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4-05-03 05: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这4篇课文体裁各异,有古诗,有散文,还有童话故事。

课文表现了春天里的美景和人们的活动,尽显春天的美好。“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和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中,均对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古诗二首》“朗读课文”渗透了“注意语气和重音”的要求。《找春天》“读下面的句子,试试怎样读更好”,侧重“注意重音”训练。《开满鲜花的小路》“分角色朗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朗读课文”,这些习题都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的具体体现。口语交际的“注意说话的语气”,从交际的角度反映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语文园地一中“字词句运用”第二题“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这是对“注意重音”的小结与运用。

“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这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本技能之一。其中“注意语气”,学生并不陌生,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多次训练过。本单元教学,要巩固学生在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所学,侧重学习根据不同的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注意重音”是教材对学生的新要求。朗读时“注意重音”比较复杂,本单元教学时,学生有注意重音的意识,明显可以读重音的字词,学生能尝试读出来即可,要求不要过高。

本单元在《找春天》一文中安排了一次“找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这是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观察体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时机。教学时要做好安排,把“找春天”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内容 古诗二首 找春天 开满鲜花的小路 邓小平爷爷植树 课时 2 2 2 2 教学要点 1.认识5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古诗二首》。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4.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 天的喜爱。 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3.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系。 4.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5.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一 注意说话的语气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的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 月累 2 4 我爱阅读 合计

12 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3篇课文。3篇课文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爱”:有家人之间的关爱,还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有对人的直接关心,帮助,还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重、珍惜。“关爱”的内涵十分丰富,本单元的课文只是反映了“关爱”的几个重要表现,相信会对学生学会关爱别人起到引导作用。

“读句子,想象画面”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读句子,想象画面”就是要边读边想现。相信会对学生学会关爱别人起到引导作用。脑海中浮现句子描写的画面。这有助于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均对本重点提出了训练要求。《雷锋叔权,你 在哪里》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已的话说一说;《千人糕》要求学生借助插图想象,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一匹出色的马》要求学生读句子想画面,再把句子抄下来;语文园地二中“字词句运用”的第一题,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照样子说一说,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这是对“读句子,想象画面”这个教学点的尝试运用。从二年级上册的读古诗句想象画面,到本单元的“读句子,想象画面到中高年级的“读文章,想画面”,教材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教学中要注意承接二年级上册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在脑海里再现句子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教材在《一匹出色的马》课后练习中首次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册教材“分角色朗读文”“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本册第一单元“注意读好重音”基础上的延续和提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阅读理解运用的手段之一。教学时,不要盲目拔高要求,要在学生已有朗读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加以提升。本单元在引导学生“读句子,想画面”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以及想象中产生的体会读好“问答”或“对话”的句子,再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千人糕 一匹出色的马 课时 2 2 2 教学要点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会写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能默读《千人糕》,能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一匹出色的马》。 3.能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意思,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能拓展积累词语。 4.读句子,想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 5.懂得关心帮助他人、珍爱劳动成果、与家人相亲相爱。 1.认识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 这两类词语的特点。会选择词语说句子。 2.仿照例句,展开想象,把自己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能发现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 3.能根据提示,写自已的一个好朋友。 4.展示书写成果,能交流书写的经验和体会 5.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 的关爱之情。 语文园地二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的运用 写话 展示台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4 合计

12 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便于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围绕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教材在课文和语文园地设计了多个维度的训练。在《“贝”的故事》课后练习中,看图猜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板块,运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字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在《中华美食》课后练习中,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发现带“火”和“八”的字多与“火”有关;在“我的发现”板块,发现带“心”和“忄”的字多与“心理、情感”有关,带“刀”和“刂”的字多与 “刀或切割”有关。通过前面三册的学习,学生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一些常见的偏旁,知道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发现 “八…”与“火”、“心”和“忄”、“刀”和“刂”这些偏旁之间的关联,体现了不同册次之间识字教学的衔接和发展。

本单元的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记。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中识字,突破“音”和“形”的难点。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汉字的奥秘,感受识字的乐趣。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壮美的祖国山川、熟悉的传统佳节、神奇的汉字和丰富的中国美食。在识字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内容 课时 神州谣 2 传统节日 2 “贝”的故事 2 中华美食 2 教学要点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三 合计

1.认识6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炸”,会写36个字,会写37个词语。 2.能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奔、涌”“长、耸”的表达效果;能说出用“炒、烤、烧”等方法制作 的美食。 4.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 5.朗读《神州谣》,能背诵《传统节日》,初步感受 祖国山河的壮美和文化的悠久6.能讲汉字“贝”的故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长大以后做什1 1、能把自己长大后想干什么说清楚,简单说么 明理由 2、能听明白同学说的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疑问 识字加油站 4 1.认识“津、溜”等9个生字。 2.认读“甜津津、酸溜溜”等词语,能联系生字词句的运用 活说说自已想到的食物,理解词语的大致意我的发现 思。 日积月累 3.能借助形旁猜测字义、正确选用形声字并我爱阅读 查字典验证 4.知道“鹿、金”等字可以作为部首,记住这些部首字能用这些部首查字典。 5.能发现“火”与“八”“心”与竖心旁、“刀”与立刀旁等偏旁之间的联系及表示的意思。 6.能按顺序背诵十二生肖,初步了解生肖文化。 7.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小柳树想法的变化,能明白事物各有长处的道理。 13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编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4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4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材在4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中都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彩色的梦》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能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的句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栏目要求学生仿照提供的句式,借助泡泡中的提示展开想象,用“一会儿……一会儿会儿学生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写话。说句子;“写话”栏目引导。

在此之前,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出现了两次: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到“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的编排思路,体现了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

此外,本单元还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要注意低年段学生默读能力还处在学习、培养阶段,不要拔高要求。二年级上册《雪孩子》《纸船和风筝》提出“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本册《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千人糕》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在这些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默读时逐步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wm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