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镁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

更新时间:2023-12-05 07: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镁及其化合物(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年北京顺义)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原温度后溶液的pH增大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答案 C

2.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钠的含氧化合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金属钠久置空气中最终转变为Na2O2 C.工业上钠可作为还原剂

D.过氧化钠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答案 C

3.(2018·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保存在煤油中;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并用水封 B.MgO可作耐高温材料

C.Na2CO3常用来治疗人体胃酸过多

D.K-Na合金可作核反应堆的导热剂;Mg-Al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部件 答案 C

4.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电解法冶炼金属钠时,钠在阳极析出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C.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D.钠的质地软,可用小刀切割 答案 A

5.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C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属于碱 答案 D

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氨气 B.制取NaHCO3

C.分离NaHCO3 D.干燥NaHCO3

答案 C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A 实验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 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 B 鉴别NaHCO3与Na2CO3溶液 C 证明Na2O2与CO2是放热反应 D 答案 C

鉴别Na2CO3溶液与K2CO3溶液 8.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O2、Na2CO3 C.NaOH、Na2CO3 答案 C

9.下列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Na2CO3

D.Na2O2、NaOH、Na2CO3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体积少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答案 B

10.工业上制备过碳酸钠(2Na2CO3·3H2O2)的一种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MnO2作稳定剂

B.“结晶”时,加入NaCl的主要作用是增大产品的产率 C.“分离”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 D.2Na2CO3·3H2O2受热分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且B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3)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a2O2 Na2CO3 (2)①②③④

(3)2Na+2H2O===2Na+2OH+H2↑ 2NaHCO3=====Na2CO3+CO2↑+H2O

12.(2018·舟山中学高三下学期期末)现有48.4g碱式碳酸镁样品[化学式:

xMgCO3·yMg(OH)2·zH2O,x、y、z为正整数],将其分为两等份,一份样品充分灼烧至恒重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另一份投入15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CO24.48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所得溶液稀释至250mL,测得溶液的c(H)=0.100mol·L

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mol·L1。

(2)x∶y∶z=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50 (2)4∶1∶5

13.Na2O2是中学化学常用的强氧化剂,除了能与CO2、H2O反应外,还可与其他还原剂如H2、C发生反应,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Na2O2与H2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此装置中,怎样检查除启普发生器之外的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该实验的有关操作步骤。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a、b产生氢气,观察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变化;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热过氧化钠,观察试管内物质的颜色变化;

⑤反应完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拆卸装置。

(3)该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2)中步骤②无明显变化,步骤④Na2O2熔化后,黄色粉末立即变成白色,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成蓝色。则Na2O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关闭a,在b处连接一导管并伸入水槽中,用手捂热试管(或稍稍加热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试管后导管中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③在干燥管上倒插一支小试管收集H2,检验H2的纯度 ⑤先撤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关闭b

(3)除去H2中的HCl和水蒸气 (4)Na2O2+H2=====2NaOH

14.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若样品质量为w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g、m2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④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10H2O=====Na2CO3+10H2O↑

(2)①Na2CO3·10H2O和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NaCl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大 18m2?

m1-286?44??

②碱石灰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 偏大 ③

180w×10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va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