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一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常考记叙文(含散文小说)分类训练

更新时间:2023-07-29 13: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

第一类触物感怀

(10年4考:2009、2010、2011、2015涉及)

一、(2017合肥38中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22分)

“彬彬有礼”江南杉

陈志宏

①我爱江南杉!杉是江南粗生野长的树种,高大挺阔,寻常可见。江南杉影绿动,四季常青,村前村后站成高密的绿景,河畔山岭落下尖坚的针叶,是温婉风里摇曳出的一道硬朗风景。

②多少回,听人把“杉”字错认成了“彬”。往积极里说,是师者把“彬彬有礼”深深地植入人们心田,让人不忘。江南人知礼守礼,文质兼备,对“彬彬”自然有铭心的记忆。可是,他们日日与杉照面,年年与杉同在,为何还会念错?原来,江南人都亲切地唤杉的小名——沙树。沙树的生命力顽强,从它的名字里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没有土壤,哪怕在沙地里,它也能长大成材。

③游走江南多年,没看过杉树在沙地里葳蕤成景。想来也是,江南风暖水润,绿盖四野,沙地本不多见,少量的沙地,像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是荒凉的美的遗存。杉心有知,就很知趣远离沙滩,另择地而居。

④江南杉瘦削的外形,看似柔弱,实则坚挺,高高大大,孔武有力。江南人喜欢在道路两边植两排杉树,进进出出,感觉像是受到两队魁伟卫兵的列队迎候。房前屋后,田埂河畔,也会择地植一排杉,它那顽强生命力,防风挡雨,大有一树成林的气势。就算砍掉一棵碗口大的,再过几年,树桩周围自会长出一枝枝细长的小杉来。

⑤江南人多情而温婉,但骨子里也不乏顽强因子,就像杉木那样,无论外界多少纷扰,皆不能折损与生俱来的顽强品性。

⑥杉叶神奇,条状针形,微微弯曲像镰刀,带有攻击性,又似针一样锐利,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深绿的叶,泛着油光,近看绿得逼人眼,远望浓绿一片,像肃穆的长者,自有一份周正与庄严。江南杉长势好,或许与它独一无二的叶子密切相关。对于生长在我们身边的植物,不去打扰,就是最好的关爱。杉叶让人惧,于是少有人靠近。在无人袭扰的宁静里,江南杉顺着生命的方向,以自己的节奏生长成材。

⑦杉木浑身是宝。江南杉四季披绿依翠。秋风送凉,偶有绿叶枯老变红,随风落下,远远看去像是一把躺在大地上的篦子。这是农村灶膛上好的柴火。小时候,提个小篮,带上火钳,秋日艳阳下,捡杉叶,这是每个孩子的生活必修课。偶见杉果,也拾。这果子更为奇绝,像一枚暗褐色的鸭蛋,顶端有坚硬的刺状尖头,一如自卫的宝剑,周身层层叠叠披挂锯齿,种子就安居在齿与齿之间的缝隙里。傍晚归家,倒出杉叶露杉果,父亲说:“叶子可以捡,杉果就不要啦,来年春天,它还会长出小树苗来呢。”不为,为有为。不拾杉果,只为杉的生生不息。这一朴素道理,风吹籽落,在一个江南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⑧杉皮是天然的屋瓦。伐一棵杉木,剥开树皮,压平,盖在屋棚上,遮风挡雨蔽日头。

⑨杉树干纹理直顺,结构紧致,材质轻柔,耐腐防蛀,是优良木材,被广为利用。一些零乱生长的小杉木,需砍下来,去皮,做成木柄,安在耕、犁、耙、耖、铲、锄头、柴刀和斧子等家什上面,经久耐用。搭瓜棚、扎篱笆,结结实实,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小孩子喜欢拿一根长短适宜的木棍抓在手上把玩,多取自杉木,像孙悟空耍金箍棒一样玩呢。

⑩江南杉还是一味药,提炼加工入药,可以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江南雨水多,体质温湿,是为人所需的好东西。

11江南杉不怕人取用,但乱砍滥伐会让它忧惧难安。无人来扰,以它的顽强,不经意间,○

自会长成江南一林、美丽一景。

1

2018

12“彬彬有礼”,杉杉有情。我礼赞江南杉,我爱她为人民造福,为江南添景!

1.为什么说江南杉木浑身是宝?请简要概括。(4分)

江南杉的枯叶可以做农村灶膛上好的柴火;杉皮是天然的屋瓦;杉树干是优良木材,被广为利用;还可以提炼加工入药。(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由文章第⑦段首句“杉木浑身是宝”可知,答案在之后的文段中。从第⑦段江南杉的枯叶“是农村灶膛上好的柴火”、第⑧段“杉皮是天然的屋瓦”、第⑨段“是优良木材,被广为利用”、第⑩段“提炼加工入药”等内容可以概括出“江南杉木”浑身是宝的原因。2.结合语境,说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4分)

(1)河畔山岭落下尖坚的针叶,是温婉风里摇曳出的一道硬朗

..风景。

指杉树尖锐坚硬的针叶给人留下顽强不屈的印象。

(2)这一朴素道理,风吹籽落

....,在一个江南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指父亲的话让我明白了“不拾杉果,只为杉的生生不息”的道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该句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江南杉看似柔弱,实则坚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杉顽强生命的赞美之情。(共4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瘦削”“柔弱”“孔武有力”等词都是形容人的词语,此处用来形容“江南杉”,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同时将江南杉的外形与其生命力进行对比,突出了江南杉坚挺、生命顽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4.第⑥段写杉叶的神奇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6分)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进行侧面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面描写:描写了杉叶的外形呈条状针形,微微弯曲,带有攻击性,十分锐利;颜色深绿,泛着油光,表现其浓绿。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杉叶具有攻击性和周正庄严的特点。侧面描写:写杉叶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表现其顽强庄严的特点。(共6分。正面描写4分,侧面描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可以结合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条状针形,微微弯曲像镰刀,带有攻击性,又似针一样锐利”“深绿的叶,泛着油光,近看绿得逼人眼,远望浓绿一片,像肃穆的长者”是对江南杉的正面描写。“杉叶让人惧,于是少有人靠近”是侧面描写,表现了江南杉杉叶尖锐,具有攻击性和周正庄严等特点。

5. 本文既是在写树,又是在写人,人树相似,江南杉身上体现了江南人的哪些特点? (4分)

知礼守礼,文质兼备;生命力强,多情温婉;品性顽强,周正庄严;造福于人,无私奉献。(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2018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23分)

夏天的水芙蓉

①七月末的夜晚,闷热难熬。关上门窗,打开空调,居室虽透着一股凉意,但时间一久,空气又会变得浑浊。我忍不住打开了靠近阳台的窗,顿时,热浪扑面,但一股悠悠的馨香也随之袭来。

②盆栽的水芙蓉绽放了?

③我只知道水芙蓉是晨开午闭,没想到早上还是羞答答的花蕾,在这闷热的夏夜竟会吐露芬芳。

2

2018

④清明前夕,朋友给了我水芙蓉的种子。按着他的指点,我在青瓷大缸中和泥下种。说实在的,那时还不清楚水芙蓉是什么花,等到第一片娇嫩的绿叶儿露出水面,我才识得庐山真面目。原来,水芙蓉就是荷花。此后,稚嫩的叶儿接二连三地浮出水面,不断地向外舒展。初夏时,毛茸茸的绿得可人的稚叶儿已高高攀起,叠叠翠翠,盖住了青瓷大缸。【A】每天清晨,晶莹的露珠儿在莲叶上滚动,令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⑤小时候读朱自清《荷塘月色》,隽美的语言曾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时,我并不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以为这就是水芙蓉的写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她的感悟也渐渐加深。“小荷才露尖尖角”时如羞涩答答的少女,盛开时如雍容华贵的美妇,即使是将残待谢,仍飘溢着淡淡的清香,透着温柔而凄凄的美……【B】

⑥水芙蓉是夏令的普通时花,无论在哪一个避暑胜地,只要有水塘就能看到漂浮于水面的田田荷叶,掩映在波间的朵朵芙蓉,上海的大观园、苏州的拙政园、成都的杜甫草堂、西安的华清池,最令人神往的当数西湖的十里荷塘,红红的芙蓉、翠翠的荷叶,红绿交错,相映成趣。【C】水芙蓉以其娟秀的风韵,吸引着消夏的人们,点缀着夏日里的大大小小风景区,令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⑦水芙蓉,别名芙蕖、荷花、莲花等,是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尤物,赞赏它的名言佳词自然是数不胜数。且不说李白的《采莲曲》,也不说辛弃疾的《卜算子·荷花》,信手拈来,如“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字里行间,无不雅韵欲流,轻轻地吟咏细细地品味,似乎还能嗅到那暗暗的荷香。宋代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揭示了水芙蓉的真谛,后人誉之为水芙蓉的知己。

⑧盛夏,出水的芙蓉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那弱不禁风的模样,如娴静柔和的淑女。【D】其实,它才是一位不贪荣华、不畏权贵的耿直硬汉。炎炎的夏日,面对暴烈的骄阳,群卉低首,它却屹立在滚烫的水中不畏不缩,奋力地抵拒着酷暑的淫威,为跟烈日较一日之长短而盛开怒放,香留人间。

1.阅读文章第⑤段,用原文词语概括水芙蓉不同时期的美。(6分)

小时露出( )之美→盛时现出( )之美→残时透出( )之美

羞涩华贵凄凄(共6分。每空2分)

【解析】根据题干可锁定在第⑤段,三个空可以分别从三句话中找答案。“‘小荷才露尖尖角’时如羞涩答答的少女”,写荷花小的时候,如“羞涩答答的少女”,即蕴含“羞涩之美”;“盛开时如雍容华贵的美妇”,显然写盛开时,“如雍容华贵的美妇”,即“华贵之美”;“将残待谢”写荷花残时,从“透着温柔而凄凄的美”句中可以得出蕴含“凄凄之美”。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3分)

置身其间,怎能不领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A.【A】处 B.【B】处 C.【C】处D.【D】处

C

3.作者多次引用古诗文中对芙蓉花的描写,有什么用意?(4分)

丰富水芙蓉的文化内涵,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文采和趣味性。(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水芙蓉娴静柔和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水芙蓉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共4分。意思对即可)

5.结合原文内容,说说水芙蓉具有怎样的品格?(6分)

①耿直,不贪荣华、不畏权贵;②奋力抵拒恶劣环境;

③外表柔弱内心强大。(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

2018

【解析】解答时要逐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如从第⑧段中的“不贪荣华、不畏权贵的耿直硬汉”可提炼出水芙蓉的品格:耿直,不贪荣华、不畏权贵。“不畏不缩”“奋力地抵拒着酷暑的淫威”,说明它在恶劣环境中奋力抵抗。“弱不禁风的模样”“硬汉”“耿直”“屹立”说明它外柔内强。

第二类乡村童年

(10年3考:2017、2013、2008涉及)

三、(2017芜湖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22分)

麦田的床

余华

①小时候,我家在一个名叫武原的小镇上,我在窗前可以看到一片片的稻田,同时也能够看到一小片麦田,它处在稻田的包围中。这是我小时候见到的绝无仅有的一片麦田,也是我最热爱的地方。我曾经在这片麦田的中央做过一张床,是将正在生长中的麦子踩倒后做成的,夏天的时候,我时常独自一人躺在那里。我没有在稻田的中央做一张床是因为稻田里有水,就是没有水也是泥泞不堪,而麦田的地上总是干的。

②那地方同时也成了我躲避父亲追打的避风港。不知为何,我经常在午饭前让父亲生气,当我看到他举起拳头时,立刻夺门而逃,跑到我的麦田里。躺在麦子之上,忍受着饥饿去想象那些美味无比的包子和饺子。那些咬一口就会流出肉汁的包子和饺子,就是我身旁的麦子做成的。这些我平时很少能够吃到的美食,在我饥饿时的想象里成了信手拈来的食物。而对不远处的稻田里的稻子,我知道它们会成为热气腾腾的米饭,可是虽然我饥肠辘辘,对它们仍然不屑一顾。

③我一直那么躺着,并且会渐入梦乡。等我睡一觉醒来时,经常是傍晚了,我就会听到父亲的喊叫,父亲在到处寻找我,他喊叫的声音随着天色逐渐暗淡下来,变得越来越焦急。这时候我才偷偷爬出麦田,站在田埂上放声大哭,让父亲听到我和看到我。然后等父亲走到我身旁,我确定他不再生气后,就会伤心欲绝地提出要求,我说我不想吃米饭,想吃包子。

④父亲每一次都满足了我的要求,他会让我爬到他的背上,任凭我把眼泪流进他的脖子里。当饥饿使我胃里有一种空洞的疼痛时,父亲将我背到了镇上的点心店,让我饱尝包子或者饺子的美味。

⑤后来父亲发现了我的藏身之处。那一次还没有到傍晚,他在田间的小路上走来走去,怒气冲冲地喊叫着我的名字,威胁我,说如果我再不出来的话,他就会永远不让我回家。当时我就躺在麦田里,我一点都不害怕,我知道父亲不会发现我。虽然他那时候怒气十足,可是等到天色黑下来以后,他就会怒气全消,就会焦急不安,然后就会带我去吃上一顿包子。

⑥倒霉的是,一个农民从我父亲身旁走过去了,他在田埂上看到麦田里有一块麦子倒下了,就在嘴里抱怨着麦田里的麦子被一个王八蛋给踩倒了。他骂骂咧咧地走过去,但他的话提醒了我的父亲,这位外科医生立刻知道他的儿子身藏何处了。于是我被父亲从麦田里揪了出来,那时候还是下午,天还没有黑,父亲也还怒火未消,所以,那一次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因祸得福地饱尝一顿包子,而是饱尝了皮肉之苦。

(有删改) 1.“这是我小时候见到的绝无仅有的一片麦田,也是我最热爱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麦田“是我最热爱的地方”?(6分)

①麦田是“我躲避父亲追打的避风港”。②傍晚爬出麦田后,父亲会满足“我”吃包子或吃饺子的要求。③麦田是“我”小时候驰骋想象的地方,它寄寓着父爱,也是艰难岁月的见证。(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第②段提到麦田“成了我躲避父亲追打的避风港”,在哪里可以“想象那些美味无比的包子和饺子”,傍晚出了那里,就可以吃到包子或饺子。据此回答。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v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