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考物理B卷选择题专题(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3-05-28 11: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中考物理B卷选择题专题(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3 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如图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3 天津)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图象;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1

3.(2012 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4.(2012 清远)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当物体离透镜18cm、12cm和4cm时,分别得

2

5.(2011 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6.(2009 茂名)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3

7.(2014 宝坻区一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

4

8.(2011 南充自主招生)物体离凸透镜22厘米时,能在光上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5

6

12.(2013 泸州)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三个相同的烧瓶A、B、C内部都盛有质量和初温均相等的液体,其中,A、B烧瓶中装的是水,C瓶中装的是煤油,A、B、C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RA、RB、RC,且RA=RC>RB.当合上开光S通电一段时间后(三个烧瓶中的液体均未达到沸腾),A、B、C瓶中温度计示数分别为TA、TB、TC.对三只温度计示数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计热损失,比热容C水>C煤油)

( )

7

13.(2007 南通)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丙三烧瓶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或煤油,瓶内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关系为R甲>R乙=R丙,瓶中均插有同型号的温度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8

14.(2014 滨湖区模拟)标有“2V 1W”字样的小灯泡和标有“20Ω 1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

9

15.(2013 南京)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0~3V,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10Ω 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 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2013 河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和R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

11

17.(2013 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若电路中连接“3V 1.5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a 时,灯泡正常发光;若改接“4V 2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b时,灯泡也正常发光,则( )

12

18.(2013 内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且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U1、△U2、△U3,下列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13

19.(2012 内江)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U,A为理想电流表,V1和V2为理想电压表,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那么,当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4

20.(2010 葫芦岛)如图所示,变阻器规格为“2 0Ω 2A”,电源电压不变.闭开关,当变阻器滑片分别在b端和ab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电压表的示数之差为4V.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15

21.(2007 柳州)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电压表的示数为1V.下列分析判断中,错误的是( )

16

22.(2013 咸宁模拟)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单独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4

3

×10Pa.如图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 端的细绳绕过动滑轮,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对地面的压强

3

为1.8×10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

17

M 对地面压强为1.0×10Pa,已知横杆上AB部分的长为0.2m,AB:OA=1:3,g取10N/kg,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则( )

3

18

23.(2012 本溪)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4s内把重为45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动滑轮重5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9

24.(2011 大兴区二模)如图所示装置,物体B是密度为5×10kg/m,体积为2dm的金属快,它在水中匀速下沉时,通过滑轮组拉着重180N的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当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1拉物体A,使物体B在水中匀速上升(物体B未露出水面)时,拉力F1的功率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33

为η1;把物体把B换成密度是9×10kg/m,体积是1.25dm的金属快C后,使物体C在水中匀速上升(物体C未露出水面),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拉物体A,拉力F2的功率P2,在3s内使物体B匀速上升0.9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两次拉力F1:F2=10:11.(不计绳重、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及水中的阻力,g取10N/kg),则( )

3

3

3

20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x8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