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存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04 12: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存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顾春阳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

1、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 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B.图中河流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 C.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小 D.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 ) )

4.图示区域地形的特征是 ( ) A.丘陵广布 B.山河相间分布 C.沟谷发育 D.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5~7题。

5.山脉①是 ( )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

6.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 )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7.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湖、移民建镇工作,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鄱阳湖水面面积目前增加一千多平方米。回答8~10题。

8、 鄱阳湖位于( )

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

9、 下列铁路线,从鄱阳湖口附近穿过的是( ) A.京九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浙赣线 10、 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可以( )

①改善生态环境 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③减轻农民负担,迅速实现小康 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回答11~

12题。

11.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 ) A.石油、煤、盐、铁 B.盐、石油、铁、煤 C.煤、盐、铁、石油 D.铁、煤、石油、盐 12.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 )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新疆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园,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13~14题。

13.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四月、六月 B.四月 C.六月 D.十一月 14.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15—17题。

15.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16.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B.乙地转偏向力最小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17.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锓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18.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19.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读“我国工业分布略图”,回答20~21题。

20.该工业可能是( )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技术产业 21.该工业对东部城市的主要意义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②提供居民食品 ③供给工业原料④提供能源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回答22~24题。

22.关于四个地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以畜牧业为主 B.①③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C.③④糖料作物为甘蔗 D.④地单位产值高于珠江三角洲 23.②地发展鲜花种植的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C.廉价的劳动力

B.土壤肥沃 D.先进的保鲜技术

24.①、③两地附近的能源工业分别是( )

A.①为水电工业,③为石油工业B.①为煤炭工业,③为石油工业 C.①为石油工业,③为石油工业D.①为天然气工业,③为煤炭工业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25~26题。

25.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26.该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大豆 D.玉米 读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干旱——① B.台风——② C.暴雨洪涝——③ D.寒潮——④ 28.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于 ( )

A.北纬20度的洋面上B.赤道洋面上C.南纬15度的洋面上D.南纬40度的洋面上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2级地震,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城市A位于震中的方向是 ( )

A.东偏北 B.东偏南 C.正东 D.西偏北 30.若其他条件相同,以下各地烈度的关系是( )

A.A>B>C>D B.B>C>D>A C.B>D=C>A D.A>C=D>B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31—33题

3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3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3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35题。

3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寒潮 D.台风灾害 35.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①纬度影响 ②洋流影响 ③海陆位置影响 ④锋面影响 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据此回答36-37题。

36.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 37.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狂风暴雨 B.阴雨连绵 C.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38—39题:

38.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

39.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灾害 D.水土流失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40—41题。

40.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

41.图中所示河流,其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干旱 D.凌汛

陕西日报2010年3月11日报道:(记者 张锦国 鲁明智 王雄 艾永华)3月10日凌晨1时54分,榆林市子洲县城关镇石沟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塌灾害,初步核实44人被掩埋。截至下午18时,16人获救,10人遇难,仍有18人被掩埋。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据此回答42~43题。

42.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分,山体滑塌属于(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43.此次发生滑塌灾害地区所属的自然灾害多发区是( )

A.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B.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 C.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读“我国地震、泥石流灾害局部分布图”,回答44~46题。

4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区是( )

A.西南地区 B.华北地区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5.图示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大型水库的建设 B.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C.断层发育 D.位于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46.下列天气过后,山区应格外警惕泥石流现象的发生的是( ) A.持续暴雨 B.持续干旱 C.寒潮过后 D.冷锋过后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读图完成47~48题。

47.从节能减排考虑,各省区能源建设的重点分别是( ) A.甲省(区)应重点改革工艺,积极运用洁净煤技术

B.乙省(区)应重点开发天然气和研究天然气利用中的减排技术 C.丙省(区)应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D.丁省(区)应减少石油开采量,将重点转向水能和地热资源的开发 48.图中各省会所在

省区新能源尤为丰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49~51题。

49.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50.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51.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下图为我国2009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52~53题。

52.从图中可知( )

A.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B.四川盆地受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C.云南的暴雨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

D.东南沿海地区的龙卷风是副热带高气压造成的 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大的地方水土流失一定严重 B.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会发生泥石流 C.沙尘暴只发生在春天 D.降水量大的地区也会出现旱情严重现象

读下列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54~56题。

54.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5.滑坡、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 B.山区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 D.动物的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 56.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7.有关室内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内“伏而待定”避震法只适用于城市,不适用于农村 B.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C.门、窗边、阳台、厕所、走廊都属于死亡线,应该避开 D.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

58.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A.不停的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D.不停的祷告 59. 在户外如何避震

A. 室外是安全的,不需要采取任何避震措施 B. 就近选择宽敞的开阔地进行避震 C. 在大楼旁避震 D. 在水库边避震 60.地震引发海啸时怎么办

A. 远离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 B. 离开海岸后沿着山涧跑

C. 寻求救援队的帮助 D.呆在原地,等待救援 二、综合题(40分)

61、了解区域地理特征、成因,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太原、海口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与海口相比,太原的气温特征及原因。(8分) (2)简要说明太原、海口两地因气温影响产生的农业生产差异。(4分)

62、下面甲为“中国自然区分布图”,乙为“中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从自然区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从经济地带看,A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

(2)甲图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附近区域生态较为脆弱,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片面追求农业生产,对A、B地区造成了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C地区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该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会给当地带来________(自然)灾害。

(3)乙图中,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是________省,简要分析该省贫困人口集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63、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8分)

存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答题纸

61、(1)

特征 (4分) 原因 (4分)

(2)

(4分)

62、(14分)

(1)A C A C

(2)主要表现为 典型植被是 带来________ (自然)灾害 (3)最为集中的是________省;

条件 63、

(1)分布规律 (2分) 原因 (4分)

原因 (8分)

第三次月考地理

答案:

双向细目表:考试范围:中国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内容 内外流区分界 地理界线 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剖面图判断 降水与地形关系 降水与地形关系 鄱阳湖位置 鄱阳湖区铁路 鄱阳湖区整治 矿产资源分布 矿产资源分布 长江流域治理 长江流域治理 四大高原方位 四大高原位置 四大高原生态问题

人口现象 人口问题 工业分布 电力作用 农业分布 程度 易 易 中 易 中 中 易 易 中 易 中 中 易 中 中 中 易 中 中 中 易 中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云南花卉优势 能源工业分布 农业分布 农作物分布 天气系统判断 台风形成地点 方位判断 地震震级与烈度 地质灾害发生地区 地质灾害发生特点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分布 自然灾害分布特点 台风的特点 台风影响的天气 降水成因 地质灾害成因 生态问题分布 自然灾害分布 滑坡特点 滑坡分布 地震泥石流分布 地震成因 泥石流成因 能源分布 新能源分布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 中国自然灾害分布 自然灾害特点 滑坡泥石流特点 滑坡泥石流分布特点 滑坡泥石流防治措施

避震方法 地震自救 避震方法

海啸逃生方法

气温分布及特征;农业影响因素及特点分区地理及特点 降水分布及成因;洪水成因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易 中 中 中 中 难 难 难 难 难 难 易 易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难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难 难 难

中 中 易

中、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s7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