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更新时间:2023-04-22 08: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 示与传播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第一章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是艺术设计学本科 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结合本专业需要, 必修专业课程。该课程结合本专业需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 计算机知识融合,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综合课程。 计算机知识融合,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综合课程。通过课程 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而且 可以进一步掌握如何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来对文化遗产 进行数字化的保护。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 进行数字化的保护。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了 解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一般方法与途径, 解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一般方法与途径,能够 用技术手段就某一数字化案例进行管理、分析与操作, 用技术手段就某一数字化案例进行管理、分析与操作,从而 提高其的技术素养与策划管理能力, 提高其的技术素养与策划管理能力,更将之前学过的计算机 软件知识运用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软件知识运用到实处,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非物质 、教学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数字化一般的方法及途径。 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数字化一般的方法及途径。 2、教学难点:数字化的一般方法及途径、经典案例分析与策划思想。 、教学难点:数字化的一般方法及途径、经典案例分析与策划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分为三种形式:理论课以老师讲授为主, 课堂教学分为三种形式:理论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主要介绍文化遗产保护 的相关理论、计算机技术手段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经典案例分析。 的相关理论、计算机技术手段在其中的作用以及经典案例分析。 课堂讨论将学生分组,就文化遗产与数字化关系、 课堂讨论将学生分组,就文化遗产与数字化关系、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进 行讨论,最后由组长报告讨论成果,老师加以总结。 行讨论,最后由组长报告讨论成果,老师加以总结。 实践教学以老师边讲,学生边操作的形式, 实践教学以老师边讲,学生边操作的形式,运用已经学过的计算机软件知 识,就某一实例进行操作,使用学生掌握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就某一实例进行操作,使用学生掌握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主要方

法与途径。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四、课程基本内容纲要1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1.1文化遗产的概念 文化遗产的概念 1.2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1.3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1.4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理解 理解 掌握 了解

2 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2.1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 2.2.1 非遗的活态性记录保护 2.2.2 非遗的传承性保护 2.2.3 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掌握 掌握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3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数字化技术3.1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集 3.2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管 3.3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 3.4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4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技术基础、方法及途径4.1数字化一般的方法及途径 数字化一般的方法及途径 4.2 平面技术基础 4.3 三维技术基础 4.4 影像制作技术基础 4.5 虚拟现实技术基础 4.6 网页制作与发布技术基础 掌握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5 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实例5.1 实例之戏曲百折 5.2 实例之浙南夹缬 5.3 实例之敦煌壁画 5.4 国外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实例 理解 理解 理解 理解

作业 1.课堂讨论 40% . 2.案例策划与制作 .

60%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1.1 文化遗产的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因此,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因此,我们讨论文化遗产的这个问题的时 候,首先需要解释的是:什么叫文化遗产。 首先需要解释的是:什么叫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由文化、遗产两个名词组合而成的。 文化遗产,是由文化、遗产两个名词组合而成的。 我们先看什么是遗产。 我们先看什么是遗产。 今天,作为一个世界共同的概念的“遗产”一词, 今天,作为一个世界共同的概念的“遗产”一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字 表达形式,但是英语“ 表达形式,但是英语“heritage”,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其他常见的文字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文字, 还有法语、西班牙语等,中文中的“遗产”一词, 相对应的语义, 还有法语、西班牙语等,中文中的“遗产”一词,与“heritage”相对应的语义, 相对应的语义 最 初都是指祖先留下的遗产, 初都是指祖先留下的遗产,或者说是父亲留下的财产 。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 遗产” 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遗产”一词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 20世纪下半叶 大变化。其内涵由原来“父亲留下的财产”发展为“ 大变化。其内涵由原来“父亲留下的财产”发展为“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 的文化财富”;其外延也由一般的物质财富”发展为看得见

的“有形文化遗 的文化财富” 其外延也由一般的物质财富”发展为看得见的“ 产”、看不见的“无形文化遗产”和天造地设的“自然遗产”。 看不见的“无形文化遗产”和天造地设的“自然遗产”

在我们明白了什么叫“遗产”这个概念之后,再一起来看看什么叫“ 在我们明白了什么叫“遗产”这个概念之后,再一起来看看什么叫“文 化”。 “文化”尽管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从字面解释来看: 文化”尽管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从字面解释来看: 文,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刺画花纹、记录语言的符号、用文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刺画花纹、记录语言的符号、 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旧时 指礼节仪式、文华辞采、温和、指非军事的、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指礼节仪式、文华辞采、温和、指非军事的、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掩饰、量词、姓。 掩饰、量词、 化,性质或形态改变、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习俗风气。 性质或形态改变、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习俗风气。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将“文”和“化”组合在一起后的“文化”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 组合在一起后的“文化”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 [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 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 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 (1) [culture]∶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 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仰韶文化 (2) [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 [civilization]∶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 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 科学 中国文化 [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 [literacy]∶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文化水平 以上是众所周知的,关于“文化”一词的通常的解释。 以上是众所周知的,关于“文化”一词的通常的解释。 但是,人类在创造文字的时候,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解释的呢?中国文字是人类历 但是,人类在创造文字的时候,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解释的呢? 史上使用人数最多,更是一直发展没有中断过的象形文字,所以, 史上使用人数最多,更是一直发展没有中断过的象形文字,所以,通过中国的文字形体 可以窥探先民造字的本义。在此, 可以窥探先民造字的本义。在此,以“文”为例。我们一起来看图。 为例。我们一起来看图。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甲骨

文中的“ 字的象形。 甲骨文中的“文”字,仿佛就是状如开襟,且见胸口有刺纹的 “衣”字的象形。根据文 仿佛就是状如开襟, 字学的研究结论:古文字中的“ 音同商。 衣桑”实同于“殷商” 字学的研究结论:古文字中的“衣”意同殷 “桑”音同商。“衣桑”实同于“殷商”。所 字形状的甲骨文“ 以,对于殷商人来说,如胸部有文身的“衣”字形状的甲骨文“文”字,实是殷商族人 对于殷商人来说,如胸部有文身的“ 的标识表象。 的标识表象。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如果说“ 如果说“文”字是刻于胸部即“文胸”之字。那么,殷商女性为何要文乳呢? 字是刻于胸部即“文胸”之字。那么,殷商女性为何要文乳呢? 有观点认为:文乳是殷商女性初潮之始所施行的变形巫礼手术, 有观点认为:文乳是殷商女性初潮之始所施行的变形巫礼手术,以此作为判断 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开始具有生育能力这一转折的依据而留下的永久的标识。 生命周期中出现的,开始具有生育能力这一转折的依据而留下的永久的标识。

由此可见,我们在理解古人说的: 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 由此可见,我们在理解古人说的:“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 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 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的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文”这个字,还有黥刺铭刻, 这个字,还有黥刺铭刻, 不容更改并且与人类生命进程相联系的原始意思。对于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解读, 不容更改并且与人类生命进程相联系的原始意思。对于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的解读, 我认为这一点是尤其不容忽视的,因为文化是源远而流长的遗产,事实上, 我认为这一点是尤其不容忽视的,因为文化是源远而流长的遗产,事实上,这不 仅是中国人对于文化的理解,世界人民对此也有共同的认识。 仅是中国人对于文化的理解,世界人民对此也有共同的认识。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正是基于对文化遗产的这种共同认识,1972年11月 正是基于对文化遗产的这种共同认识,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全体会议上,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全体会议上,诞生了一部人类文明史上意义深远的 17届全体会议上 公约, 公约,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明确指出,文化与自然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公约明确指出, 遗产遗产都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精华,是极其罕见和不可再生、 遗产遗产都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精华,是极其罕见和不可再生、不可复制 遗产都是全人类文明历史的精华 的。它不仅属于其所在国家,而且属于整个人类。今天的

人们正试图通过 它不仅属于其所在国家,而且属于整个人类。 公约的形式,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公约的形式,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共同 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与此同时,公约还具体指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范围和对象。 与此同时,公约还具体指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范围和对象。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 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颁布均匀或与环 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 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第二节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现状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传统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一个国家灿烂文化的 智慧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在经济、文化全球 化背景下具有以多样化选择对抗全球化单一面貌的特殊价值。但是它们却在 现代社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有效地继承并保护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 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二、文化遗产分类体系

口述及非 物质遗产 文化遗产类 世界遗产 自然遗产类 物质遗产

无空间规 定的 固定的 可移动的 可移动的 固定的

技艺活动类 建筑空间类 物品物件类 动植物标本类 自然空间类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历程回顾 1、中国宋代对金石学的研究。 2、15世纪意大利、17世纪英国对历史建筑及巨石阵等文化遗产的关注。 3、 19世纪初,一些国家和政府即已开始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对文化遗产实施 保护。 4、20世纪70年代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人类文化及自 然遗产的保护工作。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贡献: A. 1972年11月16日《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 B .世界遗产委员会 C .世界遗产基金 D .对“无形文化遗产”的关注 2)其他国际性文

化遗产保护组织 5、世界各国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A. 文化遗产的立法工作 B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设立 C .文化遗产大普查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第四节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一、文化遗产的价值 、 世界文化遗产,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人类的天才性创造,都 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成就,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2、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价值; 4、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 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A. 历史价值 B .文化价值 C .审美价值 D .科技价值 E .经济价值 F .教育价值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文化遗产蕴藏着人类的文明和智慧,其历史高度、文化 厚度和自然生命积淀为人类自身创造的历程。保护文化遗产 即是通过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自觉意识,以达到保护 人类自身历史和创造的目的。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意义

1、保护文化遗产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3届会议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 多样性公约》,坚持“所有文化同等尊严和尊重原则”,宣布“世界文化多 样性”,“文化多样性对于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可或缺 的”,“保护、促进和维护文化多样性是当代人及其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 基本要求”等。 2、保护文化遗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少数人群文化、弱势文化、危 机文化。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人类要利用 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寻找解决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双重失衡现象的解决之道, 走上持续发展的和平道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rf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