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的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08 16:35:2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的集团的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研究

一、以美的集团为案例,研究其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应收账款的定义是:公司因为受原材料、赊销产品或者是提供的服务的原因,向接受劳务的单位以及购买货物的单位进行收取应收的账款的项目的过程等。针对一个公司来说,应收账款其实是公司的一项基本的债权业务,所以在这一过程通过公司进行具体的执行的时候,公司往往会和客户之间生成一定的劳务合同或者是赊销合同等。再通过签订约定好的还款协议等来规范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流动资产。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1210亿元。2015年,美的集团进入福布斯全球企业500强,在2015《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美的排名第32位,位居家电行业第一。

(一)美的集团应收账款对象分析

应收账款的形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急于打开市场,因此在销售之前可能并没有深入客户的信用背景,评估应收账款的风险等,而这些对于保障应收账款及时收回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前期活动还没有完成时就与客户签订一定赊销额度的合同来吸引新的客户达到加大市场份额的目的,这种做法是盲目的、不可取的,最终得到的只是虚假的账面利润。

根据美的集团2015年财务报告披露,目前美的集团拥有几百家客户,从目前的发展规模来看,客户种类分为两种:一级经销商和直销客户。由于企业盲目追求营业额的增加,美的集团的管理层默许了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中、小型家电公司变成美的集团的一级经销商,致使一级经销商之间的销售规模及实力不均衡。家电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是一种多级分层的销售方式,他们的客户其实就是各层级的渠道经销商。美的集团只是追求销售成绩,下降信用审核要求,将很多销售资质不符合的客户变成了一级经销商商,这类一级经销商的销售实力薄弱,容易出现为了销售商品,随意下降家电报价的做法,这种做法严重搅乱了正常销售报价,这一类的不正规规模的经销商通常信用等级不高,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概率也比较大。报价的紊乱致使别的规范一级经销商无法从销售美的集团的商品中获取利

益,最终导致这些正规规模的一级经销商商品销售数量下降,导致正规规模的经销商存货无法销售,这样也有可能导致其应收账款变成坏账。作为上游家电公司,美的集团需要经过一级经销商的合作,才能精确把握各级途径的销售信息,并据此进行市场猜测和出产组织,而很多不具备天资的一级经销商没有能力供给精确的信息,使美的集团销售计划违背实际,销售渠道压货严重,货款不能及时回笼,欠款情况加重。

(二)美的集团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的管理者过度追求高额的收入,而忽略了一点,现金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确认之后的管理非常薄弱,导致应收账款转变成坏账的比例较高。

2013年,美的集团期末总资产金额9694602万元,流动资产金额6532673万元。其中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792843万元,占了流动资产的12%,总资产的8%。2015年,美的集团期末总资产金额12884193万元,流动资产9336770万元。其中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37171万元,占了流动资产的11%,总资产的8%;应收帐款的余额及比例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美的集团2013-2015年与应收账款有关的主要指标如表(一)所示:

表(一) 美的集团2013-2015年主要财务指标

产品销售收入 净利润 期末流动资产 期末总资产 应收账款 2013年(万元) 12097500 531745 6532673 9694602 792843 2014年(万元) 14166817 1050222 8642707 12029208 936210 2015年(万元) 13844122 1270672 9336770 12884193 1037171 数据来源:美的集团2013-2015年财务报表

通过对上表的研究可以发现,美的公司2015年和2014年的时候,产品的销售收入就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下降的比例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二,不过在应收账款方面的增加款项确实有所增加,增加量达到了100961万元人民币,增长的比例超过了10%,应收账款的余额和2015年的公司整体销售额的比例为7%,通

过这些数据可以分析,自从2013年到2015年的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美的集团在整体的公司盈利收入方面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的。尽管在2015年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不过下降的比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面在应收账款的增长比例方面美的集团是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的。而且在同期的往年同一个时候的比较发现,在2015年美的集团在应收账款方面的增长比例是最大的。具体的从2013年到2015年的几年发展过程中,在美的集团的发展中包括资金的周转周期以及在周转率方面具体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具体的见表二:

表(二) 美的集团2013-2015年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与次数

产品销售收入 应收帐款 回款额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013年(万元) 12097500 792843 509770 9.23 43.80 2014年(万元) 14166817 936210 532820 4.42 109.50 2015年(万元) 13844122 1037171 555750 3.85 124.11 数据来源:美的集团2013-2015年财务报表

一个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反映了一个公司的财务周转速度,周转次数越高,则周转速度越快。应收帐款周转次数高说明该企业的资金运用效率高,偿债能力强,出现坏帐的可能性比较低。相对的,如果公司的实际收款天数超过了一开始规定的账期,则说明客户拖欠货款,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也跟着增大。经过对表二中数据的研究,能够看出2013年至2015年美的集团回款天数正在逐年增加,每年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下滑。

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假如应收帐款没有及时地收回,流动资金周转率将会大面积下降,这些数据正正说明了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美的集团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操控存在较多的不完善。

上述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形成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从主观上讲,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绝大多数都偏重于销售而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包括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而客观上讲,他们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管理经验及理论,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又或者有的企业为了业绩,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不遵循。应收账款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个人,大部分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报酬只与销售业绩指标挂钩,而未将资金回笼纳入考核,导致应收账款控制乏力,应收账款的金额大幅上升。

(三)美的集团应收款账龄管理现状

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不是固定的长期资产。所以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账龄的管理。我们如果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应收账款细分为账期内、逾期1-30天、逾期31-60天、逾期61-90天、逾期91-180天、逾期181-365天和逾期一年以上七个时间分期。结合美的集团2015年财务报表数据,得到表(三):

表(三) 美的集团2015年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时间段 帐期内 逾期 1-30 天 逾期 31-60 天 逾期 61-90 天 逾期 91-180 天 逾期 181-365 天 逾期365天以上 合计 金额(单位:万元) 238549.33 311151.30 63267.43 30077.95 166258.51 2385.49 225480.98 1037171 在总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23.00% 30.00% 6.10% 2.90% 16.03% 0.23% 21.74% 100.00%

从以上对美的集团应收账款账龄的数据可以分析出,美的集团应收账款管理质量相当不好。所有应收账款中,逾期应收账款占可全部应收账款总额的77%,而超过账期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了所有应收帐款的21%。

由于应收账款账龄的增加,流动性相对就变差,变现能力弱化,久而久之就会有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出现异常的可能。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以美的集团为例

结合上述的美的集团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美的集团的应收账

款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一)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及审核政策不合理

美的集团对于客户的管理,特别是一些赊销客户的资料没有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客户的所有资料都分散地分布在公司的多个部门,这样一来,对产生应收账款的赊销客户无法做到及时的档案查询,信用跟踪及有效分析和反馈,因此无法对这些客户的经营状况进行科学判断,也无法对客户的信用度及其变化进行有效分析,使得公司错失了很多回收应收帐款的良机,同时也加大了由于赊销客户信用度降低而造成的坏账风险。

美的集团的信誉方针拟定相对宽松,审批的权限基本在集团的销售方面高管手中,高管的薪酬与其销售成绩严密挂钩,于是乎这些高管就有可能为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而放松对经销企业的信用及资质审核。不重视应收账款的形成,不及时承认潜在坏账,虚增了公司赢利的假象。这些都是因为集团的销售高层对财务方面的不熟悉,不知道应收账款拖欠对集团的影响,造成坏账后,对其不重视,导致这些坏账在财务报表中仍旧表现为流动资产。美的集团没有一套完整的信用和资质审核制度,由此导致的便是应收账款的杂乱无章,如果不能完善这个问题,其应收账款管理便无法做好。

(二)应收款数目大,占资产比重高,导致现金流变少

美的集团在2013-2015年之间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持续居高不下,2013年度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当年的期末应收账款高于主营业务收入,这个情况在2014、2015年度逐步好转,但是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过高,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而由于美的集团应收账款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从而使公司能正常运营的现金流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美的集团正常运转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司不能很好快速的发展。美的集团2015年大概有1200个亿的销售额,但应收账款占大约10%,其中逾期的应收账款占所有应收账款的77%。由此可见,公司很大一部分的应收账款都失去流动性,变现能力差,已经不符合流动资产的定义。流动资产大部分失去流动性,那企业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现金就会减少,长此下去必将影响公司的发展。

(三)企业坏账准备制度的不重视

在如今高强度的市场竞争中,美的集团除了使用传统的以质量做保证、靠广告挖客户的营销手段之外,还会想方设法从多个方面去完成自己产品或者服务的销售,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及市场占有率,为此,公司便开始不断采取赊销的方式,允许购方先购买并使用公司的产品,以此来降低购方短期内的成本,从而达到吸引更多客户的目标,应收账款便随着公司一次次的赊销而不断产生并积累。此外,该行业的激烈竞争,还要求公司必须具有较强的优势才能对市场进行更好的占有,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竞争的对象很多,而自身的优势又不明显,特别是处于一种同行同标准、同渠道、同服务的“三同”模式之下时,公司便不得不出此下策,允许赊销。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坏账准备是其中的重要的一环。然而,美的集团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却没有对公司的坏账准备数额给予一定的核算,经常出现坏账准备数为零的现象。其具体从以下分析中就可以看出。一般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其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根据对美的集团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上来看,其对坏账准备的设置是极其的不合理,尤其是针对账龄大于3年的应收账款,其成为坏账的可能性非常大,设置为50%的坏账计提比例显然太少,根据相关部门的官方统计,一般来说,账龄大于3年的应收账款,其坏账准备应该全额计提。下表四是2010年美的集团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计提比例表:

表四 2015年美的集团应收账款的账龄及坏账计提比例表

应收账款账龄(年) 金额(万元) 账龄≤1 1<账龄≤2 2<账龄≤3 ≥3 总额 1131 87 64 49 1331 比率(%) 84.97% 6.53% 4.82% 3.68% 100% 坏账计提比例 1% 10% 30% 50% 91%

由表四可以看出,美的集团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设置上表现得比较随意,对应收账款不同账龄的坏账计提比例,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执行。

(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时没有做好责任追究

在现今形势下,美的集团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上存在认知不足的现象,只是把公司销售能力的大小作为衡量公司效益高低的标准,对应收账款的许多标准设置都很不规范,这样的做法直接影响到了应收账款的质量。无原则的放宽赊销条件,甚至对赊销对象不做任何调查,最终形成的应收账款很大机会会变成坏账。据统计,目前我国由于企业间互相不信任,互相拖欠货款资金总额已达3000到4000亿元,占了全国流动资金的30%。

同时,对于应收账款实际上是哪个部门或是由哪个人员进行回收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各个部门人员之间互相推脱,无法有效完成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时间一长,公司内部甚至没有人去关注这些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更没有人去对这些赊销客户进行跟踪和催收,回收工作变得异常困难,无形中加大了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风险。

据统计,美的集团有75%的应收账款为拖欠款,其中账龄已超过1年,难收回的占25%,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美的集团的风险管理意识不足。另外,还统计出,美的集团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超过了11%以上,达到了103亿元,严重影响了美的集团的流动资金周转的灵活使用。

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企业也渐渐意识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依然有企业对法律缺乏学习和认识,缺少相应的法律知识,他们不懂得运用法律来收回应收账款,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便是由于企业管理者法制维权意识薄弱造成的。而对应收账款,美的集团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让相关部门全权负责追收欠款,应收账款逐渐积累,最终变成逾期应收账款或坏账。其主要原因就是美的集团的法律保护意识薄弱,追讨方法不够完善。就是因为美的集团这样的态度,近年来,美的集团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达到了50笔以上,其数额占总金额的20%左右,这样的损失给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制约着美的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7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