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二学期科研室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3-11-30 05: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7年第二学期科研室工作计划

王宏艳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切实落实《兴陇中学“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基础性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努力将“教”、“研”、“训”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对前期教学、科研工作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新学期工作的思考,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二、 重点工作

(一)组织区级课题《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和《“校内家长”对促进困难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的行动研究》的开题工作,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课堂有效问题创设”的专题,开展聚焦课堂的实践研究,加强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根基的校本教研,在实践、反思中提高老师们的育德能力和教学水平。

1、加强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根基的校本教研,重点加强备课组建设,通过评价制度的建设,促进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形成较浓的研修氛围。

2、围绕“课堂有效问题创设”的专题,开展聚焦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第1周——第6周) 备课内研讨,完成“1+1+1”的研修 第二阶段(第7周——第11周) 教研组推出两名教师进行课例研究,完成“2+1+1”的研修

第三阶段(第12周——第15周)校教学展示,展示课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交流

3、借助网络平台,形成情报查阅、合作反思、质疑辨论、积累存储的网络研修环境,促良好研修氛围的形成,并完善激励机制,每月定期对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工作进行评价。

(三)在校长室领导下,以科研室为首,组成学校骨干职能中心小组,并聘请教科研专家,对学校科研工作起参谋和引领的作用。

1、以科研骨干职能小组成员为核心,向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进行研究辐射,形成课题研究的行动群体。

2、利用“外脑”聘请专家,形成专家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四)定期开展科研沙龙:一是组织专家讲座,拓展视野,提升理性认识水平;二是学校科研专题研讨,促成集体实践智慧的生成。

(五)切实落实和健全“教、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修机制、提高教师谋求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加强制度保障,组织好十一五师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组织好老师参与区240培训的工作。

2、分层分类开展校内教师间的“专业发展的结对活动”,充分发挥教师间的合作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校本培训课程化,落实校育德、教学、科研三个领域的培训工作。

(六)落实校本课程的开设工作,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开发提供时间和空间。

三、具体时间安排及工作任务计划表

周次 一 时间 2/18-2/22 项目 备注以及 安排变化 课题 召开区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指导开题报 研究 告的撰写 校本 筛选课程进行汇总;确定课程开设时间 课程 及地点;指导教师制定课程开设计划 有效教教研组确定研究课题 学研究 各备课组上报开课信息 师训 组织区240培训报名工作 工作 确定校内结对名单 课题 区级课题负责人撰写开题报告 研究 校本 指导课程选择;张贴课程介绍;学生报 课程 名;课程开设会议;上交课程开设计划 有效教备课组内研讨课 学研究 师训 商定结队任务书和建立结队制度 工作 课题 区级课题负责人撰写开题报告 研究 校本 课程全面开设 课程 有效教备课组内研讨课 学研究 师训 召开结对仪式 工作 区级 区级课题负责人会议,提出修改开题报 课题 告的建议 校本 指导老师完成学生学情分析表的填写 课程 有效教备课组内研讨课 学研究 师训 具体工作 二 2/25-2/29 三 3/3-3/7 四 3/10-3/14 五 3/17-3/21 六 3/24-3/28 七 3/31-4/4 八 4/7-4/11 九 4/14-4/18 (期中考试) 十 4/21-4/25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准备区级课题开题会议 分管领导开始进入课堂听课进行过程评 价 备课组内研讨课 对网络研修进行阶段评价 召开区级课题开题会议 汇总听课意见,进行阶段小结,向指导 老师反馈 备课组内研讨课,案例写作指导 对网络研修进行阶段评价及反馈 整理开题会议的材料,上传至区教院科 研室 检查运作手册填写情况,进行阶段评价 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讨会议 修改完善案例并上传 期中复习,停课 各教研组推出参与校展示课的名单 期中考试,停课 教研组推选的教师进行课例研究 十一 4/28-5/2 十二 5/5-5/9 十三 5/12-5/16 十四 5/19-5/23 十五 5/26-5/30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召开会议,布置下阶段开设工作 教研组推选的教师进行课例研究 对网络研修进行阶段评价及反馈 教研组推选的教师进行课例研究 分管领导上交课堂听课评价表 推选教师校内展示 网络平台、组内研讨评课 教师间的结对工作交流 推选教师校内展示 网络平台、组内研讨评课 各课程成果展示准备,展示课展示,学 生填写学习小结 推选教师撰写课例 教师间的结对工作交流 学生才艺表演和学生作品展览,指导老 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 十六 6/2-6/6 十七 6/9-6/13 十八 6/16-6/20 十九 6/23-6/27 (期末考试) 二十 6/30-7/4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课题 研究 校本 课程 有效教学研究 师训 工作 对网络研修进行阶段评价及反馈 学生问卷调查,指导教师上交运作手册, 完成课程评价 推选教师课例经验交流 填写下学期课程开设征询单 对教师的案例进行整理汇编 工作总结 对教师教学实践研究进行考核评价 下发师训学分申请表并填写 考核小组进行师训学分认定 区级课题研究工作阶段汇报 完成教师评价 备注:上表为计划安排,过程中工作如有变动,以通知为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nh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