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物理【5份合集】高一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01 13: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做引体向上时,其中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取向上为正方向,关于该同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s时处于超重状态

B.1.5s时处于超重状态

C.1.0s时上升至最高点

D.0.5s、1.5s两时刻的加速度相同

2.有关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C.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D.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

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4.自驾游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特别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行驶,司机会经常遇到动物过公路的情形。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正在以v=20m/s匀速行驶,突然公路上冲出几只小动物,司机马上刹车,假设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小动物与汽车距离约为55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匀减速6s末的速度为-4m/s

B.汽车一定撞上小动物

C.汽车第二秒初的速度为16m/s

D.汽车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m

5.可视为质点的两物体A、B由斜面上O点水平抛出,分别落在斜面上的M、N两点,已知M点为ON中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A.A、B的初速度之比为1:2 B.A、B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C.A、B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2 D.A、B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之比为1:2

6.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由长度不等的细绳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同步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

所示,则它们的( )

A.周期不相同

B.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相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

7.下列物理量中,用来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是

A.电场力B.电场强度

C.电势D.电势能

8.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2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计空气阻力)()

A.B.C.D.0

9.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和粗糙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顶角b 处安装一个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 m)的滑块,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

A.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

B.重力对M做的功小于M减少的重力势能

C.轻绳对m做的功等于m增加的动能与m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D.两滑块与轻绳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m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10.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1.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月球车已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若已知月球质量为,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大运行速度为

B.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

C.若在月球上以较小的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若在月球上以较小的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12.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同时在自转,由于电子很小,故研究电子的自转时,可将其看作质点

B.高速飞行的子弹因为速度很快,所以惯性很大

C.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D.马拉车向前加速运动时,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填空题

13.质点在x轴上运动,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2t2+2t-4,则其加速度

a=___________m/s2。当t=0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

14.如图所示。AB为平面,CD、EF为一段圆弧,它们的长度相等;与小物块的动摩擦因数也相等。现使小物块分别从A、C、E三点以相同的速率沿图示方向出发,分别到达B、D、F三点。则到达点的小物块速率最大,则到达点的小物块速率最小。

15.如图所示,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东侧路边,甲以速度v1向东行走,在路口北侧,乙站在路边,一辆汽车以速度v2通过路口向东行驶并鸣笛,已知汽车笛声的频率为f0,车速v2>v1.甲听到的笛声的频率为f1,乙听到的笛声的频率为f2,司机自己听到的笛声的频率为f3,则此三人听到笛声的频率由高至低顺序为________.

16.如图所示,重为200牛的重物由ON、OM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DONM=60°,DOMN=30°,请画出O 点的受力分析图,绳ON受到的拉力是 N;

绳OM受到的拉力是 N。

17.质量为5×103 kg的汽车在t=0时刻速度v0=10 m/s,随后以P=6×104W的额定功率沿平直公路继续前进,经72 s达到最大速度,该汽车受恒定阻力,其大小为2.5×103 N.则: 汽车的最大速度v m=________ m/s,汽车在72 s内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 m.

三、实验题

18.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19.如图所示的是“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取g=10m/s2.由此可知:闪光频率为_____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m/s;从抛出点到C 点,小球速度的改变量大小为_____ m/s,方向_____.

20.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A、B是固定在长直木板上的两个铁钉.实验时,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做功的多少,再根据纸带上的打点确定小车对应运动的速度,进而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

A.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m

B.需要选择相同的橡皮筋进行实验

C.需要测出每根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W

D.改变橡皮筋条数时小车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实验中得到一根纸带如图乙所示,1、2、3…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标出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造成各计数点间距不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由图乙所示的纸带可知,该小车达到最大速度时,橡皮筋的伸长量________(选填“大于零”或“等于零”).

(3)该小组用新、旧两组橡皮筋分别做实验,正确实验操作得到橡皮筋的条数n与小车对应速度v的多组数据,作出v2-n的图象如图丙中的C、D所示,则用新橡皮筋得出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C”或

“D”),根据该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四、解答题

21.如图11,光滑固定的斜面倾角370,在斜面的顶端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0=4 m/s抛出两个小球A和B,A球平抛,B球沿斜面向下抛出,若A球落在斜面上的p点,求A球刚落到p点时A和B之间的距离(取g=10m/s2)

2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正以恒定的速度v=2.5m/s顺时针转动,现在其底端A

轻放一货物(可视为质点),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经过t=2s,传送带突然被卡住而立即停止转动,由于惯性,货物继续沿传送带向上运动,并刚好到达传送带顶端B.求传送带底端A与顶端B的距离.(g取10m/s2)

23.质量为2kg的小球从离地3米高处以2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以地面为零势能面),求:

(1)小球被抛出时的势能

(2)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4.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连接,水平轨道离地面高度h=1m,如图所示,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自圆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道末端B时速度为4m/s,滑块最终落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试求:

(1)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2)滑块落在地面上时速度多大?

25.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为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和水平直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将质量为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经过圆弧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然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物块与BC段的滑动摩擦因数为,P到B的水平距离为,P、C两点间的高度差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求:

小物块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水平直轨道BC段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3.4m/s22m/s

14.D、F

15.f1>f3>f2

16.173N; 100N

17.1252 m

三、实验题

18.AFDBEC

19.2.5 4 竖直向下.

20.(1)BD (2)没有平衡摩擦或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大于零.(3)C; v2与n成正比(或v2与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成正比)

四、解答题

21.

【解析】当A物体落到P点时,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可知:,解得t=0.6s;此时A

距离抛出点的距离为;

B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 A=gsin370=6m/s2,

则在0.6s内下滑的距离,

则此时B在的下方距离A的距离为?x=3.48m-3m=0.48m

点睛:此题关键要搞清两个物体的运动特征,结合平抛运动的规律及斜面的特点求解A的落点位置;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公式求解B落点的位置.

22.4m

【解析】货物从A处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cosθ-mgsinθ=ma1

代入数据得 a1=2.5 m/s2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位移

在t=1-2s内,货物随传送带一起匀速的位移为x2=v(t-t1)=2.5×(2-1)=2.5m

传送带停止转动后,货物匀减速运动到B端,速度刚好为0.设加速度大小为a2。

所以μmgcosθ+mgsinθ=ma2

代入数据得 a2=12.5 m/s2

匀减速的位移为 x3==0.25m

则传送带底端A与顶端B的距离 L=x1+x2+x3=4m

23.(1)60J;(2)64J;(3)8m/s;

【解析】(1)小球抛出时的势能为:E p=mgh=20×3J=60J.

(2)抛出时的动能为:E k0=mv02=×2×4J=4J,

落地的机械能等于抛出时的机械能,则有:E=mgh+mv02=60+4J=64J.

(3)落地的机械能为:E=mv2,

解得落地的速度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重力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基本运用,知道小球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基础题.

24.(1)2J (2)6m/s

【解析】(1)对A到B运用动能定理得:mgR-W f=mv B2?0

解得:W f=mgR?mv B2=10×1?×1×16J=2J.

(2)根据动能定理得:mgh=mv2?mv B2

代入数据解得:v=6m/s.

点睛: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基本运用,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不需考虑速度的方向,这就是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25.;

【解析】

【分析】

由向心力公式求出B点的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即可求出小球在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求出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结合平抛运动的公式,即可求出为使小球落点P与B点的水平距离最大时BC段的长度;

【详解】

解: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能量守恒,在AB段,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消耗的能量,所以有:

解得:

从B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设物块从C点到落地点时间为t,水平位移为x,则有:

解得:。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的速率一定发生变化

B .运动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C .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D .运动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2.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3.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B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4.在光滑水平面内,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水平面内大小分别为2N和6N的两个力,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的是

A.2m/s2 B.3m/s2 C.4m/s2 D.5m/s2

5.某滑雪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由坡道进入竖直面内的圆弧形滑道AB,从滑道的A点滑行到最低点B 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速率不断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AB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B.沿AB下滑过程中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

C.沿AB下滑过程中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滑到B点时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与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6.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造得外高内低,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是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θ应等于( )。

A. B.

C.D.

7.某同学将一篮球斜向上投向对面竖直墙上,球正好垂直于墙面砸到墙上的P点,然后以等大的速度被弹回。已知球被弹回后落回抛出点,抛出点到P点的竖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均为1.2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球砸到墙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为

A.2.5m/s B.1.25m/s C.1 m/s D.0.8m/s

8.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大圆环对细杆的拉力大小为:

A.5mg B.Mg+4mg C.Mg+5mg D.Mg+10mg

9.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细线挂靠在半球上,细线上端通过一个定滑轮,在用力将小球缓慢往上拉的过程中,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和小球紧压球面的力F2变化情况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iz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