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传输

更新时间:2024-01-31 15: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动量传输

1、 流体;连续介质模型;流体模型;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式粘度;压缩性、膨胀性 2、 表面力、质量力;静压力特性;压强(相对压强、绝对压强、真空度);等压面 3、 Lagrange 法、Euler法,迹线、流线

4、 稳定流、非稳定流 ,急变流、缓变流,均匀流、非均匀流

5、 运动要素:流速、流量,水力要素:过流断面、湿周、水力半径、当量直径

6、 动压、静压、位压;速度能头、位置能头、测压管能头、总能头;动能、动量修正系数 7、 层流、湍流;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8、 沿程阻力、局部阻力;沿程损失、局部损失 9、 速度场;速度梯度;速度边界层 二、热量传输

1、温度场、温度梯度、温度边界层;热流量、热流密度 2、导热、对流、辐射

3、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辐射换热系数、热量传输系数 4、相似准数Fo、Bi、Re、Gr、Pr、Nu

5、黑体、白体、透热体;灰体;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黑度

6、单色辐射力、全辐射力、方位辐射力;角系数;有效辐射;表面网络热阻、空间网络热阻

7、解析法、数值分析法、有限差分法、集总参数法、网络元法 三、质量传输

1、 质量传输;扩散传质、对流传质、相间传质

2、 浓度、速度、传质通量;浓度场、浓度梯度、浓度边界层 3、 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 4、 Ar、Sc、Sh准数 四、燃料与燃烧

1、 燃料;标准燃料;发热量(高发热量、低发热量)

2、 燃料组成成分及其换算(应用、干燥、可燃、有机成分;湿、干成分)

3、 空气消耗系数;燃烧温度(绝热燃烧温度、量热燃烧温度、理论燃烧温度、实际燃烧温

度)

4、 闪点、燃点、着火点;着火;有焰燃烧、无焰燃烧

、一大水箱侧面壁接出一直径D=200mm的管路,如图所示,已知H1=1.2m,H2=2.0m,不计任何损失,求A点的压强及出流流速。(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解:如图选择基准面0-0,和断面1-1、2-2、3-3;列1-1、2-2面的B.E.

?220 ?0?(H1?H2)??0?02g

?2?2g(H1?H2)?8m/sp??3?H2?2?0?02g?g2g?2A2??2A3P3??H2?g??20000(Pa)?322

17、某气体燃料由CO、CO2和H2组成,其中CO占30%,CO2占30%,H2占40%,求1m该燃料燃烧时所需的空气量和产生的烟气量。(不考虑空气中的水分,n=1.2) 18、已知某煤的成分为:(%) 燃燃燃燃燃干用C H O N S A W 72 5 20 2 1 12.5 20 试计算(取n=1.1):燃料的应用成分;燃料的发热量;空气需要量;烟气生成量、成分、密度。

6、“三传”类比

表1 动量、热量、质量传输概念的比较

传输过程 动量传输 热量传输 质量传输 物理量 速度 温度 浓度 物性传输 流密度 τ q J 场 速度场 温度场 浓度场 梯度 速度梯度 温度梯度 浓度梯度 物性传输 流密度 粘性动量 流密度 导热热流密度 扩散传质流密度 对流传输 流密度 对流动量 流密度 对流热流密度 3

对流传质流密度 表2 动量、热量、质量物性传输参数的比较 传输过程 动量传输 物性传输 系数 μ 传输特征量 ρυ 传输动力 传输 流密度 τ=μGradυ ??ρυ? ?x??cP?t? ?x热量传输 λ cPρt q=λGradt 质量传输 D C ?C ?xJ=DGradC 表3 相似原理-实验模型法在对流换热和对流传质中运用的比较

主 要 相 似 准 数 对流换热 对流传质 ?L ?gL3? Gr?2?t?Re??L ?3gL?Ar?2?t ?Re?Pr?准 总方程 数一自然对流方程 般 方 强制对流方程 程 扩散系数 传输通量 Nu=f(Re,Gr,Pr) ? ahL Nu??Nu=c(GrPr)m Nu=cRenPrm h?Nu ?LSh=f(Re,Ar,Sc) Sh=c(ArSc)m Sh=cRenScm k?ShD Ln?k?c ? DkL Sh?DSc?q?h?t 7 影响燃烧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燃烧温度? 答:影响燃烧温度的因素主要有: (1)燃料的发热量;(2)空气及燃料的预热温度;(3)空气消耗系数;(4)富氧鼓风;(5)燃烧过程热损失。 (2)五、名词解释

1.粘性:实际流体流动时,阻碍流体流动的性质。 2.理想流体:没有粘性的流体。

3.可压缩流体:密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流体。

4.牛顿流体:流体流动过程中,符合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5.自然流动:流体流动体系内,流体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浮力所构成的流动。 6.强迫流动:流体流动体系内,流体因外力作用所构成的流动。 7.层流:流体层与层间相互不干扰的有规则的流动状态。

8.湍流:流体层与层相互混杂、相互干扰的不规则的流动状态。 9.动量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动量。

10.粘性动量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粘性动量。 11.迹线:流体流动的轨迹线。

12.热量传输: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

13.温度梯度:温度场中,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 14.导热系数:单位温度梯度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15.热流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16.热量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17.辐射力:物体在单位时间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 18.黑体:吸收率等于1,反射率、透过率均为0的理想物体。

19.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单位辐射面积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 20.有效辐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所射离的辐射能。

21.质量传输:物质从物体或空间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现象。

22.不稳定浓度场:随时间而变化的浓度场。 23.稳定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浓度场。

24.浓度梯度:浓度场中,法线方向上的浓度变化率。

25.传质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物质的量,即速度与浓度的乘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2i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