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雷颐 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20 00: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 雷颐 参考答案

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上)

1、希特勒的“纳粹”党的“二十五条纲领”当中,不包含(将土地承包给私人)。

2、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人民的感受说法错误的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3、下列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墨索里尼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赞同议会政治,是党内的温和派) 4、以下哪本书是法西斯主义的入门教材?(《德意志民族及其生存空间》) 5、下列关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状况,说法错误的是?(社会稳定,高福利) 6、被称为法西斯的鼻祖的是(意大利-墨索里尼)。

7、下列哪个观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中法西斯主义的观点?(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同民族的融合历史) 8、不同的法西斯组织之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不包括以下哪点?(主张议会政治) 9、以下哪点不属于侵略别国,对外扩张的“充分理由”的作用?(为今后历史的审判提供口实) 10、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无力支付战争赔款,因此法国占领了德国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工业区。(√) 11、德国经济自1924年开始好转,自此,“纳粹”的发展减缓,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政治理念。(×) 1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的人民对未来的生活不抱有任何希望和信心,充满了悲观的情绪。(×) 13、“国家社会主义党”的简称是“纳粹”。(×)

14、在人类高度文明的世界,当一个国家要大举侵犯另一个国家,要对外扩张的时候,仅仅武力强大是不够的,更要“理由充分”。(√)

15、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下)

1、下列关于“新保守主义”的观点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提倡民主制度) 2、日本发动的法西斯战争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3、下列说法不符合尼采的“超人”哲学的是(民主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4、下列关于日本“归亚论”的实质,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回归亚洲,带动亚洲经济的腾飞) 5、下列关于日本的“脱亚论”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等待亚洲邻国文明开化)

6、下列关于纳粹组织领袖原则的主张,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领袖同样需要服从国家和民族的习惯法) 7、下列关于日本文部省制定的《臣民之道》的主张,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生活中例如穿衣、吃饭等小事,同国家、天皇无关)

8、对自由、民主的批判,必然会导致到个人的独裁。(√)

9、在纳粹的领袖原则中,领袖是可以犯错的,仅仅是信仰和道德的最高法律。(×) 10、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认为,历史研究对象是“文化的生命周期”。(√) 11、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便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12、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一切历史是由一般人创造的,“超人”只是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而已。(×)

墨索里尼与法西斯运动的兴起(上)

1、下列关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的说法,错误的是?(取自拉丁文中“法西斯”的含义)

2、下列关于“工团主义”的描述,错误的是?(20世纪中期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流行)

3、下列关于意大利最早的法西斯组织,说法错误的是?(由西西里岛的手工业者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创立)

4、现代意大利法西斯的徽记是(古罗马的棒束)。

5、“法西斯”一词的含义,是在什么时期开始发生变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6、下列关于布朗基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建立无产阶级的民主统治)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力主参战。为了赢得群众的支持,一时间,国内成立了各种“法西斯”组织。这些组织不包括(工人法西斯)。

8、大概在1893年底,劳动者法西斯就已经有30多万的成员了。(√) 9、墨索里尼早年曾受布朗基主义、工团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影响。(√)

10、极端民族主义的是非观念是,凡是有利于我民族利益的就要支持,但不包括对外扩张的战争。(×) 11、“法西斯”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期,由拉丁文的“Fasces”演变而来,有威严、权威的意思。(√) 12、1893年的时候,“劳动者法西斯”中的“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象征着集权、革命和公平。(×) 13、墨索里尼将自己的组织称为“传统的意大利法西斯”。(×)

墨索里尼与法西斯运动的兴起(下)

1、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组织迅速壮大的社会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社会主义在社会范围内膨胀) 2、 下列关于《告意大利劳动者宣言》的内容,描述错误的是?(袖手旁观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 3、 墨索里尼之所以在对待暴力行为的态度上显得摇摆不定,其原则是(保持其领导权)。 4、 以下关于墨索里尼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善于将思想规划付诸实践) 5、 意大利当时的社会党代表的是哪个群体的利益?(工人阶级) 6、 现代法西斯诞生的标志是(“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的成立)。 7、 在墨索里尼执政之前,意大利的政体是什么?(君主立宪) 8、 墨索里尼的演讲极具煽动性和鼓动性。(√)

9、 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

10、 当意大利同土耳其进行战争的时候,墨索里尼是赞同对土耳其的战争的。(× )

11、 “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的主体是工人和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12、 1914年10月,在米兰成立了国际行动革命法西斯,墨索里尼被推选为领导人。(√)

向罗马进军(上)

1、在墨索里尼准备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他认为哪一个地区是他的最大阻碍?(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2、意大利社会党的主要构成成分是(无产阶级为主体,社会底层为主)。

3、墨索里尼的黑衫队是以怎样的口号和旗帜来为自己所进行的各种反对社会党、反政府活动辩解的?(维持秩序)

4、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夺取政权的最重要的组织是(黑衫队)。

5、下列关于墨索里尼的政治目标,说法错误的是?(在政治舞台上充当一个左右全国政治舞台的角色) 6、在墨索里尼暴力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意大利的哪位政治领导人看穿了他的意图?(首相法克塔)

7、墨索里尼在1922年对战斗队发布了一系列整顿、整编的命令。下列不符合这一命令的是?(其目的是为了使它具有保卫社会民主制度的能力)

8、以下哪点不是墨索里尼取得政权的原因?(政治纲领坚持了社会公义,拒绝暴力)

9、意大利法西斯墨索里尼的黑衫队,其暴力行动得到了以国王为首的统治者的赏识。(√ )

10 、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于1921年11月在罗马举行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运动命名为国家法西斯党。(×)

11、在面对墨索里尼第二阶段的暴力夺权行动时,内阁成员的意见是一致对外的。(×) 12、在1922年的时候,黑衫队只不过是墨索里尼统领下一个党派的武装。(√ )

13、1921到1922年,在意大利的法西斯发展过程中是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在这一阶段,意大利法西斯夺取了政权。(√)

14、黑衫队常常对反对者,对持不同政见者实施暴力,这一点丝毫没有吸引力,特别是对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而言。(×)

向罗马进军(下)

1、当时,意大利议会中组成了反对法西斯力量的一个派别,请问这个派别的名字是什么?(阿文廷派) 2、下列关于意大利各党派及其所属武装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议员法西斯-国家安全志愿民兵)

3、当墨索里尼组成的第一届内阁后,发布了《法西斯分子解除动员的命令》。以下不符合这一《命令》的是?(解散其他一切党派和组织)

4、当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时候,墨索里尼是穿着怎么样的服饰谒见的国王?(法西斯的黑衫) 5、下列哪项部署不属于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的部署?(同法克塔政府合作,要求分权)

6、以下哪些措施不是墨索里尼为了加强独裁统治所采取的举措?(将法西斯军队编入国家军队) 7、“向罗马进军”这一口号意味着什么?(夺取全国政权)

8、最初,法西斯战斗队向罗马进军时,很多人还没有武器。沿途的一些市政府看到他们如此强大,把权力主动地交给了这些法西斯战斗队。(√ )

9、法西斯九人会议中,多数人是赞同墨索里尼的意见的。(×) 10、墨索里尼夺取政权之后,意大利的政体暂时还是议会制。(√)

意大利法西斯统治(上)

1、1926年11月11日,墨索里尼宣布了一系列的举措,加强自身的独裁统治。下列哪项举措不属于其中?(同意工人的罢工权)

2、墨索里尼上台后,在很多领域里均实现了一党专政,以下哪个领域是最先开始的?(议会) 3、自1925年墨索里尼组阁开始,其目标是(实行法西斯党的极权统治)。 4、到什么时候为止,墨索里尼已经确实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独裁者?(1929年)

5 、1925年元旦期间,意大利的法西斯党总部向全国的法西斯党分支机构发出了两份电报。以下哪个选项不符合这两份电报的内容?(鼓励全国各个行业组成爱国党派,参与到政府当中)

6、墨索里尼在内阁中不断加强其个人权力,兼任了各项职位。其中不包括(财务大臣)

7、墨索里尼曾在1925年向暴力派的具体领导人和执行者做了几点重要的指示。下列不符合这一指示内容和精神的是?(可以就一些细枝末节的纪律要求进行讨论)

8、法西斯1925年1月3日的电报一经发出之后,意大利全国便陷入到白色恐怖当中。(√) 9、1925年4月、5月和6月,墨索里尼多次改组内阁,清除非法西斯的大臣。(×)

意大利法西斯统治(下)

1、墨索里尼所成立的一个监视反法西斯活动的秘密警察机构的简称是什么?(奥夫拉)

2、1925年底,墨索里尼颁布了一个《政府首脑及阁员职责与特权法》。以下哪点不符合这一《特权法》的内容?(国王罢免政府首脑的命令,须由政府首脑联署)

3、除了秘密警察,墨索里尼还设立了一个特别法庭。下列哪项权力不属于特别法庭?(被告只能够向特别法庭上诉)

4、下列关于《法西斯大委员会权力法》的说法,错误的是?(政府首脑与法西斯大委员会主席由不同的人担任)

5、在1928年,墨索里尼颁布的各项法律中,最重要的是(《法西斯选举法(修正)》)。

6、1926年,墨索里尼颁布了第1848号法令。其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削弱警察的配备,尽量降低警察的权力)

7、以下哪项不符合1928年颁布的《选举法》的精神和内容?(法西斯大委员会具有国家监察机关的地位) 8、1927年4月,墨索里尼颁布了《劳动宪章》。以下哪项内容不符合该宪章的规定和精神?(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不必加入职团)

9、1926年颁布的《特别法》主要针对的是境外武装分子和潜在的敌对国家。(×)

10、《权力法》的颁布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墨索里尼作为独裁者对国家的主宰地位。(√)

11、《法西斯选举法(修正)》实际上规定了选民和被选举者的各样条件,限制了民主选举的进行。(√) 12、为了巩固自己大独裁者的地位,墨索里尼决心以立法的形式来确定法西斯党的一党独裁。(√ )

纳粹与希特勒(上)

1、希特勒认为,他的世界观当中不包含以下哪个因素?(爱国主义)

2、下列哪种表述不符合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主张?(工人阶级无国界)

3、下列哪个主张不符合德意志工人党的诉求?(目标是把贵族打回到无产阶级、打回成工人) 4、1924年2月,希特勒宣布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5、德意志工人党在什么时候将自己的纲领修改为针对犹太人?(1913年)

6、希特勒的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内部不存在任何分歧和派别之争,完全是铁板一块。(×) 7、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情绪就变得更加强烈。(√ ) 8、德意志的纳粹源头可以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

纳粹与希特勒(下)

1、1925年2月,希特勒出狱后,对原有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以下哪些不属于政策调整的内容?(拉拢社会贵族阶级,抛弃底层民众)

2、自1923年以来,希特勒就开始为夺权做了一系列的准备。以下哪项不属于希特勒为夺权所做的准备?(更改政党的名称和纲领)

3、纳粹党初期实行的是怎样的领导制度?(集体领导制)

4、下列关于希特勒的“领袖原则”的基本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权利原则) 5、下列关于魏玛共和国的说法,错误的是?(是专制政体的国家)

6、下列关于《二十五点纲领》的主要内容,说法错误的是?(只有人民才享有国家生活中的各项权利) 7、1921年7月末,纳粹党举行特别会议。以下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和结果说法错误的是?(大多数人投票反对希特勒的独刺主张)

8、希特勒的总体原则规定元首及其下属的权威要渗透、普遍、普及到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9、经济形势越好,纳粹的活动空间就越大。(×)

10、《二十五点纲领》极具社会主义色彩,因此能够吸引到大批的工农大众。(√)

纳粹极权的国家机器(上)

1、按照魏玛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应当是(国会和参议院)。 2、根据魏玛宪法的规定,国会不享有以下哪种权利?(审判重大案件) 3、希特勒是靠武装政变上的台。(×)

4、德国总统兴登堡授命让希特勒组阁,但同时他规定,希特勒只有获得国会的多数支持,才能够颁布紧急法令。(√)

纳粹极权的国家机器(下)

1、以下关于投票重要性的说法错误的是?(仅仅是一票,什么影响都不会有) 2、希特勒在政治体制方面的目标是什么?(一党专政)

3、为了确立独裁地位,希特勒做出了一系列举措。下列哪些举措不是希特勒为了独裁所做的努力?(在党内称呼自己为“元首”)

4、在波茨坦卫戍区的一个教堂中,德国新国会开幕的演说中,以下哪项不是希特勒的主张?(彻底剥夺公民的人生自由权)

5、下列关于《消除人民与国家痛苦法》的说法,错误的是?(切实消除了国家和个人的痛苦)

6、下列关于《总统关于保护人民和国家的紧急法令》,说法错误的是?(重申了魏玛宪法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

7、利用“国会纵火案”,希特勒制定了《保护人民和国家紧急法令》,实现了他的独裁统治。(√ ) 8、《德国国家元首法》正式确定了希特勒在纳粹党的党内独裁地位。(×)

9、德国的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虽然有很大的分歧,但他们还是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 10、“国会纵火案”的放火者卢贝是个极左的国际主义者。(×)

纳粹的恐怖组织与经济政策(上)

1、下列关于党卫军的主要职责,说法正确的是?(保卫希特勒)

2、下列关于希特勒关于冲锋队的前途发展设想,说法错误的是?(准军事组织)

3、包括罗姆在内,纳粹党中的很多人认为,纳粹执政之后,应当实行各样措施,实现政治抱负。这些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条?(限制工人罢工的权利)

4、冲锋队成立初期,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纳粹开会时维持会场秩序)

5、在德国的经济危机中,纳粹党的主要社会基础是哪部分群众?(下层民众)

6、遴选党卫军有着非常严苛的原则,而党卫军的职责也非常大。下列关于遴选党卫军的原则和党卫军的职责

描述,错误的是?(精英原则)

7、党卫军的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党卫队。(√ )

8、希特勒后来为了夺取政权,严格遵守“二十五点纲领”,丝毫没有同贵族和社会上层妥协。(×)

纳粹的恐怖组织与经济政策(下)

1、纳粹对社会进行的恐怖统治是多方面、多手段的的。请问,以下哪个手段不包括其中?(经济控制) 2、1933年3月下旬,第一个集中营建立。这个集中营是由谁建立的?(冲锋队)

3、党卫军根据其职责不同又细分为不同的部分。以下哪种不属于党卫军的分支?(党卫队禁卫军)

4、关于希特勒实施的战时经济体制,描述错误的是?(实施“松货币,紧财政”的方式来度过经济危机) 5、党卫队骷髅队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看管监狱、集中营) 6、以下哪类人一般不会出现在集中营当中?(日耳曼人) 7、盖世太保的头目是(希姆莱)。

8、下列哪项不属于纳粹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控制手段?(兴办各项公共事业) 9、集中营是意大利法西斯的一种创造性发明,一种首创。(×) 10、盖世太保是德语“秘密国家警察”的音译。(√) 11、党卫队保安处属于党的内部一个情报机构。(√)

12、希特勒的上台是利用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危机。(√)

13、纳粹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导致德国经济的迅速崩溃:大量失业,人民收入降低,生活水平下降。(×) 14、计划经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对物价的控制。(×)

纳粹思想控制(上)

1、下列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论述中,不符合希特勒观点的一项是?(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当高于集体的权利)

2、下列关于希特勒的民族社会主义纲领,说法错误的是?(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的人的观念) 3、希特勒将世界上的民族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类别?(文明的重建者) 4、希特勒的“领袖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尼采的超人哲学)。

5、下列关于国家的表述中,符合希特勒的观点的是哪一项?(维护自己民族的纯净,保护民众的工具) 6、下列关于马克思的国际主义观念,表述正确的是?(工人阶级无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7、下列关于纳粹党一党专制独裁的说法,错误的是?(不禁止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自由)

8、下列关于希特勒种族主义的“民众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功用,说法错误的是?(并不必然导致排斥其他民族)

9、根据希特勒的观点,即便是在同一种族内部,也存在庸人和精英的差别,而这种差别是上天制造出来的。(√)

10、希特勒很赞同个人主义的观念以及阶级斗争的观念,因为这两个观念能够帮助他的“民众共同体”观念。(×)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史以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12、只有以血缘和乡土为基础的“自己人”才能成为德意志民族共同体的一员。(√) 13、在纳粹的体系中,个人是拥有一定的自由权的,不必要一定服从人民共同体。(×) 14、根据希特勒的观点,“民众”是短暂的,只有个人才是永存的。(×)

纳粹思想控制(下)

1、下列关于国家社会主义的表述,不符合纳粹观点的是?(是要彻底发挥民主制度的优势作用) 2、为了欺骗民众,希特勒认为,其权力的来源是什么?(人民选举)

3、希特勒进行思想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领袖就是国家,国家就是领袖) 4、根据希特勒的理论,优等民族的领袖必须体现民族的几个要素。以下哪个不是这些要素之一?(社会价值) 5、根据希特勒,优等民族的领袖必须能够抵挡三个大的基本罪恶,除了以下哪一个?(种族主义) 6、下列关于民主制度的表述,不符合希特勒观点的一项是?(是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7、对希特勒而言,人民共同体最精华的代表是什么?(民族的领袖)

8、下列关于纳粹的领袖原则的理论基础说法错误的是?(单纯尼采的超人哲学)

9、希特勒认为,只有在民族精英的领导下,一个民族才有可能实现本民族所肩负的统治、领导其他民族的使命。(√)

10、根据希特勒的逻辑,由于人民是一个整体,所以除纳粹党以外的其他党派才更加有存在的必要。(×) 11、绝对责任与绝对权威的结合,形成了纳粹领袖原则的基本内容。(√)

12、国际主义要尽量淡化民族意识、国籍意识,强调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人要平等、友好、和平相处。(√) 13、民主主义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只有一个民族的精英分子才拥有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的权利。(×)

纳粹社会控制(上)

1、下列关于纳粹时期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的说法,错误的是?(穷人是社会败类,完全驱逐穷人) 2、希特勒在执行他的思想过程中,有一套办法。下列关于这些办法的表述,错误的是?(将超人哲学同民主政治结合在一起)

3、下列关于德国“大众汽车”的生产的描述,错误的是?(最初就是为了出口销售,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的)

4、希特勒在掌权后,在政府中设立了什么部门负责思想文化方面的事物?(国民教育和宣传部) 5、下列关于纳粹宣传的要点,说法错误的是?(宣传必须基于事实和良心)

6、下列哪个组织不属于纳粹党的分支组织?(黑衫队)

7、希特勒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让社会心理拉平和笼络的政策。以下哪个不属于这些柔性政策?(设立各种行业组织,将各行各业的人纳入其中)

8、下列关于“劳动美化”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这些举措完全是由工厂主、企业主自己出钱改造) 9、希特勒上台之后,纳粹化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恐怖威吓和发展经济两点进行的。(√ ) 10、思想层面的内容只要到位,无所谓社会控制层面,一样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

11、纳粹德国期间,凡是居住在德国境内的所有居民,都能够享受到政府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政策。(× ) 12、在青年团中,大家基本都穿一样的服装,让人感受不到贫富的差别。(√)

纳粹社会控制(下)

1、在纳粹德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收到了希特勒个人喜好的影响。以下哪位文化名人可能是纳粹德国时期最受欢迎的人?(瓦格纳)

2、希特勒的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排犹反犹)。

3、下列关于纳粹时期的大学状况,描述错误的是?(大学还是一个以学术为主的机构) 4、下列哪种人不符合成为纳粹德国接班人的标准?(有独立之思想)

5、纳粹为了培养自己的官员和一些技术干部,设立了一些专门的学校。下列不属于这些学校的是?(汉堡大学)

6、下列哪个机构不属于纳粹党的宣传机构?(全国教育普及委员会)

7、在纳粹德国,以下哪种派别的绘画作品是被认为符合纳粹德国的利益的?(现实主义绘画) 8、只有新闻办公室才有权力发布全国性的新闻性的消息。(√)

9、希特勒的各种宣传是为了塑造一个全民共同的敌人来进行打击,这个敌人便是斯拉夫人。(×) 10、自1937年起,纳粹德国鼓励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

11、在纳粹德国,根据种族主义的原则,科学被分为德意志科学文化和非德意志科学文化。(√)

日本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上)

1、下列哪个主张不符合日本民间法西斯分子的主张?(对外强调对英美的抗衡) 2、以下哪个群体最容易受到日本民间的法西斯思潮的影响?(青年学生)

3、北一辉就如何改造日本的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下观点不符合北一辉的观点的是?(必须借助上下两院的力量来改造日本)

4、下列关于北一辉的思想特点,说法错误的是?(较为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思想)

5、下列关于《日本改造案原理大纲》的主要内容,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怎样构建一个新日本的想法) 6、北一辉在《日本改造案原理大纲》一书中描述了日本的现状。下列对当时日本国内状况的描述不符合北一辉的观点的是?(全国已经实行了戒严)

7、北一辉相当关心中国政治,很早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8、经济越混乱,越动荡,就越容易产生官商勾结的现象,就越容易产生贪污、腐败的行径。(√) 9、北一辉很赞成土地的大私有制,因为这带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10、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分为民间的和军部的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最后融为一体。(√)

日本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下)

1、根据日本法西斯的观点,什么是腐败的根源?(政党政治)

2、哪一个事件,使日本必然走向了“先外后内”的方针,通过外部战争促使国内进行法西斯化的变革?(九一八事变)

3、下列哪项主张符合“皇道派”的立场?(只要崇拜天皇就行了)

4、在日本的法西斯化过程中,军队一直起着主导作用。请问,是哪部分军队起着主导作用?(陆军) 5、下列关于“总体战”的论述,错误的是?(现代战争已经没有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区分)

6、日本军队中组织了各种法西斯小团体,探讨日本今后的出路问题。这些小团体中,有各种后来我们熟悉的人物,除了下列哪一位?(北一辉) 7、日本军队中的法西斯小团体做出过一些重要的决策。下列哪些决策不符合他们的立场?(服从陆军的高官) 8、下列关于巴登巴登密约的说法,错误的是?(是军队下层军官思想的表现) 9、九一八事变增加了日本军部在日本政治中的发言权。(√)

10、军部内部的法西斯派主张先改革国内政治,再进行对外扩张,以此来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 11、北一辉的思想在军队中也有影响,主要是一些上级的军官受到其思想的影响。(×) 12、“二·二六”事件是由统制派军官不满现状而发起的。(×)

日本的法西斯政体(上)

1、在怎样建立起法西斯化的国家问题上,日本方面的哪一个派别占据了主导地位?(统制派) 2、“举国一致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内阁?(亲军部的内阁)

3、以下夺取政权的手段中,统制派比较倾向于哪种手段?(合法的形式)

4、日本军部实际上是推动法西斯化的最主要力量。其主要标志是什么?(确立了军部在政治上的主导作用) 5、下列关于《国策基准》的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退出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6、内阁的《国策基准》是在军部的压力下制定的。(√) 7、日本军部就怎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这一问题上也有分歧,有不少人实际上是反对建立法西斯政权的。(× ) 8、1936年“二·二六”事件之后,广田内阁建立起了法西斯统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3o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