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必做)新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试题(12)

更新时间:2024-05-25 0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包头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一、 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如图是某同学建构的人体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图。图中A 、B 、C代表液体,①、②、③代表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B 、C是人体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 B.①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C.③代表组织细胞,其内部液体是细胞液 D. A液、B液和C液的成分不完全相同

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O2、CO2、血红蛋白、H、Na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突触小泡、尿素D. 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同 D.机体的稳态需要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5.如图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B.C可表示体温,其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血浆pH的稳定与HCO、HPO4等离子有关 D.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它的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1

3﹣

2﹣

2+

+

+

+

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人体产生渴感的感受器在下丘脑 B.钾离子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 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不利

7.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 B.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

C.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要经过4层生物膜

D.内环境从外界环境得到所需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 8.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B.当体温、pH等因素发生变化时,酶促反应一定加快、细胞代谢一定紊乱 C.维持血液中的含氧量和血糖含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对细胞代谢的影响不大 D.健康人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产生的具体效应叫做反射

10.如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

2

B.膜外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S点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的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D.S点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的变化由Na+大量内流引起的 11.下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 C.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D.若c为乙酰胆碱,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12.下列关于突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包括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是在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间形成的 C.一个神经元可以参与形成一个或数个突触 D.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向多个神经元发出信号

13.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 D.只有脊髓 14.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实验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实验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C.实验对比说明胰液的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的调节 D.要证明胰液的分泌是否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1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16.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内环境的水平衡 B.胰岛素能促进相应细胞内糖原和脂肪等物质的合成

3

C.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活动加强

D.若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则可能是靶细胞表面胰岛素的受体受损 17.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不变而产热量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也只作用于一种器官 D.甲状腺激素越多神经系统兴奋性越强,越有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和促进机体生长 18.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导管输送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19.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部分调节方式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所代表的调节方式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B.①和③所代表的两种调节方式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方式 D.方式③中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20.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吞噬细胞吞噬病毒B.溶菌酶杀灭细菌 C.注射疫苗预防肝炎D.皮肤的保护作用

21.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o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