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工作案例

更新时间:2023-11-13 21: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访工作案例

案例1 无理取闹的结果

到职不久的李秘书被刚才的场面惊呆了:该县华西供销社被解职的四名职工,来到县供销社,找领导解决“饭碗问题”。因为县供销社支持了区社放开经营,他们下岗回家自谋出路,一月只发放生活费。在接待室里,无论李秘书怎样解释政策,他们也不理睬,非要找领导解决问题不可。最后,这几个人冲出接待室,拦住正要外出办事的社领导,大吵大闹。有两个中年妇女还抱住领导的脚,躺在地上叫喊:“打死人啦,打死人啦!”一边又用头往领导身上和地上撞,以致额头上皮破血流,谁也劝阻不了这几个人的吵闹。最后,还是秘书老高打电话给附近的派出所,将他们带离接待室,并遣送回家,借助强制手段,才平息了这几个人无理取闹。

事过之后,李秘书有点想不通:昨天为接待一位来访群众,他因面带不悦之色,受到领导的批评,嫌他待客不热情。今天,同样是接待群众来访,为啥又要采取强硬手段呢? 问题讨论:

请你帮李秘书解开这个疑惑。

案例2 答复不慎的教训

一天,乡政府秘书小刘正在值班,突然来了一位上访者, 此人姓朱,是大河村的农民。据朱某反映,其邻居横行霸道,最近 在他屋门前砌起一堵围墙,影响了他家人的出入,经村干部调解无法解决,要求乡政府出面处理。小刘听罢,义愤填膺,感到这家邻居也太霸道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挡住别人家的去路。一种见义勇为的冲动感油然而生。于是,他随口答复说:“他不讲理,你把他的围墙推倒不行?怕什么?”朱某听秘书如此“答复”,以为得到了乡政府的支持,不禁神气百倍,回去后立即组织了一帮亲友将邻居的围墙推倒。对方不服,也拉另外一帮人马,砸了朱家的门窗,最后双方大动干戈,两败俱伤。村干部在处理此事时,朱某振振有词地说:“是乡政府刘秘书叫我推倒的!”此时,小刘方知自己答复不慎而闯了祸。 问题讨论:

从上述案例中,秘书人员应当引出那些值得借鉴的教训?

1

案例3 陈秘书的选择

一天,一位姓张的承包户正在县供销社办公室,向负责信访接待的陈秘书讲述他承包的乡供销门市点权益受到侵害的经过,说到伤心处,竟泪流满面。 原来,张某承包的供销门市点,地处穷乡僻壤,群众购买力很差,门市点只卖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之类,几乎是保本经营。改革开放以后,乡村许多农户也经营起农村日用品来,他承包的门市点生意更难做了。但张某是一位很有经营头脑的人,他通过调查,改变经营范围,先是向农民供应各种优良种籽,接着又去外地采购优良苹果、梨树种苗,供应农户。他还购买了有关书籍,学会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两年后,本乡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乡里也通公路了。张某的供销门市点正好在公路和两条乡村大道的交会点上,他的生意日益兴隆起来,营业额直线上升。正当他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时,有人找麻烦来了。

同乡周某,与县供销社副经理关系密切,对门市点的经营看红宁眼,便动了心思。在张某的承包期尚有两年的时间内,要提前结束他的承包合同。无奈,张某提出在门市点附近另建自己的门市,乡领导也不同意。他找有关部门告状,也无结果。于是,他求县供销社领导“为民作主”。

陈秘书记录了张某的案情后,对他安慰了一番,送走张某之后,觉得此事比较棘手,因为涉及到自己的顶头上司。稍作思考,他设计了如下方案:

1.知难而退,将此事压下来,不向领导汇报,如果将来有人间起此事,就推说忘记了。

2.将此事只告知与周某关系密切的副经理,让其“定夺”。

3.在告知办公室主任和供销社经理前,给副经理“透风”,让其先有所准备。

4.直接向办公室主任和供销社经理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维护承包合同的法律权威性和承包人的合法权益。 问题讨论:

请你为陈秘书选择正确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k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