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三次联考5月语文试卷及答案卷

更新时间:2023-03-08 10:05:0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第二学期高三第三次联考5月语文试卷

(全卷共8页,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人物在《王者荣耀》里被改得面目全非,面对社会置疑,游戏玩主往往漫不经(jīng)心,甚至强(qiáng)词夺理,认为这事儿不必较真。

B,晚风轻拂,林荫道上,灯影幢幢(zhuàng),觥(gōng)筹交错问谈笑风声,和着江边丝..竹管弦轻歌曼舞,这个温暖而温情的南国之夜,让你不想离开。

C.赵逵夫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多年,焚膏继晷(guǐ),笔耕不辍(chuò),..先秦文学研究蜚声海内外。

D. 90年前,中国革命的星火从这里升始燎(liáo)原。如火如荼(tú)的革命岁月锤练出的.井冈山精神,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源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我思念故乡的月亮。【甲]月光无声地倾泻在乌黑的屋瓦、霉墙和石子路上,清凉如水。..月下的池塘别有一番风味,粼粼的波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固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月光之下,还有潇潇眷夜雨,满枕蛙声。我思念我的小屋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乙】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声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地看我读书、写字。 ..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息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丙]我.-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至在自欺自慰自足中忘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作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呢?

2.文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倾泻 B.径直 C,生生不息 D.以至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 1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西安科博会极具权威性,以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突出的专业性与体验性,让科普爱好者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B. 40年来,高考制度从恢复、巩固到变革、完善,作为较为公平的量能取才渠道,托举起了无数渴望改变的梦想。

C.淮水北调工程不仅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配套工程,而且是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调水工程,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D.我们隆重纪念这一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英雄壮举,是为了铭记历史,反思教训,总结经验。

5.请阅读下面这段话,把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处。(3分) ①贡士 ②举人 ③进士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先参加州、县考试,称为“童试”,通过者俗称为秀才:第二步是省一级考试,称为“乡试”,乡试登第者称为 (1) :第三步是中央级考试,称为“会试”,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 (2)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试者经殿试录取为 (3) 。

(l) (2)____(3)

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相关问题。(6分)

- 2 -

(1)请介绍漫画内容。要求:运用第三人称,语言准确、连贯,不超过100字。(3分) (2)请概括漫画寓意。(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 0分)

文化就像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样,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统辖文化这个有机整体的,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尽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十分庞杂,贯穿一个民族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层面,但是,看似异质分散的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其实是相通的。因此,从任何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入手,都有可能窥见文化的“全豹”。“比兴”与“比喻”这两个出自中西方诗学的概念表现出的差异,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的具体而微的体现。

最早提出“中国抒情传统”这一命题的学者陈世骧曾经从语源学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语的“诗”与西文中的“poetry”两个词的原始含义,发现在汉语中“诗”字最初指的是一种“蕴止于心,发之于言,而还带有与舞蹈歌咏同源同气的节奏的艺术”。他认为,这一概念的形成,决定了中国的诗学长久以来都是围绕抒情言志问题和韵律问题展开的。与之相较,古希腊则一直用一个泛指一切制作物的词来代表诗的观念,因此,诗的表现对象是外在的事物,西方诗学关注的也是知识性表达问题。从哲学的层面讲,西方古典哲学也主要是

- 3 -

认识论哲学,这种哲学认为,包括文学言说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其主要的价值,就在于描述客观的事物,叙述客观的事件,呈现客观的真理。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初的“理念论”文学观与“模仿说”,实际上都涉及对语言是否及物,是否能够展示客观而普遍的真理问题。这导致以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代表的西方古典诗学,很少思考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主体主观情感世界的关系,因此,当他面对比喻性表达这一语言现象时,也是从这一语达方式与语言所要传达的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去进行思考的。而把主体思想情感的表达作为诗学思考的核心的中国诗学,则认为“比兴”手法是用来在外物与主体的内心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在这一联系中,物的呈现是次要的,主体情志的表达才是主要目的。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语言普遍采取的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在语言能否呈现外物、表达内心或接近形而上的道这一问题上,不仅道家学者持怀疑论的立场,儒家学者实际上也表现出了深刻的矛盾。孔子一方面说,“文以足言,言以足志,不言,谁知其志”,强调语言是主观的情志得以显现的唯一的方式:另一方面.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古代哲学还有着尚虚尚无的传统, 《易传》中“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这一命题,经过魏晋玄学家的发挥,由哲学进入文学,在唐代文论家那里不断发酵,直接启发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意象”、“意境”、“境象”、“境界”等诗学概念的产生。中国诗学要求在“比兴”的使用中,尽量避免在喻体与本体之间建立过于明显的联系,追求一种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正是这一哲学传统的体现。

而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本质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在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之上,有一个抽象的、理念的、超验的世界,只有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对这个世界的表达才是真正的知识,语言应该抵达的,也应该是这样一个世界。在许多西方理论家看来,文学形象虽然建立在对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的模仿之上,但是,这样一个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却可以显现世界的本质与真理,在有限的世俗生活之中,见出来自天国的至善,从纷乱的物质世界出发,去体会宇宙终极的美妙与和谐。而作为一种语言修辞运作方式的隐喻,其潜力正在于它可以以已知呈现未知,以具体代表普遍,以有限指向无限。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不断引起关注,最终成为一个与世界的呈现与存在意义的敞开相关的哲学命题,不能不说与这一哲学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节选自2018年02月18日《学术研究》

7.根据文意,下列对中西方诗学中“比兴”和“比喻”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兴”是建立起外物与主体的内心世界之问的联系,其目的是主体的情志表达。

- 4 -

B.“比喻”是思考语言所要传达的外在现实之问的关系,其目的是物的呈现。 C.“比兴”讲究含蓄委婉的美学效果,淡化本体和喻体间的联系。 D.“比喻(隐喻)”上升为一个哲学命题,本体和喻体间有着紧密联系。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内在的文化精神统辖形态各异的文化现象,所以,从一个具体的文化现象入手,去窥见文化的“全豹”,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B.从语源学和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可推出:中国诗有抒情性的传统,而西方诗学从一开始关注的就是知识性表达的问题。

C.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语言不信任的态度和中园古代哲学尚虚尚无的传统直接启发了“意象”“意境”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诗学概念的产生。

D.世界的本质与真理通过感性的、物质的、世俗的世界得以显现,而文学形象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之上的,所以,它也能揭示世界的本质与真理。

9.简要概括“比兴”与“比喻”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内涵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冬夜 高沧海

康麻子来提亲.康麻子看中了我三姐。

两床红缎子被面,一匹蓝平纹棉布,重要的是,康麻子找人背来一袋面。天爷呀,那可是精打细作的一袋面,细皮嫩肉的一袋面,不掺麸皮不掺糠的一袋白面呀。爹手指肚儿捻着白面说,皇帝佬儿吃啥,咱吃啥哩!

娘抱着棉布抽抽搭搭地哭了,在她有限的关于布料的记忆中,她所能拥有的布从来都不是以这种奢侈样子出现。去年,娘家兄弟娶儿媳妇,她偷偷裁了二尺半的确良,给自己做件新衣裳,在娘家人面前不能太寒酸,多少体面一些。吃酒回来,爹脱下脚上的鞋,用鞋底狠狠地教训了她一顿,败家娘们呀,老李家,家门不幸!

抿过二两小酒的爹乜斜着娘,乜斜着那卷布,他说,败家娘们,可劲嚎!

娘号啕大哭,哭过后,不知哪来的胆量,她竟然把爹的酒杯从桌子丢到地面上,还一脚踢到墙旮旯,她说她要一下做两身新衣裳,谁也管不着。爹撅腚拱腰把酒杯掏出来,用袖子擦擦。天爷呀,爹竟然在笑,他竟然如此无视娘的无礼和败家,而不是像原来那样骑身上去劈头盖脸地揍一顿。

- 5 -

爹从村东到村西穿街而过,他说,看看今儿冰冻封住河没有。他又从村西到村东迂回而来,听说有三只狗在村东树林里打架。爹像一条鱼。娘说,爹把身上的鱼鳞来来回回都蹿掉了。

爹的心思,估计家里的狗都明白,只是狗不会像人那样吹捧爹,老李呀。赚了个有钱女婿,恭喜,恭喜!

爹做梦都双手抱拳说,同喜,同喜! 爹已经完全以康麻子的老丈人自居了。

至此,三姐将来要嫁给康麻子,是铁板上钉钉,铁打的事实。 但是三姐不同意,她把被面扔到娘身上,谁爱嫁谁嫁!

爹把桌子拍得震山响,他的三钱小酒盅都从桌子上跳起来。爹说,反了!三姐要出去,爹说,锁起来!

爹说,捎信给康家,过年节礼跟上轿衣一起送。定喜日,年前接人。

爹又交代娘,咱也不能作践自己,便宜了康家是不是?跟媒人说,咱厚道,康家来礼,也要厚道,厚实!

三姐被锁在西厢房里,我从窗棂里看,三姐说,七弟,你还记得张生吗?我当然记得张生,夏天里我跟三姐割猪草,张生还往三妞的筐里扔写字的纸,三姐就像吃了糖。

三姐让我告诉张生,来救她。我说,张生早就来了,天天在咱家后面转悠,爹拿铁锹,打跑好几回了。

腊月十六,康麻子来送礼,爹把西厢房的锁去掉,叮嘱我看好三姐,等夜里客走了给我吃鱼吃肉。康家彩礼肩挑手挎,果然厚实,爹高兴,把三钱小酒盅换成了一两一个,从日晌喝到天黑,滋溜滋溜痛快淋漓,脚下无根,脑壳跌破了鲜血直流。爹还唱,好年景了,骡子马子一大天井了。

三姐问我,七弟,张生还在外头吗?我说,在外头。

三姐说她去看看张生,三姐跟我拉钩,说一会儿就回。我说.好。 三妞抱住张生,三姐哭着说她不嫁那个麻子。 张生说,我带你走。

三姐挥手对我说,七弟,自己好好回家。 我正发呆,娘出现了,娘说,妮,先别走。

月亮亮堂堂地照着娘的新衣裳,蓝棉布的新褂子新裤子,蓝棉布的新鞋面,康麻子是贵客,贵客上门,娘自然要表现得体面,这种从头到脚的光鲜,甚至百年都难得有一回,谁叫

- 6 -

贵客是康麻子呢,有钱的康麻子,富贵的康麻子,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康麻子,跟咱是一家人。

娘捂着脸蹲下,康家的面,咱吃了,康家的布,咱穿了,康家的钱,咱花了,咱家落下的饥荒,康家替咱扛了……妮,爹娘老了,只有你七弟这一根男苗,康家的债,你忍心他替你还?

三姐看一眼张生,寒夜霜重,风冷心凉,他衣衫单薄,瑟瑟发抖,三妞一阵哽咽。 她给张生整一整衣衫,理一理头发,三妞说,回吧,回去找个好女子成家。

腊月二十六,美丽的三姐嫁给了很老的、跟我爹一般老的康麻子,1977年那冬夜的凛冽,她留给了自己。

IO.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1.第三自然段有什么作用?(5分) 12.试析以“冬夜”为题的好处。(5分) 13.探讨小说三次写到“酒杯”的用意。(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竖人臧说 侯方域

竖人臧者,吾兄授以乳羊七,臧受而牧之二年矣,羊未之增也。吾兄怒而责之曰:“吾羊之牧于他所者,岁两乳焉。其所乳者又乳焉,而汝之畜独不繁。”臧俯首无以对。 .

吁!臧可赏也。天下有以不亡为存者,臧殆是也。牧二岁而犹七其羊,臧可谓能守其故者矣。天下之业,苟今以受之昔,后以受之今,日传而日守其故,土不必其能广,人不必其能众也。无失先王之旧封,虽世强焉可也,无失先王之旧民,虽世富焉可也。天下之辟疆而疆以蹙,料民而民以减者,是殆臧之所不为也,且吾兄亦知夫乳羊者乎?吾邻翁者,尝有羊.焉,而命人牧之,其人既报之以繁之数,乃立竖而受糈。已而谓羊之牧于野者,摘苗而害稼也,乃置圉而牧之:已而又谓羊之居圉中者,产繁而气疫,羊多以死。大约终一岁,增不能数羊,而授廪有饩,补牢有费,所谓建置沿革,若中条理者。又一岁,而数阙白其说。翁淬闻其繁息之数而喜,不及详,准羊而授牛焉,牛实疫死,又准羊而授鸡与豚焉。受耕之户恶其琐细而弗堪也,芜田而去之。 .

- 7 -

呜呼!翁始贪,贪而惑:既惑,益不知所悔,皆乳羊之利误之也。故天下往往徇小利之.虚名,而卒之劳费纷扰,得遂不偿所失者。臧乎,戒乎,吾知免矣。人各有能有不能善用人者贵审其能与不能若此者不言利以欺其主宁辞功而受过乃臧之所能也不可不察也

吾兄曰:“尔之言近似,然吾羊则实有牧而乳者,又若之何?”呜呼!天下之地广于先人,加于旧受业而守之,而或以创开而昌大者,君子岂不谓贤焉?然而可不必也。若夫汉武帝犹其得焉者也。后将有掩败以为功,饰虚以为实者,李宓、王威之属。虽知而诛之,亦何益矣。故天下之亡其羊者多矣,臧殆以不亡为存者也。侯子曰:“利之所不兴者,言之所不伏也。臧之功不可见,然天下必见功而治者,又何其戋戋耶?”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所乳者又乳焉 乳:生育 .B.是殆臧之所不为也 殆:大概 .C.芜田而去之 芜:使……荒芫 .D.贪而惑 惑:疑惑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天下有以不亡为存者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料民而民以减者 危而不持 ..

C.受耕之户恶其琐细而弗堪也 吾其还也 ..D.尔之言近似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天下的基业,如果随时相传而能随时守住自己的旧业,即使土地不能够扩充,人口不能够增多,说它世世强大、富足也是可以的。

B.作者举邻翁的事例,是为说明天下往往有人为了虚浮的小利,最终劳神费财招了麻烦,做得不偿失的事。

C.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使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D.此篇名为评论牧童臧,实际借题发挥,闸发了作者“无为而治”,以不亡为存的治国主张。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人各有能有不能善用人者贵审其能与不能若此者不言利以欺其主宁辞功而受过乃臧之所能也不可不察也

- 8 -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己而谓羊之牧于野者,摘苗而害稼也,乃置圉而牧之。(4分) 译文:

(2)天下之地广于先人,加于1日受业而守之,而或以创开而昌大者,君子岂不谓贤焉?(4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

过湖北山家 清·施闰章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注】施闰章:清代诗人,顺治十八年,分守湖西道。康熙六年,清廷裁撤道使,被罢官。次年春,诗人东游吴越.此诗大约作于游历途中。

19.这首诗的体裁是 ,从内容上看,本诗可以说是一篇诗体的《 》

20.请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钓而不钢,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

材料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孔子和孟子怎样的生态主张?请概括作答。(2分) 22.简要评议上述主张在当今社会的意义。(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司马迁《报任安书》) (3)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楚辞·渔父》)

- 9 -

(4)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欲渡黄河冰塞川, 。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个性:别人都吃花菜,你吃菜花。 随性:今天没有菜花可吃,那就吃别的。

任性:你在沙漠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点干粮你还非要吃菜花。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以上说法加以评论。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0c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