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更新时间:2023-11-08 03: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史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

1、 弗劳德 认为历史事实不过是“孩子们的一匣子字母片,我们爱把它们拼成什么字就能拼成什么字”,在他看来历史事实不重要。

2、通常所说的“历史”包含三层义: 人类过去的经历 、 述说过去经历的历史书 、 把人类过去经历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 。 3、今天“历史”一词引入自日本(歷史 れきし),而日本翻译自欧洲。 福泽谕吉 写《西航记》,遂用“历史”对译英文history。1889年, 黄遵宪 在《日本国志》将“历史”一词用于中文史学著作中。 4、 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到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 天命——神学史观 主导下的古代史学发展到 人性——理性史观 主导下的近代史学,再到 唯物史观 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5、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家 亨利·托马斯·巴克尔 所著的《英国文明史》以很大的篇幅讨论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他指出对人类历史起决定作用的规律主要有两类: 自然规律 和 精神规律 。

6、神学家奥古斯丁的《 上帝之城 》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7、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 史学认识论 、 史学方法论 三个部分。 8、康德认为自由的道德律令要在感性的现实世界实现出来,其中介是 反思判断力 。 9、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 韦伯 是倡言群体精神决定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西方那种激励人们勤奋赚钱牟利的 新教伦理 激发了西方人的资本主义精神。

10、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 ,中后期是 兰克史学 ,下半叶是 实证主义史学 。 11、伏尔泰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切的认同,他的著作 《路易十四时代》 和 《风俗论》 两书都有专章论述中国历史文化,推崇中国伦理道德与理性。

12、19世纪以艺术来要求史学的当首推英国史家 马考莱 ;最先从艺术的角度对“科学的”历史学发难的是意大利哲学家 克罗齐 。

13、 爱德华-吉本的 《罗马帝国之史》上自罗马安东尼时代,下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时期,约一千三百余年,文笔优美,重原始资料,富于批判精神。 14、兰克对西方史学界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从其实质而言,不外乎 史料收集 和 史料辩论 这两个方面。

15、兰克史学得以在英国传播,形成兰克学派在英国的分支 剑桥学派 ,该学派中最重要的人物是 布瑞(阿克顿) 。

16、20世纪初美国“新史学”派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 鲁滨逊 ,中国传播美国“新史学”派的两大期刊是 《史地学报》 、 《史地丛刊》 。

17、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围绕着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一核心问题,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便开展起来了。其中,代表中共观点的一派,史称 新思潮派 ,代表自由马克思主义者观点的,被称为读书杂志派 。从社会史大论战中产生出来的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师就是郭沫若,其代表著作是1930年3月出版的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

18、维科把人类历史划分为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 三个时期,与此一

划分相适应,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色。

19、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 》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20、弗莱堡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是由 文德尔班 首先提出的, 李凯尔特 作了进一步发挥,他们把哲学主要当作一种 价值论 。

21、汤因比认为 挑战和应战 是文明起源的规律;斯宾格勒的代表作是《 西方的没落 》。

22、中国古代纪年法有太岁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今人编纂史书多用 公元 纪年法。 23、历史比较研究在专业学科里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并得到承认,是从法国著名历史学家 马克·布洛克 开始的,他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比较史学之父”。 美国现代口述史学方法的第一个倡导者是 阿兰·内文斯 。 24、后现代主义把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学说,统统贬称为“ 大讲述 ”,倡言“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等主张。

25、新康德主义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 文德尔班 ,他把知识分为 事实知识 、 价值知识 。

26、陈垣在《校勘学释例》中,在历代学说的基础上概括和归纳出“校法四例”,即对校法、 本校法 、他校法和 理校法 。 27、波普尔的代表作是《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历史是没有规律的,所以预言是不可能的。

28、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 地下之新材料 补正 纸上之材料 。 29、1958年,布罗代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 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 》,全面阐述了他的三个时段论的历史观。

30、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的本体论是 反对历史进步论和所谓“大叙事” 。 31、所谓 “内证” ,主要是指依据著作内部的相关情况,并结合作者的身世、性格、心理以及所处的立场等,来鉴别史料的真伪,其中 著作者的立场和意图 是“内证”方法的关键和主要辨别方式。

32、历史认识的客体是 客观存在的历史 ;历史认识的中介是 史料 。 33、麦考莱认为历史著作应当是 诗意 和 哲学 的合成品,要把艺术的想象力与对历史的理性认识结合起来。

二、辨析题

1、史学就是“史料学”。

(1)傅斯年在1928年写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近代的历史学就是史料学”,这一主张成为傅斯年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史学界产生了是深远的影响。

(2)傅斯年曾留学英国深受兰克学派的影响,兰克学派认为,一切历史著作都是不可靠的,要明白历史真相只有穷本溯源,研究院实材料。即历史研究便是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便是史料学。把著史已经划在史学之外了这对傅斯年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有重要影响。

理论来源:首先是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新思潮,国内掀起了一股“科学热”。其次是基于傅斯年深厚国学素养;再次是德国朗克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响。 (3)“历史学就是史料学”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纠正了中国传统史学重视史书编撰,忽视史料搜集整理的偏向。傅斯年着力扭转史学界那种用个人主观意识曲

解史实,依照伦理观念粉饰历史,按照政治需要写作帝王将相家谱、教科书的封建主义史学观点,使史学向着“存真”、“求实”的方向发展。由是观之,他的思想取向是正确的,有进步意义的。其次,在史学认识上是一种创见,在方法论上具有值得借鉴的作用,在思想史上对于打破经学的垄断地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4)局限性:第一,傅斯年把历史哲学、历史评论、历史写作从历史学中清除出去,提出“史学就是史料学” 其主要意图是要把历史学上升为科学。第二,傅斯年提出“历史学就是史料学”的思想,重在突出历史学的“求是”这一本质,历史学,既有“求是”的本质,也有着“致用”的功能,“求是”与“致用”同样重要。 (5)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既要肯定它在历史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他的不足之处,不能把史料当做历史研究的全部。 2、 “世界历史是伟人的历史”。 “世界历史是伟人的历史”,这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它否认生产方式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客观规律,把英雄人物的作用片面夸大,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英雄史观是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危害极深。由于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与认识根源,至今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理应加以批判摒弃。所以,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3、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其含义是:历史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这意味着,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域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

从本体论来看,其含义是:不仅我们的思想是当前的,我们所谓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我们的当前;没有当前的生命,就没有过去的历史可言。所谓“当代”,是指它构成我们当前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历史是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永远是当前的,决不是死去了的过去。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不承认历史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只强调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评价,认为历史是精神运动、发展的过程。克罗齐的史学理论和史学思想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性与客观性,我们要对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客观的评判。 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4、“事实只不过是历史的渣滓”。 “事实只不过是历史的渣滓”认为历史是由无数个微小事实构成的,根本无规律可循。任何人都可以从历史资料库里抽取对自己有用的材料来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一个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你可以把她装扮成你喜欢的任何样子。这是一种唯心史观的表现,忽视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缺乏考据的情况下就肆意发挥,没有做到对客观历史的真正尊重,违背了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即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所以,此观点是不科学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天命-神学史观形成条件、主要特点。

形成条件:第一,经济条件差,必须与一定范围内的首领集团形成依附关系。 第二,在人身依附关系不能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将原因归于命定。

第三,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将天命观升华为统治神学,成为主体意识形态。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被这种观念所支配,从而形成把天命神灵作为一切社

会历史现象变化的终极原因、共通之理的历史观念。 主要特点:一是将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归功于“天”、“上帝”等最高主宰;(历史主体论)

二是将人类历史的轨迹看作是天意、或神的启示,人类活动只是天、神意志的体现;(历史动因论)

三是将人类历史运动规律与自然规律同等看待,是自然的循环运动。 (历史规律论)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现实的人”含义?

第一,它首先指的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人。

第二,它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 第三,它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

3.怎样理解经验规律与科学规律的内涵及其根本区别?

内涵:经验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做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科学规律是对“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 根本区别:

一、经验规律仅仅根据经验观察到的重复性时间做出的归纳,其中没有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因果链条”,简言之,就是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 二、科学规律包含“因果链条”,“因果链条”虽然经验事实为依据,但不是局限于但层面的事实,而且,必须包括“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而且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是否存在着因果必然联系,经过实践确认的因果必然联系,就包含了“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客观限定性:一、人虽然能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能自主选择创造历史的既定条件;二、每一代人的自身和物质精神力量的发展都有一个不能随意超越的历史过程;三、人只要没有经过那些阶梯是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每个人不得不在分工规律的制约下局限在一些固定领域求得生存。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计划、有目的、积极主动地有意识的活动。 关系:(1)客观限定性制约着主体能动性的程度,这是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前提条件的,是随着人们改造世界能力和与之相对应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减弱的。(2)一方面,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的发展都受到他们先辈和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

(3)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突破那些限制。

5、简述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

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 在斯宾格勒看来,文化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就是文明,它的一个重要象征就是世界城市的出现。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是对伏尔泰的文化史转向、黑格尔思辨哲学思辨性、孔德的实证方法和狄尔泰的“历史即体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斯宾格勒在批判历史发展直线论和欧洲文化中心论等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历史哲学 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提出的“同时代”理论和对文化的多元性的强调是该理论的独特之处。同时,它对世界的发展局势的密切关注使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启示了人们如何解决面临的时代问题。但是文化形态史观也具有自 身的理论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辩证分析文化形态史观,既要看到其积极的因素也 要克服其消极的影响。 从学术的角度看,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学是西方历史哲学从古典到现代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斯宾格勒破除了西方历史哲学传统的西欧中心论,把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作为整体的历史转变成为一个个相互独立、价值相等的文化,却开启了西方历史哲学以文化为历史的基本单位来研究的传统,对后来的汤因比、雅斯贝斯的历史哲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预言的角度看,对斯宾格勒关于西方文化没落的预言尚无法作出判断。从预言的角度看,对斯宾格勒关于西方文化没落的预言尚无法作出判断。其二,斯宾格勒是一个先知,但却不是一个算命先生,他并没有对西方文化的没落给出一个时间表。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斯宾格勒的预言是希伯来先知预言的延续。 6. 简述唯物史观中的“现实的人”与唯心史观中的“抽象的人”的区别。 1 、唯物史观中的 “ 现实的人 ” 是指 “ 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 ” 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他们虽然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但绝不是唯心论者所认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群氓,而是“能动的表现自己的”人 2 、唯物史观中的 “ 现实的人 ” 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的人,而不是唯心论者或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想象的“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3 、唯物史观中的 “ 现实的人 ” 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

7.什么是计量史学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作用:首先,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其次,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以及在探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

最后,促进经济史、社会史和心态史、政治史等史学领域,向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各门社会科学和软科学接近和交汇。

8. 简述心理史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A.应注意把心理因素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结合起来。不能离开人们的生活客观条件,进行单纯的心理分析。

B.挖掘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典型材料,把心理分析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 C.研究个人心理时,必须把心理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结合起来。 D.研究群体心理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社会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结合起来。

E.坚持以唯物史观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心理史学方法的逻辑起点;从历史学角度阐明历史上群体心理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从历史学的角度阐明历史上的人门的心理、性格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9. 简述汤因比的史学思想。

1)历史研究就是文明的研究,而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

2)文明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都经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死亡5个发展阶段。第二,文明和文明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或称“亲属关系”。 3)汤因比把6000年的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埃及、苏美尔、米诺斯、古代中国、安第斯、玛雅、赫梯、巴比伦、古代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中国、印度、朝鲜、西方、拜占廷、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

4)汤因比认为文明生长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挑战和应战的不断循环往复。第二,挑战与应战的场所逐渐从外部转向内部。第三,社会内部自决能力的增强。第四,少数杰出人物的退隐与复出。

5)随着社会的解体,旧的母体文明便开始向新的子体文明过渡,这一过渡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列强纷争,战乱不已。其次,统一国家时期,特点是一个强大的势力削平群雄,建立大一统帝国,带来暂时的和平和繁荣。再次,间歇时期,特点是宗教思想产生并在社会上迅速蔓延。然后,是统一教会时期,特点是一个强大的宗教组织出现,但国家却摇摇欲坠。最后,蛮族军事集团冲破了原有的军事分界线,摧毁了统一国家,新的文明开始,以统一教会为代表的新社会又具备了对挑战进行成功应战的能力

10. 什么是史料?怎样理解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1)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根据史料存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也称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2)价值:文献史料以内容繁复、完备、连续和系统远见,所以成为重要史料的来源。实物史料的发掘和发现不仅可以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而且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并增强人们对历史的真实感。因此,实物史料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特别是没有记载的历史时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实物史料和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历史都有重要的价值。

11. 试简述辨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辨伪的基本原则是实录直书 (2)辨伪的方法归结为八点:1,“核之《七

略》,以观其源。”即检查最早的目录书是否著录过。2,“核之群志,以观其绪”即检查历代《经籍志》或《艺文志》,验明此书何时见于著录,考其流传的线索。3,“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即考察与作者同时代的著作中,有无谈到或称引这部书的地方。4.“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即考察后世的著作有没有引用或发挥这部书中某些言论、观点的地方。5,“核之文,以观其体。”即检查这部书的文体是否符合当时的语言文字习惯。6,“核之事,以观其时。”及考察书中所述之事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7,“核之撰者,以观其托。”即检查所标作者姓名、是否出于托名。8,“核之传者,以观其人。”即考察传播书的是什么人。

四、名词解释 1.“两城理论”:

奥古斯丁的重要思想,出自其作品《上帝之城》的后十二卷。奥古斯丁的“两城理论”认为,两种不同的爱情便产生两个不同的城:爱自己以致轻视上帝,便产生“地城”,即地上之城;爱上帝以致轻看自己,便产生“天城”,即上帝之城。教会是上帝之城的代表。其将历史视为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斗争史,而最终胜利的是上帝之城。当新天新地来临后,善人将得永生,恶人将受刑,天城与地城同时结束。其于当时的积极意义在于:发展了进步的历史观及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标志着历史哲学的发端;并形成了普遍统一的整体史观与大一统的世界意识。

2.汤因比《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是汤因比的一部以哲学观点讲述历史的巨著。汤因比试图将人类史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他在该书中摒弃了西方史学的传统分期,超越国家、时代的界限,以“文明”作为研究对象和社会形态的总称。列举了世界历史上的二十余种存活或已经死亡的文明形态,并对它们的各自发展作了对比分析及归纳,阐述文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书破除了西方中心论和单一历史线性发展的史观,在西方历史哲学著作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3. 年鉴学派:

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了一个新的西方史学流派,即“年鉴学派”。费弗尔、布洛赫于1929年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创办了史学杂志《经济与社会史年鉴》。以后以该杂志为中心集合了一批学者,批判旧史学,探索新的史学理论与方法,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学派,称为“年鉴学派”。其史学特点:倡导拓展史学研究的内容,提出“总体史”的概念,即要关注人类的全部活动。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人”;倡导历史学与其他一些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研究,提倡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二战后这一学派理论更趋完善与丰富,影响也更大,一度在西方史学界占据主流地位。 4.总体史:

年鉴学派的一个重要史学观念。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洛赫提出了总体史的设想,布罗代尔提出了长时段理论的史学思想,由此奠定了总体史的理论基础。总体史观主张跨学科的研究,超越专题研究的限制;提倡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和观察历史现象,尽量将时间、空间拉大,以便进行比较研究;强调透过时间和空间的整合,来探究历史的多重复杂性。二战后,随着年鉴学派在西方史学界地位的上升,这一史学思想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口述史学:

口述史学也称口碑史学,主要指一种搜集和利用口述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资料可分口述回忆和口头传说两种。口述史学源远流长,现代口述史学方法诞生标志是美国史学家内文斯的《通往历史之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口述史学把口述资料作为研究写作历史的主要依据,广泛应用现代化手段,并有了专门的理论探讨。它在西方史学研究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愈加重视广大下层群众的口述资料,扩大研究视野。但它亦存在心理因素干扰等问题。

6.历史编纂学:

历史编纂学是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体例与方法的学科。其以历史典籍为对象,主要任务是揭示典籍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说明一定史体产生并得到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学术因素,描述不同史体的特点以及在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和渗透,研究和评价不同历史编纂学说或史体思想的产生、演变和学术价值。历史编纂学在历史学中的地位属于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高超层次的学术工作。历史编撰学与历史文献学有所区别,但亦紧密联系。因为历史编纂的基本功就是对历史文献的整理。轻佚、编类书、汇丛书等编纂工作属于文献整理工作,也在历史编纂学研究范围之中。

论述题

1.试论述兰克学派的史学思想及其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主要史学思想:1)兰克史学的核心是客观主义—“据事直书”。他认为,历史学家必须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决不可带有偏见。历史学家的根本任务是弄清历史事实,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如实地用文字再现出来。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决不能心存实用的目的,只应追求事实真相,不应褒贬是非。

2)兰克史学历史研究方法的原则是史料高于一切。史料是历史学家弄清历史事实真相的历史学家要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的唯一途径,历史学家要科学地考证史料。

3)兰克所创立的史观后来被称为历史主义,其核心是坚持历史的个别性和独特性即历史的特殊性。

4)历史是帝王将相的活动。他认为历史研究的是个别的、具体的、独特的事件。历史不过是一幕幕不相连续的伟人的活动,里面没有什么必然的规律。至于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不是历史学而是哲学的任务 5)兰克生平笃信宗教,他用神秘的基督教神学解释历史:“在全部的历史进程中,上帝是无所不在的,是到处显现的。历史上的每一件大事都证明是上帝的意志,每一个关键性的时刻都证明上帝在主宰一切。” 影响:兰克创立的历史研究和教学方法对西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用研究班的教学方法训练出一批又一批历史学家。时至今日,西方许多历史学家仍把兰克奉为史学的正宗嫡祖。

19世纪,兰克史学模式成了“科学的”历史学确立的标志。由于兰克及其追随者的努力,由尼布尔始创的“科学的史学”在19世纪中期终于建立起来,史学摆脱了其他学科的附属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世纪被称为是“历史学的世纪”。

2.试论述法国年鉴学派兴起阶段、特点及其评价. 阶段及特点

①第一阶段从1929年一1945年,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的历史研究有五个特点:一是提倡总体历史学,把研究的触角伸人到人类历史的每一个细节; 二是提倡对历史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应用历史学方法以外的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计量方法和比较方法,并注意开拓史料的来源; 三是对经济史、社会史和心理史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是强调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历史学家不断进取的精神; 五是用问题史学代替传统的叙述史学,在语言表达形式上也由描述转向解释和分析。

②第二阶段从1945年一1968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德·布罗代尔。年鉴学派第二代学者除了继承第一代学者的一些特征。还有其自身特点:一是比第一代学者具有更多的开放性;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他们加强对历史著作的宣传,注意研究成果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注重研究者和使用者的挂钩。

③第三阶段从1968年至今。

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是否认各种历史事件之间有任何联系,认为历史的间断性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二是传统的政治史和人物史也开始复兴, 三是历史人类学研究得到重视,精神形态史也有了进一步发展,跨学科的研究倾向得到进一步加强。

评价:50年代以后,年鉴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开始渗透到欧美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个西方史学的变革。

在德国,一批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史学家接受了年鉴派的主张,创办《历史与社会》杂志,宣传年鉴派的观点,倡导作为整体的社会史研究。 在英国,社会史学派利用计量方法研究历史人类学和社会结构史。 在美国,年鉴派的观点得到了历史学界的高度评价,先后出版了研究年鉴派的著作:伊格尔斯的《欧洲史学新方向》、斯多雅诺维奇的《法国史学方法:年鉴模式》。

总之,年鉴学派所开创的新史学潮流已经遍及整个西方,乃至世界。受年鉴学派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非常著名的史学巨著,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等等。

3. 试论述后现代主义兴起的背景并分析后现代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波普尔、后现代主义对唯物史观的消解和诘难。

(1)背景:黑格尔之后备受现代哲学批判的理性仍然背负着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道义包袱,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生态问题、人文精神失落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高速发展的信息化促使精神文化的生产从崇高的地位、高雅的格调进入普通的商品生产的轨道;世界上各种反叛的革命激情的高涨。这些要素激发起西方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对中心同一的主体性的反思热情,共同孕育了去中心、宣扬边缘和零散化、变动性、不确定性、无深度性等反传统又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2)基本特征:一、解构“宏大叙事”。“宏大叙事”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以及传统历史学进行批判的靶子。后现代主义则颠覆了现代史学的传统中心观念,把研究投向边缘的、大众的和非理性的因素,比如社会文化史、性别史等“自下而上”的历史研究。后现代史学反对宏大叙事并非完全去掉宏大叙事,而是附加约束条件、限制其有效范围。这样历史连续性被割断,完整性也消失了。 二、“真理退场”、“客观性”消失。其强调历史事件的意义往往并不在于发生的事件本身,而在于同时代人对它的感知和后来时代人的理解。所以,历史事件的

意义和重要性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这样,历史“客观性”便消解了。 三、“文本本体论”。后现代主义史学还倡导“从史料到文本的转移”。历史写作由史料观转换到文本的语言结构,文本不再是透明的和无生命力的纯粹传递工具,而是有着开放性和生产性的意义散播的“在场”。 四、“现在”的自我迷恋。后现代哲学直接通过对“现在”的强烈的自我认同取代了对历史的信念。在后现代历史观中,历史、包括历史学科的成立从根本上依赖于“现在”。历史的意义在于其可能具有的当代意义,是通过当代境况及问题被激活的,而被激活的历史本身又只是一种中立性的文本存在。

(3)分析:其一,波普尔将唯物史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论与宗教神学的天命论和法西斯主义的种族决定论混为一谈。而马克思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仅指不以违背大多数人意愿的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肯定大多数人的物质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活过程决定的大多数人或显或隐的意愿,决定着历史的总趋势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最终结局。

其二,波普尔创造了一个“五段论”来“证明”历史根本无规律可言,以此否定唯物史观肯定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但实际上亦不能成立。历史与逻辑都能证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因果必然性的关系和规律。

其三,他把唯物史观及其所揭示的历史发展规律曲解为命定论式的“历史决定论”。而这也是毫无根据的。如,波普尔所理解的马克思的“天命决定”,实为“由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所决定”。

其四,后现代主义对唯物史观等全面性、规律性的理论进行攻击,并将其同理性主义等都称之为“大叙述”。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历史只是断裂、碎片、颠倒、无序,实际上是对唯物史观及其所揭示规律近乎彻底的颠覆。

4. 什么是规律?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 马克思对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了经典表述。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前一层的意思就是后来所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他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指出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后一层的意思是讲述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作用下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几个时代。 目前有两个见解。一种见解认为,前一层意思表述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后一层意思表述的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几个时代,只是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在各民族历史进程中的表现形式所作的大体上的归纳,并非普遍规律本身,因为许多民族的历史都没有严格按照那样的顺序演进,就足以证明那个顺序不可能是普遍规律。

另一种见解认为,两层意思是一个整体,都是表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社会形态的演进方面,虽然有的民族的历史进程不一定严格按照那样的顺序演进,但从总体上,总的演进轨道并没有脱离那个顺序。 长期以来,人们把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误解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程遵循某种统一的演进序列的规律,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有悖于马

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实践能力——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能力——推动着人们自身从“未成熟的个人”发展到消除了“一切自发性”的、具有前面发展的自由个性的“完全的个人”的规律,同时也就是人们自己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并从而推动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规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的演进自然会呈现一定的序列。这些序列都在不同程度上概略地显示了人和人们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梯式的规律性。只是我们不能把那些“大体上”的归纳看作普遍规律本身,不能把它当作“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不能把它等同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具体历史进程必然或必须遵循的轨道。因为各个民族和国家的人们面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演进历程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遵循一个统一模式。规律是统一的,但道路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1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