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1 20: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 ) 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知情意和人格

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D.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 ②冲动性与爆发性 ③情绪的心境化 ④情绪的掩饰性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 )

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 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 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反映的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

A.主观体验 B.态度体验 C.情感体验 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喜、怒、哀、乐 B.喜、恶、爱、恨 C.喜、怒、哀、惧 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B表示( )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A表示( )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1

1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9、情绪调节ABC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其中C表示( )

A.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 B.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C.表示诱发性事件 D.以上都不对

10、人的情绪情感变化的外部变现模式叫( ) A.激情 B.表征 C.应激 D.表情

11、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叫( ) A.性格 B.气质 C.人格 D.气场

12、人们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相互间的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表达的互动过程,是指( )

A.人际交往 B.人际互动 C.人际沟通 D.人际关系

13、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 )是中无处不在、时刻发生的社会现象。 A.社会关系 B.人际交往 C.寻求归宿 D.社会联系

14、英国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可见,人际交往是( )

A.是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B.是人们信息沟通的基本途径 C.是人们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D.是人们维持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15、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有赖于双方的满足、相互强化,人际关系就是个体或团体彼此寻求满足的需要状态。它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的哪个规律?( ) A.互惠定律 B.互补定律 C.相似性定律 D.霍曼斯效应

16、人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随着交往的频率、沟通不断深入,双方的心理领域逐渐扩大,产生心理上的依恋和融合是,人际关系就进入了( )阶段。

A.表面接触 B.友谊建立 C.亲密关系 D.恋爱关系

17、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你应该??你必须??

2

2

你不能??”时,呈现的是( )心态。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18、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的想法是??你考虑考虑??”时,呈现的是( )心态。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19、加拿大心理学家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用来说明人交往中角色心态对人际沟通效果的影响。当其说话风格为“我猜想??我不知道??我不管??”时,呈现的是( )心态。

A.父母心态 B.成人心态 C.儿童心态 D.以上都不对

20、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心理特点是( )

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1、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对象特点是( )

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2、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方式特点是( )

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3、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交往动机特点是( )

A.现实与虚拟结合 B.情感与功利并存 C.求同与求异兼有 D.渴望与困惑交织

2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认知方面的问题是( )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5、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情感方面的问题是( )。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6、心理危机发生时,个体常常有无能为力、失控感,因此在应对行为上常常失常甚至会发生极端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必须确立( )基本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尽早有效参与 C.专业干预原则 D.生命高于一切

27、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态度方面的问题是( )。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3

3

28、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四个维度来探讨,交往行为方面的问题是( )

A.不端正 B.非理性 C.趋弱化 D.欠主动

29、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从时间维度来看,在爱情初期,( )因素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30、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密感不断地增加,心与心的交流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到爱情后期,( )因素让关系进入稳定的状态。 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31、大学生心理危机比较多样。其中当出现罕见或超常的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出现的危机,属于( )危机

A.境遇性 B.病理性 C.发展性 D.存在性 32、( )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A.发展性 B.病理性 C.境遇性 D.存在性

33、深入认识自我是培养良好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不少。其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积累方法、提高能力;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策略、锻炼自我”是( )方法

A.比较法 B.经验法 C.内省法 D.借鉴法

3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 ) 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B.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C.本我、自我、超我 D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二、多项选择题

1、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 )

A.动机 B.认知 C.情绪情感 D.意志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

①合理的自我认知 ②坚强的意志 ③积极稳定的情绪 ④健全的人格 ⑤和谐的人际关系 ⑥良好的适应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以上都对

3、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

A.实施自我调节 B.向爸爸妈妈求助 C.求助心理咨询 D.勇敢面对问题 4、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不成熟的标志?( )

4

4

A.解决问题 B.求助 C. 退缩、逃避 D. 自责、幻想 5、下面四种应付事件的方式哪些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 A.解决问题 B.求助 C. 退缩、逃避 D. 自责、幻想

6、正确认识自我和积极悦纳自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良好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也会发生偏差。下列哪些是大学生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呢?( ) A.自卑与自负 B.自我中心 C.追求完美 D.从众心理

7、耶鲁大学沙洛维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哪几种能力:( )

A.清楚认识自己的情绪 B.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C.激发自己的正面情绪 D.认识他人的情绪—同理心、关心、体贴 E.安抚他人的情绪

8、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正常心理还是异常心理的三标准是:( ) A.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 B.情绪稳定 C.心理过程(知、情、意)相一致 D.人格稳定

9、人格包括(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情绪情感

10、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概括起来,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

A.独特性与共同性 B.稳定性与可塑性 C.整体性与统一性 D.社会性与功能性 E.超越性与联系性

11、表情包括( )等几种

A.面部表情 B.体态表情 C.言语表情 D.内在表情

12、学会情绪管理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方法哪些是属于情绪管理的方法。( )

A.转移注意力 B.发泄情绪 C.积极自我暗示 D、改变认知

13、矫正自我中心这种人格偏差,可以从哪些反面入手呢?( ) A.正确对待名利 B.谦虚豁达 C.换位思考 D.发现自己有点

14、人际关系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哪个阶段( ) A.互不认识 B.开始注意 C.表面接触 D友谊建立. E.亲密关系

15、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的互动。为了是人际互动顺畅、有效,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遵守哪些交往原则?( )

A.互惠互利原则 B.平等尊重原则 C.能力相当原则 D热情真诚原则 E.宽容大度原则 16、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认知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5

5

因此,为了提高交往效果,我们在交往中要努力克服认知偏差。下列哪些属于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呢?( )

A.第一印象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E.刻板印象

17、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是众多爱情理论中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爱情三角形理论认为构成爱情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 A.依恋 B.亲密 C.激情 D.承诺

18、挫折和压力引起的适度紧张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的心理健康意义。主要可以体现为:( )

A.增强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B.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 C.提高大学生的耐受力 D.磨砺大学生的意志

19、下列哪些属于压力管理的原则:( )

A.觉察原则 B.平衡原则 C.处理原则 D.宽容原则 E.心态原则

20、各种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阻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不及时疏导和缓解,会导致情感上的极度苦闷,严重影响其个人学习和生活。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常见方法有( )

A.消除压力源 B.远离压力源 C.控制压力后果 D.建立合理的社会支持系统

21、大学生心理危机类型有分为:( )

A.发展性危机 B.病理性危机 C.境遇性危机 D.存在性危机 E.竞争性危机

22、歌德曾说过:“一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境地,是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想,是认识他自己。”可见,深入认识自我是有助于促进个体人格形成和健全发展的。深入认识自我的方法有:( )

A.比较法——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B.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C.内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D.观察法——从他人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E.借鉴法——从他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23、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健全发展的核心。它的完善和提升是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

A.深入认识自我 B.积极自我暗示 C.有效调控自我 D.不断自我超越

2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自觉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 ) A.心理自我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调控 E.社会自我 25、心理危机包含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重大改变、无能为力、心理失衡。心理危机发生时,常常伴随着以下哪些方面的改变和不适?( ) A.情绪 B.躯体 C.认知 D.行为

6

6

三、是非判断题

1、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的顺序,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和心理特点,因此不同个体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是一样的。( )

2、根据1946年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心理健康不只是强调“没病”,更强调个体身体潜能。( )

3、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4、气质和性格都有好坏之分。 ( ) 5、幻想常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幻想。 ( )

6、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指那些有某种心身疾病的人,以及有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所困扰的正常人,或是残疾人员。 ( ) 7、互补是指人际关系中双方在需求方面能够互相取长补短 。( ) 8、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预防为主。 ( )

9、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

10、情绪协调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 )

11、检验某种行为或想法是否正常只要看个体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相统一,即便其心理过程(知、情、意)并不一致,也可以判断其心理正常。( )

12、积极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识别、挖掘、激发和调动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并不能达到实现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的效果,还需要心理专业人士的积极介入。( ) 13、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健康人格的理解,重视人的自由、勇气、责任、潜能等方面的自我实现,倡导个体用积极的态度,努力挖掘生命中潜在的积极力量,塑造健康人格。 ( )

14、虚荣在当代大学生身具有普遍性。它是对自己内在而真实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与维护,只不过是不顾实际的博取他人对自己的较高评价而已。( )

15、根据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到爱情后期维持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亲密的不断增加。( )

16、挫折和压力能增强学生的聪明才智。( ) 17、“我们的生命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罗杰斯的这句话说明:生命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就是成就他人的过程。( )

18、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最根本的是教育干预,最重要的便是心理咨询教育、生命教育、死亡教育。( )

19、尽管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所具有的这种唯一性和有限性,正是生命神圣与尊严的依据。( )

20、人活着是需要意义支撑的;人活着也是需要创造价值的。我们领悟生命的意义并创造生命的价值时,需要把死亡当生命的老师。( )

7

7

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CBB 6-10: CACBD 11-15: CCBBA 16-20: BABCD 21-25: CABBC 26-30: DADCD 31-34: ADBB

二、多项选择题

1 BCD 2ABCD 3 ABCD 4 CD 5AB 6ABD 7ABCDE

8ACD 9ABC 10ABCD 11ABC 12 ACD 13BC 14ABCDE 15ABDE 16ABCDE 17BCD 18ABCD 19ABDE 20ABCD 21ABCD 22ABC 23ACD 24BCD 25ABCD

三、是非判断题

1-5:F T T F F 6-10:F T F F T 11-15:F F T F F 16-20:T F F T T

8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wr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