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备课笔记

更新时间:2023-08-12 05:33: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子备课

金寺中心小学教师备课笔记

年级 科目 教师 褚丽

电子备课

学期

总第 1 课时

电子备课

第一课时 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谈话: (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 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 位书本朋友。 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 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 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 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 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评选优胜“读书郎” 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 评选 “小博士” 3、 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 3 本书是--------、-----------、 -----------。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看图交流学

生补充借书、 购书经验

小队交流假 日读书活动

电子备课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 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 (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要做记 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 姿势同书写: “三个一”不能忘 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 。。 关键词句————等 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 交流方法 四、 实

践深化 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 (注意姿势) 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评选合作小组 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 异 4、 各自读 16 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 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学生探讨

学生动手练 习

电子备课

第三课时 (1) 同桌讨 一、 导入板书 论 ---- 男 女 生 比 赛 问: “无字词典” 查 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小结板书: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按一定顺序、要有 二、 学习观察静物 重点、展开想象、 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 勤于动笔 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2) 动静结 2、 实践运用 合----象什么----当 (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 作 活 的 ---- 观 察 日 ----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记----填写表格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顺序进行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 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 态时的生命力) 3、 实践分组 (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 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 -----小结评优 四、 总结、作业 1、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 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 眼力。 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 写出所得至少 3 篇

汇报交流-

这节课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大胆放手学生,让学生观察, 小组讨论、演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收到较好的效果。 教 后 记

电子备课

总第

5课时

电子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

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 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 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 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 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 师配乐范读。 四、 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 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 说为什么。 (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 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 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 、 、 、 、 、 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 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 着教师的辛劳! ① 指名读; ②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 ③ 换一种句式, 读一读, 比一比, 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2、 小组合 作,自由练 读。 (1) 自学生 字词, 分析字 形,简单记 忆。 (2) 小组互 读,纠正读 音, 初步确定 朗读感情。 (3) 试着背 诵自己喜欢 的段落。 3、 小组表 演,生生互 评。

4、 齐读。

电子备课

五、 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六、 小练笔 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 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 ——诗歌联诵。 七、 作业: 1、 抄写优美词句 2、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2、 各自起 笔。 3、 主动朗 读,师生点 评, 以鼓励为 主, 提出改进 性意见。 4、 修改后进 行诗歌联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 2、 师生读第一部分 二、品读第二部分 2、组织交流 (1)体会“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制理想的 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2)读读这个句子,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你仿佛 看到了自己怎样的情景 (3)你知道我校有哪些杰出的校友 (4)我们的老师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的优秀人才, 读着 这么多校友的故

事,你会情不自禁的说些什么? (5)知道指导朗读第二部分 三、尚读全文 品味诗韵 1 我们再来一起读读全文、对于两个部分的写法, 你有什么发现 3 板书相关句式,生仿写 四 作业设计 抄写全文

1、学生自读 体会

学生朗读

2 再次分角 色朗读课文

电子备课

本文是一首赞美教师的诗歌,在教学本文时,先是让学生孰能成诵,在此基础上理解教师事业 的崇高和美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效果很好。

教 后 记

电子备课

总第

7 课时

电子备课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生自由读生 字 自由读课文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屈指算来 观赏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 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 诗歌诵读比赛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 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 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 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 1 到第 4 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 素?(生:时间地点 人物 事情) 生回答 学生背诵 自由练读 生读文 生提问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电子备课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 么?(师板书)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 1-4 小节 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

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 , b 突出第 3 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 4 小节朗读的 忧愁 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 学生带着问题 进行讨论交流。

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 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 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 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 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 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 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 5、6 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 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 “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 文理解) 师: “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 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 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 5 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 生自由读 文 自由轻声读课

电子备课

“-----” 画出表示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 生读解释句) 三 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得这么( 世上本来就是( ( )、这么( )时候变 );但他想到 生同位间讨论

),就像天上的月儿 )常留人们心 ),也能共同拥有

)一样,他祝愿(

间,这样虽然( (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 诵。 四 作业 1 背诵第 4~6 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 遍

教 后 记

在教学本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 见。读的熟练了,读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透彻了。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效果较好。教学中一定要大胆放手学生。

电子备课

总第 9 课时

电子备课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 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 庭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 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 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 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 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 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 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 tán、螺 luó、磨 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 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 磨。 ” 相:相互。 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 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学生朗读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

电子备课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 光 /

秋月 /

两 相 和 ,潭 面 /

生读

风 / 镜 未 磨 。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 螺” 。 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 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 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 螺” 。 出示实物: 白银盘和一个青螺: 你看到了什么? 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 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 (青螺) 。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 望 / 洞 庭 / 山 水 色 ,白银 / 盘 里 / 一 青 螺 。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 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 挥想象, 自由 描述。

电子备课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 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

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 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范写“潭、螺” ,指出书写要点。 五、作业。 1、 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 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 句话写下来。 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记忆生 字。 学生完成习字 册。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 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 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 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 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 、 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 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 诗歌《峨眉山月歌》 。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反馈:

自己小声读读 诗歌,找出本课生

电子备课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 “君”“羌” 、 。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 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 ——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学生根据注 释自学, 试着 理解诗句的 意思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 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 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 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 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 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三、作业 看图有 感情地朗读。

练习背诵。

电子备课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 1 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 学推荐。

教 后 记

本课是两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对于古诗的教学,我先要求学生会背,然后才学习。学生会 背了,对古诗的理解就简单了。在会背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讨论古诗大意,老师适当补充。大意 理解了,对古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很容易理解。在教

学中,读悟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主动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电子备课

总第 11 课时

电子备课

3、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 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 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学生自由谈

学生自读全 诗并做标记

学生读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 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 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 发现告诉大家。 )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 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 (秋风 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 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

生自由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0m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