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17 12: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

姓名:何晓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环境科学

指导教师:王莉红

20050501

摘要

摘要

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乡村休闲旅游无疑成为普通都市人首选的旅游项目。但从近年发展现状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与管理,致使乡村旅游开发出现一系列生态与社会问题,乡村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与安全将受到严重冲击。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乡村旅游,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提升乡村旅游的价值与品味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也成为实现我省生态省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科学的规划是实现开发目标的前提与有效手段,因此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成为了现今研究热点。

本文立足于乡村生态旅游内涵,通过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以生态安全、生态美与物质循环等为原则,初步探讨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以安吉县禹山坞村为例进行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实例研究。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为:

(1)提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用景观生态及生态方法为游客建立一个欣赏、认知、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2)建立了以社区参与为中心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即现状调查、潜力分析与发展目标确定、功能分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确定、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化设计及保障措施的建立。

(3)以“斑块一廊道一基质”为景观格局模式,通过场地情感培养与分析,

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格局布置与设计,使其在保持乡野风味的基础上具有自然亲近性、生态性和美的效果,并构建了“田野情趣”、“湿地探秘,,与。c山水融情”的禹山坞乡村生态旅游景观格局。

(4)在庭院、水资源系统、垃圾处理系统、能源系统、建筑等方面进行农家服务设施的生态化设计,并从节能、物质循环、美观原则出发建立相关模式。

(5)强调在现状调查、旅游开发及保护目标确定、生态知识培硼、乡村景观与服务设施设计等方面实现社区参与,并构建了相关调查问卷。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生态设计;社区参与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Since1990’S,ecotourismhadbeenflourishedforitsoriginalandknowledgenatureinChina.Asanundevelopedvirginland,ruralareahasbecome

onanimportantecotourismobjectofdevelopingecotourism.Atpresent,lotsofvillageshang

astoeconomiclifelines.Thelackofplanninghasledtoaseriesofecologicalandsocialproblems,thestabilization

fewsystemicandsafetyofecosystemmaybehardhit,However,onandoverallresearcheshowtOplanecotourisminruralareaandwhattheprocedureandcontentofplanningitis.

Basedontheunderstandingofthe

ameaningofecotourisminruralarea,thispaperestablishessetofplanningprocedureofecotourisminmralarea,bythe

analysisoftheproblemsinitsactualitydevelopmentandbenefitingfromtheexperience

contentsoncorrelativeplanning.Thispaperstudypreliminarilythehardcoreonofecotourismplanninginruralareaprinciplesofecologicalsecurity,

acaseecologicalbeauty

Yushanwuinandcycleofmatter,andthentakestudyonavillagecalledAnjicounty.Themainfindingsareshownasfollows:

as(1)Regardingecologicalenvironmentpreservingitsbasisprinciple,

andecotourismplanninginruralareaisusingthemethodsof

ecologytosetupalandscapeecologytourismenvironment,whichCansupplyenjoyment,cognition,cultivationandexperienceof

ruralareas.nature,and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2)CirclingthelocaleolruTlunityparticipationofplanning,itsprocedureconsistsofinventorysurvey,potentialanalysis

zoning,thecapacityanddevelopmentgoalofitsexploitation,useofecotourismenvironment,landscape

andsafeguarddesigning,ecologicaldesignofserviceinfrastructureforecotourism

measureS.

(3)Thelandscapedesignofecotourisminruralareashouldbasesonsiteanalysisandsite

andaimsatfeelingscultivation,followsthemodeof“patch—corridor—matrix”.featuresnatureattraction,ecologicalandbeautifulscenery.Andbuilda.2.

⑧一ecotourismlandscapepatternof“spiceoffields”.‘'exposuretothesecretofmarsh’’and“feelingsintolandscape”

out(4)Carrying

resourcesecologicaldesignonserviceinfrastructure,suchsourcesasfarmyard,watersystem,wastedisposalsystem,energysystem,architecturesandetc.Besides,establishingrelativeecologicaldesignmodelbytheprincipleofenergyconservation,cycleofmatterandaesthetics.

(5)Localcommunitymainlyparticipateinsuchcourses"inventorysurvey,educationoftourismexploitation

ofexploitationandecologicalknowledge,confirmationoftheaimofruralandprotection,design

alandscapeandbasicserviceestablishments,andthandesignedquestionnaire.

keywords:ecotourisminruralarea,planning,ecologicaldesign,

localcommunityparticipation-3-

1绪论l绪论

在当代人口趋于稠密、土地资源有限而日益枯竭的城市中,开放空间显得特别稀有和珍贵。随着城市空间中人工烙印的重重叠加,其自然性则愈来愈淡出。而人的心理始终是在追求一种平衡:在城市化水平不高的时代,人们往往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城市:忽然某一天猛然发现自然正在远离都市时,又开始寻找曾经拥有,但因为它的太普通、太眼熟而没有认真爱护和保存下来的东西。于是,都市人利用其城市化发展中带来的优势——经济实力和便捷的交通工具,开始寻找心目中曾经有过的那份纯真与美好。朴实无华、清纯宁静、开放自由的田园农家、山水林间正是都市人所追寻的,它与富足繁华、璀璨喧嚣、脚步匆忙的都市生境形成鲜明的对比,都市人的眼光开始聚集于乡村。新的一种平衡正在建立,新的流通轴线开始出现,新的物流节点与端点不断形成。乡村旅游恰是这些点上的~种发展模式,它不仅给都市人找回了享受自然恩惠的快乐,又给农家人带来了都市理念与气息,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这样一个双赢的契机点,使得乡村旅游得到了青睐而蓬勃发展。

“市场”总是走在“管理”之前。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很猛,但它似乎是政府管理的“真空地带”,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此,我们仅对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了粗略分析:从乡村旅游开发者的现状看,由于历史原因其受教育程度不高、所接触的理念较为落后,乡村旅游处于自由式发展模式;从乡村基础设施的现状看,由于政府对于区域建设的资金投入集中于城市,乡村基础设施(尤其是环境设施)不全,基本依靠自然净化,其承受污染物的能力非常微弱;从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现状看,政府力度主要侧重于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引导,但其相关的制度、管理方法和对策并未能及时跟上,这也是导致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乡村,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仅剩的一片具有自然生命力的人类活动区域,不能再重返工业“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的模式,以“提倡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开发与当地社会、自然、经济环境的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将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模式。本章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及其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本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目标及基本思路。

1。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态旅游的概述

1.1.1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思想最早是在1965年由美国学者贺慈特(Hetzer)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想。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 莫林(ClaudeMoulin)在《有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中强调对旅游资源保护和当地居民(或社团)的参与,首次提出了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T0嘣sm)一词,“在满足保护的前提下,从事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游乐活动”。随后在1983年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正式提出生态旅游(ecotourism)概念,并在1986年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生态旅游一词得到确认。生态旅游一词自1983年提出至今,不同学科根据自身的研究背景给出了不同定义,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根据各类学派和协会、组织的定义‘1卫【1H“’总结起来对生态旅游涵义的理解有三个派别:

1)从对旅游资源原始性要求,旅游者身心与知识获得角度‘…书IJ)。以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1988)的定义为代表,“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

2)从传统旅游对环境存在的众多负面影响背景下,在1)角度上还要求其对环境保护‘1,[41、I“1。以国际资源组织(1992)的定义为代表,“以欣赏自然美学为旅游初衷,同时表现出对环境的关注”。

3)充分考虑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从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即要求旅游业生态环境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综合角度‘2,【61 ̄【11】1。以美国生态旅游学会(1992)为代表,即“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1993年9月,北京2菲律宾《国家生态旅游法》,1998

1.1.2生态旅游的特点1绪论

生态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为进一步了解生态旅游内涵和实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生态旅游特征(或特点)。国外学者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为美国学者Wight和加拿大学者R.W.Butler。其中Wight提出了生态旅游的8大特征j1H:①不应损坏资源,其开发规模应在环境容量许可范围之内;②应提供第一手的、参与性的和有启迪的体验;③应涉及到对旅游者、旅游从业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教育;④应综合各方面对与资源内在价值有关的核心价值的认知;⑤应涉及到在对资源有限的认知基础上建立资源意识;⑥应促进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⑦应促进各方面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行为;⑧应提供对资源、当地社区和行业的长期益处。Butler提出生态旅游的9大特征【”1;①必须与积极的环境道德相一致,并促进专项旅游的发展;②不破坏资源,资源综合体没有损失:③应注重资源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价值:④在理论上是以生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文为中心的,生态旅游者应接受自然原生状态,而不能因图方便去大肆改变环境;⑤必须对野生生物与环境有益:⑥提供生态旅游者对自然环境与原始文化的第一手体验;⑦让社区参与:⑧期望得到欣赏和教育的满足,而不是寻求刺激或历险:⑨生态旅游是高信息和商情感的体验,要求领导者和参与者有较高的素质。

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特征也进行了分析研究。卢云亭【71(1996)认为生态旅游有四个特点;①范域上的自然性,②层次上的商品位性,③利用上的可持续性,④内容上的专业性。郭来喜114I(1997)将生态旅游特征概括为六点:①以大自然为舞台:②孕育着科学文化雅品质;③以生态学思想作为设计依据;④形式多样化;⑤旅游者高强度参与性活动;⑥9£增强人类环境意识。唐怀等it51(1999)提出五个特征:原始性、完整性、回归性、文化性、科学性。程占红、张金屯【l6】(2001)将特点归纳为生态性、高品味性、二重性、可持续性、自然趣味性。毛振宾等㈣(2002)从生态旅游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积极意义出发将生态旅游特点与传统旅游特点相区别,归纳为保护性、教育性。李维长o¨Ⅵ(2002)提出普及性、专业性、保护性和原始性四大特征。黄晓玲等”91(2003)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特征为自然性、生态性、商品位性、计划性、可持续性五大点。

⑧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将上述学者对生态旅游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特征包括以下四方面:强调旅游者的高品位参与、学习,即旅游者能与原生的自然或文化进行亲身体验,同时能从中得到科学知识;强调旅游景点的原始味、旅游设计的生态性;强调各方面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保护性;强调旅游业、旅游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1.2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

自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的提出,国内外有关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出现于各类文献中。在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期刊检索系统和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子系统中查询以关键词或题名为“乡村且生态旅游”的文献,共收索到贴切的相关中文文献为17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OnSite系统中查询以摘要或题名为“ruralecotourism/communityandandecotourism”的文献,共收索到相关英文文献为1l篇。有关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主要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乡村生态旅游的特征、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的价值评估。

1.2.1乡村生态旅游的特征及类型

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学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与其他生态旅游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就是乡村生态旅游不仅对环境表现是友好的,同时其旅游开发的经营者必须绝大部分为当地居民,同时他们享有旅游开发的大部分利益[20,21I。换个角度说,乡村生态旅游既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又能保护资源环境的旅游活动[221。

中国国土广袤,景观资源与地域文化丰富,造就了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的多样性。从资源角度分,如以文化资源为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包括农业观赏、农业劳作、乡居民俗、特殊景观等类型∞1,以渔业资源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包括渔村文化的参与、渔村生态产业的参观以及海洋等生态与自然知识的教育等类型”…。从功能类型分为农产品提供型、农村空间提供型、体验交流型、综合功能型【25J:从旅游活动的性质分为观光型、民俗型和休闲型[26J。

1.2.2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与管理对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主要有丁武军与沙爱霞两位学者。丁武

本土性等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281。绪论军提出整体性保护原则与展示性原则,整体性是建筑、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的和谐,展示性是开发兼顾保护阱1:沙爱霞贝瞎}出最小化、区分性、容量有限性、

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与管理对其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也是目前学者们所关注的。国外学者运用自我管理问卷调查(self-administeredquestionnaire)对区域乡村生态旅游进行评估,得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需要提供生态旅游培训的机会,加强度假农场与公共场地的连接及对各旅游活动关系的深度调查12…。国内对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的研究,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4,26,27,3耻32l:生态型的旅游开发(旅游产品的体现地方特色与生态,旅游基础设旌与乡村景观的和谐),政府扶持(提供专向资金,给予税收、贷款等政策倾向,引导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当地居民受益(如享有环保、法律道德等的终身教育,开发活动社区参与,开发利益村民享有),旅游活动的有效管理(对重要旅游资源建立监测体系或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

对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以民族风情为主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区,通过个案研究提出了以下三类程序:(1)目标选择,人员培训,产品设计,管理营销(互相合作,利益共享),并用参与农村评估法(PRA),进行生态旅游知识与乡土知识的分享以及旅游产品设计的开发l∞】。(2)划分功能小区;挖掘文化内涵,确定旅游开发项目:鼓励村民广泛参与,提高社区自我发展潜力;与其他旅游景点有机结合,联动开发;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民族生态旅游形象;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生态旅游质量m】。(3)分析旅游发展优势,进行市场定位、产品策划与旅游形象设计,确立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等。此外,何艺玲㈣(2002)通过对泰国HuayHee村乡村生态旅游成功经验分析,提出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应在初期需要外界支持;逐步建立和完善村民的相关旅游组织;成立相应的旅游基金会,用于资源保护;各利益方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发展计划;在计划实旌过程中要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国外学者研究提出在缺乏政府规划或者干涉的乡村生态旅游,由于当地居民缺乏资金和旅游技能,在随着旅游活动频率的增加,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危机‘351。国内研究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管

⑧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艾

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加强领导,提高效率;加强旅游区生态保护建设的管理;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跟踪监测系统:加强人才引迸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立社区参与旅游机制f361。同时,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发展的互动机制,将村民生产、生活与生态旅游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如将绿色家园示范户纳入旅游开发活动体系,免费为村民提供园艺、旅游开发等培训,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1”】,也是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方法。

1.2.3乡村生态旅游的价值评估

乡村生态旅游评估是对乡村所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否体现生态旅游内涵的评估。国外研究表明:对于生态环境好而发展落后的乡村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是一种重生当地文化、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管理方法‘『矾1,【39”。而乡村生态旅游价值评估应体现在社区团结、利益的公平化、规范的保护与管理等指标口引。国内学者通过对个案研究也表明,乡村生态旅游开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40】,f4‘J)。从价值角度讲,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和生态等多维价值,它们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H们。

1.2.4小结

一、主要研究结果

国外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末期,而国内的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则从二十一世纪初才逐步出现。

(1)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区别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显著特征,即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当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的决策性。

(2)根据所在乡村自然环境与资源背景的不同而分类不同,综合起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为观光型、民俗文化体验性和休闲度假型。

(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要注意景观整体性、本土性以及活动的限制性原则。规划开展需在政府政策扶持下,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当地居民作为开发主体之一参与旅游开发,对于珍贵的旅游资源应具有相应的对策进行监测管

I绪论

理。

(4)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主要体现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方法、社区参与型的规划方法、政府或外界非政府等组织支持性规划方法以及进行旅游区功能分区的规划。社区参与型主要采用PRA方法,支持性主要为开发管理指导、旅游组织与基金会的建立等。

(5)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强调建立社区参与的旅游机制、旅游发展与乡村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旅游区的生态保护管理以及社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6)从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地的调查分析中得出开发总体上促进了乡村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的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法。

二、存在问题

(1)乡村生态旅游特征研究主要为环境保护与关注乡村居民利益,但未能体现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特征,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缺乏系统的探讨。

(2)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原则、要求与内容虽已有研究,但比较分散,未能很好地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给予展现:对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究竟应该如何来开展,缺乏系统地研究。在现有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中,实质上大多还是采用传统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

(3)关于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以及经济问的互动机制虽已有研究,但末展开深入探讨。究竟什么样关系,如何协调才能达到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均有待迸一步的研究。

(4)乡村生态旅游的价值评估主要侧重于旅游对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价值评估,而忽略了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研究。

1.3本研究豹目标及内容

1.3.1研究目标

作为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的补充作用,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短期度假游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仍处于自发阶段,缺乏全面的规划、引导、管理和控制,导致了乡村生态环境及自然生境的严重破坏,这必然会影响到乡村旅游业与乡村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尤为重要的是,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乡村旅游开发区往往处于水源上游地或者区域气候调节器,其生态破坏将影响到整个大尺度区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而会产生一系列无法预料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迫切需要成熟的理论作为指导,实现旅游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是连接知识与实践的纽带(JohnFriedman,1973),如何通过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是体现乡村生态内涵,指导旅游活动的健康、安全与有序开展的重要途径。但迄今对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究竟应该如何规划,它的规划内容与程序包括什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正是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这个题目作为研究命题,对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初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法,挖掘与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从而指导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实现旅游开发、乡村经济与区域生态的协调发展。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确定。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剖析乡村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程序。

(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乡村生态旅游区景观生态设计、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生态化设计、村民全过程参与等。规划中的每一步骤都时刻以乡村生态旅游内涵为主要目标进行展开。

(3)案例分析

选取浙江省安吉县禹山坞村作为研究案例,对其乡村生态旅游进行简要规划。通过实例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各个子块相衔接与实践,从而在整体上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进行规划实例研究。本论文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绪论

圈1-1乡村生杏旅游规划研究框架.9.

⑧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是在对乡村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规划理论与生态学理论,对未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构想与安排,进行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的合理布局,保持旅游业的永续、健康发展,寻求乡村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上,基于乡村重要的生态区位及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而逐步被人们所共识【4“。因此对乡村旅游发展中问题分析有利于避免发生过去的失误,逐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本章在剖析乡村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问题分析,构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程序与框架,使规划具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2.1乡村生态旅游内涵

乡村生态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区域的生态旅游形式,对其内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向与内容的正确性与全面性,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本节将从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生态旅游系统中诸要素的关系来剖析生态旅游内涵,并通过对乡村区域特色分析,突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2.1.1生态旅游的内涵

一、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

从生态旅游的产生背景看,生态旅游是在人们环境意识提高、传统旅游对旅游的生态环境破坏、应用生态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正式提出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因此它在旅游开发的目标、旅游发展的特征与发展战略、产生的功能、旅游活动管理方式、服务设施、旅游资源、旅游受益者等多方面与传统旅游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通过对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旅游所禀赋的内涵。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见表2—1。

不同点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表2-1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传统旅游

利润最大化

目标生态旅游适宜的利润与持续维护环境资源的价值以自然为基础的享受

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与保护

发展速度慢

有控制

长期享乐为基础文化与景观资源的展览发展速度快总特征无控制短期

功能休闲保健功能

项日主导体闲保健、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等功能观念主导

旧建筑再利用

当地开发商

自然景观第一,有选择地满足游客要求

生态功能导向的景观生态调控

有选择的交通方式

当地的或当地居民拥有部分产枞

低密度发展战略新建筑外来开发商游客第一,有求必应管理方式景观为主的空间拓展交通方式不加限制外来旅游投资公司商密度

服务设施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大量运用外来材料具有当地特色或与当地景观相和谐的建筑尽量采用当地材料.进行生态化设计

旅游资源能吸引游客的一切资源原汁原味的自然或人文资源

开发商和游客为净受益者

受益者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受益与环境代价相抵

所剩无几或入不敷出

创造就业机会

正面影响开发商、游客、当地社区和居民共同分享创造持续就业的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刺激区域经济增长但注重短期刺益

促进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经济效益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融合

高密度的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问题

机动车拥挤、停车场占用空间和机动车

负面影响短期内,旅游数量较小.但趋f增长交通受到管制要求游客将垃圾分类收集.游客行为受到约束

游客的活动必须以不打扰当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

为前提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水边开发导致水污染问题乱扔垃圾引起地面污染

旅游活动打扰居民和生物的生活规律

(注:根据张建萍“”,有改动)

二、生态旅游系统

从生态旅游系统概念上去理解,生态旅游系统是由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环境四要素组成‘棚,它从生态旅游者角度提出热衷于自然以及原始的人文环境,通过旅游活动得到身心放松与美景享受的同时

⑧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从中吸收生态或文化知识:从生态旅游资源角度要求提供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是古朴、原始,且能够体现自然与生态美并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从生态旅游业角度提出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美学价值,而且在让开发商、游客、社区及当地居民都能从中得到适宜的利润,并使得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得到维持;从生态旅游环境角度提出其是一个用生态美学原理与方法建立起来的旅游环境,不仅能够维持和建立起良好的景观生态与生态环境,使旅游活动及资源环境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生态美的场所,让游客在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过程中建设起对自然的感知,如图2一l所示。

圈2-1生杏燕辩系境

三、生态旅游内涵

从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以及生态旅游系统诸要素理解中,得出生态旅游是以古朴、原始的自然风光和具有特色的风土文化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培养生态,认知自然的旅游环境:同时旅游活动能维持生态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并让开发商及当地居民得到应有的利润,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充分体现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1.2乡村生态旅游内涵

一、乡村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对乡村有不同的理解。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

⑧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GeraldWibberly从土地利用方式上将乡村定义为以土地利用粗放为特征的地区。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f'51则认为:乡村是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地区。而据现代地理学辞典解释,乡村(ruralarea)即非城市化地区,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域综合体。虽然各学者对乡村有着不同的解释,但从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乡村是相对于城市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生活方式及景观与城市有明显差别等。它具备了以下三个特征H6J:(1)乡村土地利用是粗放的,农业和林业等土地利用特征明显:(2)小和低层次的聚落深刻揭示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所具有的广阔景观相一致的重要关系;(3)乡村生活的环境与行为质量是广阔景观的有机构成,是特有的乡村生活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内涵

乡村生态旅游由于其发生的旅游环境特定在乡村,因此它有其自身特征,从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乡村所具有的特性。从旅游者角度看,它不仅让游客在自然美景中得到身心放松与生态知识获得,而且能够得到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它所体现的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乡村粗放的土地利用结构、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生活充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特征。从乡村生态旅游业角度看,它更强调于当地居民的利益,而开发商也往往与当地旅游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居民集体组织,更有益于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乡村生态旅游环境角度看,它的范围包括了都市乡村、城市郊区、偏远乡村到野生地域范围,是一个较为开发的生态系统,系统更为复杂与宽广。

因此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与乡村生态的教育价值,并最终实现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自1998年,我国旅游局将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推出了“国线”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在我国掀起了高潮。乡村以其具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等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乡村旅游成为了21世纪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但是,从几年来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研究‘2707喇l,以及我们近几年来对浙江省的绍兴、湖州及天台等旅游地区乡村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实地调查中发现,乡村旅游开发过程存在着生态及社会等问题,将导致乡村及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乡村旅游总体上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乡村景观受损现象严重

乡村旅游往往是由几个经营头脑较为灵活的农民自发开展,由于缺乏指导和疏于管理致使乡村景观整体布局杂乱。在进行“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中大兴土木,各式各样倾向于城市化的新建民居及水泥式的乡村公园设置与乡村环境相违背,严重影响了乡村和谐而自然的景观特征。

(2)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于旅游开发,生态安全隐患明显

由于作为以农家人为主的旅游开发者其能力、资金的有限,对乡村生态环境价值认识不够,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新型农村污染源:如游客的涌入,垃圾量急剧增多,对于尚未建立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的乡村来说这无疑会造成污染;燃煤等产生的大量的S02、C02造成了乡村大气环境受到污染;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造成乡村水环境受到威胁,清澈的小溪正在减少。而乡村旅游开发区往往是对维护整个大区域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服务价值和贡献率,它们对外界干扰和破坏的承受能力不强,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较为脆弱,一旦生态环境与资源受到破坏,将会导致整个区域的生态灾害。部分乡村在看到周边乡村发展旅游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时,全然不顾所在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盲目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

(3)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只是简单的依赖于原有优越生态环境资源和农家度假休闲,开发没有乡村的鲜明个性与整体魅力,多数只能提供棋牌娱乐、品茶聊天等单调的活动内容,无特色文化作为支撑,资源利用低效,旅游产品主题不明

朗,缺乏了市场竞争力。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

(4)乡村旅游开发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有限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各自为阵,造成农户对游客争夺而出现相互压价等措施,造成旅游市场的混乱,不能产生很好的合力效应。此外许多乡村旅游服务都是由来自周边城市的居民所承办,当地农民只是作为--d'部分参与者。因此乡村旅游开发并未能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长期的效应。

2.3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乡村地区经济、资源、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它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展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实现旅游开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并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原则

通过对乡村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所需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优先原则。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旅游活动,因此规划首先应考虑对当地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保证开发区的生态安全。(2)多方参与原则。乡村生态旅游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需保证当地居民的参与,并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其的管理。(3)生态设计原则。乡村生态旅游担负着生态教育价值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因此规划应充分体现就地取材,提倡“清洁生产”等。(4)和谐原则。乡村生态旅游向游客提供的是原汁的乡村景观、朴素的乡土风情,因此规划应把握当地生态景观特征,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现当地生态与文化真实性。

二、规划程序

根据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结合国内外相关旅游规划的成功经验(¨L1441,[56】,【57H6’】),本文提出了生态旅游规划的九个步骤,如图2-2所示,从这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规划的过程主要以调查——分析、目标确定——规划一一保障措施的模式开展,其中社区参与和其他八个步骤紧密结合。基于以上生态旅游规划程序的原因是:

(1)乡村生态旅游区的过去、现状与未来都与当地社区紧密相关,社区参与不仅是生态旅游得以成功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22,62州】,也是为实现乡村社会

⑧浙江大学碗士学位论文

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在1997年颁发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中就明确提出了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而作为指导与规范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显然社区参与成为了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现状调查、目标确定、功能分区、旅游环境容量确定、景观生态设计、旅游服务设施生态设计、保障措施、实施与监督中的社区参与内容的融入,能够充分调动当地村民开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性,确保规划的意向能够体现乡村特色与当地居民的意志,并保障受益方以当地居民为主。

田2-2多村生杏旅膏规划器序

(2)功能分区能使生态旅游区得到优化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便于根据游客的需要对其加以分流管理【6引,进行旅游活动空间环境上的合理布局,从而避免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盲目开展旅游项目,从基本上保障乡村生态系统稳定性。

(3)旅游环境容量是有效保证旅游活动在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所能承受范围内开展,它是前人在旅游发展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中总结得出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而且能够充分考虑游人与当地居民的感受。游人能体验到宁静、

上实现增收。2.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开阔的乡村气息,实现旅游目的:当地居民能够在不影响现有生活生产的基础

(4)乡村景观生态设计是为保护乡村自然和谐的景观特征,使得游客能够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与风土人情,并获得对自然、生态的认知与体现,体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多维价值。

(5)旅游服务设施是向游客提供食、宿、娱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污染增加的主要场所,因此将生态方法融入旅游服务设施中既能实现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又能体现乡村生态旅游生态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6)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能够在规划的要求下开展,从而实现乡村生态旅游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程序内容

根据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中相关步骤设置的原因,以及乡村生态旅游内涵的要求与目标,确定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主要内容为:

第1步:乡村生态旅游区现状调查。它主要包括对乡村生态旅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条件、上级相关规划要求、村民意愿等方面的调查。其中,地理位置包括地理区位与旅游发展区位,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村庄人口规模、三产收入情况、村民的素质、城建基础设施与环境基础设施现状、旅游发展现状等。

第2步:旅游开发潜力与目标确定。旅游开发潜力包括对所开发对象的区位条件、景观特色、生态环境、与周边旅游开发点的关系、旅游开发的软硬件措施等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其开发优势与劣势;目标确定即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方向,它主要基于对区域内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开发潜力研究,从突出生态保护与地方特色,提高竞争力目的出发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指定方向。

第3步: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在生态安全原则下,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景观生态分布特色,对旅游活动区域进行空间环境上的分配,使得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适度的开发旅游活动。它包括功能区划、各功能区的范围,基本特征,发展方向与要求。第4步: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它包括对旅游活动开发区域的自然生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s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