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题库汇总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总论

一选择题

1.透视利用X线的 (E) A. 光学作用 B. 生物作用 C. 穿透作用 D. 电离作用 E. 萤光作用

2.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被下列哪一部分接收 (C) A.计算机

B.阵列处理机 C.探测器 D.磁盘 E.照相机

3.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A)

A.扫描速度快

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 C.重建速度快 D.积扫描

E.单层或多层连续扫描

4.关于碘过敏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检查室应备足抢救设备和药品

B. 造影前用抗过敏药可减少碘过敏发生 C. 碘过敏试验阴性则不会发生碘过敏反应 D. 多见于血管内给予含碘造影剂

E. 用同一批号含碘造影剂也要做碘过敏实验

5.下列MRI检查禁忌证,除了 (D) A. 有心脏起搏器 B. 幽闭恐怖症患者 C. 有心肺监护仪者 D. 有碘过敏史

E. 体内有铁磁金属植入物

6.下列关于窗位的概念,正确的是 (A) A.窗位相当于显示灰阶的中心

B.窗位规定所显示CT值的范围 C.不同机器的窗位值不同

D.窗位与所显示的组织CT值无关 E.通常窗位选择以水的CT值为标准

7.下列关于CT值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 (A) A.CT值反映了物质的密度 B.CT值反映了物质内的成分 C.CT值是物质密度的绝对值 D.不同机器产生的CT值不同

E.根据CT值可以对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二名词解释

1. 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

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2. 体素:CT图像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

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3. 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

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

4. 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

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5. 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

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 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存和传输图

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

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更好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8..人工对比:人为引入人体管腔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造影剂(2’),目的是形成对比(2’),以更好的显示组织结构或病变(1’)。

9. 占位效应:

肿瘤、出血等占位性病变由于病变本身的体积(2’),周围水肿等所致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移位,变形称占位效应(3’)

三.问答题

1.X线的特性是什么. X线属于电磁波,在电磁辐射谱中,居γ射线与紫外线之间,肉眼看不见。

此外X线还具有以下几个特性:①穿透性:X线波长短,具有穿透力,在穿透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即衰减。X线穿透物体的程度与物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5′②荧光效应:X线激发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可见荧光,这种转换称为荧光效应。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5′③感光效应:涂有溴化银的胶片经X线照射后,感光而3.颅底前后分三个颅凹,后颅凹有 (D)

A. 破裂孔 B. 卵圆孔 C. 棘孔 D. 枕大孔 E. 视神经孔

4.成人最常见的眼眶内原发性肿瘤是 (B)

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还原的金属营沉积于胶片的胶膜内,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冲洗过程中被洗掉,因而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依金属营沉积的多少,产生了黑至白的影像。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5′④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能产生电离效应。X线射入人体也可产生电离效应,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5′ 2.发现图像上的异常表现后,应注意分析病变的哪些特点?

⑴ 检查图片拍摄质量,排除正常解剖,解剖变异,异物或伪影可能。(2’)

⑵ 病变的位置和分布。(2’)⑶ 病变的数目。(2’) ⑷ 病变的形状。(2’)

⑸ 病变的边缘。(2’)⑹ 病变的密度。(2’) ⑺ 临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2’)

⑻ 器官功能的改变。(2’)⑼要结合病史,与老片比较,观察动态过程。(2’) 回答以上7个要点即给满分

头颈部习题

1.内耳道小于诊断为狭窄 (B)

A. 1mm B. 3mm C. 5mm D. 7mm E. 9mm

2.鼻咽癌常规X线检查位置 (E)

A. 鼻咽侧位 B. 颅底位 C. 颈侧位 D. 汤氏位

E. 鼻咽侧位+颏顶位 A. 泪腺多形性腺瘤 B. 海绵状血管瘤 C. 视神经胶质瘤 D. 脑膜瘤 E. 神经鞘膜瘤

5.副鼻窦中恶性肿瘤最多发生于 A. 额窦 B. 前组筛窦 C. 后组筛窦 D. 上颌窦 E. 蝶窦

6.最常见的喉癌类型为 (B) A. 黑色素瘤 B. 鳞癌 C. 腺癌 D. 末分化癌 E. 淋巴瘤

7.以下鼻窦开口正确的是 (A) A. 额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B. 额窦开口于下鼻道

C. 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 D. 额窦和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E. 额窦开口于上鼻道

8.继发性胆脂瘤多发生于 (C) A. 鼓窦 B. 外耳道 C. 上鼓室 D. 中鼓室 E. 下鼓室

9. 鼻咽常见良性肿瘤 (A) A. 纤维血管瘤

(D)

B. 出血坏死性息肉

C. 乳头状瘤 D. 多形性腺瘤 E. 神经鞘膜瘤

10.颈部肿块最多见的是 (E) A. 甲状腺肿 B. 神经鞘瘤 C. 颈动脉瘤, D. 神经纤维瘤

E. 肿大的淋巴结 11.观察上颌窦首选X线投照位置 (D) A. 头颅正位 B. 头颅侧位 C. 颅底位

D. 华氏位 E. 柯氏位

12.诊断鼻窦霉菌以下何种检查方法最佳 (B) 9.平片 10.CT平扫 11.CT增强扫描 12.MRI 13.B超 1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B) 7. B超

8. CT

9. MRI

10. 平片 11. 眼底荧光摄影 14 下面有关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错误的是 (C)

A. 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内原发性肿瘤 B. 中年女性多见 C. 眼外肌明显增粗 D. 可有眼球突出 E. MR上明显长T2信号 15 下面有关眼眶内炎性假瘤错误的是 (C) 四.一般为单侧 五.泪腺增大 六.眼外肌增粗,以肌腹增粗为主,肌腱正常 七.可有眼球突出 八.增强后轻中度强化

16 下面有关眼型Graves病错误的是 (E)

A. 多双侧发病 B. 中年女性多见

C. 眼外肌增粗,以肌腹增粗为主,肌腱正常 D. 可有眼球突出 E. 眼外肌增粗,以肌腹、肌腱同时增粗为主

17 诊断视神经胶质瘤以下何种检查方法最佳(D) A. 平片

B. CT平扫 C. CT增强扫描

D. MRI E. B超

18 关于甲状腺肿物CT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A.确定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非常困难 B.不能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C.不能确定肿瘤的范围 D.增强扫描有助于病变检出 E.可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 19 下列哪项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常见CT表现:

(C) A. 位于眼球壁内 B. 肿瘤内团块状钙化 C. 肿瘤密度较低 D. 肿瘤增强明显 E. 肿瘤可向眼球外膨出

20 以下哪一项关于鼻咽癌CT表现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D) A. 一侧咽隐窝变浅 B. 一侧腭肌肥大 C. 同侧鼓室含气消失 D. 咽旁间隙向内移位 E.两侧咽腔不对称 21关于MR诊断头部疾病的价值,说法错误的是(D)A.可显示鼻旁窦的病变 B.易于发现软组织病变

C.可明确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D.易于探测骨质病变和钙化 E.能明确骨髓受累情况

22下列结构中,未穿经眶上裂的是(B) A.眼静脉 B.眼动脉 C.动眼神经 D.眼神经 E.滑车神经

23在正常眼眶CT图像上,下列结构中密度最高者为(E) A.玻璃体 B.球后脂肪 C.眼外肌 D.视神经 E.晶状体

24在正常眼眶MR图像上,表现为长T1短T2的结构是(B) A.前房 B.巩膜 C.脉络膜 D.玻璃体 E.球后脂肪

25一2岁幼儿X线平片及CT检查发现右眼球后极肿块并有细小钙化灶,应诊断为(B) A.泪腺混合瘤 B.视网膜母细胞瘤 C.视神经胶质瘤 D.眼格氏病

E.渗出性视网膜炎

26一成年患者经CT检查发现右眼眶外上方实性肿块并骨壁不规则破坏,首先应考虑为(C) A.血管瘤 B.泪腺混合瘤 C.泪腺癌 D.皮样囊肿 E.炎性假瘤

27一年轻患者左眼球前突,X线平片见左眶密度增高并见钙化影,CT还显示球后类圆形软组织肿块,显著强化,视神经受压移位。最符合下列哪种诊断(A) A.血管瘤

B.视神经胶质瘤 C.泪腺肿瘤 D.炎性假瘤 E.眼格氏病

28下列不属于广义的中耳的结构是(C) A.鼓室 B.乳突窦 C.茎突

D.乳突气房 E.咽鼓管

29.关于鼻旁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 A.均位于鼻腔周围的颅面骨内 B.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C.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D.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E.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30.有关正常鼻旁窦的X线平片,说法错误的是(E) A.各窦腔的密度不应高于眶内密度 B.上颌窦呈尖向下的三角形

C.额窦呈扇形,其内可见骨性分隔 D.蝶窦两侧常不对称

E.上、中、下鼻甲都能清楚显示

31.在正常鼻旁窦CT图像上,下述结构密度最高的是(A) A.下鼻甲 B.窦壁粘膜 C.窦腔

D.窦周软组织 E.脂肪间隙

32.在正常的鼻旁窦MR图像上,窦壁粘膜表现为(D)A.T1WI、T2WI均为低信号 B. T1WI、T2WI均为高信号 C. T1WI、T2WI均为中等信号 D.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E. 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

33.额窦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B) A.血管瘤 B.骨瘤 C.纤维瘤 D.神经鞘瘤 E.巨细胞瘤

34.关于鼻咽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D) A.前界是鼻后孔和鼻中隔 B.后界是C1、2椎前软组织 C.顶壁是颅底及被覆粘膜

D.两侧壁由前至后依次为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咽

鼓管咽口

E.其外方是咽旁间隙

35.5岁儿童,低热,CT显示咽后壁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局部椎体骨质破坏,应诊断为(C) A.鼻咽癌 B.腺样体肥大 C.结核性脓肿 D.化脓性脓肿 E.神经源性肿瘤

36.关于咽部脓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病因可以是结核性或化脓性 B.化脓性椎体常破坏邻近椎体 C.CT平扫脓肿为局限性低密度区 D.CT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 E.MR上脓液呈长T1长T2

37.青年男性患者,鼻腔反复大量出血,CT发现鼻咽后壁局限性软组织肿块,迅速显著强化,首先考虑为(A)

A.鼻咽纤维血管瘤 B.鼻咽癌 C.脊索瘤 D.淋巴瘤 E.恶性肉芽肿

38.中年男性患者,今日无诱因出现鼻腔少量出血,右颈部淋巴结肿大,质硬。影像检查发现鼻咽右侧壁肿块,咽隐窝闭塞,咽旁间隙消失,此最符合下列哪种诊断(C) A.淋巴瘤 B.脊索瘤 C.鼻咽癌 D.血管瘤 E.颈动脉体瘤

39.老年男性患者,近一段时间以来,声音嘶哑,咽喉部异物感,CT发现左侧喉部肿块,左喉旁和会厌前间隙消失,喉前庭变形、移位。应诊断为(C) A.乳头状瘤 B.血管瘤 C.喉癌 D.息肉 E.淀粉瘤

40.正常腮腺,CT平扫表现为(D) A.脂肪密度 B.软组织密度 C.水样密度

D.介于脂肪与软组织密度之间 E.高于软组织密度

41.青年男性患者,下颌部隆起,局部疼痛。CT显示下颌骨体部见一多房性低密度区,骨皮质膨胀呈壳状,牙槽侧骨皮质破坏,牙根吸收。最符合下列哪种诊断(A) A.造釉细胞瘤 B.牙源性囊肿 C.非牙源性囊肿 D.牙龈癌

E.嗜酸性肉芽肿

42.关于甲状旁腺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E) A.有两对,位于甲状腺背面的气管-食管沟内 B.上对位于甲状腺侧叶背面中1/3处

C.下对位于甲状腺侧叶下极后侧或后外侧

D.异位甲状旁腺可位于气管食管后方或纵隔内 E.甲状旁腺腺瘤可使血钙降低

神经

1 颈内动脉虹吸段一般分为几段 (D)

F. 2段 G. 3段 H. 4段 I. 5段 J. 6段

2 颅内较常见的生理钙化,除了 (E)

F. 大脑镰钙化

G. 床突间韧带钙化 H. 松果体钙化 I. 脉络膜丛钙化 J. 垂体钙化

3 蝶鞍侧位片上可测量其前后径及深径,其平均值分别为 (B)

12. 10.5 mm, 9.5 mm 13. 11.7 mm, 9.5 mm 14. 12.0 mm, 10.0 mm 15. 5.0 mm, 10.0 mm 16. 10.0 mm, 20.0 mm

4 确诊早期听神经瘤的理想方法是 (E)

F. X线平片

G. 桥小脑池空气造影 H. 脑池造影CT检查 I. 超声检查 J. MRI检查

5 头颅CT所示与肿瘤无关的是 (E) A 中线结构移位 B 脑水肿 C 颅骨吸收或破坏 D 脑积水 E 脑沟增宽 6 脑脓肿壁形成早期,CT表现为:(D) A水肿最明显 B结节样增强 C不均匀环形增强 D均匀环形增强 E无水肿 7 神经胶质瘤又称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不包括 (B) F. 星形细胞瘤 G. 脑膜瘤 H. 少突胶质细胞瘤 I. 室管膜瘤 J. 髓母细胞瘤 8 新鲜出血的CT值为:(E) A20~40HU B30~50HU C40~60HU D50~70HU E60~80HU 9 下列哪一项是脑膜瘤典型CT表现:(D) A钙化、囊变坏死 B骨质破坏 C明显瘤周水肿 D多为等密度,明显均匀增强 E占位效应明显 10 髓母细胞瘤好发于:(A) A儿童 B青壮年 C中老 D中老年 E老年

11 女,6岁,头痛,CT示小脑蚓部有一3×3.5cm

高密度影,明显增强,四脑室受压变窄,前移,

幕上脑积水,最可能诊断为:(A) A髓母细胞瘤 B脑膜瘤 C脉络丛乳头状瘤 D脑结核 E血管网状细胞瘤

12 胶质瘤的CT表现为:(E) A可为不规则低密度 B可呈囊样低密度 C可强化 D可不强化 E以上都是 13 急性硬膜外出血典型CT表现是 (B)

A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低密度区 B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区 C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区 D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 E颅骨内板下方双凹形高密度区 14 急性硬膜下出血典型CT表现是 (C)

A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低密度区 B颅骨内板下方双凸形高密度区 C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区 D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 E颅骨内板下方双凹形低密度区 15 下面哪项不是化脓性脑脓肿CT表现 (D)

A可有占位效应 B强化环完整、均匀、光滑 C可见气液平 D强化环厚薄不均 E周围可有低密度水肿 16 头颅CT上高密度病灶可以是 (E)

A室管膜瘤

B出血 C钙化 D脑膜瘤 E以上都是

17 中线结构同侧移位提示同侧 (A)

A脑萎缩 B胶质瘤 C脑脓肿 D脑膜瘤 E硬膜下血肿

18 急性脑中风影像诊断宜选择(D)

F. 颅骨平片 G. 脑室造影 H. 血管造影 I. CT扫描 J. 超声成像

19 女,30岁,腰痛2年。CT示腰4右侧椎旁有一2×3cm软组织密度肿块,呈哑铃形,强化明显,腰4、5右侧椎间孔扩大,最可能诊断为:(A)

A神经源性肿瘤 B转移瘤 C巨细胞瘤 D淋巴瘤

E椎间盘突出

20 最容易损伤脊髓的外伤是:(E)

A横突孔骨折伴附件骨折

B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横突骨折 C胸椎骨折伴肋骨骨折

D下腰椎骨折,骨折碎片进入椎管 E胸椎附件骨折,骨折碎片进入椎管

21 最常见的椎管内神经源性肿瘤是:(A)

A神经鞘瘤 B神经纤维瘤 C神经纤维肉瘤 D神经节细胞瘤 E神经节母细胞瘤

22 急性颅脑损伤影像宜选择(D)

A. 颅骨平片

B. 脑室造影 C. 血管造影 D. CT扫描 E. MRI成像

23 .当疑有脑转移瘤时,优先的影像检查方法是:(C)

A.头颅平片 B.脑血管造影 C.CT

D.脑室造影 E.核素扫描

24 髓鞘形成异常病不包括:(B)

A髓鞘形成不足 B脱髓鞘病变

C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D海绵状变性

E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25 脑挫裂伤CT表现为: (E)

A局部呈低密度改变 B散在点片状出血 C占位表现

D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E以上都是

26 关于颅咽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常见于儿童 B多为囊性 C多有钙化 D均发生于鞍上 E可出现脑积水

27 下列关于脑膜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女性多见

B与硬脑膜粘连紧 C多有包膜 D均为实性肿块 E多呈较高密度

28 脑内多发性硬化最常见部位是:(A)

A侧脑室周围白质 B视交叉及视神经

C基底节 D脑干 E小脑白质

29 有关腔隙性脑梗塞错误的描述是:(B)

A好发于大脑深部、基底节区 B皮层支动脉梗塞

C大小约0.5cm~1.5cm D常多发 E可无临床症状

30 颅脑先天性畸形神经管闭合障碍见于以下各病,错误的是 (C)

A脑膨出

BChiariII畸形 C脑裂畸形 D颅裂畸形 E胼胝体发育不全

31男,36岁,头痛,癫痫,CT示脑实质多数高密度点状影和0.5~1cm圆形低密度灶,呈环形增强,最可能的诊断 (D)

A多发性硬化 B脑脓肿 C结节性硬化 D脑囊虫病 E病毒性脑炎

32女,25岁,癫痫,CT示侧脑室旁多发低密度灶,结节样或块状增强,最大可能是 (D)

A转移瘤 B脑囊虫 C脑脓肿 D多发性硬化

E髓鞘形成异常

33 颅内压增高平片表现错误的描述是 (B)

A颅缝增宽 B脑沟增宽 C蝶鞍增大 D脑回压迹增多 E颅壁变薄

34 脑转移瘤好发于:(E)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脑皮层 D脑髓质

E皮髓质交界区

35头颅平片确定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依据:(D)

A颅骨骨质吸收,脑回压迹增多、增深 B蝶鞍改变,颅骨骨质吸收

C颅缝增宽,脑回压迹增多、增深

D颅缝增宽、蝶鞍改变,脑回压迹增多、增深

E颅缝增宽,颅骨骨质吸收

36 MRI上短T1短T2信号主要见于 (D)

A胶质瘤 B脑膜瘤 C转移瘤 D黑色素瘤 E听神经瘤

37 脑脓肿形成期增强扫描脓肿壁明显强化具有以下特点,除了(D)

A完整 B光滑 C壁薄 D壁厚 E均匀

38 头颅CT上低密度病灶常见于以下病变,错误的是 (C)

A组织坏死 B脑水肿 C急性出血 D软化灶 E脂肪瘤

39 常见的占位征象有以下病变:(E)

A中线结构移位 B脑室移位 C脑室变形 D脑沟变化 E以上都是

40 星形细胞瘤与脑梗塞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E)

A低密度 B不增强 C单脑叶分布 D多脑叶分布

E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

41 确认小脑扁桃体延髓联合畸形,一般认为扁桃体低于枕大孔 (D)

F. 10mm G. 7.5mm H. 6.0mm I. 5.0mm J. 4.0mm

42 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是 (C)

F. 静脉畸形 G. 烟雾病 H. 动静脉畸形 I. 海绵状血管瘤 J. 毛细血管扩张症

43 颅咽管瘤和髓母细胞瘤都好发于: (A)

F. 儿童 G. 青壮年 H. 中老 I. 中老年 J. 老年

44 脑转移瘤的常见CT表现不包括:(E)

F. 多发

G. 瘤周水肿显著 H. 出血、坏死

I. 不同形式的强化并存 J. 钙化

45 CT脊髓造影示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窄,定位诊断为: (A)

A. 髓内

B. 髓外硬膜外 C. 髓外硬膜内 D. 髓外硬膜内外 E. 髓内和硬膜内

46 增强CT扫描,哪种病变不增强? (D)

A. 垂体腺瘤 B. 动脉瘤 C. 脑膜瘤 D. 蛛网膜囊肿 E. 髓质细胞瘤

47 由于血脑屏障破坏所致的肿瘤增强是: (D) A.脑膜瘤 B.垂体瘤 C、听神经瘤 D.胶质瘤

E.三叉神经瘤

48 患者男,26岁。头颅外伤4小时。CT轴位平扫示右颞骨骨折,头皮血肿,右颞部校形不均匀高密度,中线结构左移,最可能诊断为: (A) A. 右颞部急性硬膜外血肿 B.右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c.右颞叶急性脑血肿

D.右颞叶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 E.右颞部亚急性硬膜外血肿

49 儿童最常见的脊髓肿瘤是:(C)

A. 髓母细胞瘤 B. 少突胶质细胞瘤 C. 星形细胞瘤 D. 生殖细胞瘤 E. 畸胎瘤

50脑增强CT,病变增强与哪种因素无关 (E) F. 病变组织供血 G. 病变组织过度灌注 H. 血脑屏障破坏 I. 病变组织充血 J. 病变组织占位效应

51颅骨X线平片侧位像上,正常蝶鞍平均前后径和深径分别为(B) A.9.5mm、11.5mm B.11.5mm、9.5mm C.8.5mm、10.5mm D.10.5mm、8.5mm E.以上都不是

52.CT检查优于MRI的脑疾病为 (A) A.急性脑出血 B.急性脑梗死 C.亚急性脑血肿 D.脱髓鞘疾病 E.小脑肿瘤

53.儿童颅内高压征不包括 (D) A.头颅增大 B.囟门增宽 C.颅缝分离 D.枕大孔增大 E.颅板变薄

54.在胶质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为 A.星型细胞瘤 B.少突胶质瘤 C.室管膜瘤 D.髓母细胞瘤 E.以上都不是

55.脑胶质瘤的MR信号特点是 (A) A.T1WI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性高信号

B. 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C. 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D.恶性程度越高,T1和T2值越短

E.恶性程度越高,囊壁和壁结节强化越不明显 56.发生脑膜瘤概率最小的部位是(E) A.矢状窦旁 B.脑凸面 C.蝶骨嵴 D.嗅沟 E.脑室内

57.老年人脑卒中的常见部位为(D) A.基底节、脑室、半卵圆中心 B.中脑、颞叶、丘脑 C.内囊、半卵圆中心 D.内囊、基底节、丘脑 E.丘脑、脑室、基底节 58.胶质瘤不包括 (C) A.星型细胞瘤 B.少突胶质瘤 C.脑膜瘤 D.室管膜瘤 E.髓母细胞瘤

59.对颅内转移瘤的叙述,哪项不正确(D) A.多发于中年老人,常多发,也可单发 B.多见于顶枕叶,也可见于小脑和脑干 C.可以呈环形强化 D.瘤周水肿多不明显 E.易出血、坏死、囊变

60.关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CT检查,哪种说法不正确(B)

A.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影 B.颅板下见新月形高密度影 C.多位于骨折附近 D.血肿多较局限

E.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

61.关于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检查,哪种说法不正确(C)

A.颅板下见新月形高密度影

B.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 C.大多伴发颅骨骨折

D.血肿多沿脑表面广泛分布

E.常伴有脑挫裂伤,脑水肿及占位征象 62.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不正确的是(D) A.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 B.多见于儿童脑外伤

C.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见于脑室内

D.蛛网膜下腔出血于7d左右,CT检查常发现出血灶

E.蛛网膜下腔出血于7d左右,MR仍可能发现出血灶

63.关于脑挫裂伤的描述,哪项不正确(D) A.CT和MR对脑挫裂伤诊断均十分有效

B.脑挫伤病理上指脑内散在出血灶、脑淤血、脑水肿和脑肿胀

C.脑裂伤病理上指脑膜、脑或血管撕裂

D.MR图像上,脑血肿部位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 E.CT图像上,脑水肿区呈低密度改变

64.关于脑内血肿,哪项是不正确的(C) A.可由脑外伤引起 B.可由高血压引起

C.外伤性血肿仅位于受力点部位脑髓质区 D.外伤性血肿常合并脑挫裂伤 E.高血压性脑血肿好发于基底节区

65.自发性脑内出血最不常见的原因是(B) A.高血压病 B.脑结核瘤 C.脑动脉瘤

D.脑血管畸形 E.脑肿瘤

66.高血压脑出血较少发生于(A) A.大脑额顶叶 B.基底节区 C.丘脑 D.脑桥 E.小脑

67.关于高血压性脑血肿的演变过程,哪项不正确(E)

A.分急性期、吸收期、囊变期

B.各期时间长短与血肿大小和年龄有关 C.急性期血肿边界清楚,密度高 D.吸收期血肿周围变模糊,血肿缩小

E.囊变期为血肿吸收后形成囊腔,仍具有占位效应

68.高血压脑出血囊变期始于(C) A.1周以后 B.1月以后 C.2月以后 D.3月以后 E.6月以后

69.关于Chiari畸形,哪项说法不正确(D) A.系后脑发育异常

B.脑扁桃体下疝于枕大孔平面以下3mm为可疑,5mm或以上为确诊

C.合并脊髓空洞症和幕上脑积水 D.多合并脂肪瘤 E.MR为首选检查方法

70.关于缺血性脑梗死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B) A.脑血栓形成是常见原因 B.CT图像始终呈低密度灶 C.典型者呈扇形病灶

D.增强扫描可见脑回状增强 E.2月后形成囊腔

71.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为(A) A.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 B.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 C.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 D.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 E.基底动脉及其分支

72.关于颅内动脉瘤的CT表现,哪项描述错误(D) A.平扫呈圆形高密度区,均一强化

B.平扫呈中心高密度区,中心和瘤壁强化,其间血栓无强化,呈靶征

C.平扫呈等密度灶,瘤壁呈环形强化

D.动脉瘤破裂时,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瘤体大多显示清晰,易于诊断

E.CTA可显示动脉瘤、瘤内血栓及载瘤动脉,诊断价值大

73.关于脑动静脉畸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好发于椎基底动脉系供血区 B.是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C.MR上可见扩张流空的畸形血管团 D.CT表现无水肿和占位征象

E.DSA、CTA、MRA可直观显示畸形血管团、供血和引流血管

74.关于脑AVM,哪项描述错误(B) A.系胚胎期脑血管发育异常 B.好发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 C.具有供血动脉 D.具有畸形血管团 E.具有引流静脉

75.脑血管畸形分类中,哪种最常见(A) A.动静脉畸形 B.静脉畸形

C.毛细血管畸形 D.大脑大静脉畸形 E.海绵状血管瘤

76.结核性脑膜炎好发部位为(C) A.纵裂池 B.侧裂池 C.脑底池

D.大脑大静脉池 E.小脑延髓池

77.脑脓肿的来源常见于(B) A.血源性 B.耳源性 C.鼻源性 D.外伤性 E.隐源性

78.关于脑脓肿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B) A.急性炎性期,呈大片低密度灶 B.急性炎性期,呈脑回状强化 C.化脓坏死期,轻度不均匀强化

D.脓肿形成期,平扫为低密度球形灶,可有气泡影,呈环形强化

E.MR图像上,脓腔呈长T1长T2信号异常

79.脑囊虫病多发生于(A) A.脑实质内 B.脑室内 C.脑膜内 D.蛛网膜下腔 E.以上都不是

80.关于脑囊虫病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 A.脑实质及脑室壁均为好发部位

B.CT扫描可见多个小囊状改变,内有小点状头节 C.CT扫描还可见多发的点状钙化灶 D.脑囊虫病可同时出现小囊和钙化小点 E.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81.关于胼胝体发育不全,那些叙述是不正确的(B)A.常合并脂肪瘤

B.第三脑室扩大并向后下移位

C.侧脑室体部距离增宽,并向外突出 D.侧脑室前角扩大、分离

E.侧脑室三角区和后角扩大,呈环抱状

82.关于脑积水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 A.脑积水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 B.交通性脑积水,脑室系统扩大,脑池增宽

C.梗阻性脑积水,梗阻近端脑室扩大,脑池增宽 D.仅凭CT扫描,即可对交通性和梗阻性脑积水作出判断,并可确定梗阻部位

E.MR可对交通性和梗阻性脑积水作出判断,并可确定梗阻部位

83.多发性硬化好发部位为(A) A.脑室周围髓质和半卵圆中心 B.脑干 C.视神经 D.脊髓 E.小脑

84.脑膜膨出的好发部位为(D) A.顶区 B.额区 C.鼻咽腔 D.枕区 E.颞区

85.常伴有颅骨改变的脑肿瘤为(B) A.动脉瘤

B.三叉神经纤维瘤 C.胶质瘤

D.海绵状血管瘤 E.室管膜瘤 86.关于脑内疾病,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E) A.脑AVM好发于大脑前、中动脉供血区

B.结核性脑膜炎,脑底池大量炎性渗出时,CT增强扫描脑膜广泛强化

C.脑脓肿,脓肿形成期呈环形强化,内壁光整,其内可见气泡

D.脑囊虫病如同时出现小囊和钙化小点,提示反复性脑囊虫感染

E.多发性硬化表现为侧脑室周围和半卵圆中心区多发性钙化灶

87.新生儿出血具有特征的部位(C) A.硬膜外 B.硬膜下

C.室管膜下,尾状核头部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或脑实质内

88.黄韧带正常厚度为(C) A.1-2mm B.1.5-2.5mm C.2-4mm D.3-5mm E.4-5mm

89.关于椎管内肿瘤的影像检查,哪项叙述不正确(E)

A.脊髓平片可提示椎管内占位病变,但阳性率不高

B.脊髓造影可以推断肿瘤的存在与性质 C.脊髓造影CT可以推断肿瘤的存在与性质

D.脊髓造影CT不是目前诊断脊髓肿瘤的可靠方法 E.椎管内肿瘤的MRI上多表现为短T1和长T2信号 90.椎管狭窄是指(A)

A.椎管前后径小于11.5mm,侧隐窝宽度小于3mm B.椎管前后径小于12mm,侧隐窝宽度小于4mm C.椎管前后径小于9mm,侧隐窝宽度小于2mm D.椎管前后径小于16mm,侧隐窝宽度小于5mm E.椎管前后径小于12.5mm,侧隐窝宽度小于3mm 91.椎管内硬膜外肿瘤中,最常见的为(E) A.神经纤维瘤 B.脊膜瘤 C.星型细胞瘤 D.室管膜瘤 E.转移瘤

92.关于脊髓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哪项叙述不正确(E)

A.CT平扫可发现髓内出血或硬膜外血肿

B.脊髓造影CT可发现脊髓肿胀、受压移位、横断损伤等

C.脊髓出血MRI,T1WI及T2WI呈高信号灶

D.脊髓水肿MRI,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E.脊髓软化、囊变时,MRI呈短T1和长T2信号 93. 关于脊髓空洞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A.属于先天性疾病,与其他因素无关

B.病理上分中央管扩张和脊髓空洞形成两型 C.CT平扫价值有限

D.脊髓造影CT时,囊腔可立即或延迟显影 E.MRI图像易于确定囊腔的部位、大小及流体动力学变化

94.室管膜瘤常见发病部位(C) A.硬膜外 B.髓外硬膜内 C.髓内 D.脊柱 E.椎间盘

95.脊膜瘤的最常见发病部位(B) A.硬膜外 B.髓外硬膜内 C.髓内 D.脊柱 E.椎间盘

96.关于脊髓空洞症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病 B.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脊髓病 C.可为先天性疾病 D.可继发于外伤和肿瘤 E.可继发于感染

97.关于正常脊髓的MRI表现,哪项正确(B) A.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B. 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中等信号 C. 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D.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E. 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 F. 名词解释

1. 1.dural tail sign:即脑膜尾征,指脑

膜瘤MR检查时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周围脑膜强化征象。 2. 腔隙性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

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三.问答题

1、 试述脑梗塞的CT、MRI表现。

1.缺血性脑梗死:CT示低密度灶,其部位和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多呈扇形,基地贴近硬膜。可有占位效应。2~3周可出现模糊效应,病灶变为等密度而不可见。增强扫描可见脑回强化。1~2月后形成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囊腔。2.出血性脑梗死:CT示在低密度脑梗死灶内出现不规则斑点、片状高密度出血灶,占位效应较明显。3.腔隙性脑梗死: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赛所致。低密度灶10~15mm大小,好发基底节区、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多见。CT示脑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

F. 试述颅内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

脑膜瘤的CT表现:肿瘤以宽基底靠近颅骨或硬脑膜,可有颅骨的增厚破坏或变薄的征象。肿瘤也位于脑室内。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大部分肿瘤有周围水肿,瘤内钙化有。增强后均匀一致强化,密度升高明显,边界锐利。非典型表现:以囊性为主;肿瘤内有各种形态的不 均匀密度;环形强化;壁结节;全瘤密度低,并有不均匀强化;瘤内出血;完全钙化;骨化性脑膜瘤;瘤周低密度(5’)

脑膜瘤的MR表现:脑膜瘤在TIWI上多为等信号,在T2WI上可为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肿瘤信号不均匀,表现为颗粒状或斑点状,周围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瘤周低信号环介于肿瘤与水肿之间,为肿瘤包膜。脑膜瘤所致的骨改变其三层结构消失,变得不规则。(5’)

3.试述硬脑膜下血肿的CT表现。

平扫: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少数为等或低密度,可见于贫血病人及大量脑脊液进入血肿内。亚急性和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由于常合并脑挫裂伤,故占位征象显著。少数慢性硬膜下血肿,其内可形成分隔,可能是由于血肿内机化粘连所致。慢性硬膜下血肿还可形成“盔甲脑”,即大脑由广泛的钙化壳包绕,这种征象少见。

增强扫描:可看到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强化。亦可看到连续或断续的线状强化的血肿包膜,增强扫描仅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硬膜下血肿,特别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有帮助。

4.试述硬脑膜外血肿的CT表现。颅内板内侧梭形(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与脑实质比)CT值50~90Hu;(范围小而厚,亦可超越颅缝)(5’),密度一般较均匀边缘清楚、光滑锐利,局部常无脑水肿征(4’),局部蛛网膜下腔常无出血征,局部常有颅骨骨折征,具有占位征(5’):局部脑回、脑实质受压内移,相应脑沟 池 裂变形变窄消失,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

5. 成年人脊髓内最常见的肿瘤、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最常见的室管膜瘤。

X平片可无明显异常。CT表现:可见脊髓密度均匀性降低,外形呈不规则膨大,与正常脊髓分界欠清,囊变较常见,表现为更低密度区,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囊变部分无强化,肿瘤实质部分轻度强化或不强化,有时可在近中央管的部位见到异常强化影。钙化比较少见。MRI表现:T1WI上肿瘤呈均匀性信号减低区,其信号不均匀,T2WI上,肿瘤信号增高。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强化,小肿及囊变区无强化。(10’)

鉴别诊断:主要与星形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相鉴别,根据发病年龄,强化方式。(5’)

呼吸循环

一选择题

1.胸片上常不能看到的骨结构有:(D) A锁骨 B肋骨 C肩胛骨 D腰椎 E胸椎

2.肺纹理主要是由哪些解剖结构构成的?(C) A支气管动、静脉 B淋巴管

C肺动、静脉 D支气管

E支气管动.静脉和淋巴管

3.下列正常肺纹理的 X线表现,哪一条是错误的:(D)

A 上肺纹理细,下肺纹理粗 B 肺纹理呈树枝状越分越细 C 右下肺纹理比左下明显

D 两上肺纹理相比,右上比左上多 E 肺纹理向下延伸可与肝影重叠

4.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A) A肺动脉 B肺静脉 C支气管 D支气管动脉 E淋巴组织

5.正常支气管隆突分叉角度为:(C) A 40~55°,一般不应超过 70° B 50~65°,一般不应超过 80° C 60~ 85°,一般不应超过 90° D 70~95°,一般不应超过 100° E 85~95°,一般不应超过 105° 6.在CT上,下述纵隔六分区的方法哪项不正确 :(E)

A 心脏、大血管之前与胸骨后方为前纵隔 B 心脏、主动脉及气管所占据的部位为中纵隔 C 胸椎前及椎旁沟与食管前缘之间的空间 D 主动脉弓为界分为主动脉弓上区及主动脉弓下区

E 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 4胸椎上缘水平线以下为下纵隔 7.纵隔及肺门淋巴结测量直径等于或大于多少就视为病理性:(D) A 5mm B 8mm C 10mm D 15mm E 20nm

8.上纵隔胸骨柄层面不包括下述哪支血管:(E) A 左头臂静脉 B 无名动脉 C 左颈总动脉 D 左锁骨下动脉 E 右锁骨下动脉

9.肺实质病变的 CT表现是:(A) A 肺内多发点状结节状阴影 B 小叶间隔线增厚 C 多发不规则索条状影 D 支气管气相

E 弥漫分布网状阴影

10.伴有液平面的空洞最常见于:(B) A 肺癌 B 肺脓肿 C 结核球 D 肺炎 E 结核空洞

11.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C)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慢性支气管炎 D大叶性肺炎 E支气管肺癌

12.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选用 CT增强扫描:(C) A 纵隔肿块

B 肺门肿块合并肺不张 C 支气管扩张引起咯血 D 复杂大血管畸形 E 纵隔淋巴结肿大

13.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肿分型:(B) A 全小叶型 B 泡性气肿型 C 小叶中心型 D 小叶间隔旁型 E 疤痕旁型

14.全小叶型肺气肿的典型 CT表现是: (A) A 两肺弥漫分布低密度区,无壁

B 呈散在小圆形低密度区,无壁 C 胸膜下肺大泡 D 肺内肺大泡形成 E 蜂窝状改变

15. 患者男,55岁,吸烟多年,咳嗽气短。HRCT示两肺弥漫分布囊状影, 2mm~10mm,无壁,两上肺为著,最可能的诊断为:(D)

A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B 先天性肺囊肿 C 间质性肺炎 D 支气管扩张症 E 支气管肺炎

16.下述叙述中除哪项外均是右肺上叶不张的X线表现:(C) A 气管右移

B 右侧上部肋间隙变窄 C 右上肺门增大

D 横裂呈凹面向下的孤形 E 上叶呈折扇形密度增高

17.在后前位胸片上哪一叶肺不张最易显示不清而漏诊:(A) A 左肺下叶 B 左肺上叶 C 右肺下叶 D 右肺中叶 E 右肺上叶

18.哪种类型的积液可出现外高内低的弧线: (A) A 游离性胸膜腔积液 B 包裹性胸膜腔积液 C 肺下积液 D 肺囊肿 E 肺脓肿

19.正位胸片发现气管向对侧移位时可因:(C) A 一侧肺不张 B 大叶性肺炎 C 一侧大量胸水 D 严重支气管扩张 E 纤维空洞型结核

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3’),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2’),称之。

三.问答题。每题10分

K. 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X线表现:大叶性肺

炎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3′。至实变期(包括红色肝样变期及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形态和肺叶轮廓相符合,在实变区中可见透明的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4′消散期时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由于病变消散不均匀,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炎症最终可完全吸收,偶可机化演变成机化性肺炎。3′

F. Follot四联症的X线表现.Follot四联症包

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2′由于25%患者伴有右位主动脉弓,故右上纵隔处突出之主动脉结,肺动脉狭窄使肺动脉段凹陷,心左下缘为向上翘起之心尖,左右心房无明显改变,肺动脉细小及肺血减少2′。后前位:常见心脏影无明显增大,心尖圆钝、上翘,心腰凹陷,呈“靴形”,肺门缩小,肺血管纤细,主动脉增宽,如有右位主动脉弓,则主动脉结在右侧,严重者心脏可增大,仍以右室为主,肺血少者可能见到侧支循环2′。左、右斜位:肺动脉段凹陷,但主动脉向前、右方移位。心影如球状,右室增大2′。心血管造影:右心造影可见收缩期时左心室及主动脉提早显影,透视下可见双向分流,主动脉跨在室间隔之上,升主动脉弓扩张,漏斗部狭窄多较长,呈管状,肺动脉干及左右分支常较细小2′。

G. 简述中晚期中央性肺癌的X线表现 答: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

①直接征像:肺门影增生、增大和肺门区肿块; ②间接征像: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等表现。

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

①支气管改变:支气管壁增厚和支气管狭窄; ②肺门肿块:表现为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常同时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③侵犯纵隔结构:中央型肺癌常直接侵犯纵隔结构,受侵犯的血管可表现为受压移位、管腔变窄或闭塞、管壁不规则等改变; ④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

3.简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 二尖瓣狭窄时,心影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及右室增大,伴有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右房有增大。肺瘀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质性肺水肿,肺静脉压升高,同时有肺动脉压升高表现。有时二尖瓣区及左房壁可出现钙化。肺野出现1cm-2cm大小颗粒状密度增高影,为含铁血黄素沉着的表现。左房增大X线表现:胸部后前位:右心缘呈双弧影,右前斜位:食管左房段压迹明显,左前斜位:增大左房使左主支气管上移、变窄,左侧位:可见增大的左房。右室增大X 线表现:胸部后前位:左心缘腰部消失,相反转动点下移,右前斜位:右室前缘呈弧形、前凸,心前间隙缩小,下部闭塞,肺动脉圆锥隆起,左前斜位:右室膈段增大,室间沟后上移。

4.简述结核病的分类和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CT表现

共分5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症及胸内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Ⅱ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此型患者症状大多较严重,且受累脏器较多;Ⅲ型继发型肺结核,是肺结核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它包括了成人肺结核的全部,即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球及结核空洞等;Ⅳ型结核性胸膜炎,又分干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膜炎及结核性脓胸三类;Ⅴ型肺外结核,此型是新增的,指骨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1~2mm的小点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分布均匀,与支气管走行无关。 5.试述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X线表现。

房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左向右的分流

——右心房血液增多——右室血液增多——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扩张——肺充血

X线表现:后前位:心脏左移,右上纵隔与右

心缘影不明显,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段突出,心尖上翘,肺血增多。

左右前斜位:肺动脉段突出,心前

间隙缩小,左心房不大,右心房段延长或隆起。

侧位:心前缘与胸骨接触面增加,心后三角存在。

6. 男性,50岁,体检摄片发现右上肺有一直径3cm结节,简述其诊断思路。

左上肺3cm结节,应考虑:1、周围性肺癌;2、结核球;3、错构瘤;4、炎性假瘤

1、 周围性肺癌:有空泡征,边缘毛糙,又分

叶征,周围血管集中和胸膜凹陷等。(3’) 2、 结核球:边缘光滑清楚,无分叶或分叶较

浅,可有点状或斑片状钙化或卫星灶。(3’) 3、 错构瘤:边缘光滑清楚,有浅分叶或无分

叶,病变内有脂肪及钙化。(3’) 4、 炎性假瘤:边缘光滑清楚,有浅分叶或无

分叶,临近胸膜可见局限性粘连增厚。(3’)

在诊断过程中不能仅凭某一征象作为依据,要仔细发现病灶所具有的征象,对其综合分析,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年龄,临床症状及影像资料,这对诊断鉴别十分重要。(3’)

腹部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食管的影像解剖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C

A. 食管入口处相当于颈6椎体水平,止于胸10~11椎体水平与贲门连接。

B. 食管全长约25-30cm,自门齿至贲门约40-45cm,食管宽约2-3cm。

C. 左前斜位,吞钡造影食管前缘可见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和左心房压迹。 D. 第三蠕动波常见于老年人,边缘可呈波浪状或锯齿状。

E. 吞钡造影时,食管粘膜像可见3-5条食管粘膜线。

2.下述正常食管X线解剖,哪项不对 D

A. 通常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B. 老年人可见第三收缩波 C. 通常分颈段、胸段、腹段 D. 粘膜纹与胃相似

E. 钡剂检查时可以见到三个生理压迹

3.下述胃X线解剖知识,错误的是 D

L. 角切迹至幽门间为胃窦

M. 仰卧位检查,胃窦靠右側,胃底靠左侧

N. 胃大弯粘膜皱襞比胃小弯粘膜皱襞粗 O. 胃底粘膜皱襞走向比胃窦部粘模皱襞规则

P. 胃窦部胃小区显示率最高

4.正常胃体部粘膜皱襞宽度一般不超过 C

G 3mm H 4mm I 5mm J 6mm K 8mm

5.关于胃的钡剂检查不正确的是 A

A. 正常胃一般可同时有3~4个收缩波 B. 胃蠕动一般由胃体上部开始 C. 胃蠕动为向心性收缩

D. 胃排空时间一般为1.5~3小时

E. 胃排空与胃张力、蠕动和幽门功能等有

6.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正常空肠粘膜皱襞多是 CA. 弹簧状 B. 腊肠状

C. 羽毛状或雪花状 D. 鱼骨状 E. 线状 7.右侧膈下游离气主要须与下述哪种结构鉴别 BG. 胃泡

H. 间位结肠 I. 先天性巨结肠 J. 气胸

K. 气肿性胆囊炎

8.立位片上,腹部游离气体的典型影像为 C

A. 球形

B. 不规则形 C. 新月形

D. 半球形,有“气液面” E. 与胸腔间距大于15mm

9.下列哪种疾病,没有龛影表现 A

A. 食管憩室 B. 胃溃疡

C. 胃癌 D. 食管癌 E. 肠结核

10.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最常应用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A

A. 食管钡餐检查 B. 食管CT检查 C. 食管MRI检查 D. 血管造影检查 E. 超声检查

11.在食管癌与食管静脉曲张的鉴别诊断中,下列哪一项最有价值 E

K. 发生部位 L. 呕血

M. 男性多见 N. 中老年多见

O. 食管钡餐透视观察食管的蠕动情况

12.关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E

K. 是门静脉高压的主要并发症,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L. 轻度患者,病变主要局限于食管下段,粘膜皱襞稍增宽,管腔边缘稍不平整。 M. 中度患者,病变累及食管中下段,粘膜皱襞增粗呈结节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 N. 重度患者,可累及食管全长,粘膜皱襞增粗呈结节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排空延迟。O. 只有中度或重度患者才能在吞钡造影时发现。

13.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在方法中检查中较高 A

A. X线 B. CT C. MRI D. 超声 E. DSA

14.疑有食管异物,在X线检查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食管异物最易停留在食管的生理狭窄处。 B.透视可清晰显示如金属或骨类的不透X线异物影。

C.透X线的异物需要用钡棉检查,无挂棉现象即可排除异物。

D.食管异物可引起食管周围脓肿。

E.食管异物可引起大血管破裂导致大出血。

15.关于食管平滑肌瘤,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患者病史较长,可以有进食梗阻和胸骨后疼痛感

B.肿瘤边界锐利,充盈缺损明显

C.肿瘤表面钡剂涂抹不均匀,可有小的溃疡形成。

D.食管壁光滑柔软,食管蠕动正常。

E.食管粘膜皱襞无粘膜破坏,典型征象可见“环形征”。

16. 早期食管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指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病变。

B.不论病变范围多大,无周围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C.吞钡检查可见粘膜有中断和破坏 D.吞钡检查可见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 E.双对比造影和食管吞钡连续摄影检查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17.CT可对食管癌进行分期,对其可切除性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恰当的是 E

A.一期:腔内肿块,食管壁无增厚,无纵隔蔓延或转移,食管周围脂肪清晰。

B.二期:食管壁增厚超过5mm,无纵隔蔓延或转移,食管周围脂肪清晰。

C.三期:食管壁增厚并累及周围组织,纵隔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D.四期:有远处转移。 E.以上都对。

18.返流性食管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返流性食管炎又称消化性食管炎,可以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两种。

B.轻度患者,仅见食管下端痉挛性收缩和粘膜皱襞增粗以及食管返流

C.中度患者,食管下段痉挛明显,可见小结节样充盈缺损。

D.重度患者,食管狭窄明显,可呈漏斗状,食管壁毛糙并可见小的溃疡形成。

E.钡餐检查时,只有立位看到食管返流,才能诊断返流性食管炎。

19.38岁女性患者,钡餐示食管壁张力减低,蠕动减弱,钡剂排空延迟,并在食管下段见到串珠状充盈缺损影。首先考虑 C

K. 返流性食管炎 L. 食管下段平滑肌瘤 M. 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N. 食管癌 O. 食管裂孔疝

20.26岁女性,因进食困难,加重1年就诊,钡餐检查示食管重度扩张,粘膜完整,蠕动减弱,食管下端贲门开口处呈鸟嘴样狭窄,钡剂通过缓慢,最可能的诊断为 A

A. 贲门失驰缓症 B. 贲门癌

C. 返流性食管炎 D. 食管下端静脉曲张 E. 食管下端憩室

21.胃溃疡好发于 C

A.胃底部 B.胃体部

C.胃窦部小弯侧 D.胃窦部大弯侧 E.幽门部

22.胃溃疡的征象中,下列叙述最为恰当的是 E

A.胃溃疡可以见到龛影,其形态可以多变,可呈乳头状、半圆形或锥形。

B.根据龛影周围水肿带的不同可以有粘膜线、项圈征和狭颈征。

C.溃疡周围粘膜可以呈放射状改变,为溃疡修复性改变。

D.可以引起胃的变形,幽门梗阻可导致胃扩张和胃储留。

E.以上叙述都正确。

23.溃疡出现下列哪项征象提示溃疡可能发生恶变 D

A.溃疡龛影形态呈半圆形突出于胃腔之外。 B.龛影周围发现项圈征和狭颈征。 C.溃疡周围胃变形或胃储留。

D.溃疡周围出现充盈缺损、粘膜破坏或环堤形成。

E.以上都不正确。

24.胃癌好发于 D

A. 贲门部 B. 胃底部 C. 胃体部 D. 胃窦部 E. 幽门部

25.关于早期胃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 病变局限于粘膜层

B. 病变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C. 病变的大小与早期胃癌的定义无关

D. 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与早期胃癌的定义无关

E. 病变仅累及到粘膜肌层

26.早期胃癌,下列哪项影像学检查方法首选 C

A. 传统的钡餐检查技术 B. 气钡双重检查技术

C. 低张气钡双重检查技术 D. CT E. MRI

27.溃疡型胃癌的X表现,下列那项不正确 C

A.溃疡大而浅,位于胃轮廓之内,称为腔内龛影。

B.龛影周围可见环堤和指压迹样改变。 C.溃疡周围出现项圈征或狭颈征。 D.溃疡周围胃粘膜中断、破坏。 E.病变部位胃壁僵硬、蠕动消失。

28.下列哪些X线征象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 D

A. 充盈缺损

B. 管腔边缘凹凸不平 C. 钡剂通过缓慢

D. 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E. 纵行粘膜皱襞消失

29.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与食管下端癌的鉴别要点

C

A.狭窄上方食管明显扩张 B.食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C.狭窄段粘膜完整,管壁柔软 D.钡剂通过缓慢

E.扩张食管内出现液平

30.关于胃窦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 肩胛征

B. 胃窦粘膜粗大

C. 粘膜皱襞斜行、横行或交叉排列 D. 胃窦张力增高

E. 充盈像,胃窦轮廓呈细齿状

31.下述胃溃疡征象,哪项提示为恶性 E

A. 项圈征 B. 狭颈征 C. 粘膜纠集 D. 腔外龛影 E. 局部胃壁僵硬

32.下列中晚期胃癌分型中,不包括哪型 B

A. 增生型 B. 表浅型 C. 浸润型 D. 溃疡型 E. 混合型

33.下述小肠Crohn病的影像,应除外 A

A. 环肠壁对称性侵犯 B. 小肠多发狭窄 C. 鹅卵石征 D. 肠壁增厚 E. 口疮样小溃疡

34.十二指溃疡好发于 A

A. 球部 B. 球后部 C. 降部 D. 水平部 E. 升部

35.下列为溃疡型胃癌的X线征象,错误的是 A

A. 放射状粘膜纠集,直抵龛影口部

B. 不规则状粘膜纠集,杵状增粗 C. 腔内龛影 D. 指压迹 E. 蠕动消失

36.下列为良性溃疡的X线表现,错误的是 C

A. 狭颈征 B. 项圈征 C. 肩胛征

D. 放射状粘膜纠集 E. 溃疡口部粘膜线

37.肠道结核好发于 C

A. 空肠 B. 回肠 C. 回盲部 D. 横结肠 E. 乙状结肠

38.关于单纯性小肠梗阻的X线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E

17. 阶梯状液气平面 18. 大跨度的襻 19. 鱼肋征 20. 透视下可见液面上下移动 21. 假肿瘤征

39.绞窄性肠梗阻的X表现,不正确的是 C

A. 假肿瘤征 B. 咖啡豆征 C. 大跨度的襻

D. 多个小跨度卷曲肠襻 E. 空回肠换位征

40.腹部外伤,尤其是疑有实质性脏器损伤时,影像学检查应首选 B

A. X平片 B. 超声或CT C. MRI D. DSA E. 同位素

41.大肠癌好发于 A

A.直肠和乙状结肠

A. 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B. 横结肠 C. 升结肠

D. 盲肠和回盲部

42.消化道息肉最好发于 E

A. 食管 B. 胃

C. 空肠和回肠

D. 升结肠和横结肠 E. 直肠和乙状结肠 43.下列不同类型肠梗阻的影像描述,错误的是 B

A.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内可见到少量气体影

B.粘连性肠梗阻:假肿瘤征

C.绞窄性肠梗阻:空回肠换位征

D.小肠高位梗阻:消化管无明显积气、扩张 E.麻痹性肠梗阻:全消化道不同程度积气、扩张

44.皮革胃是属于下列哪种胃癌 C

H. 溃疡型胃癌 I. 蕈伞型胃癌 J. 浸润型胃癌 K. 混合型胃癌 L. 平坦型胃癌

45.关于结肠息肉,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E

K. 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L. 多见于儿童

M. 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N. 病理上是炎性增生性病变

O. 双重造影时呈环形阴影,轮廓光整,密度均匀

46.下列关于结肠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 好发于降结肠

B. 大多数结肠癌是腺癌

C. 浸润型表现为肠腔狭窄,局限于一側或呈环形

D. 增生型表现为腔内充盈缺损 E. 混合型多是晚期表现 47.CT平扫时,正常肝实质平均CT值为 C

A. 0-30Hu B. 30-40Hu C. 50-70Hu D. 75-100Hu E. 100-130Hu

48.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实质强化程度 A

F. 无明显强化 G. 比脾脏高 H. 比腹主动脉高 I. 比肾脏高

J. 与脾脏强化程度相仿

49.男性患者,45岁,突发性右上腹痛,急诊CT平扫发现肝右叶后下段有一约6×6×7cm大小低密度病变,境界较清楚,密度不均匀,病变内尚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应首先考虑为 E

A. 肝囊肿合并出血 B. 胆管细胞癌 C. 肝转移瘤 D. 肝脓肿

E.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

50.关于肝细胞癌的MRI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T1WI呈低信号,病变信号不均匀

B. T2WI呈稍高信号,比正常肝组织信号稍高 C. 可见假包膜

D. T2WI随回波时间延长,病变信号逐渐增高,E. 增强扫描病变可有轻到中度强化 51.原发性肝癌的影像检查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E

A.病变可以单发或多发,病变密度多为低密度,但也可以是等密度或高密度

B.增强扫描的典型特点为“快进快出” C.可有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的瘤栓形成 D.可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以及腹腔、肝门淋巴结肿大

E.MR组织分辨率较高,对大部分肿瘤都能清楚地显示病变与正常肝组织的界限

52.CT平扫,肝脏密度一致性减低,CT值低于脾脏,应首先考虑 D

A. 弥漫性肝癌 B. 肝脓肿 C. 血色病 D. 脂肪肝 E. 肝淋巴瘤

53.肝脏局灶性增生影像表现,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病变多位于肝包膜下,密度均匀,呈等密度或低密度

B.病变较大时,其中心可见放射状分布的纤维瘢痕

C.增强早期呈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中心部位可以不强化

D.静脉期或延期扫描,病变密度降低,最后呈相对低密度和肝脏密度相一致

E.MR表现和CT扫描相似,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

54.中年女性,黄疸一月,实验室检查提示梗阻性黄疸,CT扫描示肝脏一致性明显增大,肝内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应首先考虑 D

A. 肝内胆管结石 B. 肝门部胆管癌 C. 壶腹癌

D.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E. 胆总管结石

55.下列关于肝腺瘤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女性多见,与服用类固醇药物有关

B. 瘤内没有胆管结构和肿瘤细胞,主要是由排列紊乱的正常肝细胞组成 C. CT平扫可以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圆形或类圆形病变

D. 增强扫描早期多呈明显均匀强化,随后密度下降变为等或低密度

E. 因肿瘤富血供,有出血傾向,应手术切除

56.下述肝腺瘤影像,错误的是 C

A. CT平扫可以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病变

B. CT增强扫描表现为富血管肿瘤的强化特点

C. 早期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随后变为等或

低密度

D. MR平扫可见连续或不连续的包膜

E. 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因出血等原因病变信号可以不均匀

57.肝脏血管瘤的MRI描述,错误的是 E

A. 典型的血管瘤T1WI呈低信号,病变边界清楚

B. T2WI呈高信号,

C. T2WI随回波时间延长,病变信号逐渐增高,可见“灯泡征”

D. 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 E. 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

58.靶征是哪种病变的影像特点 E

A. 肝囊肿 B. 肝脓肿

C. 肝脏炎性假瘤 D. 原发性肝癌 E. 转移性肝癌

59.MRI扫描,包膜征最常见于 A

A. 原发性肝癌 B. 转移性肝癌 C. 肝血管瘤 D. 肝腺瘤 E. 炎性假瘤

60.T1加权像略低信号,质子加权像和T2加权像明显高信号的现象,称为 C

A. 晕环征 B. 牛眼征 C. 电灯泡征 D. 不定形征 E. 靶征

61.灯泡征最常见于 B

A. 原发性肝癌 B. 肝血管瘤 C. 肝脓肿 D. 转移性肝癌

E. 肝囊肿合并出血

62.关于肝脓肿的MR表现,不正确的是 C

A. T1WI呈低信号 B. T2WI呈高信号

C. 脓肿腔内发现气体影不是肝脓肿的表现 D. 增强扫描脓肿壁可以呈环状强化

E. 脓肿壁的信号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

63.关于胆管细胞癌,错误的是 E

A. 好发于肝门部,通常可以引起梗阻性黄疸 B. MRI能够较好地显示肝门区的肿块 C. MRCP可以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 D. MRI能够显示扩张的胆管

E. MRI分辨肝门区肿大的淋巴结不如CT清楚

64.增强CT扫描,转移性肝癌最常见的强化类型是 B

A. 充填式强化 B. 环形强化

C. 轻到中度不均匀性强化 D. 明显均匀强化 E. 包膜征

65.下列关于胆囊癌的描述哪项正确 C

A. 多为鳞癌

B. 直接侵犯以消化管最常见 C. 多为浸润型,以肝脏浸润常见

D. 胆囊造影表现正常就可除外胆囊癌 E. 胆囊壁增厚是本病特有影像

66.女性,56岁,右上腹隐痛三月就诊,腹部平片示右上腹见一圆形致密影,侧位片示致密影位于脊柱前方。应首先考虑 B

A. 右肾结石 B. 胆囊结石 C. 淋巴结钙化 D. 右输尿管结石 E. 以上都不是

67.B超发现右肝有一直径约3cm低回声,CT平扫示右肝有一直径3cm低密度病变,境界清楚,密度均匀,CT值为10HU,增强扫描无强化,首先考虑为 B

A. 肝转移癌 B. 肝囊肿

C. 肝血管瘤 D. 肝脓肿

E. 局灶性脂肪变性

68.患者10岁,上腹痛3月余,体检右上腹可扪及一直径约5cm大包块,CT扫描发现肝门区有一梭形囊性包块,增强扫描无强化,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最可能的诊断为 B

A. 胆囊炎

B.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C. 胆囊癌 D. 胰腺囊肿

E.十二指肠憩室

69.肝血管瘤CT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B

A.通常是超声首先发现,超声多为强回声表现

B.CT平扫通常呈高密度样团块 C.CT增强扫描,早期呈结节样强化,随增强时间延长,病变不断被造影剂充填 D.增强呈快进慢出的特点

E.延迟扫描,病变甚至不能被发现

70.男性患者,56岁,右上腹隐痛1月余,伴有低热,超声发现左肝内低回声病变,直径约5cm大,CT平描左肝内低密度病变,增强病变呈环状强化,应考为 E

A. 转移癌 B. 囊肿

C. 肝脏亚急性血肿 D. 肝脏血管瘤 E. 肝脓肿

71.关于肝转移癌,不正确的是 E

A.常见于消化道肿瘤的转移 B.通常是多发

C.典型的CT征象是牛眼征或靶征 D.增强扫描病变呈多样性表现 E.常常有肝硬化的病变基础

72.关于胰腺炎的CT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E

A. 胰腺多为弥漫性肿大 B. 胰腺密度减低 C. 胰腺边缘变模糊

D. 胰腺坏死为低密度,出血为高密度 E. 增强扫描胰腺肿块呈明显强化

73.43岁男性,上腹隐痛半年就诊,ERCP示主胰管粗细不均,扭曲,僵硬,胆总管下端向内移位,应首先考虑 B

K. 急性胰腺炎 L. 慢性胰腺炎 M. 胰腺假性囊肿 N. 胰腺癌

O. 先天性胆总管囊样扩张症

74.典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CT扫描可见到 D

A. 胰腺表面光滑 B. 胰腺萎缩 C. 胰腺边缘锐利 D. 肾前筋膜增厚 E. 胰腺密度均匀

75.下列急性胰腺炎CT表现,错误的是 B

A. 胰腺弥漫性肿大 B. 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C. 胰腺轮廓不清

D. 胰内,胰周出现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区 E. 肾前筋膜增厚

76.中年男性,上腹隐痛4月余就诊.CT示胰头肿大,密度尚均匀,肝内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半年后随访,病灶无明显变化,应首先考虑 C

四.胆总管结石 五.胰头癌 六.胰头炎症 七.胆管炎

八.十二指肠憩室炎

77.关于慢性胰腺炎CT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 胰管可呈串珠状扩张,偶可中断不连续 B. 胰腺明显肿大

C. 胰腺内可以见到钙化斑 D. 肾周筋膜增厚

E. 可有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78.关于胰腺癌的CT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 平扫时胰腺肿块为低密度

B. 可伴有肝内外胆管和胰管的扩张

C.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由低密度肿块变为高密度肿块

D. 可以侵犯胰周血管

E. 可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转移

79.脾脏良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是 A

A. 血管瘤 B. 纤维瘤

C. 血管内皮细胞瘤 D. 囊肿 E. 错构瘤

80.脾肿大最常见于哪种病变 E

K. 炎症 L. 寄生虫, M. 肿瘤 N. 白血病 O. 门脉高压

81.关于脾脏的影像学检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脾脏血管瘤的CT、MR表现与肝脏血管瘤的CT、MR表现相类似

B.脾脏转移瘤也可见“牛眼征”或“靶征” C.脾囊肿CT表现可为圆形低密度,CT值0-20Hu,增强扫描无强化

D.脾梗塞CT表现为脾内三角形低密度影,尖端指向脾门,增强扫描无强化

E.CT增强扫描动脉期,脾脏转移瘤显示最清楚。 82.泌尿系统的有关解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腹部平片通常仅能显示肾脏的轮廓,而输尿管和膀胱常常不能显示

B.输尿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分别是与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边缘处和进入膀胱处

C.尿道也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分别是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

D.肾脏为腹膜后脏器,通常右侧肾脏比左侧肾脏位置稍高1-2cm

E.肾盏可分为上、中、下三组,肾盂可分为喇叭形、分枝形和壶腹型三型

83.肾脏MRI的表现,错误的是 C

A. 由于肾脏周围有脂肪组织的衬托,肾脏显

示比较清楚

B. T1WI上,肾皮质信号比髓质信号高 C. T2WI上,皮髓质信号都高,难以分辨 D. T2WI上,肾皮质信号比髓质信号低 皮质

B.小的肿块信号可以均匀

C.较大的肿块因出血、坏死和囊变,信号可以不均匀

D.MRI增强扫描一般不强化 E.有时可以有假包膜征

E. 肾窦脂肪在T1WI上和T2WI上分别呈高信

号和中等信号

84.泌尿系统结石,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B

A.尿路结石多位于肾脏、输尿管或尿道的生理性狭窄处

B.肾脏结石表现为肾区内形态多变的高密度影,侧位片高密度影多位于脊柱的前方

C.输尿管结石表现为输尿管行径上高密度影,其纵轴与输尿管的走行常常相一致

D.输尿管下端结石尿路造影可以有肾积水、肾脏延迟显影、不显影,也可以表现正常

E.尿路造影时肾盂、膀胱内结石可表现为充盈缺损

85.肾脏结核的影像学检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E

A.平片可发现肾脏的改变,包括肾脏体积的缩小、肾脏多发性形态不一的钙化灶

B.肾小盏正常杯口结构消失,肾小盏变形或消失,可见虫蚀样破坏

C.因为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造影可有“云朵状”、“小水潭样”改变

D.晚期可形成“肾自截”,输尿管、膀胱也可受累

E.CT可较好地显示肾脏结核病变的钙化和脂肪。

86.下列哪种肾脏疾病常常见不到钙化斑 E

A.肾结石 B.肾癌 C.肾囊肿 D.肾结核 E.肾错构瘤 87.关于肾癌的MRI表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肿块在T1WI上,其信号要稍低于正常肾88.关于肾盂癌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E

A.T1加权,肾盂内可见肿块影 B.T1加权,肿块信号比尿液信号高 C.T2加权,肿块信号比尿液信号低 D.可以伴有肾盂积水 E.造影时肾盂内充盈缺损就可诊断肾盂肿瘤

89.关于肾错构瘤的MRI表现,不正确的是 B

A. 肿块内有脂肪信号即可诊断为错构瘤 B. 肿块内脂肪信号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C. 增强扫描,肿块可以有不均匀性强化 D. 肿块可以有出血,为长T1WI长T2WI信号 E. CT扫描也能发现肿块内脂肪组织

90.关于肾上腺病变MRI表现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B

A.长T1WI长T2WI信号,并且无强化的类圆形肿块通常是肾上腺囊肿

B.较大的类圆形肿块,信号不均匀,并且呈明显均一的强化,多为嗜铬细胞瘤

C.不均质性肿块,高信号可以被脂肪抑制序列抑制的病变可为肾上腺髓质瘤

D.肾上腺肿块T1WI和T2WI均和肝实质的信号相类似,可为肾上腺腺瘤或转移癌

E.MRI除了横断面外,可以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可以清楚地显示肾上腺病变

91.肾上腺疾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肾上腺皮质癌,肿块常大于5cm,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易发生囊变、坏死和出血

B.肾上腺腺瘤肿块多较小,多为1-3cm,增强呈轻度强化

C.肾上腺转移癌,可为单侧或双侧,MRI表现其信号和肝脏基本相似

D.嗜铬细胞瘤,可单侧或异位,CT扫描其密度不均匀,增强有明显强化

E.Cushing综合征可由肾上腺增生、肾上腺腺瘤和肾上腺皮质癌引起

92.可同时累及两侧肾上腺的疾病有 E

A.转移癌 B.结核 C.增生

D.嗜铬细胞瘤 E.以上都可以

93.关于前列腺癌的MRI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边缘区 B.T1加权,瘤体为等高信号 C.T1加权,瘤体为稍低信号

D.T2加权,瘤体信号有所增高,瘤体周围有低信号

E.前列腺癌检出,主要以T2加权为主

94.前列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D

A.肾盂造影膀胱显像期无助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

B.前列腺癌多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围叶,MR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病变的显示

C.T2加权像,外周带呈高信号改变,内如发现低信号结节影要考虑前列腺癌

D.T2加权像,外周带呈低信号改变,内如发现高信号结节影要考虑前列腺癌

E.用直肠线圈来进行前列腺MRI检查,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95.关于腹膜后肿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腹膜后肿瘤,常因临床症状出现迟,发现时肿块较大,因此常常难以作出定性诊断

B.脂肪肉瘤仍然可以发现脂肪成分,但增强扫描时肿块会有明显强化

C.平滑肌肉瘤常常较大,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肿瘤中心可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

D.神经源性肿瘤一般境界不清楚,可发生钙化,增强扫描呈均一性明显强化

E.腹膜后纤维化病程呈进展性改变,可累及输尿管而导致肾盂积水

96.上消化道检查应检查至 C A. 食管 B. 胃

C. 十二指肠 D. 空肠 E. 回肠

97.下列哪个X线征象,提示为恶性 B

2、 放射状粘膜纠集 3、 腔外龛影 4、 环堤 5、 项圈征 6、 狭颈征

98.腹部平片对下述哪种急腹症诊断价值不高 E

二、 消化道穿孔 三、 输尿管结石 四、 肾结石

五、 小肠低位机械性肠梗阻 六、 急性阑尾炎 . 99.下列哪种消化道功能异常,钡餐不能检出 B

A. 张力增高 B. 分泌减少 C. 逆蠕动 D. 排空加快 E. 分泌增加

100.肩胛征常见于 B

A. 胃溃疡 B. 胃窦癌

C. 十二指肠溃疡 D. 胃体部癌 E. 结肠癌

101.发现尿路阳性结石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 B超检查 B. 腹部平片检查 C. 腹部CT检查

D.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E.逆行尿路造影检查

102.自截肾常见于 B

A. 慢性肾炎 B. 肾结核

C. 肾结石 D. 肾癌

E. 慢性肾盂肾炎

103.诊断肾上腺疾病的最佳方法是 C

K. 腹膜后充气造影检查 L. 腹部平片检查 M. 腹部薄层CT检查 N. 肾上腺血管造影检查 E.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104.腹部平片,对下列哪种病变价值最低 D

A. 尿路结石 B. 肾结核 C. 肾萎缩 D. 膀胱肿瘤

E. 了解节育环位置

105.尿路平片不能显示 C

A. 尿路结石 B. 腰大肌轮廓 C. 肾功能 D. 肾轮廓

E. 腹腔、盆腔异常钙化

106.双侧肾影增大则可除外 A

A. 自截肾 B. 双侧重复肾 C. 多囊肾 D. 肾囊肿

E. 双侧肾盂积水

107.下述尿路结石知识,错误的是 C

九.常有肾绞痛 十.常有肾盂积水 十一.多为阴性结石 十二.常有血尿 十三.平片检出率高

108.会厌和喉后缘椎前软组织厚度,正常一般不超过(D) A.3.0mm B.3.5mm C.4.0mm D.5.0mm E.6.0mm

109.关于胃肠钡餐造影时胃正常形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 A.牛角型 B.钩型 C.混合型 D.瀑布型 E.长型

110.胃肠钡餐造影时,下列关于小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

A.空肠粘膜常显示为羽毛状

B.空肠腔内钡剂少,则表现为雪花状 C.回肠腔较空肠腔略宽 D.小肠蠕动是推进性蠕动 E.7-9小时后小肠排空

111.关于食管狭窄的描述,哪种说法不正确(E)A.化学性灼伤的狭窄多累及整个食管中下段 B.肿瘤所致的狭窄多较局限且壁僵硬 C.外来压迫性狭窄则在管腔一侧

D.贲门失迟缓症食管下端呈光滑的对称性狭窄 E.以上均不是

112.在CT及MR图像上食管壁的厚度为(C) A.2.0mm B.2.5mm C.3.0mm D.3.5mm E.4.0mm

113.食管钡餐造影时,哪种不属于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A)

A.食管腔狭窄,其上扩张

B.病变区粘膜增粗、迂曲、紊乱、毛糙、中断 C.紊乱毛糙的粘膜面上出现小龛影 D.出现0.5-2.0cm充盈缺损

E.食管壁有一段柔软度和舒张度减低 114.食管癌的主要临床症状(E) A.间断性吞咽困难 B.吞咽困难由重变轻

C.吞咽困难与情绪改变有关 D.无吞咽困难症状 E.进行性吞咽困难

115.对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哪项是错误的(E) A.髓质型 B.覃伞型 C.溃疡型

D.缩窄型 E.扩张型

116.胃肠钡餐造影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现的其他间接征象不包括(E) A.激惹征

B.幽门痉挛,开放延迟 C.胃液分泌过多

D.胃张力高、蠕动增强 E.以上均否

117.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C) A.降部 B.球后部 C.球部 D.升部 E.水平部

118.胃肠钡餐造影时,下列哪项不属于特殊性胃溃疡(B) A.穿孔性溃疡 B.胃小弯良性溃疡 C.胼胝性溃疡 D.溃疡恶性变 E.穿透性溃疡

119.胃肠钡餐造影时,下列哪项不是胃癌的X线表现(D)

A.胃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B.胃腔狭窄、壁僵硬

C.形状不规则或半月状龛影 D.癌肿区蠕动正常

E.龛影周围绕以宽窄不等的硬性环堤

120.胃良性溃疡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D) A.胃小弯近贲门处 B.胃大弯 C.胃前壁

D.胃小弯及近幽门处 E.胃后壁

121.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C) A.血道转移 B.直接蔓延 C.淋巴道转移 D.消化道转移 E.腹腔内种植转移

122.胃肠钡餐造影时,革袋状胃是指(B) A.粘液腺癌

B.胃癌沿胃壁浸润生长,胃壁增厚变硬 C.胃恶性溃疡广泛疤痕形成 D.巨大溃疡

E.胃窦癌伴胃扩张

123.食管癌的好发部位依次是(D) A.食管上段、下段、中段 B.食管中段、上段、下段 C.食管下段、中段、上段 D.食管中段、下段、上段

E.食管上、中、下段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124.早期胃癌系指肿瘤仅限于(C) A.粘膜层 B.浆膜层

C.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D.肌层

E.粘膜层,直径不超过5mm

125.消化道癌最常见转移至(D) A.脾 B.胰腺 C.心脏 D.肝脏 E.肺

126.胃肠钡餐造影时,小肠正常排空时间是(C)A.3-4h B.5-6h C.7-9h D.8-9h

E.以上都不是

127.钡剂灌肠时出血杯口状充盈缺损,周围粘膜为弹簧状,应诊为(C) A.结肠扭转

B.单纯性肠梗阻 C.肠套叠

D.绞窄性肠梗阻 E.机械性肠梗阻

128.结肠癌好发部位依次是(E)

A.升结肠、降结肠、盲肠、横结肠、直肠、乙状结肠

B.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

C.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降结肠、盲肠

D.升结肠、横结肠、盲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E.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横

结肠

129.胃肠造影时,腔外龛影与憩室的共同之处不包括(C)

A.均为良性病变

B.均突出于胃肠轮廓之外 C.均有胃粘膜进入 D.均可呈乳头状 E.均为管壁受累

130.以下可以出现环状强化且内壁光滑的是(B) A.肝癌 B.肝脓肿 C.肝囊肿 D.肝血管瘤 E.肝腺瘤

131.肝内血管一般在T1WI和T2WI均为(A) A.黑色流空信号 B.等信号 C.高信号 D.低信号 E.混杂信号

132.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不包括(B) A.平扫脓腔为圆形低密度区 B.增强扫描呈均质强化 C.平扫脓壁呈环形略低密度 D.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

E.病灶外周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133.CT发现下列哪种征象可确诊肝脓肿(A) A.圆形病灶内见气体和/或液平面 B.平扫呈环形略低密度灶 C.增强扫描环形强化

D.增强扫描病灶外周可见低密度水肿带 E.病变边界清晰

134.典型肝脓肿的强化特点不包括(E) A.环形强化 B.壁厚均匀 C.内壁光滑 D.脓壁不强化 E.壁厚薄不均

135.肝脓肿环形强化的病理基础是(A) A.肉芽组织 B.炎性坏死物 C.脓液 D.水肿带 E.受压的血管 136.肝脓肿与肝癌表现为环形强化时的鉴别点是(A)

A.肝癌动脉期强化明显,肝脓肿静脉期强化明显 B.肝脓肿壁较薄 C.肝癌的壁较厚

D.肝脓肿壁为高度强化 E.肝癌的壁为中度强化

137.肝海绵状血管瘤CT强化特点是(B) A.快进快出 B.快进慢出 C.慢进慢出 D.慢进快出 E.无规律

138.关于肝海绵状血管瘤CT强化表现,错误的是(E)

A.动脉期边缘结节样强化

B.动脉期部分瘤体可与腹主动脉强化程度一致 C.强化由边缘逐渐向中心扩展 D.实质期与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 E.动脉期呈均匀强化

139.肝海绵状血管瘤MR典型表现是(C) A.T1WI呈稍低信号 B. T2WI呈高信号 C. 灯泡征 D. 信号均匀 E. 明显强化

140.关于原发性肝癌CT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 A.增强扫描静脉期明显强化 B.平扫多为低密度灶

C.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 D.局部肝轮廓可隆凸 E.可伴肝硬化、脾大

141.原发性肝癌一般强化特点是(B) A.快进慢出 B.快进快出 C.慢进慢出 D.慢进快出 E.无规律

142.提示肝癌门静脉癌栓的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D)

A.门脉主干与分支管径不成比例 B.门静脉分支大于主干 C.门静脉增宽且密度不均 D.门静脉主干变细

E.门静脉腔内充盈缺损

143.以下哪项不是门静脉瘤栓的CT表现(C) A.平扫时瘤栓的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 B.门静脉扩大或不规则 C.平扫时门静脉显示高密度

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

E.可向两端延伸,侵入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 144.小肝血管瘤与小肝癌的CT鉴别点主要是(C) A.平扫时血管瘤多呈等密度

B.增强后动脉期小肝癌整个病灶强化 C.小肝癌的增强高峰持续时间短 D.血管瘤没有假包膜 E.小肝癌有假包膜

145.关于原发性肝癌MR表现,哪项是错误的(E) A.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 B.出现混杂信号提示肿块内有出血、坏死 C.可有门静脉流空信号消失 D.可伴腹水

E.增强扫描病灶边界更模糊

146.关于牛眼征的CT表现,说法错误的是(C) A.中心为低密度 B.边缘环形强化

C.增强扫描最外缘呈低密度

D.平扫肿块呈圆形,边缘清楚,状若牛眼 E.良性肿瘤一般无此表现

147.关于肝转移瘤的CT表现,哪项是错误的(E) A.肝内大小不一的结节 B.一般无出血或钙化 C.多数血供不丰富 D.少数动脉期明显强化 E.多数静脉期明显均质强化 148.关于肝转移癌的MR表现,哪项是错误的(D) A.一般T1WI呈稍低信号 B.T2WI呈稍高信号

C.病灶中心可呈长T1长T2信号 D.常见灯泡征

E.牛眼征是肝转移癌特征性表现之一

149.关于肝包虫囊肿病,哪项是错误的(E) A.由细粒状棘球蚴病所致

B.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 C.是肝棘球蚴病两种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 D.一般有牧区生活史 E.一般有进食米猪肉史

150.X线平片可提示肝包虫病的征象是(A) A.肝区弧形或环形钙化 B.肝区点样钙化 C.肝区气体影 D.肝区肿块 E.肝区液平

151.以下哪项不是肝包虫囊肿的MR表现(D) A.大小不一、单发或多发病灶 B.囊性病变

C.一般TIWI呈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 D.囊腔周围有晕环

E.多囊者其内可见间隔

152. 肝包虫最特征的CT表现是(B) A.巨大单一或多发囊肿,有浅分叶轮廓 B.母囊内出现子囊,数目不一 C.囊壁呈弧形或蛋壳样钙化 D.囊壁可见头节

E.增强后囊壁强化,显示更清楚

153.以下哪项不是肝包虫囊肿的CT表现(B) A.囊肿单或多发,可有浅分叶轮廓 B.囊内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强化 C.囊壁可呈弧形或蛋壳样钙化 D.母囊内出血子囊,数目不清 E.囊肿可分离,悬浮于囊液中

154.关于肝硬化的CT表现,哪项是错误的(B) A.肝门、肝裂增宽

B.门静脉主干直径一般大于1cm时考虑增宽 C.脾门血管迂曲增粗

D.增强扫描可见门静脉海绵样变 E.肝轮廓呈结节样凹凸不平

155.不同成分的胆系结石,CT值从低到高依次为(A)

A.胆固醇、胆色素、钙盐 B.胆色素、钙盐、胆固醇 C.胆色素、胆固醇、钙盐 D.胆固醇、钙盐、胆色素 E.无一定规律

156.关于胆囊结石的MR表现,哪项是错误的(D) A.MRCP呈无或低信号

B.仅观察T1WI图像可漏诊 C.T1WI图像结石呈低信号 D.T2WI图像结石呈高信号

E.MRCP图像上有时与肿瘤难以鉴别

157.关于胆总管结石CT表现,哪项不正确(B) A.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环形致密影形成靶征,中心为胆汁 C.常伴有结石平面以上的胆系扩张 D.可同时有肝内外胆管和胆囊结石 E.胆管内致密影无强化 158.关于胆管结石CT表现,哪种说法不正确(C) A.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 B.可出现靶征或新月征

C.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下方为强化结节 D.可合并胆管炎

E.可同时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

159.急性胆囊炎CT征象中,最有价值的是(C) A.胆囊壁厚大于4mm B.胆囊横径超过5cm

C.增强扫描胆囊壁内层呈线样强化,外层呈低密度带环绕胆囊 D.胆囊内密度增高 E.肝内胆管结石

160.慢性胆囊炎CT特征性表现是(C) A.胆囊大,囊壁水肿,密度低 B.胆囊正常大小,肝内胆管扩张 C.胆囊小,囊壁增厚 D.胆囊大,胆总管扩张 E.胆囊小,囊壁正常

161.在胆管癌病理类型中,最多见的是(B) A.鳞癌 B.腺癌 C.类癌 D.肉瘤 E.囊腺癌

162.按病理形态分型,胆管癌最多见的是(C) A.乳头状 B.结节型 C.浸润型 D.混合型 E.实块型

163.关于胆管癌的CT表现,哪项是错误的(E) A.肝内胆管扩张突然中断 B.胆管狭窄的远端见肿块

C.突然中断的胆管远端可不见肿块显示 D.增强扫描肿块可轻度强化 E.增强扫描肿块常明显强化

164.关于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哪项是错误的(D) A.又称Caroli病

B.特点是肝内胆管囊状扩张 C.可合并结石及胆管炎 D.常合并肾肿瘤 E.可并发胰腺囊性变

165. Caroli病特有的CT表现是(A) A.肝内胆管扩张不伴末梢胆管扩张 B.肝内胆管呈枯树枝样扩张 C.肝内胆管呈梭形扩张 D.肝内胆管呈葫芦样扩张 E.伴胆总管呈囊样扩张

166.多囊肝与Caroli病的主要鉴别点(E) A.大小不一 B.弥漫分布 C.先天性疾病 D.可合并多囊胰 E.囊肿与胆管不相通

167.关于胆总管囊肿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C) A.又叫先天性胆总管扩张症

B.可分3型:囊肿型,憩室型和膨出型 C.膨出型最常见

D.可并发胆结石、胆管炎、胰腺炎及胆管癌 E.囊肿型多见于10岁以下女童

168.慢性胰腺炎最具特征的CT征象是(D) A.局限或弥漫性胰腺肿大 B.不规则胰管扩张 C.胰腺腺体萎缩变小

D.胰腺和胰管内斑点状钙化 E.胰腺假囊肿

169胰腺炎时胰周少量积液最常出现在(A) A.左肾旁前间隙 B.右肾旁前间隙 C.右肾旁后间隙 D.左肾旁后间隙 E.肝肾隐窝

170.胰腺癌最常见部位是(A) A.胰头 B.胰体 C.胰尾

D.胰头,胰体均受累 E.全部受累

171在CT上一般不表现为脾内低密度病灶的是(E)A.脾囊肿 B.脾脓肿

C.脾梗死 D.脾挫伤

E.脾急性外伤后出血

172脾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是(B) A.神经纤维肉瘤 B.淋巴瘤 C.纤维肉瘤

D.恶性血管外皮瘤 E.恶性血管内皮瘤

173脾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 A.血管瘤 B.错构瘤 C.淋巴管瘤 D.血管内皮瘤 E.纤维瘤

174脾海绵状血管瘤典型CT表现不包括(B)A.平扫为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B.增强扫描早期病灶呈明显均质强化 C.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 D.病灶内可有不强化区 E.可同时伴有肝血管瘤

175脾恶性淋巴瘤的典型CT表现不包括(D)A.脾增大

B.平扫见脾内单发或多发稍低密度灶 C.病灶边界不清

D.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E.增强扫描病灶与正常脾实质分界清楚 176关于脾脓肿的描述正确的是(E) A.可由脾周器官感染直接波及所致 B.可经淋巴、血行感染 C.可为脾梗死的并发症

D.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并伴脾区疼痛 E.以上都正确

177脾脓肿的CT典型征象是(A) A.环状强化灶内有气液平 B.脾弥漫性大,密度均匀减低 C.单发或多发病灶 D.边缘清楚

E.圆形病灶,内部无强化

178脾梗死的典型影像表现是(A)

A.脾内尖端指向脾门的楔形病灶,边界清楚 B.三角形钙化灶 C.三角形液化灶 D.增强扫描无强化 E.假性囊肿形成

179.有关壶腹型肾盂的描述,正确的是(C) A.肾盂呈壶腹状,直接与输尿管相连 B.肾盂呈壶腹状,直接与肾大盏相连

C.肾盂呈壶腹状,直接与肾小盏相连,而无明确的肾大盏

D.表明有轻至中度的肾积水

E.是一种常见的肾先天性发育异常

180输尿管生理狭窄区中最窄的部位位于(E) A.肾盂起始部 B.输尿管起始部 C.平髂动脉处 D.跨过骨盆入口处 E.膀胱入口处

181肾窦结构中不包括下列哪项(C) A.肾盏、肾盂 B.肾血管及脂肪 C.肾锥体及集合管 D.肾动脉 E.肾静脉

182鹿角状结石多发生在(E) A.膀胱 B.输尿管 C.肾盂 D.肾盏

E.肾盂、肾盏

183在我国,以哪种成分为主的泌尿系结石最常见(B) A.磷酸盐 B.草酸盐 C.尿酸盐 D.胱氨酸盐 E.碳酸盐

184引起输尿管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B) A.结核 B.结石 C.炎症 D.肿瘤

E.输尿管囊肿

185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描述哪项不妥(E) A.较小肾结石常聚集于肾小盏

B.膀胱结石可来自肾脏或发生于膀胱 C.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肾脏 D.输尿管结石多停留于生理狭窄处

E.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绞痛

186肾结核最早的病灶位于(A) A.肾乳头部 B.肾小球内 C.肾小管内 D.肾盂内 E.肾盏内

187肾结核的错误描述是(A) A.可累及输尿管与膀胱 B.90%由血行感染所致

C.肾乳头部见边缘模糊低密度灶或空洞 D.可见肾盂积水

E.晚期钙化表明肾结核病变完全愈合

188泌尿系结核感染最常见的途径是(D) A.淋巴系统 B.呼吸系统 C.消化系统 D.血行播散 E.接触感染

189哪一项不是肾癌的CT表现(D) A.平扫多层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B.较大肾癌密度不均 C.中心或边缘可有钙化

D.增强扫描实质期肿瘤强化多高于肾实质 E.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内可有癌栓

19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鉴别的要点是(D)A.肿瘤大小 B.肿瘤形态

C.肿瘤有无强化 D.瘤内有无脂肪成分 E.肿瘤强化程度

191有关肾盂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E) A.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 B.平扫肾窦内软组织肿物 C.增强扫描显示肾窦变形移位 D.可合并肾盂扩张积水 E.不侵犯肾实质和输尿管

192有关成人型多囊肾的错误描述是(D)

A.本病虽为遗传性疾病,但通畅30-50岁出现症状

B.表现为高血压、腹部肿块和血尿 C.早期囊肿间有正常肾实质

D.双侧发病占55%,单侧发病占45% E.囊内容为尿及浆液,可有出血 193成人型多囊肾的影像学表现不包括(A) A.尿路造影呈抱球样改变

B.CT见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水样密度病灶

C.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

D.肾的体积常增大,边缘呈分叶状 E.常有多囊肝表现

194肾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是(C) A.先天性肾动脉发育不良 B.大动脉炎

C.肾动脉粥样硬化 D.纤维肌肉增生

E.外伤后的疤痕收缩所致 195膀胱三角区是指(C) A.膀胱两侧壁至膀胱颈 B.膀胱两侧壁至膀胱顶

C.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开口间至膀胱颈 D.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开口间至膀胱顶 E.膀胱底部两侧壁至膀胱颈

196膀胱上皮肿瘤大多为恶性肿瘤,依其细胞类型,发病率依次为(B) A.鳞癌、移行细胞癌、腺癌 B.移行细胞癌、鳞癌、腺癌 C.鳞癌、腺癌、移行细胞癌 D.腺癌、鳞癌、移行细胞癌 E.腺癌、移行细胞癌、鳞癌

197关于肾上腺CT检查的错误描述是(E) A.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囊内,周围有丰富的脂肪,因而显示清楚

B.正常肾上腺密度类似肾脏密度

C.肾上腺边缘多平直,但也可轻度一致性外凸或内凹

D.正常侧支厚度小于10mm,面积应小于150mm2 E.增强检查,正常肾上腺均匀强化,能分辨皮髓质

198哪项不是肾上腺腺瘤的CT表现(C) A.密度均匀的类圆形实性肿块 B.边缘光滑,清楚,与肾上腺相连 C.可见条或斑片状钙化

D.常因含有脂类物质而呈低密度 E.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

199对于Cushing综合症的错误描述(E)

A.Cushing综合症依病因分为垂体性、异位性和肾上腺性

B.肾上腺Cushing综合症反馈造成非肿瘤部位肾上腺萎缩,其他原因Cushing综合症造成双侧肾上腺增生

C.可见于男、女任何年龄,但最常发生于中年女性

D.典型症状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皮肤紫纹等 E.实验室检查,血、尿皮质醇减低;垂体性、异位性者血中ACTH升高而肾上腺者ACTH降低 20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5%-95%是由于下列哪项肾上腺病变引起(A) A.肾上腺增生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瘤 D.Conn腺瘤 E.Cushing腺瘤

201关于Conn综合症的CT表现特征,哪项是错误的(E)

A.Conn腺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与肾上腺相连 B.病灶较小,直径多在2cm以下,偶可达3cm左右

C.常呈水样密度,边界清楚 D.轻度均一强化

E.病变侧肾上腺清楚的显示受压、变形或萎缩 202关于嗜铬细胞瘤,哪项是正确的(B) A.常为圆或卵圆形囊性肿块 B.多为混杂密度肿块 C.肿块中心无坏死、囊变 D.常见钙化 E.多无症状

203常累及双侧肾上腺的病变为(A) A.肾上腺增生 B.Cushing腺瘤 C.肾上腺出血 D.Conn腺瘤 E.肾上腺皮质癌

204最常发生肾上腺转移癌的原发肿瘤是(C) A.甲状腺癌 B.黑色素瘤 C.肺癌 D.脑膜瘤 E.淋巴瘤

205腹膜后纤维化最常累及的器官为(E) A.胰腺 B.肾脏 C.肾上腺 D.膀胱 E.输尿管

206关于正常子宫的MR表现,哪项不正确(A) A.T1WI上子宫体呈一致性高信号 B.T2WI能清楚显示子宫的解剖结构

C.T2WI上宫体中心的高信号代表子宫内膜 D.T2WI上联合带呈薄的低信号 E.子宫肌层在T2WI上呈中等信号

207以下哪项CT表现不支持卵巢性畸胎瘤的诊断(E)

A.密度不均的囊性肿块 B.囊壁弧线形钙化 C.内部含有脂肪密度 D.囊内见钙化斑块 E.不均匀明显强化

208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D) A.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B.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C.卵巢囊性畸胎瘤 D.子宫肌瘤 E.以上都不是

209子宫肌瘤不易发生(A) A.淀粉样变性 B.玻璃样变性 C.粘液样变性 D.出血 E.囊性变

210有关子宫肌瘤的描述,哪项不正确(E) A.宫壁软组织密度肿块 B.子宫增大呈分叶状 C.有钙化

D.增强后密度一般较子宫肌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E.边界不清,密度不均

211宫体癌的病理类型常为(B) A.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大细胞癌 E.小细胞癌

212关于子宫肌瘤的MR诊断,哪项不正确(C) A.能发现直径小于3mm的子宫肌瘤 B.肌瘤在T1WI上信号强度类似子宫肌 C.T2WI上呈明显均一高信号,且边界清楚

D.较大的肌瘤内可有代表退变的异常信号 E.增强检查,肌瘤常为不均一强化 213关于前列腺与精囊CT表现,哪项不正确(C) A.正常精囊与前列腺为低密度脂肪组织包绕 B.精囊位于膀胱底后方,呈八字状对称软组织密度影

C.精囊前缘与膀胱后缘之间的三角形低密度脂肪间隙称膀胱三角

D.前列腺紧邻膀胱下缘,横断面上呈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E.CT尚不能分辨处前列腺各区 214CT确定前列腺均匀增大时,其横径应超过(D) A.3.0cm B.4.0cm C.4.5cm D.5.0cm E.5.5cm

215CT扫描正常前列腺上界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B) A.30mm B.20mm C.10mm

D.平耻骨联合上缘 E.以上都不是

216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描述,哪项不正确(B) A.60岁以上发生率高达75% B.增生主要发生于周围区

C.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以及排尿困难 D.病理表现为腺体组织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并形成结节

E.前列腺增生可致膀胱底部产生向上的弧形压迹 217下列哪项不属于前列腺癌的影像学表现(D) A.早期局限于前列腺被膜内的肿瘤,MR检查可作出诊断

B.CT检查显示前列腺非对称性增大,出现低密度灶

C.精囊角消失常提示精囊膀胱已受累

D.T2WI上表现为前列腺的低信号周围区内出现高信号结节

E.可发现盆壁处淋巴结转移

218睾丸肿瘤中最常见的是(C) A.绒毛膜上皮癌 B.畸胎瘤 C.精原细胞瘤 D.胚胎癌 E.畸胎癌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半月综合征:溃疡型胃癌时龛影形状不规则,

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透明带,即环堤,边缘不规则而锐利,其中常见结节状或指压迹充盈缺损。5′ 2. 龛影:其病理基础是胃肠道壁的溃烂缺损,致

使钡剂进入壁的缺损内,2′在切线位上龛影位于器官轮廓之外1′,轴位投影呈类圆形钡斑,见于消化道溃疡1′。肿瘤性病变的溃疡位于腔内,形成腔内龛影1′。

3. MRCP:SE序列检查,T2WI水呈高信号,TR和

TE时间越长,T2的权重越大,水的信号也就越高。采用很大权重的T2WI突显水的结构称为水成像。(2’)这一技术科技将整个胆囊、胆管及胰管完整、清晰的显示,称之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3’) 4. 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

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细胞癌为小肝癌。 5. 肾自截:肾结核(2’)晚期引起肾脏钙化,甚

至全肾钙化,向下延续到输尿管,肾功能的丧失称肾自截(3’)。 6. 牛眼征: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上表现为病灶中心

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 7. 肾盂回流:一般发生在阻抗最低的地方肾盏穹

隆部,发生破裂(2’),尿液从破裂处进入肾盏肾窦间隙(2’), 再进入淋巴系统(1’),称肾盂肾窦回流..

8. filling defect即充盈缺损,指消化道内固

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BA剂不能充填,常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

9. 灯泡征:肝血管瘤在T1WI上表现为均匀低信

号,T2WI上表现为均匀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灶。 10. 憩室:表现为管壁向外呈囊袋状膨出,有粘膜

通入,能收缩使进入的钡剂排出。 11. 粘膜皱襞纠集:表现为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

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所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uy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