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4单元 第11课 第2框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更新时间:2023-05-25 11: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作业(二十)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A组 学业水平层次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A.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B.更好地发展 D.统筹兼顾

【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选D。

【答案】 D

2.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体现了科学统筹( )

A.城乡发展

C.区域发展 B.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解析】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和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体现了要科学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B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3.当前,在各项工作中都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追求全面的发展,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②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第一要义是增长,要保增长,促增长 ④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发展,也就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③错误;①②④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解。

【答案】 B

4.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我们要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C.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解析】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A错,不选。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不现实,B错,不选。“我国已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观点不符合实际,D错误,不选。

【答案】 C

5.对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

1

A.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

B.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

C.我国产业发展的平衡性明显增强

D.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第三产业上来

【解析】 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给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A正确。从右面饼状图三大产业比例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同时可以看出我国产业发展的平衡性明显增强,B、C正确。D观点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

【答案】 D

6.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 )

①坚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发展 ③坚持协调发展、以人为本 ④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可得出正确答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排除①,故选B项。

【答案】 B

7.漫画《共同创业》包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共同创业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 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实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③城乡共建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应依靠城市的帮扶

2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①②③正确表达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关系。④说法有误,建设新农村,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城市要帮扶,但作用是第二位的。

【答案】 A

8.近几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 )

①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环保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在保护环境时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做法,故应选D项。

【答案】 D

9.W市政府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全市煤炭产业的循环式组合,让“煤城”真正变为“绿城”。根据农村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以大棚蔬菜为主的棚栽业和以设施养殖为主的草畜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推行“就业和社保、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社会服务”社区创建活动,接收农民工子女两千余人就读中小学,免收借读费四百多万,改建、扩建适合农民工入住的经济公寓。

分析W市政府的做法是怎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答案】 ①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林果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②重视就业和社保,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坚持以人为本。③大力改善生态环境,重视社会治安和社会服务等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免费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中小学和改建、扩建农民工经济公寓属于统筹城乡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B组 高考水平层次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据此回答10~11题。

3

10.阅读上图,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B.经济增长越快,环境污染程度也越高

C.“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D.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到达拐点之前,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出现拐点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程度不断下降。A、B、C都错误。

【答案】 D

11.在我国,要促使上图中“拐点”的出现,必须( )

A.取缔污染重的企业,加大治污力度

B.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C.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 要促使上题图中“拐点”出现,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D不符合题意。A中“取缔”、B中“提高增长速度”都不符合要求。

【答案】 C

12.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建设核心应该是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现代产业,实现产业支撑,将利用地方资源要素和吸引东部、外国高级要素流入有效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 )

①支持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消除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异 ②缓解东部资源和成本压力,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科学发展 ③发挥政府调控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④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解析】 中原经济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东部资源和成本压力;发展现代产业,资源要素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②④符合题意;①中“消除”表述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

4

决定性作用,③错误。

【答案】 B

13.从 2004 年到 2015年,中央连续发布了关于“三农”问题的12个“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 )

①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③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②的说法强调了创新,与题意不符合。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③错误。

【答案】 C

14.某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二五”目标

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2%是国际公认的临界点。

根据上述表格中的信息,你认为该市应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案】 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推动。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t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