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3 11: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1 前言

沪杭客运专线设计采用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时速350km/h。通过学习、

研究德国博格公司原始技术资料,借签京津城际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外出实地参观学习同时在建的京沪高铁,积极与设计、业主、监理、兄弟单位以及这方面的专家沟通、咨询,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立足现场实际,提早着手准备,探索、总结、现场观摩、培训学习,在仅一个多月的无砟轨道紧张施工中大胆实施、积极创新,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对成熟、完善的CRTSⅡ型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2 特点

2.1 施工工艺成熟、可靠,质量保证。 2.2 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形成流水作业。 2.3 施工效率高,尤其适合快速施工。 3 适用范围

该工法适用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等工程的路基、桥上无砟轨道施工。 4 工艺原理

CRTSⅡ型轨道板铺设工艺分两种工况:铺装路基上CRTSⅡ型板和铺装长桥上CRTSⅡ型板。

4.1 桥上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桥上CRTSⅡ无砟轨道结构由两布一膜滑动层/高强挤塑板、混凝土底座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调整层和轨道板四部分组成。自上而下分为:20cm 厚混凝土轨道板,2cm~4cm 沥青砂浆垫层,19cm 厚(直线段)混凝土底座板,“土工布+塑料膜+土工布”滑动层(简称两布一膜)。梁缝处1.5m 范围内为消除梁端转角对底座板的内力,加装5cm 厚高强挤塑板。

Ⅱ型轨道板标准长度6.45m,板缝5cm,板间用张拉锁纵向连接。轨道板铺设于桥面上经精调和灌浆后进行纵向张拉连接成为整体。为了适应连续底座板连续结构,在桥梁两端路基上设置摩擦板及端刺(桥上设临时端刺),以限制底座板中的应力及温度变形,两端刺间底座板纵向跨梁缝连续,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通过梁体设置的预

埋螺纹钢筋和抗剪齿槽与梁体固结,形成底座板纵向传力结构。底座板两侧设置侧向挡块,限制底座板横、竖向位移和翘曲。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是填充于底座板/支承层与轨道板之间的结构层,主要起充填、支撑、承力和传力作用,并可对轨道提供一定的弹韧性,是轨道结构中的重要结构层,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标准厚度为2cm~4cm。底座板与梁面之间设两布一膜滑动层(剪力齿槽部分除外),形成底座板与梁面可相对滑动的状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一般构造详见图4-1。

图4-1 桥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

4.2 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设计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的支承层,采用C15 素混凝土垫层或干硬性材料压筑成型(称之为水硬性支承层,HGT),设计宽度为3.25m,厚度为0.3m。支承层施工与桥上底座板施工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支承层无两布一膜滑动层、高强挤塑板以及钢筋。 (2)支承层直接浇注在路基基床表层上。

(3)路基上支承层施工无需设置临时端刺区、后浇注带等施工结构和工序。 (4)支承层需每隔2.5~5m 进行切缝处理,切缝深度至少10cm。路基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4-2 所示。

2

图4-2 路基上无砟轨道一般构造断面图

5 工艺流程及要点

5.1 桥梁上轨道结构及工艺流程 5.1.1 轨道结构

5.1.1.1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碴轨道系统主要分 4个结构组成部分见图5-1。自上至下的结构为:60kg/m钢轨,弹性扣件,20cm厚砼轨道板,3cm厚沥青砂浆调整层,19cm厚(直线段)砼连续底座板,“两布一膜”滑动层,侧向挡块等部分组成,台后路基

纵向连接锚固钢筋 轨道扣件 预设断裂位置 灌浆孔 图5-1 标准轨道板结上设置摩擦板、端刺及过渡板,梁缝处设置硬泡沫塑料板。无碴轨道设计使用寿命不小于60年。

5.1.1.2 标准轨道板外形尺寸为6450mm×2550mm×200mm,为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积约3.452m3,重约8.63 t(不计扣件,扣件重约0.6 t)。每块轨道板混凝土用量约3.4 m3,钢筋用量约373kg。特殊板和补偿板依据具体设计确定。板间纵向连接,横向设预应力钢筋,纵向每 65 cm设预裂凹槽,槽深 4cm。轨道板在精调安装后统一进行纵向张拉连接并成为整体;两端刺间底座板纵向跨梁缝连续,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通过梁体设置的剪力齿槽和预埋螺纹钢筋(含套筒)与梁体相连,使底座板与桥梁有着纵向传力连接。底座板两侧设置侧向挡块,挡块通过齿槽和予埋螺纹钢筋(含套筒)相连,保证底座板横竖向稳定及轨道与梁间的横向传力。

5.1.1.3 沥青砂浆垫层主要为粘接轨道板及底座板而设,标准厚度为3cm,使轨

3

道板与底座板共同作用;底座板下设“两布一膜”滑动层,其中在梁缝两端各 1.5m 范围设置一层 5 cm厚的硬泡沫塑料板(弹簧板),以减小轨道系统由梁端转角带来的附加力,梁固定端的硬泡沫塑料板设置范围内不设置滑动层,泡沫板与桥面通过胶合剂粘贴,梁活动端的硬泡沫塑料板下铺设底层土工布及滑动薄膜,顶层土工布仅延伸至板(弹簧板)下 10cm,硬泡沫板顶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为配合底座板的设置,在桥梁两端路基上设置摩擦板及端刺,以限制底座板中的应力及温度变形,确保无碴轨道的稳定。

5.1.1.4 桥梁间隔缝(含梁与桥台接缝)、端刺与路基过渡段、不同线下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轨道结构过渡区域见图5-2,图5-3,Ⅱ型轨道板与底座板间设置剪力筋通过钻孔植筋的方式连接。

图5-2 桥梁上直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5-3 桥梁上曲线段轨道结构示意图

4

5.1.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4。

桥面验收及铺板前评估 测量并记录临时端刺区划分施工单元: 临时端刺区内挡块 LP2~LP5段在单元内施工底座板(滑动层、硬泡沫塑料板、绑扎钢筋、支模、施工(临时过渡) 温度及长度 浇混凝土。 基准测量: 测量板温、计算张拉距离,连接常规区BL1及临时端刺区K0、J1、J2、J3,一天内完成。 浇筑常规区BL1及临时端刺区K0、J1混凝土,24h内完成。 设标网修正测量(此工作开始于单元段底座板混凝土完成时),轨道基准点测设、安装定位锥。 布粗铺轨道板 板浇筑临时端刺中部2个计精调轨道板、封边、灌注垫层砂浆。 固定连接(底座板连接算 后3~5天进行。 浇筑窄接缝混凝土 张拉连接锁、浇筑宽接缝砼 常规区侧向挡块施工 轨道板与底座板抗剪切连接 与下一个单元段连接施工 图5-4 桥上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5.2 施工准备 5.2.1 桥面验收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0c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