏幕变化。

二十四.用文件检索或综合图检索方式调入站点信息数据,选择相应的图标显示站电信息。 二十五.调出1997年8月29日08时水汽图,选择选择编辑工具图标中的“象素对应值”图标,选择不同象素点,观察图形显示信息。

二十六.用MICAPS系统制作城市天气预报。

1.从“文件”选项中调用历史城市预报文件,目录为c:╲micaps╲cityfcst╲old╲下的任意文件。

2.利用“显示设置”窗口中的“编辑”项编辑该文件,在表中修改或加入新站点,其经度和纬度,预报编码,存盘,使用原文件名或新文件名,退出。

3.删除旧文件,再重新调入此编辑过的文件,在“显示设置”窗口中选“修改”状态下保存(利用常用工具条中的存盘图标)。 4.从“结果生成”中调用“执行外部命令”进入c:╲micaps╲document╲子目录,编辑文件city8,具体为在新闻联播下面加入新增加的站数,输入新的站名(汉字名),存盘,退出。

5.从“结果生成”中调用“打印”项,若机器已与打印机连接即可打印城市天气预报。

6.另一种做法:在任选一历史城市天气预报后,在“显示设置”窗口中选“修改”状态下可直接在所选预报图上利用图形图象编辑工具图标修改预报结果(假设原预报图上的站点已经符合当地的预报要求,若不符合则应按2添加所需预报站点),然后存盘退出,尔后再执行3.4.5.步。

6

第四章 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方法

复 习 题

一. 选择题

1.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用于刻画有无暴雨的动力过程特征的数值产品是( a. 温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

b. 涡度、散度、风速垂直切变及K指数 c. 水汽通量散度、涡度、散度及垂直速度

d. 散度垂直变化、稳定度、垂直速度及水汽通量散度 2. 卡尔曼滤波方法适用于制作( ) a. 温度预报 b. 风的预报 c. 湿度预报 d. 以上三个都是

7

3. 在暴雨的动力过程相似预报方法中, 获得有暴雨和无暴雨的大气过程变化的共同特征的方法是( )

a. 天气学分型、归类 b. 统计学聚类分析

c. 以天气学方法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 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d. 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 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4. 在双判据、双重MOS预报方程设计中, 双判据、双重MOS预报方程的含义是( ) a. 根据不同地点预报对象的特点,计算机自动将降雨分为二级, 求出相同因子但系数不同的二重MOS预报方程, 再根据拟合结果 , 给出二个判据 。

b. 对已求出的MOS预报方程, 根据拟合结果, 找出两个临界值作为判据, 再对拟合预报值在两个临界值之间的样本另建方程,并找出其临界值。

c. 对已求出的MOS预报方程, 根据拟合结果, 找出两个临界值, 将样本按时间分为三个区间, 对拟合预报值在中间区间的样本另建方程,并找出其临界值作为判据。

d. 对已求出的MOS预报方程, 根据拟合结果, 找出两个临界值作为判据, 再将拟合预报值在临界值附近的个例提出来, 再建一次方程,并找出判据。

5. 在暴雨预报的动力相似过滤方法中, 获得相似的方法是( )

a. 三种从总样本起步作三次相似过滤, 最后可获得15个最佳相似样本 b. 统计学聚类分析

c. 必须首先求形势相似, 然后求系统相似, 再求要素相似

d. 将样本按实况分为有暴雨和无暴雨二类, 对二类各有关物理量场分别求平均 6. 在MOS大降水概率预报中, 用于提高预报地点的大降水气候概率的方法为( ) a. 根据高空与地面形势的配置, 对明显无大降水出现可能的样本作消空( ) b. 从数值预报产品中选出各自的6个不同条件对样本进行过滤 c. 采用在同一降水气候相似区域内大降水样本共享的方法 d. 天气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消空

7.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 P坐标系的垂直螺旋度可以认为是( )

a. 一种特殊的暴雨天气学模型

b. 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有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 c. 一种暴雨中尺度数值模式

d. 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无约束条件的垂直积分 8. 在MOS大降水概率预报中, 求得变量因子的方法为( )

a. 根据高空与低空与降雨关系密切的物理量数据之差求得

b. 从当地的观测资料中选出若干能反映温湿变化的要素, 如风向的变化(顺转或逆转)、14时水汽压的24H变量等

c. 预报时效之差为24H的数值预报值的时间变量 d. 预报时效为24H的数值预报值的时间变量

9. 在螺旋度与暴雨落区中, P坐标系的高空垂直螺旋度与低空垂直螺旋度的不同点是( )

a. 同属一种暴雨天气学模型, 但一个构造了高空模型, 一个构造了低空模型 b. 都是暴雨数值模式的一部分, 只是预报层次不同

c. 都是相对涡度与垂直速度乘积的垂直积分, 但约束条件与积分方向不同 d. 都构造了大气的辐合上升运动, 但一个在高空, 一个在低空

二. 填空题

1. 客观天气要素指导预报的作用

有 , , , , 。 2. X方向有4个点(X-1, X0, X1, X2), 其相对湿度分别为28, 30, 40, 90(%),按线性插值,某地位于X0与X1之间, DX=0.5,其相对湿度为 。

8

3. 数值预报产品存在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 4. 如果某地的风向风速为东风4(m/s),那末分解为u= m/s,v= 。 5. 强降水的落区与强度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动力释用预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无需 。

6. 某地某月漏报中雨10次,空报中雨14次,报对6次,其TS为 。

7. 检验数值预报模式特征量有 、 、 、 。

8. 使用EC数值预报产品作MOS降水预报的最大缺点是缺少 资料。

三.问答题

简述MOS、PP、KF、诊断分析等方法的技术要点。

第五章 气象卫星图像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的应用

复 习 题

一.选择题

1. 气象卫星始于( )。

a. 50年代 b. 30年代 c. 70年代 d. 60年代 2. 目前气象卫星探测主要采用( )方式获取信息。

a. 观测 b. 被动遥感 c. 主动遥感 d. 探空 3. 发展成熟的逗点云系中,强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云区中。

a. 涡度逗点 b.斜压带 c. 变形带 d. 斜压带与变形带交汇 4. GMS-5水汽探测通道获取的探测值是( )。

a. 水汽 b. 反照率 c. 红外辐射 d. 云的信息 5. ( )在地球大气中的传播是卫星对地遥感探测的基础。

a. 反射 b. 发射 c. 电磁辐射 d. 散射 6. MCC形成在( )环境中。

a. 弱强迫大气 b. 强斜压 c. 强垂直切变 d. 大气锋生 7. 热带洋面上的云团主要有( )。

a. 暴雨云团 b. 雷暴云团 c. 季风.信风以及“玉米”花云团 d. MCC

8. 水汽图像中的水汽,是反映( )的水汽分布。

a. 对流层顶部 b. 对流层中层 c. 对流层 d. 对流层中上层 9. 斜压叶状云型与高空西风气流中的( )相联系。

a. 波动 b. 锋生现象 c. 不稳定大气 d. 稳定大气 10. 台风强度在一般情况下,每天以( )个t指数变化。

a. 1.0 b. 1.5 c. 0.5 d. 2.0 11. 水汽图上的“水汽羽”,是对流层中上部的( )。

a. 湿舌或湿涌 b. 厚高云区 c. 对流不稳定区 d. 厚卷云区

9

12. 温带气旋发展过程中, 在不同环流形势下它的三部分云区发展的( )很不相同。 a. 速度 b. 强度 c. 先后次序 d. 方位 13. MCC是( )。

a. 大的暴雨云团 b. 多个雷暴单体合并成的雷暴群 c. 大的雷暴云团 d. 超级对流单体

14. 台风强度主要决定于( )。

a. 眼区大小 b. 螺旋云带的长度

c. 范围的大小 d. 中心密度实云区的大小及云顶亮温

15. 分析水汽边界是为了认识水汽的分布,从中追踪( )的演变情况。

a. 天气系统 b. 水汽区的移动 c. 晴空区 d. 水汽 16. ( )的相互作用,是深对流活动演变和维持的基础。

a. 不同云系 b. 锋面云带与雷暴云团

c. 对流尺度系统 d. 中低纬云系 17. 在卫星红外遥感中,主要选用( )通道探测表面特征。

a. 大气CO2吸收带 b. 水汽吸收带 c. 大气窗区 d. 臭氧吸收带 18. 雷暴云团容易在其移动前方上午的( )中发展。

a. 层云区 b. 晴空区 c. 雾区 d. 雨区 19. 在云图上,运用( )确定高空急流轴线。

a. 云系分布 b. 云区边界 c. 卷云区边界 d. 云带 20. 我国北方地区的雷暴云团,主要形成在( )中。

a. 高空槽 b. 晴空区

c. 层状云 d. 切变线.低涡及冷锋低槽云系

21. 气象卫星探测器直接获取的信息是什么?( )。

a. 云和地表特征 b. 地球大气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

c. 卫星云图 d. 温度

22. 卫星遥感资料的处理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 a. 将卫星观测处理成各种图像和数据产品 b. 观测资料的太阳高度角度几何定位

c. 将卫星发来的电信号还原成原始辐射值,再处理成各种参数

d. 卫星观测资料的地球经纬度定位

23. 卫星遥感图像的处理主要是指( )。 a. 几何校正、投影变换和各种增强显示 b. 投影变换、放大、动画

c. 不同通道图像合成、迭加、增强显示等。 d. 光学处理、电子模拟处理和数字处理

24.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探测通道,分别探测地球大气( )。 a. 反射率和云顶温度

b. 可见光短波和红外长波辐射 c. 反射太阳辐射和发射的红外辐射

d. 反照率和温度

25. 通常根据云或云区哪六个基本特征来识别云图?( )。

a. 云形、云顶温度、云区大小、云顶反照率、云系类别、对流或非对流性质 b. 型式、范围大小、边界形状、色调、暗影、纹理 c. 种类、亮度、云区范围、形状、尺度、演变

d. 型式、尺度、边界、色调、纹理、厚度

26. 在云图上,根据云的外形可以分成哪三个主要类别?( )。

a. 对流云、层状云、多层云等 b. 带状云、涡旋云、细胞状云 c. 卷状云、积状云、层状云

10

10.“V”型缺口表示 。

11.多单体风暴是指 。 12.超级单体风暴是指 。 13.有效照射深度h是指 。

14.雷达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受到衰减的原因是 。

三、问答题

1.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2. 为什么要尽可能使用近距离.低仰角的雷达资料? 3. 用雷达资料判别冰雹云回波可从哪些方面着手? 4. 梅雨锋暴雨的雷达回波有哪些主要特征?

第七章 综合分析与预报

复 习 题

一.选择题

1.高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性质转换方向的基本特征是( ) a. 高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b. 高急流出口区为反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 c. 高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d. 高急流出口区为正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

2.一个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关键在于训练迭代求解出( ) a. 输出层的激活值和阈值向量

b. 阈值向量和隐含层神经元的激活值 c. 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激活值 d. 联接权重矩阵和阈值向量

3.一般情况下,高空急流出口区的( )

a. 左侧高空辐合 b. 左侧高空辐散 c. 右侧高空辐散 d. 左右两侧都辐散

4.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可概括定义为( ) 

a. 由大量复杂元件(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广泛相互连接而成的简单网络系统 b. 由少量复杂元件(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定向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c. 由大量简单元件(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广泛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系统 d. 由少量简单元件(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定向连接而成的简单网络系统 5.不计粘性项的地转偏差方程是( ) 

16

a. d u / d t = f ua b. d u / d t = f va c. d u / d t = -f va

d. d u / d t = -f ua

6.稳健回归集成算法与一般线性回归集成算法的关键区别在于资料样本矩阵中的平均值是( )

a. 非等权重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值是通过迭代训练计算得到的。 b. 非等权重的加权平均值。其权重值是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来的。 c. 等权重的平均值。其权重值是通过迭代训练计算得到的。

d. 等权重的平均值。其权重值是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来的。

7.对流性不稳定或位势不稳定层结的判据是( )

a.??se / ?Z >0 b. ?> ?d > ?s c. ?d >?>?s d. ??se / ?Z <0

8.多元策决加权法中对第j个等级的综合概率预报计算式是( )  a. bj = j=1∑m wi pij b. bj = i=1∑n wi pij c. bj = i=1∑n wj pij d. bj = j=1∑m wi pij

其中i=1,2,?n表示第i种预报方法,j=1,2,?m表示预报对象的第j个等级。 9. 气团指标(K指数)的计算公式( )

a. K=〔T500-T800〕+〔Td〕850-〔T-Td〕700 b. K=〔T850-T500〕+〔Td〕500-〔T-Td〕700 c. K=〔T850-T500〕+〔Td〕850-〔T-Td〕700 d. K=〔T850-T500〕+〔Td〕850-〔T-Td〕850

10. 高空急流入口区次级环流在热力性质与能量转换方面的基本特征是( ) a. 反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b. 反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 c. 正热力环流,动能向位能转换。 d. 正热力环流,位能向动能转换。

二.填空题:

1.按天气状况分类,在我国常见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一般

有: 、 、 、 、 、 、 。

2.所谓BP人工神经网络,是指 。 3.在我国常见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一般

有 、 、 、 、 、 、 、 、 、 、 等。

4.一般按 、 、 、 、 的顺序,对雷暴云发展高度和强度的要求依次增大。

5.主导系统是指所显示的有空图范围内,直接操纵或左右影响系统移动.演变的环流系统,一

17

般指 、 、 、 、 等。

6.统计表明,中尺度雨带大多出现在相应天气尺度系统中 的区域。中尺度雨带的移动方向,一般偏向于周围环

境 。雨带移动速度可能大于 的风速 。

7. 对目前MICAPS系统显示的天气图作必要的人工修补,包括修改 ,补绘 、 、 、

和 , 、 和 等等。

8.在成熟的温带气旋中,可以总结概括有6种中尺度雨带,即: 、

、 、 、 和 。

9.短期天气预报思路的大框架是:首先分析和判断近期 及 ,其次分析、判断未来影响本地的 及其 的主要特征,尔后考察其中可能存在相应 ,然后再分析 。

10.在“ 北槽南涡”的天气系统影响下,特大暴雨的落区是在 及 与 的交汇处,也是 附近。

三.问答题:

1. 试简述在天气预报新技术发展的今天,地方气象台短期预报值班预报员的主要职责。 2.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耦合情况及其对天气发展的影响。

3. 试简述地面气旋冷锋段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下方时,高低空次级环流的相互配置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4. 试简述雷暴与强雷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及其预报着眼点。 5. 试简述天气系统中可能除去位势不稳定层结中低层稳定层的几种机制。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o4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