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经验复试及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

更新时间:2024-01-21 20: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2021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经验复试及分数线-新祥旭考研辅导

北大历史系历史沿革

本系前身可溯至1899年秋京师大学堂设立的史学堂, 是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史学教育科系。1900年夏京师大学堂遭八国联军毁坏。1902年末,中国政府在恢复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规划设立史学目,1903年改设中国史学门和万国史学门。次年夏,京师大学堂开始进行预备科和师范馆的史学教育。1910年3月,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相当于四年制本科)的中国史学门开始招生。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的史学教育多方吸取近代世界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力求使学生获得广博的基础知识,打下厚实的学术功底,练就精深的专业能力。五四运动后,1919年8月,校评议会依新制将中国史学门改称史学系。

培养目标 本系史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总体上尽量兼顾史学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性,分层次地培养高质量的史学人才。一是突出学术功能,建立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生的系统培养模式,在各阶段都打好厚实的通史基础,以利于进一步的专业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对学术精英的高层次需要。二是加强本科学生的能力训练,包括资料搜集、整理、考订、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述、写作能力,计算机等辅助工具应用能力, 研究、思维能力等等,并给他们提供一些跨学科的必要知识,满足社会各界各部门对于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广泛需求。三是充分发挥史学的“教化”功能, 从事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 使史学教育面向非史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乃至全体国民, 承担提高民族素质和公民文化教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

专业方向

硕士研究生分八个二级学科(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考古学), 学制三年。 中国古代史专业从先秦至明清分设八个断代史,世界史专业分设上古史、中世纪史、主要国别史、地区史、现代化进程、欧洲封建过渡、殖民主义史等十九个研究方向。

招生情况:

招生院系 计划招生数 拟接收推免人数 备注说明 历史学系 全日制38人 27人 招生专业:中国史(060200) 计划招生数 专业备注 研究方向 01. 先秦史 02. 秦汉史 03. 魏晋南北朝史 04. 隋唐史 05. 宋辽金史 06. 元史 07. 明史 08. 清史 09. 中国历史地理 10. 历史文献学 11. 敦煌吐鲁番文书 12. 中国少数民族史 13. 古代中外关系史 14. 古代中西交通史 15. 中国古代社会史 16. 经济史 17. 全球史 18. 中国近代史 19. 中华民国史 20. 中国现代史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2.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23.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24.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22人 学习方式 考试科目 拟接收推免人数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 667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参考书目:

【 教 材 】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分数线:

录取名单:

序号 考生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0018000210026 100018000210045 100018000210002 100018000210058 100018000210289 100018000210020 100018000210189 100018000210267 100018000210194 100018000210113 100018000210244 100018000210076 100018000210095 100018000217013 100018000217010 100018000217009 100018000217003 100018000217007 100018000217006 100018000216002 考生姓名 李丹阳 史煜飏 车佳敏 王轩尧 汪梦颖 黄钟燕 庞世豪 李辉祥 王磊 赵正楠 赵殿宇 蔡斯雨 史方正 招淑英 李庭煙 吳宜家 黃文慧 黃惠敏 魏文俊 孙蕴哲 拟录取专业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世界史 世界史 世界史 世界史 世界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中国史 世界史 初试成绩 401.00 426.00 383.00 403.00 391.00 383.00 381.00 386.00 394.00 385.00 388.00 385.00 383.00 复试成绩 91.40 85.80 91.80 86.80 87.20 86.80 86.40 84.20 87.76 88.44 82.64 75.72 75.72 91.00 90.40 87.20 85.80 82.40 79.20 89.00 83.00 85.40 100018000216003 崔祐硕 100018000216004 郑昭昕 总成绩 备注 85.80 全日制 85.50 全日制 84.20 全日制 83.70 全日制 82.70 全日制 81.70 全日制 81.30 全日制 80.70 全日制 83.28 全日制 82.72 全日制 80.12 全日制 76.36 全日制 76.16 全日制 91.00 ,港澳台 90.40 ,港澳台 87.20 ,港澳台 85.80 ,港澳台 82.40 ,港澳台 79.20 ,港澳台 89.00 全日制,留学生 83.00 全日制,留学生 85.40 全日制,留学生 经验:

如何看课本?

1、看课本的基本要求是扎实掌握书中的史实。同学们可以尝试理解后记忆,把事件放入联系之网中。首先要掌握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然后向前推知其原因、背景(动因和条件等),向后推导出影响和意义。

2、看课本更深入的要求是探求历史事件间隐藏的逻辑,这是历史学习较有成就感的地方。当同学们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之前孤立的事件,将它们串成一条线,织成一张网,就会发现前一事件与后一事件因果相连。

如何应对考试?

1、掌握了书本知识并不代表可以很好的输出知识,拿全分数。这需要同学们在

做作业、考试的过程中不断训练答题能力,总结答题技巧。努力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严谨全面,不断提高审题、利用材料、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2、建议同学们先复习再真题。因为做真题是输出知识、获得反馈、再看书巩固的过程。在做题前先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和效率,增强自信心。

3. 对于考试,应明确参加考试的目的。在考研初试前,大部分写作真题的作用是:提醒自己知识、方法、能力有何薄弱之处,训练应试能力和心理。

如何更大地发挥模拟真题的作用呢?发挥只占了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做完真题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环节。要善于、乐于发现自己的短板,勇于采取行动弥补知识的漏洞,提升自己的解题分析能力。

4. 做题后要进行总结反思

如何从书中寻找知识点?

巧记可以事半功倍。老方法从事件,人物,地点,时间,作用,影响,评价着手。新方法“另辟蹊径”:

一为理解记,如北方直道,北方道路平坦故称直;西南五尺道,西南地形崎岖,故道宽五尺。

二为联想法,如姜子牙受封地在齐国,《封神榜》中有提到;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看到过。

三为时空记忆法,将某一事物的产生,成长,发展,终结的过程整理统一记忆。如印刷术,早期雕版印刷,唐代《金刚经》为代表。宋代毕升的泥活字印刷。元代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旌德县志》。

明朝出现了铜活字,利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的书则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或将某一地,某一时间的事件联系记,如历史上数次《巴黎和约》等等。

如何从真题中复习?

选择题注意题眼,材料题靠概括总结加延伸。选择题从老师想要考什么出发,分析。问根本本质别答表象,问主要别答次要,问特殊别答一般,多数考题是考前者。

材料题是高分关键,也是丢分集结地。答题序号化是前提,段落化是步骤,要点化是关键,立体化是加分。找准材料中心是重中之重,也千万别忘题目与标题。做到这些会让你更规范,少丢分。

书本加试卷,是我学习历史的简单奥秘,千万不要惧怕它,这些完全可以自我培养和训练出来,但贵在坚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or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