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1)

更新时间:2023-08-12 05:38: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的临时宪法”。“它”

是指()

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

C.《五四宪法》D.《八二宪法》

2.夏衍描述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上午10时半到车站欢迎苏联代表团。

下午2时半到天安门城楼。一望之下,是一片红旗的海。这一场面,是先烈们用鲜红的血换取来的。3时15分,毛主席宣告政府成立,宣读公告,阅兵。”

夏衍描述的是()

A.和平解放北平B.开国大典

C.欢送志愿军入朝作战D.土地改革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象征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伟大历程,这28年是指()

A.1842—1870年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D.1921—1949年

4.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后一个“南京”和后一个“北京”所指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D.解放军攻占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与不断增强的世界解放运动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革命的中心将转移到东方——中国和东南亚,这为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不断形成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它”指的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C.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6.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我国人民当家做主人

D.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7.1950年,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会后,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抗美援朝B.进军西藏

C.挺进大别山D.发动三大战役

8.“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9.“当时,燃烧弹炸开后,立刻溅到了他的腿上和身上。……他只要一滚,就可以活命。可是……为了五百多名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趴在地上,咬紧牙关,一动不动。”这里的“他”是()

A.邱少云B.黄继光

C.刘胡兰D.董存瑞

10.“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可见这场战争()

A.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推行

2

C.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1.“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12.一首民歌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3.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材料表述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B.措施

C.过程D.影响

14.下图是1949年、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示意图,促使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1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和主旨。针对下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3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近代化的伟大探索

二、非选择题(16题12分,17题8分,18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行了不久,发生了政变。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三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29次,我军击退敌人6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1)材料一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2分)它的召开标志着

我国哪一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2分)

4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2分)通

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第二种梦想,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三中的“上甘岭战役”发生在哪一军事战争中?(2分)写出在此战役中牺牲

的一位战斗英雄的名字,并说明我们应向他学习什么精神。(2分)

5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4分)

(2)在“严峻的内外形势”面前,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6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有国家都吃了大亏,只有美国发了战争财,本土没有遭到破坏,所以美国当时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敢碰美国。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而且至少在军事上也没有被打败,还和美国坐在谈判桌上平等对话。

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材料一中“中国跟他们打了一仗”的这“一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据

材料一,概括这“一仗”的重要意义。(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如何变化的。(4分)

7

(3)综合上述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2分)

8

答案

一、1.B 2.B 3.D

4.D点拨:此题考查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从南京到南京”指的是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从北京到北京”指的是从1919年发生在北京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B点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与材料意思相符。

6.B7.A8.C9.A10.D

11.B12.C13.D

14.B点拨:由图表可知,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发生时间与图表不一致,C、D与粮食产量增加没有直接关系。15.B

二、16.(1)地点:北平。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变化: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名字:黄继光。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

英雄主义精神。

17.(1)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任答一点即可)

(2)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大规模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18.(1)抗美援朝。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

(2)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sm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