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要点解析与练习(一 税收基础知识)

更新时间:2024-05-25 05: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项目一 税收基础知识

一、税收的概念(了解)

1.税收的定义

税收:全称“国家税收”,简称“税”,是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标准,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特定分配形式。

2.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关联知识点) (1)税收与国家的关系

税收以国家为主体,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的一种特定分配。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税收产生的政治条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而税收又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能调节、影响经济。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90%左右来自税收。

(4)税收与法律的关系

税法是法学概念,税收是经济学概念,二者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3.税收的本质(关联知识点) (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 (3)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

(4)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税收的特征(了解)

税收作为一种特定的分配形式,有着自身固有的形式特征,即:

1

(1)强制性(保证) (2)无偿性(核心)

(3)固定性(两者的必然结果)

这三个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标志。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证,固定性是上述两者的必然结果。

【关联知识点】:税收的职能 (1)组织收入职能(最基本的职能) (2)调节经济职能 (3)社会管理职能 三、税收的分类(了解)

2

税收的分类:

税收分类 按征税对象划分 标准 流 税收 种类 转 税 (主体 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划分 关 中 央 税 税 消 费 税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所 得 税 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地 方 税 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契税 资源税、资 源 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行 为 税 财 产 税 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屠宰税 房产税、契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资源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价 内 税 消 费 税 营 业 税 等 资源从 税、车量 船使用税 税、消费税 间 接 税 流 转 税 价 外 税 增 值 税 从 价 税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按计税标准划分 增值税、营业税、关税、消费税等 直 接 税 所 得 税 按税负是否转嫁划分

四、税收制度(掌握)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税制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制包括税收法规、税收条例、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等;

3

狭义的税制主要是指税收法规和税收条例,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税收制度是税务机关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也是纳税单位和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准则。

税收制度的作用:

第一,对税收分配关系进行规范是税收制度最基本的作用; 第二,为税收征管活动提供依据和准绳是税收制度的特殊作用; 第三,为实现税收职能和作用提供法律保证。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五、税制构成要素(掌握)

税制构成要素也称税收要素、税法要素。税制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和罚则等。其中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是税制基本要素。

1.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无论什么税都有关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通过规定纳税义务人落实税收负担和法律责任。

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自然人: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 法人:指依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具有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在实际纳税过程中,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有代扣代缴义务人、负税人和纳税单位。一般情况下,国家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是直接发生纳税关系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简化征税手续,减少税款流失,需要由和纳税人发生经济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代国家扣缴税款,即代扣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

4

(1)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交纳的企业或单位。(如个人所得税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2)负税人:是指税款的最终承担者或实际负担者。 纳税人和负税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3)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所谓有效就是为了征管和缴纳税款的方便,可以允许在法律上负有纳税义务的同类型纳税人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填写一份申请表纳税。

2.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课税客体”。是税法中规定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目的物或行为,即征税的客体,指明对什么征税。

征税对象的重要特征:

A、征税对象体现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

B、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的标志; C、税法中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以征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 【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概念】

(1)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又称税基,它是计算税款的依据。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是不同的。如:

5

12.下列税种属于行为税的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印花税 D企业所得税 13.税收的特征是( )。

A强制性、无偿性、波动性 B自愿性、无偿性、固定性 C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D无偿性、波动性、自愿性 14.纳税主体是( )。

A征税对象 B税目 C纳税人 D税率

15.狭义的税制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主要指( )。 A税收法规和税收征管制度 B税收法规和税收管理体制 C税收条例和税收法规 D税收条例和税收征管制度 16.下列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 A企业所得税 B消费税 C增值税 D关税

17.人们常把改变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使之朝着预定方向、目标运转的一切经济手段或方法,统称为( A财务杠杆 B税收杠杆 C经济杠杆 D财政杠杆 18.纳税人这一税制构成要素确定的基础是( )。 A纳税主体 B计税依据 C征税对象 D税率 19.下列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是( )。 A个人所得税法 B企业所得税法 C海关法 D资源税法 20.关于税收的本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税收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B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 C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D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

21.税制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 )。 A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 B纳税人、税目、税率 C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 D纳税人、负税人、税率

11

)。 22.下列关于纳税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 B纳税人即纳税主体 C由于存在税负转嫁的可能,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D纳税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23.我国现行下列税制中,不采用定额税率的有( )。 A资源税 B耕地占用税 C增值税 D屠宰税 24.税收产生的政治条件是( )。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财产私有制的确立 C国家的产生 D商品生产的出现 25.国家征税的法律依据是( )。 A经济法规 B刑法 C税法 D民法 26.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 A国家的产生 B商品生产的出现

C 剩余产品的出现和财产私有制的确立 D税法的产生 27.下列不属于中国奴隶社会税收的是( )。 A夏贡 B商助 C丁税 D周彻

28.不同税种征税范围的差异是由( )决定的。 A纳税人 B税率 C征税对象 D税源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o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