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诊疗规范

更新时间:2023-11-14 06: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甲减诊疗规范 【 病史采集 】

病史采集内容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度、诊治经过及此次就诊原因。 1.症状包括:

(1)低基础代谢症状群: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记忆力减退。异常怕冷、无汗。

(2)皮肤:干而厚、冷、多鳞屑和角化。面部呆板,淡漠,面颊及眼睑虚肿,眼睑常下垂,眼裂变小。头发干、粗、易脆、生长缓慢或停止。指(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易脆。鼻、唇增厚,舌大而发音不清,言语缓慢而音调低、声音嘶哑。

(3)神经精神系统:疲乏无力、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有精神失常,呈木僵、痴呆,昏睡状。

(4)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头昏、有时感胸闷。

(5)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食欲通常减退,体重增加。

(6)运动系统:肌肉软弱无力、疼痛、也可有暂时性强直、痉挛,气温低时更明显。 (7)内分泌系统:青少年甲减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原发性甲减可导致性早熟和溢乳。伴严重甲减的成年女性可伴有性欲减退、月经过多和月经紊乱。怀孕机会减少,易致流产。男性甲减患者出现性欲低下、阳痿和精子减少。

(8)粘液性水肿昏迷:也可称为甲减危象,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甲减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的危重阶段,虽不常见,但其危险性是公认的,如未能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可达50%以上。此种情况常发生在病程长、且未经适当治疗的重型甲减患者,可因寒冷、感染、手术、麻醉剂或镇静药使用不当而引起。

2.既往史:甲状腺手术、 Ⅰ放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头、颈部放射治疗等 3、治疗经过:

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甲功、甲状腺彩超、血脂、甲状腺B超、甲状腺细针穿刺等),药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治疗是否中断等。

【 体格检查 】

除常规体检外,注意观察皮肤颜色、粗糙程度,甲状腺大小、质地、是否有结节,心率、体重。

【 辅助检查 】

1.血清T3、T4、FT3、FT4、TSH:T3、T4、FT3、FT4 偏低;TSH偏高(原发性甲减)或偏低

131

1

(中枢性甲减)

2、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阳性提示甲减是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3.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

4.生化检查: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增高、HDL-C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血清CK、LDH增高。 5、葡萄糖耐量曲线低平。 6、I摄取率:减低。

7、胸部X线片:病程长的患者心脏向两侧增大。 8、心脏彩超:严重者可合并心包积液。 【 诊断标准 】

1、有地方性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症,以及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史、甲状腺炎或下丘脑-垂体疾病史等。

2、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无力、嗜睡、畏寒、少汗、反应迟钝、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腹胀、便秘、发音低沉、体重增加,经血量多。皮肤干燥、枯黄、粗厚、发凉,非凹陷性粘液性水肿、毛发干枯、稀少、易脱落,手掌姜黄粗糙,体温低、脉率慢、脉压差小,跟腱反射迟钝。

3、血清FT4、FT3水平低于正常下限。

4、血清TSH值显著升高,为诊断原发性甲减的一线指标。对临界性TSH值要注意复查。 5、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强阳性提示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病)和原发性萎缩性甲状腺炎。

【 鉴别诊断 】

1、 贫血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进行鉴别。

2、 蝶鞍增大 应与垂体瘤鉴别。原发性甲减时TRH分泌增多可以导致高泌乳素血症、

溢乳级蝶鞍增大、酷似垂体泌乳素瘤。可行垂体MRI鉴别。 3、 心包积液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包积液鉴别。 4、 水肿 主要与特发性水肿鉴别

5、 低T3综合征 也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指非甲状腺疾病引起的伴有

低T3的综合征。严重的全身疾病、创伤和心理疾病都可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它反映了机体内分泌系统对疾病的应性反应。

2

131

【 治疗原则 】

通常都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1、甲状腺制剂终身替代治疗:临床上常用有两种制剂。

① 甲状腺片,其所含甲状腺激素来源于动物甲状腺,与人的甲状腺比较,动物甲状腺中T3所占比例较大。干甲状腺粉(片)中极大量的T3导致吸收后短期内T3超过生理所需剂量。该药TH含量不恒定,因此现已少用。

② 左旋甲状腺素钠(L-T4,商品名:优甲乐),它在外周组织脱碘,产生足量的T3满足生理需要,是治疗甲减的理想制剂,现已成为治疗甲减的首选药物。而且左甲状腺素钠的半衰期长达7天,吸收相对缓慢,不必分次服,即使漏服1天也无多大影响,可以于漏服的次日加服1天的剂量。可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每日25-50μg,以后每1-2周增加50μg,一般每日维持量为100-150μg。

伴心脏病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每天12.5~75μg。每隔2~3个月后,经过细致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后,增加12.5μg。治疗目的是使血T3、T4水平恢复正常,原发性甲减患者血TSH水平恢复正常。

2、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昏迷,临床诊断确立后,尽早开始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甲状腺激素测定)。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威胁生命的合并症。

(1)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使血中T3、T4水平恢复正常。病人因为肠粘膜水肿,口服给药吸收不稳定,较好的办法是静脉注入大剂量甲状腺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一般成人可以单次静脉给予左甲状腺素钠300~500μg,可在24h内使血中T4升至正常水平。第2天用100μg,第3天以后每天给予50μg,直至病人好转能够口服药物后,减为通常维持剂量。如果最初病人能够口服,也可以给予左旋T3,25μg/12h,左旋T3起效更快。如为下丘脑、垂体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用甲状腺激素的同时,应该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

(2)对症支持治疗:

①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减慢,换气降低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应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给氧。一旦发现有呼吸衰竭的征象,就应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②抗休克:如有低血压及休克,需要抗休克药,必要时输血,但应注意甲状腺激素及升压药有协同作用,患者对升压药较敏感,仅肾上腺素药物能引起心律不齐,更应慎用。

3

③控制液体入量: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者,液体需要量较正常人少,如无发热,每天补液量500~1000ml 即可。低血钠时限制水量,如血钠很低,可用少量高渗盐水。

④纠正低血糖:开始用50%葡萄糖静脉推注,以后用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

⑤防治感染:仔细寻找感染灶,可行血、尿常规和血、尿培养及胸片检查。部分病人对感染的反应差,体温不高,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容易漏诊。

⑥糖皮质激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差;垂体功能减退者,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减退。可每天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 静脉滴注,持续约1周。

⑦对症治疗:多数低体温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可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保温只需盖上被子或毛毯,或稍提高室温即可。一般护理如翻身、避免异物吸入、防止尿潴留均很重要。

3、呆小症的治疗:由于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数周内至关重要,因此要非常积极地治疗。理想的替代治疗应该在出生后3周内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最好是在出生后2周内用>9.5μg·kg·d的L-T4使血清FT4维持在正常值上限水平,并维持一年。 【 疗效及出院标准 】

1、 一般情况良好。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参考文献:

1. 中国甲状腺疾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 2008. 2. 《内科学》第七版. 陆再英. 钟南山主编.

4

-1

-1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y1v.html

Top