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2012年高考模拟考 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浦区2012年高考模拟考

语文试卷

(150分钟完成,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答案与作文全都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2.答题时注意试卷题号和答卷题号对应,不能错位。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 6题。(18分)

读 闲 章

① 传统的中国字画渐渐远去,这从字画上所钤的闲章,早已走漏了消息。

② 时下的中国书家、画家多多,可惜,就画而言,除了大多是只有名儿的穷款外,所钤的闲章不外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美意延年”,“某某欢喜”之类的泛泛之言。而就是这些泛泛之言,也是有所本的,也是从前人那儿“偷”得的。学问确实可以也应该“偷”,但学问从来不是生吞活剥,不是装点体面。还有字,除了大都写前人的句子外,所钤之闲章,也往往是堂名之类。静下心来,看看前人的作品,便可明白传统的中国字画的命脉,在今天已变得模糊起来。为什么要在字画上钤闲章,是因为这闲章是字画作品最后完成的一个部分。

③ 字画的要义是人有闲情逸致需要表达,而闲章便是有意无意地演绎着这番表达。譬如张大千的“可以横绝峨眉巅”,傅抱石的“轨迹大化”,还有把画画得十分新鲜的林风眠,也会随手钤上“虚怀若谷”这样的闲章;这儿,张大千说了他笔底的烟云快感,傅抱石讲出了笔墨的行走可以达到的向往境界,而林风眠所说的“虚怀若谷”,显然不是在说人的襟怀,而是在说他的画所想达到的开阔和空蒙。还有书法大家沈寐叟,他的一副对子上钤有“海日楼”和“象莲花未开形”两枚闲章。不知后一枚出于何典,我是宁可以为说莲苞是上尖下圆胭脂色的水滴摸样,如同金文中“主”字。这两枚闲章的联用,正是说“海日楼主”的意思,而这般的情致,正是至闲至逸了。

④ 中国字画远不止是情致,也有着字画家对身世遭际的写真。傅抱石自以为大好的画,往往钤以“往往醉后”的闲章。让人见到一个醉后真汉子的灿烂模样。吴湖帆四十多岁时得他的《春云烟柳图》上,钤上了“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的闲章,应该是他想起了一段山水浪迹的人事。齐白石的画,一次次倾注着

自己的深情厚意,他有一枚闲章“梦是芙蓉路”,把自己的无尽乡思一一捧起。刘海粟有“金石齐寿”的豪情,也有“清白传家”的情志,而我最喜欢他的“真手不坏”这一枚,这“真手”应该是“真心”的迹化吧。这个老人是在对人们说,出于真心的书画都是好作品!还有一对师生是将时空锲入自己的闲章的。这老师是康有为,他说“维新百日出亡十四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他的学生王蘧常说“后右军一千六百五十二年生”。康有为感慨于自己的身世,王蘧常感慨于与王羲之生不同时。一枚小小闲章可以如此洋洋大观者,非一流胸襟,一流学识,必不能至此。

⑤ 传统中国字画,更有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解剖。引导我很想写下这篇文字的是黄永玉的一枚闲章“我与我周旋久”。黄永玉现在也已是一个老人了。他的“大泼墨嘛”那样的闲章,似乎更像他的个性。然而,在与他“周旋”了几年之后,我感觉到只有“我与我周旋久”这样的闲章,才是他的内心的真壮烈。作为书画家,他用七十来年的时间,周旋得够苦够累,而作为一个文人,一个从生活中而不仅是在书斋寻找文化的人,信心、壮志,豪情和梦想,痛楚、离乱,苦闷和失望,真真实实地周旋久久。为什么自甘于这种周旋?因为活过一生要有个说法,因为画了一辈子的画,写了一辈子字要有个说法,这说法就是做成一个艺术家,做成一个人。

⑥ 由此而言,这闲章实在无法让人闲读,而是应当站立起来,凝神静气地读一读。 1. 第②段中?‘偷’?一词的含义是 。(2分) 2.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的中国字画已经远去,但是所钤的闲章,仍然常读常新。 B.字画的要义是闲章,由此作者闲情逸致的演绎是别具匠心的。 C.齐白石的闲章?梦是芙蓉路?为了表达无穷无尽的思乡离愁。 D.黄永玉的?我与我周旋久?表现了一个文人壮志未酬的情怀。 3.第④段以康有为师徒的闲章为例阐述了 。(2分) 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4分)

5.根据文意,说说你对?闲章?之?闲?的认识?(3分) 6.为自己刻一枚闲章,写出名称和阐述理由。(80字左右,不要透露个人信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甲)“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不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

然而,话筒里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乙)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 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丙)“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各个街区,(丁)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7.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不超过6个字) 。(2分) 8.乙处划画句写得很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9.简析丁处划画句的作用。(3分)

10.本文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 (2分)

1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处划画句中的省略号表现了?中尉?因紧张、焦急而语无伦次的心理。 B.丙处划画句中之所以用省略号是作者刻意通过省略人物语言以增加悬念。 C.全文大量采用短句叙述故事,意在通过短句营造一种紧张的节奏与气氛。 D.文末画波浪线处的长句,表现了老人被安全营救后大家舒缓轻快的心情。

12.设想老夫人在医院醒来后向消防队员叙述经过,请结合小说内容,以老夫人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必须有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6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故不积跬步, 。 (《荀子〃劝学》)

(2) ,俯察品类之盛。 (《兰亭集序》) (3) ,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4)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5)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 ,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其曲弥高, 。(宋玉《对楚王问》)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霁 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14.与题目中?霁?字相呼应的一句诗是 。(1分) 15.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动静结合,以?戍墙铃?的清冷之声显示出环境的清寂。 B. 颔联和颈联描写了秋之月、声、叶和萤等富有秋天特征的景色。

C. 作者着力描写秋天夜晚的景色,主要是运用对比和映衬的手法。 D. 通过描写秋夜之景,突出一个?清?字,抒发作者悲秋之感。 16.自选一个角度赏析画线句。(4分)

(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6分)

甘茂因张仪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向寿谗甘茂,茂惧,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代,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苏子曰:“不闻。”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也。彼若以齐约韩、魏,是非秦之利也。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秦王曰:“善。”与之上卿,以相迎之齐。甘茂辞不往,苏子伪谓齐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茂德王之赐,故不往。今王何以礼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齐王曰:“善。”位之上卿而处之。

甘罗者,甘茂孙也。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使张唐往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曰:“臣尝为秦伐赵,赵怨臣,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 文信侯曰:“吾请张唐之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 】,君其试臣,何遽叱【 】?”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

“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若文信侯专。”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今文信侯请君之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也。”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注】①武安君:秦将白起。 ②应侯:范雎,曾为秦相。 17.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茂惧亡秦 (2)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 (3)茂德王之赐 (4)武安君难之 ....

18.填入下句括号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今臣生十二岁于兹【 】,君其试臣,何遽叱【 】? A. 焉 也 B. 矣 乎 C. 焉 乎 D. 矣 也

1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2)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20.第②段中苏子答应?请重公于齐?,为什么先?西说秦王??(2分) 21.比较甘茂与甘罗的劝说技巧的不同。(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岘亭记

①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墙室;虽如布政司署瞻园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见钟山焉。

②巡道署东北隅有废地,昔弃土者,聚之成小阜,杂树生焉。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乃大喜,稍易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寒暑阴霁,山林云物,其状万变,皆为兹亭所有。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

③昔晋羊叔子督荆州时,于襄阳岘山登眺,感思今古。史既载其言,而后人为立亭,曰“岘山亭”,以识慕思叔子之意。夫后人之思叔子,非叔子所能知也。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此亦非公今日所能知也。今所知者,力不劳,用不费,而可以寄燕赏之情,据地极小而冠一郭官舍之胜,兹足以贻后人矣!不可不识其所由作也。

④嘉庆三年四月,桐城姚鼐记。

【注】①观察:清代对省副行政长官道员的尊称。②羊叔子:晋名将羊祜,镇襄阳有德政,死后,百姓在岘山建庙树碑纪念他。 22.?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方苞选入高中的课文是《 》。(1分) 23.从第②段看,命名?岘亭?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4.对?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就会在岘亭谈论羊公的岘山亭吧?

B.把这岘亭与羊公的岘山亭连接吧? C.把这岘亭和羊公的岘山亭媲美的吧? D.用岘亭同羊公的岘山亭相提并论吧? 25.作者如何写钟山?不能见?的?(2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二 写作 70分

27. 作文。

请以“有所畏”或者“长江后浪逐前浪”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u0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