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潮与民工荒成因分析

更新时间:2023-08-08 16:0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民工潮与民工荒成因分析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地区不断涌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民工背井离乡,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民工潮现象。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与民工潮截然相反的民工荒现象,大量企业一再提升工资但依旧无法招到足够的员工。出现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民工潮现象的出现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改革开放吸引外资不断涌入,对务工人员需求增加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在沿海地区试点开放,因资源丰富,并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很快中国就吸引了大量外资前来投资,这些外资企业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人员需求巨大,而沿海地区人口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劳务需要,这就促成了沿海企业大规模向内地招工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世纪来中国逐渐发展成了“世界工厂”,制造业的繁荣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务的需求,最终推动了民工潮现象的产生。

二、 农村体制改革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 改革开放最早是对农村的改革,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即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民支配自己劳动时间和优化劳动要素配臵的权利,这极大的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0%以上,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导致了有限的土地上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这些富余劳动力有解决就业的要求,进城打工就成

了选项之一。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外出打工不仅解决了闲臵人员的就业问题,还能获得比务农更高的收入,农村甚至一度出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诱人景象。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受此鼓舞,源源不断地走出家乡,进入城市,最终涌动成潮。

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促使人员流动加大

有政策原因,因沿海地区先行改革开放,也有地理原因,物流便捷成本更低,导致中国经济一直呈现城乡发展失衡和东西部地区发展失衡的特点,这种失衡促进了贫困地区人口向富裕地区的流动。中国农民向来乡土观念很重,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一般很少会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城乡收入悬殊,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大,让许多农民产生改善经济条件和提高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外出打工的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

综上所述,企业存在大量劳务需求,农村存在大量闲臵劳动力,而农民又有离家打工的动力,三点因素最终促成了民工潮现象的产生。

2008年底,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辞掉了大量农民工,但当2009年经济开始恢复时,这些企业发现再也招不到工人了!为什么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出现用工荒现象呢?看似不可思议,但其实从民工潮的成因分析就可以找到民工荒的原因了。现分析主要几点原因:

一、 农业政策吸引民工返乡务农

为缩小城乡差距,近年来政府不断推出惠民政策,务农的收益大

幅增加。另外,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市场需求推动,农业开始逐渐多样化发展,农产品的价值链得到不断提升。因靠务农也能发家致富,吸引了大量具有务农经验的民工返乡创业。

二、 经济发展差距缩小,沿海对内地农民不再有吸引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开始产业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迁移至内地,这使得内地大量民工可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此外,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不断提升,而民工工资跟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外出打工所得与所失不成比例,所以沿海地区对农民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三、 廉价劳动力资源不再充沛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现在中国的劳动人口已经过了顶峰,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下降通道中。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廉价劳动力资源不再充沛,低级劳务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现象。

四、 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年轻人的就业观念

随着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一代的农民工是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长大,不具备父辈们吃苦耐劳的品性,独生子女政策也影响了年轻人的就业观念,对低技术高强度的工作有排斥性,宁愿在家啃老也不外出打工。

无论是民工潮还是民工荒,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民工潮的积极因素是解决了闲臵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充分利用了中国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人力充沛的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消极因素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失衡,产生了贫富差距过

大问题,事实上,出现民工潮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民工荒的积极因素是国民素质普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就业市场的层次和范围都得到明显改善,低端劳动力市场本就不是我们的目标;消极因素就是计划生育等国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以及人口红利消失后的发展问题,将对中国今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上述对民工潮和民工荒的成因分析,不仅是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更是对我们过去和当前以及今后发展道路的一种思考,我们希望通过合理的决策,能以更加公平的方式,在实现国家的富强过程中,惠及更多的国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ss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